Thursday, December 31, 2009
Wednesday, December 30, 2009
Tuesday, December 29, 2009
FEEDING HABITATS
Fish are usually divided into four eating groups: carnivores, herbivores, omnivores, and limnivores.
Carnivores are meat-eating fish which are usually predatory by nature. In the wild, these species feed on fish, insects, insect larvae, and crustaceans. Large carnivores may only eat a few times a week. Carnivores have a large stomach and a short digestive tract. In the aquarium, depending on the size of the carnivore, the fish can be fed live foods and flakes.
Herbivores are vegetable, plant, fruit, and algae feeders by nature. Herbivores are frequent feeders and have a long digestive system. In the aquarium, herbivores can be fed flakes, vegetables, and plant matter.
Omnivores feed on a variety of foods in nature. In the aquarium, omnivores can be given live, flake, and vegetable foods.
Limnivores, also known as mud-eaters, feed on algae and detritus (and the microorganisms that inhabit them), and rasp on wood. Limnivores are constantly feeding and have a small stomach with a long digestive tract. In aquaria, limnivores can be fed pellets and algae.
FOOD COMPOSITION
Depending on the fish's feeding habits (carnivore, omnivore, herbivore, limnivore), the percentage of fat, fiber, and protein varies.
Carnivore
Fat 3-6%
Fiber 2-4%
Protein 45-70%
Moisture 6-10%
VITAMINS
Vitamin A
effect: cell growth
symptoms of deficiency: poor growth, deformation of vertebral column and fins
source: liver, spinach, carrots
Vitamin B1 (thiamin)
effect: breakdown of carbohydrates, promotes growth and fertility
symptoms of deficiency: frightened behavior, poor growth, decline in appetite.
source: paprika, peas, carrots, spinach
Vitamin B2 (riboflavin)
effect: control of enzymes and proteins
symptoms of deficiency: cloudy eyes, poor growth, loss of appetite
source: spinach, peas, paprika, carrots
Vitamin B3 (Nicotin acid)
effect: food breakdown of proteins
symptoms of deficiency: weakness, aimless movements, tumors
source: peas, liver, spinach, paprika
Vitamin B5 (Pantothene acid)
effect: hormone production, metabolism
symptoms of deficiency: weakness, sticking gill membranes
source: liver, paprika
Vitamin B6 (Pyridomin) and B12 (Cyanocobalamin)
effect: enzymes, protein metabolism
symptoms of deficiency: increased panting, loss of appetite, timidness, poor growth
source: liver, paprika
Vitamin C (Ascorbic acid)
effect: bone and tooth development, healing, digestion
symptoms of deficiency: altered skin, liver, and muscle tissue
source: paprika, peas, spinach
Vitamin D3
effect: bone development
symptoms of deficiency: degeneration of bone
source: fish liver, fish meal
Vitamin E
effect: development of sex organs, fertility
symptoms of deficiency: infertility
source: eggs, cereal
Vitamin K
effect: blood formation, blood clotting
symptoms of deficiency: death follow injuries (abrasions)
source: lettuce, peas, spinach
Vitamin M (folic acid)
effect: blood formation, metabolism
symptoms of deficiency: dark skin pigmentation
source:
Choline
effect: growth, fat production, coloration
symptoms of deficiency: enlarged kidney and liver
source: paprika
Fish are usually divided into four eating groups: carnivores, herbivores, omnivores, and limnivores.
Carnivores are meat-eating fish which are usually predatory by nature. In the wild, these species feed on fish, insects, insect larvae, and crustaceans. Large carnivores may only eat a few times a week. Carnivores have a large stomach and a short digestive tract. In the aquarium, depending on the size of the carnivore, the fish can be fed live foods and flakes.
Herbivores are vegetable, plant, fruit, and algae feeders by nature. Herbivores are frequent feeders and have a long digestive system. In the aquarium, herbivores can be fed flakes, vegetables, and plant matter.
Omnivores feed on a variety of foods in nature. In the aquarium, omnivores can be given live, flake, and vegetable foods.
Limnivores, also known as mud-eaters, feed on algae and detritus (and the microorganisms that inhabit them), and rasp on wood. Limnivores are constantly feeding and have a small stomach with a long digestive tract. In aquaria, limnivores can be fed pellets and algae.
FOOD COMPOSITION
Depending on the fish's feeding habits (carnivore, omnivore, herbivore, limnivore), the percentage of fat, fiber, and protein varies.
Carnivore
Fat 3-6%
Fiber 2-4%
Protein 45-70%
Moisture 6-10%
VITAMINS
Vitamin A
effect: cell growth
symptoms of deficiency: poor growth, deformation of vertebral column and fins
source: liver, spinach, carrots
Vitamin B1 (thiamin)
effect: breakdown of carbohydrates, promotes growth and fertility
symptoms of deficiency: frightened behavior, poor growth, decline in appetite.
source: paprika, peas, carrots, spinach
Vitamin B2 (riboflavin)
effect: control of enzymes and proteins
symptoms of deficiency: cloudy eyes, poor growth, loss of appetite
source: spinach, peas, paprika, carrots
Vitamin B3 (Nicotin acid)
effect: food breakdown of proteins
symptoms of deficiency: weakness, aimless movements, tumors
source: peas, liver, spinach, paprika
Vitamin B5 (Pantothene acid)
effect: hormone production, metabolism
symptoms of deficiency: weakness, sticking gill membranes
source: liver, paprika
Vitamin B6 (Pyridomin) and B12 (Cyanocobalamin)
effect: enzymes, protein metabolism
symptoms of deficiency: increased panting, loss of appetite, timidness, poor growth
source: liver, paprika
Vitamin C (Ascorbic acid)
effect: bone and tooth development, healing, digestion
symptoms of deficiency: altered skin, liver, and muscle tissue
source: paprika, peas, spinach
Vitamin D3
effect: bone development
symptoms of deficiency: degeneration of bone
source: fish liver, fish meal
Vitamin E
effect: development of sex organs, fertility
symptoms of deficiency: infertility
source: eggs, cereal
Vitamin K
effect: blood formation, blood clotting
symptoms of deficiency: death follow injuries (abrasions)
source: lettuce, peas, spinach
Vitamin M (folic acid)
effect: blood formation, metabolism
symptoms of deficiency: dark skin pigmentation
source:
Choline
effect: growth, fat production, coloration
symptoms of deficiency: enlarged kidney and liver
source: paprika
自然环境中,所有生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有的还会发生传染;而外力因素及活动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在空间有限的水族箱空间、人为的控制下,虽然提供最佳生息环境与设备,但是终究与大自然不同,而影响了牠的自然生存条件,造成生理异常与抵抗力减,而罹患疾病。龙鱼生病的原因,不外乎细菌与寄生虫感染,以及人为管理疏忽造成。 1. 龙鱼掉眼、眼球下垂症:
养龙者最头痛和最烦的问题,因原太多会令龙鱼掉眼,但首先强调龙鱼掉眼不是病,只是掉眼就必定游姿是侧游的相当不美观。再好的龙也打了折扣了.日本龙鱼杂志上的鱼掉眼的比例相当多,试试想追求完美的阿本仔都没办法了,我们是否也该死心了呢?首先我们要了解龙鱼属于古代鱼之一,一般古代鱼对环境非常敏感,在野生环境中龙鱼不会掉眼之事,但在鱼缸中因环境改变,致使龙鱼采取防备现象,我们常因使龙鱼生活更为舒适,却忽略的龙鱼所在环境,对于龙鱼之高度的敏感性,首推为鱼缸倒景,长期长在一个不安全境况之下,缸中倒景中会为自已带来很大的生命威胁,只要制造一个较理想龙鱼家居,相信龙鱼也会为你带来幸运。试试分析的几点都有令龙鱼掉眼。
1. 觅食习惯改变:在自然环境中,龙鱼摄食是找寻水域中上层生物;在鱼缸则是找寻中下层的鱼虾。部份养龙者一辈子所养的龙鱼都是喂食会沉底的活饵,就算一次全下缸任由鱼只自行捕捉也从未发生过掉眼情形。
2. 透视外界景物:龙鱼在鱼缸中可透视外界景物,对陆地走动的东西都会注意。
3. 脂肪堆积:觅食容易,运动量不足,造成脂肪堆积。
4. 沉底水中灯往上照的方式养龙,一段日子后,部份龙鱼还是掉眼了。
5.眼睛视野过小,尤其设缸环境在昏暗光线不佳之地方最易发生。若是饲养在采光不良的环境里,缩短龙鱼视野,刚好鱼缸的灯打下来又只是照亮缸子周围,诱发牠往斜下方亮的地方看,这种违反常理的动作,要龙鱼不掉眼也难。
6.龙缸的位置及水位过高,令龙鱼本能向下望,而造成掉眼。
防止及治疗龙鱼掉眼的方法:
1.不让小孩子在龙缸前玩,因为小孩子不但会拍缸,吓着龙而且也极会引起龙鱼眼睛,下视来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2.喂食可以用手喂食,或喂食浮力较高的东西.如蟋蟀.....一段时间后会改善,前提之下水质也要好。
3.缸内环境与缸外采光的搭配,也就是龙鱼缸放置的地点采光要良好.如果饲养处发生掉眼情况可试试移缸到采光良好之处。
4.根据其它国家的经验,只要急长期投喂底层食物造成,如果放回池塘必能恢复。但香港那里找池塘,那我们只好把鱼缸全部用不透光的黑纸蒙住,在鱼缸上部增加一盏白灯,喂食顶层食物或在鱼缸顶部放置一个物体以吸引龙鱼的注意力,使鱼强迫眼睛向上看。
5.可以使用混养龙鱼的方式.分散龙鱼的注意力。
6.隔壁缸再养一只龙鱼使他们对视.同混养得道理一样。
7.降彽龙缸的位置及水位,令龙鱼向上望,个人认为这个方法很有效。
8.水缸中放一个乒乓球,鱼缸上点一盏灯,让龙鱼眼睛为了看乒乓球而朝上看,但当龙鱼习惯了就不会再望,也就是说后果不大。
9.可以拿一个乒乓大小或再大一点的圆形透明的器具备用,再来就是拿一只蟋蟀,将蟋蟀弄死然后把肚子里的东西取出,再把蟋蟀拿去晒为了干,以避免腐烂,晒干之后,将透明圆形的物体挖一个蟋蟀能放进去的小洞,再将洞封死且不透水,完成后,就可以放入水中让龙鱼咬了,他会吃里面的蟋蟀会一直盯着水面上,就不怕他常看水面下的东西,而且又能提供龙鱼休闲,不过,透明的圆形物体不要太小,万一被他吞了,那就惨了,物体的大小,请随龙鱼大小自己适度的调整。
10.现在有掉眼手术方法,将龙鱼麻醉后,用手术剪刀剃除眼窝上累积的脂肪,不过目前此法不知是否会影响龙鱼眼球的灵敏度,没有经验者千万不要轻易尝试。要是家中的老龙出现两眼稍微下倾的情形(老化导致眼球上直肌松弛),这时我们唯有改变个人心态一途,因为牠就是老了嘛!
2 龙鱼肿斑病:
这种病一般杂志都没有记载,算是一种很特殊且不多见的龙鱼专属怪病。它看起来很像白点病但颗粒较大、较凸些,外观上有如长白色肉瘤一般,一样也是先从鳍面再延伸到身体,严重时通常会伴随着胡须长痘痘,甚至眼球上也会滋长,当数目陆续增加时,您会发现好像大部份并排在末三鳍的边缘,有时候还会有白色分泌物产生!龙鱼肿斑病大多数出在旧缸的水,所以换水频率要增加,了解水质应该才是主要的重点.此病最大特点就是(再怎么严重也不会影响食欲)。
3龙鱼胡须长瘤:
须部长出一小颗、一小颗的肉瘤,最常发生在具有「磨缸」习惯的龙鱼身上,由于长期的磨损造成胡须表皮组织受伤,又基于水质不良、病原的影响引爆出发炎肿胀的现象。治疗:“长期性”的水质改善多半会不药而愈。若觉得碍眼,最快的方法是运用麻醉手术将胡须剪断使其重长,但龙鱼与人类相同,随着年纪的增长复原速度也会跟着拉长,值得深思!另外亦有鱼友『移新缸』后痘子消退的情形,因为原缸的水已严重恶化(含有刺激杂质),适度换水也无济于事。
4(1)龙鱼胡须纠结:
当龙鱼的体质不佳时,有时候就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可从饵料及水质方面去着手,喂食宜多元化,偶而可用针筒注射“综合维他命”于活饵上喂龙鱼,或直接添入缸内亦可。至于水质也要控制得当,益菌的培养是值得深思的议题,滤材的选购亦是一门学问。
(2)龙鱼胡须长肉粒:
这症状以前发生过,用药不是办法,剪掉重长就好了(不是非常好的方法,但真的有效)。
5龙鱼头洞症
(情况一:营养缺乏)外观为细孔状,初期感染很难断定肇因为何,不过此时龙鱼并无厌食情形,可先以“维他命”补充其营养并观察是否有明显改善。
(情况二:体内原生虫)由原生虫之寄生所引起(头槽绦虫、毛细线虫、六鞭毛虫),感染鱼只会有抖动身体、不安、食欲减退的状况产生,可用「七彩专用除体内原生虫药」进行治疗,药剂须依指示再减半使用。
6龙鱼蚀斑症 :
外观类似头洞症,不过症状是呈现腐烂拨落的情形,其肇因为“致病菌”所引发,此症不会立即影响龙鱼之性命,但很难在短时间内治愈,可能须花点时间。市售黄药只能治疗较初级的细菌感染疾病,对于此病及红斑症、腹水症似乎无明显疗效,我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您可以选购“t牌万能水”或“抑万菌”等特效药试试。倘若仍然无改善情形,可能得将龙鱼移到它缸继续药浴,旧缸与过滤设备须以福玛林消毒并洗净后再重新养水设缸。
7龙鱼蚀鳞症:
由于水质管理不当,长期饲养在旧水(水中蓄积过量无机盐类,导电度破千)的龙鱼其鳞片的第一鳞框开始呈现剥落般渐渐溶蚀,整体感观犹如鉅齿状一般,然后侧线的小孔逐渐变大,严重时会并发“蚀斑症”,若不实时处置腐蚀部位容易引发二次细菌感染,鳞片缺口及头皮也将出现严重溃烂情形。此症最常出现在对水质较为敏感的过被金身上,红龙亦有少数感染例子。良好水质并不会有此病产生,若自家龙鱼不幸患有此症,可先利用抗菌药剂抑制菌类感染。不过治愈后鱼儿缺损的鳞片并无法完好如初,这时唯有运用麻醉手术将缺损的部份拔除使其重长。不过有一点需特别注意,不可一次将全部的蚀鳞拔除,需分多次进行,也就是说每次最多只能拔1~2片,等完整长出后在考虑施行下一次手术。因为若是一次全部拔除,鱼儿所受的营养无法有效分散给所有新生的鳞片,会有部份受影响而畸形。治疗期间要尽可能地提供鱼儿最佳的营养!
8龙鱼腐鳃病:
腐腮病是由卵圆鞭毛虫所引起,卵圆鞭毛虫是一种肉眼不易看见的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鱼的鳃瓣,吸取营养,进行核分裂繁殖。在25℃左右繁殖迅速,传染性很强。
原因:水质恶化或太久没换水。
症状:鱼的呼吸急促,色泽褪失。
9龙鱼烂鳍病:
烂鳍病,此病多发生于鱼只饲养密度过高、水质污染、过滤系统不良或打架后感染引起。患病的鱼只会先由末三鳍边缘发霉,而鱼鳍会呈白色并分泌黏液状,然后开始溃烂。溃烂的部位成破裂腐烂样且有泌血斑点产生,当恶化时腐烂的鳍便会开始脱离鱼体,并且症状会逐渐向鱼体漫延,最后死亡。
治疗:可采用市面的治细菌药剂(ex:蓝药、黄药)配合高温治疗;盐浴亦可。
10龙鱼立鳞病:
立鳞病又称松果病,是龙鱼在中、小时期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病症,成龙罹患此症的机率较小。
原因
(1)季节变换,水族箱温差变大,都会致使细菌感染。
(2)水质恶化。
症状:初期鱼的鳞片约5至8片会略微翻翘,并且鳞片根部会有充血现象,如不做适当处理,则鳞片会逐渐翻翘、红肿状似松果,而使鳞片失去保护鱼体作用,遭受细菌侵袭,最后鳞片脱落,溃烂而死亡。 治疗:初期时,可以一百公升水加入一公斤的粗盐,或人工海水素,如果没有可用食盐代替,并将温度调高至32℃~34℃左右,保持恒温,增强水中溶氧,并每隔3天换水四分之一水量(换水时可以家庭热水器先行加温)。如果逆鳞面积较大,则需投入适量的抗生素,预防其它病变。
11龙鱼眼睛白蒙、混浊原因:
(1)眼膜受伤,遭受结核菌、弧菌侵入。
(2)水质不良或氮气进入鱼体。
症状:初期眼膜出现白雾现象,多为单眼,中期眼球混浊,末期时眼睛肿,并且长出白色棉絮锥形物。此时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治疗,会有死亡之虞。
治疗:
(1)初期:发现鱼只眼膜有白雾现象,应即刻换水三分之一,并加入适量粗盐或海水素,浓度为千分之五;即200公升水放入一斤粗盐,并且加温至30℃~33℃。观察二日是否改善,如无恶化,则仅须加强换水,每三日换水四分之一,并加入适量盐,即可痊愈。
(2)中期:则需投药进行药浴治疗。以水溶性之金霉素、青霉素、或鱼类专用药。如使用鱼类专用药可依照说明书使用;金霉素、青霉素在每公升水置入一~二万单位。进行药浴时须提升水温2℃~3℃,且加以观察,配合药性时效重新加药,并且换水四分之一。
(注)眼球混浊,复元时间较慢,约三至五个月才会治愈。如果肿胀现象消除,可减少使用药量或停用。复元后黑眼珠会较原先小,但无大碍。
12龙鱼水栖菌病:
又称水霉病,其病菌附身在鱼的伤口处,为灰白色。肉眼可看出在鱼的伤口,有如棉絮纤维覆盖般,鱼只游动不稳健并会磨擦底材或缸壁止痒,身体慢慢虚弱、食欲减退,逐渐衰竭而死。
治疗:可以盐浴法并配合高温治疗,或选用抑万菌、专治霉菌感染的药剂亦可。
13龙鱼翻鳃:
病因:
病因:
(1) ,--由于喂食不当、残余饵食腐败以及龙鱼排泄物污染等,都造成水质恶化,水中氨(NH3)、亚硝酸(NO2)、硝酸盐(NO3)浓度过高,而使水中氧量降低。
(2)活动空间狭小--龙鱼在成长阶段,除了须注重营养,并且要有良好的活动空间。基本上水族箱长度要鱼只长度的3倍,若低于此基本条件,龙鱼在有限空间必须不时回转才能游动,而影响到鳃部正常运作,长久之下,即会造成翻鳃。
(3)温度变化--未能保持衡温,过冷或过热,鳃部敏感而造成。
(4)马达所造--不正当使用扬水器也会做成翻鳃。
初期可观察出龙鱼鳃缘软质部位合动不顺畅,呼吸频率不正常,并且软质部位会略增长,第二鳃盖会略微凹陷,最后软质部位翻卷,而使得鱼的鳃瓣曝露于水中。严重时会有呼吸急促、浮头、不进食,呈现虚脱状态。最后鳃瓣受细菌感染,而影响到鳃丝正常功能,窒息而亡。
治疗:
(1)初期:当发现龙鱼呼吸不顺畅,立即以渐进式方法改善水质。即每2到3天换水百分之20水量,并加强气泵打气,利用气泡石、增加水中溶氧量。
(2)中期即鳃软质部位略微翻卷,而且尚未硬化时期。在此阶段除了勤换水,加强打气,并且需要以物理治疗,即增设扬浪器,加强水流。因为龙鱼类有逆游习性,龙鱼藉此水流冲激,约有百分之五十治愈机率。
(3)末期即鳃软质翻卷部位已经完全硬化,在此时期唯有动手术,将翻卷部位剪除一途。
14龙鱼白点病:
在鱼类疾病中占了极大的比例,此病是由一种称为ICH的纤毛虫所引起,繁殖速度惊人,在25℃左右寄生鱼体,由单一细胞进行核分裂,一小时内可由一个繁殖为三千多个,但在高温时便会停止分裂或者死亡。
原因:ICH是在鱼只抵抗力弱时才寄生鱼只体表,吸收鱼的体液并进行繁殖,产生白点状囊胞,像撒上白粉般。
症状:初期时多发生在鱼的各部位鳍,鳍部会出现白色斑点,继而蔓延全身。此时期鱼只为除痒而磨擦底材或缸壁,食欲减退,表皮开始烂化,最后蔓延进入鳃瓣,而使鱼只窒息死亡。白点是种传染迅速的疾病,必需尽速处理。
治疗:
(1)以百分之一的盐水治疗。
(2)每百升水投入0.8公克硫酸奎宁。
(3)以百分之五的甲基蓝液,每公升加4~5滴。
(4)市售的鱼类专用药。
上述四种方法皆须调高水温2℃~3℃,并加强气泵打气,使水中溶氧量提高。
(注)在治疗阶段要加强鱼只营养,以增强抵抗力。当恢复健康时,最好能以过锰酸钾全缸消毒。
15龙鱼白内障:
眼球构造中的水晶体,就如同相机的镜头一般,应保持清澈明亮,才能得到清晰的影像。若水晶体变得混浊,影响视力,便是我们所称的白内障。白内障可因为老化、外伤、药物、先天性...等原因造成,由于目前仍无有效药物能使白内障“浊者自清”,开刀仍是主要的选择.但鱼若要开刀。如果只是眼表白蒙,提早治疗都可以治愈,若已经造成内部白蒙,而外表伤口已愈合,那下什么药都没救了,永远都是白内障。
16龙鱼腹水病:
症状:
1.初期:初期腹部肿胀,肛门有红肿现象。
2.未期:末期时由于腹部积水,压及鱼鳔,而使龙鱼失去平衡,头部朝下。
治疗
(1)以百分之一浓度盐水治疗.
(2)在伤口涂抹杀菌剂,或以5%甲基蓝溶液以每公升4~5滴加入水族箱,或是以孔雀石绿治疗。腹水病大多发生于幼龙时期,多为吃食不新鲜饵食,或饵食带刺(如虾头的虾剑),吞食时伤及内脏,而遭弧菌感染引起内脏积水。
(3)以三万分之一的重铬酸钾药浴三分钟。
17龙鱼脱肛:
由于吃不洁或锋利的食物引起肠道感染,这是众多疾病中最难痊愈的疾病,感染可以消失但肛门依然突出。增加水流温至34摄氏度(每2小时提高1度),增加1%的食盐,每2天放进四环素,看说明书用黑水调节水质,暂切不喂锋利的食物。
18龙鱼红斑症:
又称打印病、开穴病或红丹毒症。此病可说是龙鱼的绝症,多发在幼鱼时期,属滤过性病毒感染。多出现在鱼身后半段,初期产生红色纹块,继而红斑部位肿胀,鳞片翻翘,最后溃烂而死。
症状:多发生在鱼身后半段。初期为出现红色斑块,继而红斑部位肿胀,鳞片翻翘,最后溃烂而死。
治疗:可尝试增高温度至34~36℃,并配合口服肠胃抗生素及药浴内外治疗尚有治愈机会。
19龙鱼平衡系统失调:
最主要发生在仔龙时期,原因是所喂食之饵料尖刺部位伤及内脏所致。可由其吞食之位置,看出鱼体有红色区块,且龙鱼行动的姿势会非常的不正常。静止时,还会三不五时 "站"起来给你看,此时千万不要高兴过早,以为您的龙鱼要成仙了,因为他已经严重内伤,随时会挂给你看。这时候,您其实能做的已经不多了,可把温度调高个两三度。
20龙鱼潜水艇:
情况一:环境落差太大:当环境不适、(温度;水质)受到压迫时会有全身紧缩、游姿不正常的 状况发生。
情况二:缺氧>不当换水(残氯太多)、停电太久对于体质较差的龙鱼会造成鱼膘病变。
建议水流不宜过大,否则可能造成二次伤害。会吃饵就越有治愈机会,倘若不吃可下些营养水直接由鱼的鳃与皮肤吸收。
21龙鱼体外寄生虫:
龙鱼的寄生虫大多于喂食活饵时遭转寄引起,常见的有鱼虱、箭虫。
“鱼虱” 属甲壳类,约3~5㎜,肉眼可见,多寄生于鱼体外,有扁平背甲及吸盘吸附体表。口部为针状用来吸取鱼的体液,使龙鱼体色失去光泽,并造成鱼只不安而磨擦缸壁或底材。
“箭虫”又称苗虫,大多寄生于鳍部或鱼体皮肤内,其头部为多叉形,直接崁入鱼体吸收鱼体的营养。长度约1㎝左右,被寄生的体表会有红肿淤血而后溃烂的现象,并会造成鱼儿急躁不安、磨擦缸壁、食欲不振的情形。
上述两种寄生虫可用人工麻醉拔除。如果数量太多可用龙鱼专用除虫药杀除,但除虫药功效类似农用杀虫剂,龙鱼对药物又极为敏感,所以务必依规定量再减半使用!因曾听闻剂量使用不当,龙鱼中毒而死的案例。另外要告知各位,鱼虱成长有45~60天的周期性,成虫生卵后不久即死亡,其卵又不怕药,此时下药主要是针对刚孵化的幼生。而高浓度的盐浴法是无法彻底根绝牠们的,除非将比重提高到接近海水的浓度,但恐怕鱼会比寄生虫先死!据说混养喜食小型甲壳类生物的金、银鲳可减缓缸内增殖的情形。
22龙鱼体内原生虫:
通常经由水中传播而寄生在鱼类消化道,又不会被鱼只消化掉的寄生虫为绦虫(或称头槽绦虫),一般头槽绦虫的最终宿主为鱼类,在鱼只体内产卵,卵大小约 0.05mm,随宿主排泄排入水中,在水温28~30度孵化为幼虫,俗称六钩幼虫。六钩幼虫多以剑水蚤等桡脚类为宿主,然后由鱼类吞食绦虫幼虫的宿主后,转移到鱼只体内,发育为成虫,在鱼只体内进行下一次循环,成熟的掏虫体宽1-2mm,长可达数公分,成白色链带状,绦虫在鱼只消化道中大量繁殖,除了吸取鱼只养分外(这还不至于致命),严重的感染是大量虫体阻塞消化道,造成鱼腹膨胀,无法进食,最后死亡。可怕的是绦虫感染并非立即死亡,而是一拖再拖,非得把缸内所有鱼只都传染到不罢休,且初期病征并不明显,等到发现时,整缸都是寄生虫,无法防治。由于绦虫种类多达200种,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这是书上说的。所以通用的驱虫药,杀虫效果恐怕不是全效性,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打断绦虫的生命循环,也就是说,当虫卵孵化成幼虫水质是很重要的。同样,从陆路管道传播的寄生虫,是否会在鱼只体内存活,还不清楚,但最佳保证是不要喂食来路不明的饵料,除时,阻绝幼虫的宿主—剑水蚤,只要水中没有此类生物,六钩幼虫就无法生存,鱼只也不会因吞食剑水蚤而感染,所以干净的非经过杀虫(菌)的程序。天子兄建议用冷冻虾喂食,在低温冷冻之下,也有相当的杀(虫)菌作用,挺不错的办法。
23龙鱼脂肪过多:
人吃的太胖会导致疾病,鱼也一样,不但会有脂肪肝,并会减少寿命.眼球下垂。加扬水器增加运动,一个星期停食二天。
24龙鱼驼背:
吃太饱-肥胖;营养不均-瘦弱。但是变驼背应该是环境因素居多~缸子太小,长期造成。个人建议鱼缸尺寸最少长度5尺,宽2尺以上,再加上适度的水流供运动。用个沉水马达制造水流作复健,相信会有帮助.但不能保证一定会完全好。外伤诸如掉鳞、断须、破鳍、擦伤……等。打架、惊吓、跳跃或因追捕活饵时而造成,宜稍加注意混养问题,多观察并避免不必要的惊扰。先让龙鱼安心养伤,避免细菌感染。健康回复后再考虑用麻醉药来修剪断鳍部位,请有经验的水族人员帮忙。
25龙鱼咬自己的尾巴:
有两种怀疑的原因。
第一,由细菌感染。
第二,龙鱼认为自己的尾巴是敌人的尾巴。龙鱼咬自己的尾巴,尾巴杂乱不堪。很快的改变水质,增加溶氧量,提高温度至 34摄氏度,增加食盐可解决细菌感染问题。换20%-30%的水一直维持6天。如没有好转可在鱼缸内中一面镜子分用龙鱼的注意力或可给龙鱼配另外一种鱼。如龙鱼还没有好转那只能选择最后一个办法,把尾巴切除。切除过程:用塑料口袋把龙鱼放入,在口袋的水中加麻醉药,待药物起作用,把龙鱼放在干净并潮湿的布上,用剪刀(消毒)把尾巴剪成扇形(如剪成扇形会使龙鱼长出更美丽的尾巴),每天抽换20%-30%的水,改变水的质量6天,增加食盐以减少寄生虫攻击的危险。
26龙鱼自切症:
幼鱼期的龙鱼在受惊后,其背鳍、尾鳍、臀鳍在*近身体的底部产生局部或完全断落的现象。断落面一般不会出血过多。断鳍会自己长出来。 为预防二次感染可加一定量的甲基蓝。(用量为常规用量的10%)
27龙鱼脊柱弯曲:
症状是鱼的脊柱弯曲成S形。可能是由于稚鱼期使用药物不当、水质不良加上运定量不足或营养不良造成。 治疗几乎不可能,关键在于预防:保持水质清洁、注意营养均衡而充分、尽量预防其它的鱼病并尽量不要使用药物、放入扬水马达增加鱼的运动量、水族箱要尽量的大。
28龙鱼厌食症:
鱼整天不进食,趴在缸底一动不动。水质又没问题,正常得不得了。这是水中环境变化使鱼有紧迫感造成的,更换饵料来慢慢的使鱼适应。
29龙鱼药伤:
饲主个人造成,如果鱼儿不甚染病,饲主本身应该要针对虫扰、菌侵、败水去进行“驱虫”、“抑菌”、“改善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症下药』,而不是胡乱地提供一些毫无相关的治剂,譬如当您拉肚子时去吃感冒药,您说会如何?再者药浴疗程过后一定要马上局部换水,并配合活性碳的吸附,免得下次的用药与缸内的残剂进行化学变化。所有的化学治剂、有机溶剂使用不当多少会对鱼只产生负面影响(玩水草与七彩的玩家应该都会有此体认),其最终也会分解为无机盐类。在人工环湖泊那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若非刻意破坏,水质总是能保持在一定的合适范围;反观密闭鱼缸,在长久蓄养之下缸内的导电度必会境里,不像原生地的广大海洋、倍增(一开始的自来水含有约略的矿物质,养殖后因无机盐的屯机造成导电度大幅增高),如果鱼只长期饲养在这种溶有过多有害杂质的环境里,身上不出病症(或乱长异物)也难。
治疗:一般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导致龙鱼生理失调的案例有:头上尾下(浮面)直立于水面;呼吸急遽;胀腹翻游;眼睛白浊;身上与鳍部黏液增生(易诱发病原感染)…。若遇到此种状况务必立即换上已「养好的水」,此段休养期间不要再施用任何化学治剂,通常仍会有恢复的机会。 要定时定期给鱼驱虫吗(体内虫),
养龙者最头痛和最烦的问题,因原太多会令龙鱼掉眼,但首先强调龙鱼掉眼不是病,只是掉眼就必定游姿是侧游的相当不美观。再好的龙也打了折扣了.日本龙鱼杂志上的鱼掉眼的比例相当多,试试想追求完美的阿本仔都没办法了,我们是否也该死心了呢?首先我们要了解龙鱼属于古代鱼之一,一般古代鱼对环境非常敏感,在野生环境中龙鱼不会掉眼之事,但在鱼缸中因环境改变,致使龙鱼采取防备现象,我们常因使龙鱼生活更为舒适,却忽略的龙鱼所在环境,对于龙鱼之高度的敏感性,首推为鱼缸倒景,长期长在一个不安全境况之下,缸中倒景中会为自已带来很大的生命威胁,只要制造一个较理想龙鱼家居,相信龙鱼也会为你带来幸运。试试分析的几点都有令龙鱼掉眼。
1. 觅食习惯改变:在自然环境中,龙鱼摄食是找寻水域中上层生物;在鱼缸则是找寻中下层的鱼虾。部份养龙者一辈子所养的龙鱼都是喂食会沉底的活饵,就算一次全下缸任由鱼只自行捕捉也从未发生过掉眼情形。
2. 透视外界景物:龙鱼在鱼缸中可透视外界景物,对陆地走动的东西都会注意。
3. 脂肪堆积:觅食容易,运动量不足,造成脂肪堆积。
4. 沉底水中灯往上照的方式养龙,一段日子后,部份龙鱼还是掉眼了。
5.眼睛视野过小,尤其设缸环境在昏暗光线不佳之地方最易发生。若是饲养在采光不良的环境里,缩短龙鱼视野,刚好鱼缸的灯打下来又只是照亮缸子周围,诱发牠往斜下方亮的地方看,这种违反常理的动作,要龙鱼不掉眼也难。
6.龙缸的位置及水位过高,令龙鱼本能向下望,而造成掉眼。
防止及治疗龙鱼掉眼的方法:
1.不让小孩子在龙缸前玩,因为小孩子不但会拍缸,吓着龙而且也极会引起龙鱼眼睛,下视来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2.喂食可以用手喂食,或喂食浮力较高的东西.如蟋蟀.....一段时间后会改善,前提之下水质也要好。
3.缸内环境与缸外采光的搭配,也就是龙鱼缸放置的地点采光要良好.如果饲养处发生掉眼情况可试试移缸到采光良好之处。
4.根据其它国家的经验,只要急长期投喂底层食物造成,如果放回池塘必能恢复。但香港那里找池塘,那我们只好把鱼缸全部用不透光的黑纸蒙住,在鱼缸上部增加一盏白灯,喂食顶层食物或在鱼缸顶部放置一个物体以吸引龙鱼的注意力,使鱼强迫眼睛向上看。
5.可以使用混养龙鱼的方式.分散龙鱼的注意力。
6.隔壁缸再养一只龙鱼使他们对视.同混养得道理一样。
7.降彽龙缸的位置及水位,令龙鱼向上望,个人认为这个方法很有效。
8.水缸中放一个乒乓球,鱼缸上点一盏灯,让龙鱼眼睛为了看乒乓球而朝上看,但当龙鱼习惯了就不会再望,也就是说后果不大。
9.可以拿一个乒乓大小或再大一点的圆形透明的器具备用,再来就是拿一只蟋蟀,将蟋蟀弄死然后把肚子里的东西取出,再把蟋蟀拿去晒为了干,以避免腐烂,晒干之后,将透明圆形的物体挖一个蟋蟀能放进去的小洞,再将洞封死且不透水,完成后,就可以放入水中让龙鱼咬了,他会吃里面的蟋蟀会一直盯着水面上,就不怕他常看水面下的东西,而且又能提供龙鱼休闲,不过,透明的圆形物体不要太小,万一被他吞了,那就惨了,物体的大小,请随龙鱼大小自己适度的调整。
10.现在有掉眼手术方法,将龙鱼麻醉后,用手术剪刀剃除眼窝上累积的脂肪,不过目前此法不知是否会影响龙鱼眼球的灵敏度,没有经验者千万不要轻易尝试。要是家中的老龙出现两眼稍微下倾的情形(老化导致眼球上直肌松弛),这时我们唯有改变个人心态一途,因为牠就是老了嘛!
2 龙鱼肿斑病:
这种病一般杂志都没有记载,算是一种很特殊且不多见的龙鱼专属怪病。它看起来很像白点病但颗粒较大、较凸些,外观上有如长白色肉瘤一般,一样也是先从鳍面再延伸到身体,严重时通常会伴随着胡须长痘痘,甚至眼球上也会滋长,当数目陆续增加时,您会发现好像大部份并排在末三鳍的边缘,有时候还会有白色分泌物产生!龙鱼肿斑病大多数出在旧缸的水,所以换水频率要增加,了解水质应该才是主要的重点.此病最大特点就是(再怎么严重也不会影响食欲)。
3龙鱼胡须长瘤:
须部长出一小颗、一小颗的肉瘤,最常发生在具有「磨缸」习惯的龙鱼身上,由于长期的磨损造成胡须表皮组织受伤,又基于水质不良、病原的影响引爆出发炎肿胀的现象。治疗:“长期性”的水质改善多半会不药而愈。若觉得碍眼,最快的方法是运用麻醉手术将胡须剪断使其重长,但龙鱼与人类相同,随着年纪的增长复原速度也会跟着拉长,值得深思!另外亦有鱼友『移新缸』后痘子消退的情形,因为原缸的水已严重恶化(含有刺激杂质),适度换水也无济于事。
4(1)龙鱼胡须纠结:
当龙鱼的体质不佳时,有时候就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可从饵料及水质方面去着手,喂食宜多元化,偶而可用针筒注射“综合维他命”于活饵上喂龙鱼,或直接添入缸内亦可。至于水质也要控制得当,益菌的培养是值得深思的议题,滤材的选购亦是一门学问。
(2)龙鱼胡须长肉粒:
这症状以前发生过,用药不是办法,剪掉重长就好了(不是非常好的方法,但真的有效)。
5龙鱼头洞症
(情况一:营养缺乏)外观为细孔状,初期感染很难断定肇因为何,不过此时龙鱼并无厌食情形,可先以“维他命”补充其营养并观察是否有明显改善。
(情况二:体内原生虫)由原生虫之寄生所引起(头槽绦虫、毛细线虫、六鞭毛虫),感染鱼只会有抖动身体、不安、食欲减退的状况产生,可用「七彩专用除体内原生虫药」进行治疗,药剂须依指示再减半使用。
6龙鱼蚀斑症 :
外观类似头洞症,不过症状是呈现腐烂拨落的情形,其肇因为“致病菌”所引发,此症不会立即影响龙鱼之性命,但很难在短时间内治愈,可能须花点时间。市售黄药只能治疗较初级的细菌感染疾病,对于此病及红斑症、腹水症似乎无明显疗效,我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您可以选购“t牌万能水”或“抑万菌”等特效药试试。倘若仍然无改善情形,可能得将龙鱼移到它缸继续药浴,旧缸与过滤设备须以福玛林消毒并洗净后再重新养水设缸。
7龙鱼蚀鳞症:
由于水质管理不当,长期饲养在旧水(水中蓄积过量无机盐类,导电度破千)的龙鱼其鳞片的第一鳞框开始呈现剥落般渐渐溶蚀,整体感观犹如鉅齿状一般,然后侧线的小孔逐渐变大,严重时会并发“蚀斑症”,若不实时处置腐蚀部位容易引发二次细菌感染,鳞片缺口及头皮也将出现严重溃烂情形。此症最常出现在对水质较为敏感的过被金身上,红龙亦有少数感染例子。良好水质并不会有此病产生,若自家龙鱼不幸患有此症,可先利用抗菌药剂抑制菌类感染。不过治愈后鱼儿缺损的鳞片并无法完好如初,这时唯有运用麻醉手术将缺损的部份拔除使其重长。不过有一点需特别注意,不可一次将全部的蚀鳞拔除,需分多次进行,也就是说每次最多只能拔1~2片,等完整长出后在考虑施行下一次手术。因为若是一次全部拔除,鱼儿所受的营养无法有效分散给所有新生的鳞片,会有部份受影响而畸形。治疗期间要尽可能地提供鱼儿最佳的营养!
8龙鱼腐鳃病:
腐腮病是由卵圆鞭毛虫所引起,卵圆鞭毛虫是一种肉眼不易看见的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鱼的鳃瓣,吸取营养,进行核分裂繁殖。在25℃左右繁殖迅速,传染性很强。
原因:水质恶化或太久没换水。
症状:鱼的呼吸急促,色泽褪失。
9龙鱼烂鳍病:
烂鳍病,此病多发生于鱼只饲养密度过高、水质污染、过滤系统不良或打架后感染引起。患病的鱼只会先由末三鳍边缘发霉,而鱼鳍会呈白色并分泌黏液状,然后开始溃烂。溃烂的部位成破裂腐烂样且有泌血斑点产生,当恶化时腐烂的鳍便会开始脱离鱼体,并且症状会逐渐向鱼体漫延,最后死亡。
治疗:可采用市面的治细菌药剂(ex:蓝药、黄药)配合高温治疗;盐浴亦可。
10龙鱼立鳞病:
立鳞病又称松果病,是龙鱼在中、小时期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病症,成龙罹患此症的机率较小。
原因
(1)季节变换,水族箱温差变大,都会致使细菌感染。
(2)水质恶化。
症状:初期鱼的鳞片约5至8片会略微翻翘,并且鳞片根部会有充血现象,如不做适当处理,则鳞片会逐渐翻翘、红肿状似松果,而使鳞片失去保护鱼体作用,遭受细菌侵袭,最后鳞片脱落,溃烂而死亡。 治疗:初期时,可以一百公升水加入一公斤的粗盐,或人工海水素,如果没有可用食盐代替,并将温度调高至32℃~34℃左右,保持恒温,增强水中溶氧,并每隔3天换水四分之一水量(换水时可以家庭热水器先行加温)。如果逆鳞面积较大,则需投入适量的抗生素,预防其它病变。
11龙鱼眼睛白蒙、混浊原因:
(1)眼膜受伤,遭受结核菌、弧菌侵入。
(2)水质不良或氮气进入鱼体。
症状:初期眼膜出现白雾现象,多为单眼,中期眼球混浊,末期时眼睛肿,并且长出白色棉絮锥形物。此时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治疗,会有死亡之虞。
治疗:
(1)初期:发现鱼只眼膜有白雾现象,应即刻换水三分之一,并加入适量粗盐或海水素,浓度为千分之五;即200公升水放入一斤粗盐,并且加温至30℃~33℃。观察二日是否改善,如无恶化,则仅须加强换水,每三日换水四分之一,并加入适量盐,即可痊愈。
(2)中期:则需投药进行药浴治疗。以水溶性之金霉素、青霉素、或鱼类专用药。如使用鱼类专用药可依照说明书使用;金霉素、青霉素在每公升水置入一~二万单位。进行药浴时须提升水温2℃~3℃,且加以观察,配合药性时效重新加药,并且换水四分之一。
(注)眼球混浊,复元时间较慢,约三至五个月才会治愈。如果肿胀现象消除,可减少使用药量或停用。复元后黑眼珠会较原先小,但无大碍。
12龙鱼水栖菌病:
又称水霉病,其病菌附身在鱼的伤口处,为灰白色。肉眼可看出在鱼的伤口,有如棉絮纤维覆盖般,鱼只游动不稳健并会磨擦底材或缸壁止痒,身体慢慢虚弱、食欲减退,逐渐衰竭而死。
治疗:可以盐浴法并配合高温治疗,或选用抑万菌、专治霉菌感染的药剂亦可。
13龙鱼翻鳃:
病因:
病因:
(1) ,--由于喂食不当、残余饵食腐败以及龙鱼排泄物污染等,都造成水质恶化,水中氨(NH3)、亚硝酸(NO2)、硝酸盐(NO3)浓度过高,而使水中氧量降低。
(2)活动空间狭小--龙鱼在成长阶段,除了须注重营养,并且要有良好的活动空间。基本上水族箱长度要鱼只长度的3倍,若低于此基本条件,龙鱼在有限空间必须不时回转才能游动,而影响到鳃部正常运作,长久之下,即会造成翻鳃。
(3)温度变化--未能保持衡温,过冷或过热,鳃部敏感而造成。
(4)马达所造--不正当使用扬水器也会做成翻鳃。
初期可观察出龙鱼鳃缘软质部位合动不顺畅,呼吸频率不正常,并且软质部位会略增长,第二鳃盖会略微凹陷,最后软质部位翻卷,而使得鱼的鳃瓣曝露于水中。严重时会有呼吸急促、浮头、不进食,呈现虚脱状态。最后鳃瓣受细菌感染,而影响到鳃丝正常功能,窒息而亡。
治疗:
(1)初期:当发现龙鱼呼吸不顺畅,立即以渐进式方法改善水质。即每2到3天换水百分之20水量,并加强气泵打气,利用气泡石、增加水中溶氧量。
(2)中期即鳃软质部位略微翻卷,而且尚未硬化时期。在此阶段除了勤换水,加强打气,并且需要以物理治疗,即增设扬浪器,加强水流。因为龙鱼类有逆游习性,龙鱼藉此水流冲激,约有百分之五十治愈机率。
(3)末期即鳃软质翻卷部位已经完全硬化,在此时期唯有动手术,将翻卷部位剪除一途。
14龙鱼白点病:
在鱼类疾病中占了极大的比例,此病是由一种称为ICH的纤毛虫所引起,繁殖速度惊人,在25℃左右寄生鱼体,由单一细胞进行核分裂,一小时内可由一个繁殖为三千多个,但在高温时便会停止分裂或者死亡。
原因:ICH是在鱼只抵抗力弱时才寄生鱼只体表,吸收鱼的体液并进行繁殖,产生白点状囊胞,像撒上白粉般。
症状:初期时多发生在鱼的各部位鳍,鳍部会出现白色斑点,继而蔓延全身。此时期鱼只为除痒而磨擦底材或缸壁,食欲减退,表皮开始烂化,最后蔓延进入鳃瓣,而使鱼只窒息死亡。白点是种传染迅速的疾病,必需尽速处理。
治疗:
(1)以百分之一的盐水治疗。
(2)每百升水投入0.8公克硫酸奎宁。
(3)以百分之五的甲基蓝液,每公升加4~5滴。
(4)市售的鱼类专用药。
上述四种方法皆须调高水温2℃~3℃,并加强气泵打气,使水中溶氧量提高。
(注)在治疗阶段要加强鱼只营养,以增强抵抗力。当恢复健康时,最好能以过锰酸钾全缸消毒。
15龙鱼白内障:
眼球构造中的水晶体,就如同相机的镜头一般,应保持清澈明亮,才能得到清晰的影像。若水晶体变得混浊,影响视力,便是我们所称的白内障。白内障可因为老化、外伤、药物、先天性...等原因造成,由于目前仍无有效药物能使白内障“浊者自清”,开刀仍是主要的选择.但鱼若要开刀。如果只是眼表白蒙,提早治疗都可以治愈,若已经造成内部白蒙,而外表伤口已愈合,那下什么药都没救了,永远都是白内障。
16龙鱼腹水病:
症状:
1.初期:初期腹部肿胀,肛门有红肿现象。
2.未期:末期时由于腹部积水,压及鱼鳔,而使龙鱼失去平衡,头部朝下。
治疗
(1)以百分之一浓度盐水治疗.
(2)在伤口涂抹杀菌剂,或以5%甲基蓝溶液以每公升4~5滴加入水族箱,或是以孔雀石绿治疗。腹水病大多发生于幼龙时期,多为吃食不新鲜饵食,或饵食带刺(如虾头的虾剑),吞食时伤及内脏,而遭弧菌感染引起内脏积水。
(3)以三万分之一的重铬酸钾药浴三分钟。
17龙鱼脱肛:
由于吃不洁或锋利的食物引起肠道感染,这是众多疾病中最难痊愈的疾病,感染可以消失但肛门依然突出。增加水流温至34摄氏度(每2小时提高1度),增加1%的食盐,每2天放进四环素,看说明书用黑水调节水质,暂切不喂锋利的食物。
18龙鱼红斑症:
又称打印病、开穴病或红丹毒症。此病可说是龙鱼的绝症,多发在幼鱼时期,属滤过性病毒感染。多出现在鱼身后半段,初期产生红色纹块,继而红斑部位肿胀,鳞片翻翘,最后溃烂而死。
症状:多发生在鱼身后半段。初期为出现红色斑块,继而红斑部位肿胀,鳞片翻翘,最后溃烂而死。
治疗:可尝试增高温度至34~36℃,并配合口服肠胃抗生素及药浴内外治疗尚有治愈机会。
19龙鱼平衡系统失调:
最主要发生在仔龙时期,原因是所喂食之饵料尖刺部位伤及内脏所致。可由其吞食之位置,看出鱼体有红色区块,且龙鱼行动的姿势会非常的不正常。静止时,还会三不五时 "站"起来给你看,此时千万不要高兴过早,以为您的龙鱼要成仙了,因为他已经严重内伤,随时会挂给你看。这时候,您其实能做的已经不多了,可把温度调高个两三度。
20龙鱼潜水艇:
情况一:环境落差太大:当环境不适、(温度;水质)受到压迫时会有全身紧缩、游姿不正常的 状况发生。
情况二:缺氧>不当换水(残氯太多)、停电太久对于体质较差的龙鱼会造成鱼膘病变。
建议水流不宜过大,否则可能造成二次伤害。会吃饵就越有治愈机会,倘若不吃可下些营养水直接由鱼的鳃与皮肤吸收。
21龙鱼体外寄生虫:
龙鱼的寄生虫大多于喂食活饵时遭转寄引起,常见的有鱼虱、箭虫。
“鱼虱” 属甲壳类,约3~5㎜,肉眼可见,多寄生于鱼体外,有扁平背甲及吸盘吸附体表。口部为针状用来吸取鱼的体液,使龙鱼体色失去光泽,并造成鱼只不安而磨擦缸壁或底材。
“箭虫”又称苗虫,大多寄生于鳍部或鱼体皮肤内,其头部为多叉形,直接崁入鱼体吸收鱼体的营养。长度约1㎝左右,被寄生的体表会有红肿淤血而后溃烂的现象,并会造成鱼儿急躁不安、磨擦缸壁、食欲不振的情形。
上述两种寄生虫可用人工麻醉拔除。如果数量太多可用龙鱼专用除虫药杀除,但除虫药功效类似农用杀虫剂,龙鱼对药物又极为敏感,所以务必依规定量再减半使用!因曾听闻剂量使用不当,龙鱼中毒而死的案例。另外要告知各位,鱼虱成长有45~60天的周期性,成虫生卵后不久即死亡,其卵又不怕药,此时下药主要是针对刚孵化的幼生。而高浓度的盐浴法是无法彻底根绝牠们的,除非将比重提高到接近海水的浓度,但恐怕鱼会比寄生虫先死!据说混养喜食小型甲壳类生物的金、银鲳可减缓缸内增殖的情形。
22龙鱼体内原生虫:
通常经由水中传播而寄生在鱼类消化道,又不会被鱼只消化掉的寄生虫为绦虫(或称头槽绦虫),一般头槽绦虫的最终宿主为鱼类,在鱼只体内产卵,卵大小约 0.05mm,随宿主排泄排入水中,在水温28~30度孵化为幼虫,俗称六钩幼虫。六钩幼虫多以剑水蚤等桡脚类为宿主,然后由鱼类吞食绦虫幼虫的宿主后,转移到鱼只体内,发育为成虫,在鱼只体内进行下一次循环,成熟的掏虫体宽1-2mm,长可达数公分,成白色链带状,绦虫在鱼只消化道中大量繁殖,除了吸取鱼只养分外(这还不至于致命),严重的感染是大量虫体阻塞消化道,造成鱼腹膨胀,无法进食,最后死亡。可怕的是绦虫感染并非立即死亡,而是一拖再拖,非得把缸内所有鱼只都传染到不罢休,且初期病征并不明显,等到发现时,整缸都是寄生虫,无法防治。由于绦虫种类多达200种,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这是书上说的。所以通用的驱虫药,杀虫效果恐怕不是全效性,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打断绦虫的生命循环,也就是说,当虫卵孵化成幼虫水质是很重要的。同样,从陆路管道传播的寄生虫,是否会在鱼只体内存活,还不清楚,但最佳保证是不要喂食来路不明的饵料,除时,阻绝幼虫的宿主—剑水蚤,只要水中没有此类生物,六钩幼虫就无法生存,鱼只也不会因吞食剑水蚤而感染,所以干净的非经过杀虫(菌)的程序。天子兄建议用冷冻虾喂食,在低温冷冻之下,也有相当的杀(虫)菌作用,挺不错的办法。
23龙鱼脂肪过多:
人吃的太胖会导致疾病,鱼也一样,不但会有脂肪肝,并会减少寿命.眼球下垂。加扬水器增加运动,一个星期停食二天。
24龙鱼驼背:
吃太饱-肥胖;营养不均-瘦弱。但是变驼背应该是环境因素居多~缸子太小,长期造成。个人建议鱼缸尺寸最少长度5尺,宽2尺以上,再加上适度的水流供运动。用个沉水马达制造水流作复健,相信会有帮助.但不能保证一定会完全好。外伤诸如掉鳞、断须、破鳍、擦伤……等。打架、惊吓、跳跃或因追捕活饵时而造成,宜稍加注意混养问题,多观察并避免不必要的惊扰。先让龙鱼安心养伤,避免细菌感染。健康回复后再考虑用麻醉药来修剪断鳍部位,请有经验的水族人员帮忙。
25龙鱼咬自己的尾巴:
有两种怀疑的原因。
第一,由细菌感染。
第二,龙鱼认为自己的尾巴是敌人的尾巴。龙鱼咬自己的尾巴,尾巴杂乱不堪。很快的改变水质,增加溶氧量,提高温度至 34摄氏度,增加食盐可解决细菌感染问题。换20%-30%的水一直维持6天。如没有好转可在鱼缸内中一面镜子分用龙鱼的注意力或可给龙鱼配另外一种鱼。如龙鱼还没有好转那只能选择最后一个办法,把尾巴切除。切除过程:用塑料口袋把龙鱼放入,在口袋的水中加麻醉药,待药物起作用,把龙鱼放在干净并潮湿的布上,用剪刀(消毒)把尾巴剪成扇形(如剪成扇形会使龙鱼长出更美丽的尾巴),每天抽换20%-30%的水,改变水的质量6天,增加食盐以减少寄生虫攻击的危险。
26龙鱼自切症:
幼鱼期的龙鱼在受惊后,其背鳍、尾鳍、臀鳍在*近身体的底部产生局部或完全断落的现象。断落面一般不会出血过多。断鳍会自己长出来。 为预防二次感染可加一定量的甲基蓝。(用量为常规用量的10%)
27龙鱼脊柱弯曲:
症状是鱼的脊柱弯曲成S形。可能是由于稚鱼期使用药物不当、水质不良加上运定量不足或营养不良造成。 治疗几乎不可能,关键在于预防:保持水质清洁、注意营养均衡而充分、尽量预防其它的鱼病并尽量不要使用药物、放入扬水马达增加鱼的运动量、水族箱要尽量的大。
28龙鱼厌食症:
鱼整天不进食,趴在缸底一动不动。水质又没问题,正常得不得了。这是水中环境变化使鱼有紧迫感造成的,更换饵料来慢慢的使鱼适应。
29龙鱼药伤:
饲主个人造成,如果鱼儿不甚染病,饲主本身应该要针对虫扰、菌侵、败水去进行“驱虫”、“抑菌”、“改善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症下药』,而不是胡乱地提供一些毫无相关的治剂,譬如当您拉肚子时去吃感冒药,您说会如何?再者药浴疗程过后一定要马上局部换水,并配合活性碳的吸附,免得下次的用药与缸内的残剂进行化学变化。所有的化学治剂、有机溶剂使用不当多少会对鱼只产生负面影响(玩水草与七彩的玩家应该都会有此体认),其最终也会分解为无机盐类。在人工环湖泊那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若非刻意破坏,水质总是能保持在一定的合适范围;反观密闭鱼缸,在长久蓄养之下缸内的导电度必会境里,不像原生地的广大海洋、倍增(一开始的自来水含有约略的矿物质,养殖后因无机盐的屯机造成导电度大幅增高),如果鱼只长期饲养在这种溶有过多有害杂质的环境里,身上不出病症(或乱长异物)也难。
治疗:一般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导致龙鱼生理失调的案例有:头上尾下(浮面)直立于水面;呼吸急遽;胀腹翻游;眼睛白浊;身上与鳍部黏液增生(易诱发病原感染)…。若遇到此种状况务必立即换上已「养好的水」,此段休养期间不要再施用任何化学治剂,通常仍会有恢复的机会。 要定时定期给鱼驱虫吗(体内虫),
十八种药物大全
1. 孔雀石绿:是一种染色剂,为绿色结晶体,能溶解于水。同族中还有次甲基蓝,是杀灭水霉菌、霉菌等的特效药物。它与食盐、小苏打配制成混和剂,浸洗鱼体或全缸泼洒效果都很好,对杀灭真菌、寄生虫有一定效果。其药性较缓和,药物有效时间较长。
2. 硝酸亚汞:为白色结晶体,无臭,易潮解成淡黄色,遇热可还原成对人畜有害的高汞,对治疗由小瓜虫引起的白点病有特效。但该药药性烈,毒性大,用药后易腐蚀鱼体皮肤和鱼鳍,浸洗鱼体时要特别注意掌握剂量和浸洗时间,防止鱼体各鳍腐烂或中毒死亡。此外,用药时应避免和金属容器接触,防止腐蚀金属制品及遇金属后发生化学反应失效。
3. 红汞:又名红药水。是一种外伤消毒液,色红,遇水后变成蓝色,对治疗由小瓜虫引起的白点病效果特佳。药性温和,对皮肤刺激性较小。同时对由白点病、肤霉病引起的并发症,用此药泼洒治疗后,可取得良好的预防和根治效果。对鱼体因外伤引起的炎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4. 高锰酸钾:又名过锰酸钾。为紫黑色棱形结晶体,具有蓝色金属光泽,无臭味,易溶解于水,对杀灭三代虫、指环虫及防腐消毒均有一定效果,并可防治鱼体因皮肤创伤或寄生虫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也是网具、饲水、饵料、容器等消毒的良好药品。在强光下,该药易氧化失效。保存时宜选用密闭的有色玻璃瓶,不能与有机物质或易氧化的药品混合。
5. 硫酸铜:又名蓝矾、胆矾。为蓝色结晶体,无味,应放在干燥的玻璃瓶内保存,在空气中放置易氧化为白色,但吸潮后又能变成蓝色的含水硫酸铜,潮解后并不影响药性。该药对杀灭车轮虫、隐鞭虫、斜管虫、口丝虫等效果较好。常用于浸洗鱼体或全缸泼洒。其药性渗透慢,常与硫酸亚铁合用。
6. 硫酸亚铁:又名绿矾、铁矾。为淡绿色透明结晶体,在空气中易风化,并迅速氧化成黄棕色碱式硫酸铁。该药常作为辅助药物与其他药品合用。若与硫酸铜合用,有助于硫酸铜药性的发挥,并能起到良好效果。由于该药对鱼体色泽刺激性较大,故应节制使用。
7. 盐酸土霉素:为黄色结晶状粉末,无臭,味苦,有吸湿性。既可人用,也可兽用,是一种常用的杀菌药。因其药性温和,可用于幼鱼疾病的防治。也常用于长途运输时水体的消毒处理。
8. 呋喃西林粉:又称黄粉 。 为柠檬黄色粉末,无臭、味微苦,可溶于水,是防治烂鳃病、皮肤充血病、鱼鳍腐烂病、松鳞病等的有效药物,也是幼鱼期水质消毒的常用药品。因其药性较温和,常用于长途运输时的水体处理。
9. 痢特灵:又名呋喃唑酮。色黄味苦,有片状和粉末状两种。易溶于水,是一种杀菌药,对防治皮肤溃烂和烂鳃病较适用,也是治疗肠炎的良好药品。
10. 盐:又名氯化钠。为白色结晶、粉末状或颗粒状,无臭、味咸,易溶于水,用途较广,既能防治病毒性、细菌性疾病,又能防治水霉菌和调节水质澄清度。热带鱼对盐敏感性较强,若鱼体不适,在水中放入一些盐,数日后就可恢复正常。
11. 敌百虫:为白色结晶体,稍有臭味,易溶于水,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它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碱分解成毒性较强的敌敌畏,继续分解后失效。本品对人畜、鱼体毒性都较低。药性温和,是常用的一种杀虫药品,对三代虫、指环虫、鱼虱等病原体均有良好杀灭效果。
12. 庆大霉素:用于鱼卵和仔鱼期疾病的预防,又可低剂量注射或浸洗防治松鳞病,是鱼卵孵化过程中常备的一种药品。
13. 甲醛溶液:又名福尔马林。是一种防腐消毒剂,对防治烂鳃病、肤霉病及鳃霉病有一定效果。药性较烈,对鱼体皮肤刺激性较强,在热带鱼疾病的治疗中不常使用。
14. 碳酸氢钠:又名小苏打。在日常使用中主要作为一种辅助性药物。药性温和,常用来调节水体的酸碱度。
15. 硫酸镁:又名泻盐。对防治初发肠炎或消化不良引起的排泄受阻有一定效果。
16. 维生素类:是常用的营养性药品。
17. 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是养殖的备用药品。用它去除自来水中氯离子,特别是用它清洗鱼虫或水蚯蚓时,可使自来水立刻变为安全的水源。在夏季使用时应注意单位水体中放入的数量,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如过量使用,常可在短时间内使水源变为浑浊的乳白色,对鱼体有害。
18. 头孢: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有吸温性,既可人用,又可兽用,是一种常用的杀菌药品。药性温和,可用于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或用于长途动力时水体的消毒处理。
友情提示:(是药三分毒,请谨慎用之)。
2. 硝酸亚汞:为白色结晶体,无臭,易潮解成淡黄色,遇热可还原成对人畜有害的高汞,对治疗由小瓜虫引起的白点病有特效。但该药药性烈,毒性大,用药后易腐蚀鱼体皮肤和鱼鳍,浸洗鱼体时要特别注意掌握剂量和浸洗时间,防止鱼体各鳍腐烂或中毒死亡。此外,用药时应避免和金属容器接触,防止腐蚀金属制品及遇金属后发生化学反应失效。
3. 红汞:又名红药水。是一种外伤消毒液,色红,遇水后变成蓝色,对治疗由小瓜虫引起的白点病效果特佳。药性温和,对皮肤刺激性较小。同时对由白点病、肤霉病引起的并发症,用此药泼洒治疗后,可取得良好的预防和根治效果。对鱼体因外伤引起的炎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4. 高锰酸钾:又名过锰酸钾。为紫黑色棱形结晶体,具有蓝色金属光泽,无臭味,易溶解于水,对杀灭三代虫、指环虫及防腐消毒均有一定效果,并可防治鱼体因皮肤创伤或寄生虫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也是网具、饲水、饵料、容器等消毒的良好药品。在强光下,该药易氧化失效。保存时宜选用密闭的有色玻璃瓶,不能与有机物质或易氧化的药品混合。
5. 硫酸铜:又名蓝矾、胆矾。为蓝色结晶体,无味,应放在干燥的玻璃瓶内保存,在空气中放置易氧化为白色,但吸潮后又能变成蓝色的含水硫酸铜,潮解后并不影响药性。该药对杀灭车轮虫、隐鞭虫、斜管虫、口丝虫等效果较好。常用于浸洗鱼体或全缸泼洒。其药性渗透慢,常与硫酸亚铁合用。
6. 硫酸亚铁:又名绿矾、铁矾。为淡绿色透明结晶体,在空气中易风化,并迅速氧化成黄棕色碱式硫酸铁。该药常作为辅助药物与其他药品合用。若与硫酸铜合用,有助于硫酸铜药性的发挥,并能起到良好效果。由于该药对鱼体色泽刺激性较大,故应节制使用。
7. 盐酸土霉素:为黄色结晶状粉末,无臭,味苦,有吸湿性。既可人用,也可兽用,是一种常用的杀菌药。因其药性温和,可用于幼鱼疾病的防治。也常用于长途运输时水体的消毒处理。
8. 呋喃西林粉:又称黄粉 。 为柠檬黄色粉末,无臭、味微苦,可溶于水,是防治烂鳃病、皮肤充血病、鱼鳍腐烂病、松鳞病等的有效药物,也是幼鱼期水质消毒的常用药品。因其药性较温和,常用于长途运输时的水体处理。
9. 痢特灵:又名呋喃唑酮。色黄味苦,有片状和粉末状两种。易溶于水,是一种杀菌药,对防治皮肤溃烂和烂鳃病较适用,也是治疗肠炎的良好药品。
10. 盐:又名氯化钠。为白色结晶、粉末状或颗粒状,无臭、味咸,易溶于水,用途较广,既能防治病毒性、细菌性疾病,又能防治水霉菌和调节水质澄清度。热带鱼对盐敏感性较强,若鱼体不适,在水中放入一些盐,数日后就可恢复正常。
11. 敌百虫:为白色结晶体,稍有臭味,易溶于水,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它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碱分解成毒性较强的敌敌畏,继续分解后失效。本品对人畜、鱼体毒性都较低。药性温和,是常用的一种杀虫药品,对三代虫、指环虫、鱼虱等病原体均有良好杀灭效果。
12. 庆大霉素:用于鱼卵和仔鱼期疾病的预防,又可低剂量注射或浸洗防治松鳞病,是鱼卵孵化过程中常备的一种药品。
13. 甲醛溶液:又名福尔马林。是一种防腐消毒剂,对防治烂鳃病、肤霉病及鳃霉病有一定效果。药性较烈,对鱼体皮肤刺激性较强,在热带鱼疾病的治疗中不常使用。
14. 碳酸氢钠:又名小苏打。在日常使用中主要作为一种辅助性药物。药性温和,常用来调节水体的酸碱度。
15. 硫酸镁:又名泻盐。对防治初发肠炎或消化不良引起的排泄受阻有一定效果。
16. 维生素类:是常用的营养性药品。
17. 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是养殖的备用药品。用它去除自来水中氯离子,特别是用它清洗鱼虫或水蚯蚓时,可使自来水立刻变为安全的水源。在夏季使用时应注意单位水体中放入的数量,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如过量使用,常可在短时间内使水源变为浑浊的乳白色,对鱼体有害。
18. 头孢: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有吸温性,既可人用,又可兽用,是一种常用的杀菌药品。药性温和,可用于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或用于长途动力时水体的消毒处理。
友情提示:(是药三分毒,请谨慎用之)。
龙鱼病症大全
许多初学者往往买了「红尾金等级以上」的亚洲龙鱼时,在饲养一段日子后,总会反过来怀疑自家的龙鱼:「为何始终尚未发出浓烈色彩?(尤以红龙最受争议)」当消费者心中有此疑问时,是否也该自省当初一时的『贪小便宜』与『刷卡方便』呢?纵然有「丑小鸭变天鹅」的实例,但这都是极微、非常、不可思议…的少数例子。一些前辈们为何总是强调『一分钱买一分货(可不是装凯子;当然也有某些不良业者拿初级品当高档货贩售,因为这是华人三千年的文化与故有美德 @#$%^&)』,这是基于龙鱼未来发色在血统上就占了大大的七成。为什么笔者也常常强调这一点,其实我的用心是希望初学者不要受到黑心业者那「洗脑神功、骗潘仔绝学(行销策略)」的影响,想赚取优厚利润根本无须从高价龙鱼着手,就算只是卖了一尾青龙,光是在其它相关药品、饵料、配备…就可在消费者身上海K一笔(人不为己天诸地灭)!我就曾经在某量贩店听到一个有趣的例子:只要在一号半的缸内添加大量的黑水,喂食富含大量虾红素的饵料,日后它也可望变成一尾一号龙?????
如果、万一、假设…真的倒霉到去买了一尾橙黄色的红龙,这时玩家何不转换自己当初追求「红系」龙鱼的心态,改为培养「体型」呢!不过在不景气的年代里,仍有许多人总抱着一丝丝的希望,在此笔者
提供了几个方法,供大伙尽人事、听天命,或许会有『奇迹』出现也说不定…也就是说:有梦最美啦!
【喂食篇】:
热带鱼之所以有着抢眼的色泽,乃是其表皮与真皮层之间那一极薄的色素细胞层所致,色素细胞层是由黑色素、红色素、黄色素、鸟粪嘌呤、虹色素等细胞所组成,当然对于发色最富多变化的红龙、红尾金、过背金所最强调的就是「红色素&黄色素」细胞。红色素&黄色素细胞的主要成份为『类胡萝卜素群(其中包括:还原虾红素、玉米黄素、叶黄素、虫黄素、卵黄素、鲔黄素、β胡萝卜素、螫虾素、海胆素…等)』,这种营养成份在自然界只有高等植物、藻类、真菌可自行合成,动物体本身并无法自行营造,唯有藉由食物的摄取才能获得。那么哪些东西含有”类胡萝卜素群”呢?
◎β胡萝卜素(适用红龙):红甘薯、红萝卜(含量最多)、芒果、番瓜、油菜、茼蒿、韭菜花、芥兰、青江菜、蕃薯叶、空心菜、增艳饲料…等。
◎还原虾红素(适用红龙):活虾、螃蟹、无脊椎甲壳类生物、增艳饲料、海×霓虹金粉…。
◎叶黄素(适用金系龙鱼):菠菜、红萝卜、蕃茄、甘蓝菜、玉米、绿豆荚、豌豆、莴苣…。
而龙鱼根本不会直接吃食蔬果类的东西,这时我们可利用一些小撇步来完成,譬如蟋蟀&面包虫的好处就是在于可担任中介角色,并运用『间接喂食』的方法来达到多重营养的效果。或许有人会问,转介者吃了那些蔬果后不是就消化掉了吗?当然!但在长久蓄养(5~7日)之下,那些营养成份多少会『储存于生物体的组织之中』。当您用红萝卜蓄养面包虫时,一段日子后它会全身呈现橘黄色泽;另外用增艳饲料培养后则会有全身泛红的现象。
不过此法只能将龙鱼本身的『质』再提升一些,若没有长期喂食这些含有天然色素的饵料,最后终究会再回复原形,此即所谓「麻雀是无法变凤凰的」!
【拟态&障眼法篇】:
自然界的部份生物可以巧妙地将自身的体色趋近于周遭环境的色彩,有的可以瞬间变化,有的须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那种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拟态』,又有人称之为『环境同色化现象』or『变色龙效应』。
当龙鱼饲养在周遭贴有黑色、深蓝、酒红等不透光海报的环境时,基于保护色的作用,它的头背部与底色会呈现出较黑褐的色泽;反之若饲养在明亮的环境里,其底色会变的较淡些。如果在缸底下铺上一层红布(or放置黑色系底砂),并加入一些黑水,再配合上部灯的俯照&水中灯的斜照,这种『障眼法』所呈现出的『整体视觉效果』,除了可以自我安慰,又能欺骗旁人的眼睛。不过『拟态』的诱色方法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做色』,当环境、水质稍有变化时,它仍旧会原形毕露的!至于跑出「实框、实色」的龙鱼则不受影响。
而另有一玩家们的实际例子就是驯养在「西照日」地点的龙鱼或是配合趋近于太阳光谱的灯照时,在长久之下龙鱼的头背部会有翠绿色调的表现呦!
【水质篇】:
当龙鱼开放进口时,部份商人看准商机藉由『创造拟近原生地水质(弱酸性)可促进龙鱼发色』的理论开发出一连串的辅助性商品,也介于此有许多的消费者便疯狂购买了一些”或许”有用的商品回家。在此笔者斗胆地说:龙鱼只要品质良好,通常适应水质后都能展期出最完美的一面,此乃笔者从往至今「看龙走透透」的心得,譬如住在水质ph高达8.3的高屏地区玩家们,其所蓄养的高品质龙鱼,底色就是底色,框就是框,根本没有『调水』也能培养出色优的龙鱼。倘若仍有人想要『调水』,欲将自家爱龙提升至最高境界(没办法,爱龙人皆成了龙奴),那么底下主题~<水质论坛>有提到『造水』的实际快速方法。
【气势篇】:
各位玩家在长久的饲养经验里应该都曾发现:在一群热带鱼之中,往往以自我优越、气势强横、个性暴燥者其发色最为浓烈(尤以慈鲷最为明显)。我们可以观察到就算把发色完全、基因良好的龙鱼们混养在一起,过了一段日子后,缸内所分出的龙王其发色会更加抢眼;其它受攻击、遭压抑而紧迫的个体反而有日渐黯淡的情况。此论点非常重要,这也是唯一可打破『基因论』的一点,所以通常是『好龙不混养』。但若觉得单养龙鱼毫无趣味时,我们在混养鱼只上尽可能地挑选体型较小、较温和的个体,切勿混养比龙鱼强势或可与之相抗衡的大型鱼种。
{结论}:想要培殖一尾优质的龙鱼,玩家本身在水质生态的架构上仍旧要下一番苦心,如果水质不稳,造成『小病不断、药浴频频(也会出现药伤)』的情形时,这不仅劳力伤财,对于龙鱼的未来发色也有莫大的影响,切记啊!……………………
标题:<物理症状>
作者:柳震 发表日期:星期日 八月 03, 2003 11:09 pm
【掉眼】~~~环境因素
掉眼最常发生在「银带」与「亚洲龙」身上(多为单眼),「黑带」与「澳洲龙」则少有此例。通常市面上最常见的回答方式不外乎『喂食沉底饵料』、『没有铺设底砂导致镜面作用』;而预防方法是说『放乒乓球』、『铺设消光板或底砂』、『设沉底水中灯往上照』。但这都是止于市面传言,根本毫无实际根据!
1.有多数的玩家一辈子所养的龙鱼都是喂食会沉底的活饵,就算一次全下缸任由鱼只自行捕捉也从未发生过掉眼情形。
2.有一说法~混养多尾鱼可让龙鱼注意四周,预防眼球上直肌松弛,不过~还是掉眼了…………
3.亦有人说混养底栖鱼类,龙鱼会因注视下方而掉眼,于是采取「单养」,可是~仍旧掉眼了………
4.笔者也曾长期观察某店家以沉底水中灯往上照的方式养龙,但是一段日子后,部份龙鱼依然掉眼了,而且附近的龙鱼游姿也都歪歪斜斜的。
5.有许多人在缸底铺设消光岩板或底砂,不过其龙鱼依旧有掉眼例子。
嗯………说了好多,为什么我要特别陈述上面说法呢?乃是因为近日在逛鱼店时,听到有些人提到相关问题,他们几乎都受到了市面上以讹传讹、人云亦云的影响。就好比他们认为沉底水中灯由下斜上照,会因灯光的关系造成龙鱼眼睛不敢往下看?还有裸缸的底部会因镜面作用造成龙鱼向下注视自己的身影而导致掉眼?问题是大家应该了解到我们若『从鱼缸的正面去看鱼缸底面』,虽然可以看到鱼只的镜射身影,但实际戴着蛙镜潜到缸里往下看却无镜面情形…。其实有许多有趣的预防方式都是天真的人们以自己所想出来的人为理论去编造的,譬如在鱼缸上贴龙鱼海报或小鱼干,或者水面放浮球,龙鱼会因长期注视它而不致于掉眼。不过龙鱼应该不是笨蛋吧!刚开始或许还会因好奇心而去注意,但久而久之龙鱼对于这些没有生命的摆设品老早习以为常、连看都不看了。所以「理论终究归理论,与实际相差甚远」!
※龙鱼的视野极广,通常在缸内遨游的个体会边游边注视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若是饲养在采光不良的环境里,『缩短龙鱼视野』,刚好鱼缸的灯打下来又只是照亮缸子周围,诱发它往斜下方亮的地方看,这种违反常理的动作,要龙鱼不掉眼也难。养龙的鱼友们可以自己做一实验:先把鱼缸内的照明开得很亮,然后再把「摆设鱼缸地点」的室内灯光通通关掉,此时龙儿便会开始「好奇or焦急地贴着玻璃边游边斜看着外面的一切」…呵呵……同理可知:如果龙鱼长期饲养在『昏暗的地点,仅缸内开着灯』or『每天鱼缸24小时照明,当夜晚室内熄灯,外在环境漆黑一片』……久而久之…你家的龙儿游姿有可能会开始出现"偏斜"的情形(掉眼预兆)!所以鱼缸最好摆设在采光良好(室内采光够亮鱼的视野会跟着拉长、看得较远)但又非阳光直射(防藻)的地点,并给予昼夜分明的作息,而采光充足指的是整体大环境的光,而不是单单的鱼缸照明而已。麻烦的是~如果住家是在"连栋房屋"的中央位置,那么其客厅可能会昏暗一些…………。另外值得一提的事,野生的龙鱼习惯浮在水面寻饵,它的眼睛可同时观察水里与水面上的变化(奇特眼睛构造,一眼分上下两边看,discovery频道曾解释过),所以我们可依其习性采用透明的缸盖(玻璃或8㎜的压克力)、塑料网~让它可以观看水面上~以外的情景。
倘若家中的幼、亚成龙不甚掉眼,那该怎么办?笔者的前辈就有治好实例,他是把掉眼龙鱼移至一直径120㎝、高度较矮的黑色不透光塑料圆桶里(比照土池),并放置在采光充足的阳台上,驯养两个月后移回原缸观察,眼睛居然回复平贴正常。当然也有怕麻烦的鱼友是直接在鱼缸四周贴上黑色的遮蔽物,不过成效较慢。现在东南亚鱼场有掉眼手术方法,他们是将龙鱼麻醉后,用手术剪刀剃除眼窝上累积的脂肪,不过目前此法不知是否会影响龙鱼眼球的灵敏度,没有经验者千万不要轻易尝试。笔者倒是挺想捉一尾掉眼严重的老银带来试试……。
要是家中的老龙出现两眼稍微下倾的情形(老化导致眼球上直肌松弛),这时玩家唯有改变个人心态一途,因为它就是老了嘛!
结论~~为了预防掉眼, 『鱼缸摆设地点』很重要喔!!
【上下颚口吻不合】~~~先天基因;后天饲育
俗称『戽斗』,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先天基因遗传>:由于亲鱼本身就有戽斗的情形,所产下子代也继承了这项特点,小时候下颚高出上颚些许(不仔细观察尚不易看出),随着鱼只成长,这种样貌越发明显……。
※一般人买幼龙大多只着重于框色、底质、须部、鳍面大小的问题,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隐忧,所以说事后后悔倒不如事前未雨绸缪,选鱼还是细心一点好;万一买到遗传性戽斗龙也无须伤感,虽然以审美观念来说,戽斗算是一小瑕疵,但反向思考,其实这不也是亚洲龙鱼or银带的最佳特色吗?
二、<后天饲育缺憾>:同批仔鱼里往往以提早发色者,其价位会立即跟着水涨船高,但事实上这些特殊个体的数量并不多(就算是基因优秀者发色也不见得快),为了应付市场上的需求及赚取更丰厚的利润,某些鱼场会刻意给予幼鱼禁食(顶多久久投喂一次),让一尾"实际年资"良久的鱼成长严重迟缓,并对外打着「透过优良基因筛选、提早出色的最新品种」之名号,再加上证书日期上的"善意欺骗",令新手误以为一尾仅仅20㎝左右却已发成鱼色泽的幼鱼~基因实在良好,殊不知那尾鱼在稚嫩的外表里暗藏着不为人知的高龄……此即所谓的『饥饿扬色法』。观察现今市面,这类个体数量多得不胜枚举,主要乃9成的消费者喜欢看表面灿烂的事物。刻意禁食、营养缺乏~会造成龙鱼外形出现明显缺陷,譬如:大头、大眼睛、戽斗,外观看来整体比例就非常不谐调,俗称『耽到』! ※刻意「耽到」的个体or正常个体因疾病缠身、食量缩减所引起「耽到」~出现"戽斗"的机率非常大!遇到此类情形,在成长阶段(未至成龙时)仍有补救的机会,除了提供宽敞的空间之外,更要给予丰盛、多元的食物,补足其营养。笔者曾长期观察某店家的戽斗幼龙在营养丰厚的成长过程中,渐渐改善了口吻不合的缺点,后来几乎看不出来。当然买龙最好还是选正常个体,免得日后补救不成,得不偿失! 【泳膘症】~~~不明俗称『潜水艇』,通常发生在10~15㎝的幼鱼身上,游动时头部总是下潜,严重的个体甚至会腹部整个挖空。目前原因尚未解开,算是亚洲龙鱼的特别病例,不过市面上有几个说法(供参考):一、幼鱼在空运进口时,因无法适应舱压导致鱼膘气囊失衡,短时间内还没有明显症状出现,随着成长竟出现了45~60度头下尾上的泳姿。二、外力or温差过大造成鱼膘卵圆孔失调。三、龙鱼有逆水而流的习惯,适当水流可帮助其运动,但过强的扬水反而会造成它莫大地负担,使之逆游时头部老是稍微下潜,时间一久有些个体会出现「习惯性」下潜(物理伤害,角度较小)的情况。 ※以上三例不能算是病,所以并没有特效药。唯一的改善方法→将水高调至龙鱼身高的1~2倍,耐心饲育(长久性物理强迫治疗),曾有改善的实例,但不保证一定有效。另外有些人会在物理治疗期间下盐,不过鱼只的「鱼膘调节」与运用盐浴的「渗透压(组织血液)调节」没有多大关系……..。四、原生虫寄生or细菌感染引发内脏水肿,压迫鱼膘,使之无法正常调节。此时鱼只会为了平衡而出现频频游至水面吸气的情形。 ※此时仅能以原生虫治剂or抗生素进行治疗……..治愈机率不高。 【断鳍】~~~外在压力多发生在移缸或惊扰鱼只时,使之因紧迫而产生鱼鳍(尾鳍为最)『自切』。折断部份还粘着鱼皮的话,若置之不理有的会自然断,有的则附在上面,若这样下去可能折断部位会固定成奇形怪状,甚至形成肉瘤。 ※我们可用麻醉手术将粘接处完全截断。如果鱼鳍只断一半,那么通常会顺着原鳍再生得很美;要是全断,小鱼大约一个月就会长出来,大鱼则须更久的时间,但大多再生鳍面会呈波浪状。 【自咬尾鳍】~~~环境压力在无法以专业显微切片的观察论断里,若是单单从字面上去推敲,大部份的鱼友应该会主观地认为这可能是受到虫扰或是细(霉)菌感染所造成。或许有些是如此,但亦不全然是如此,怎么说呢?从几位实际发生过此病例的玩家口述中得知,他们是将龙鱼换大缸后才出现此情形的,其症状是『不定时地回旋自咬尾鳍』,有些个体在一段时日后会停止此怪异现象;但另有些个体会导致鳍面严重破损,并造成二次感染,其自残行为有增无减,无法自跋。 ※目前真实原因虽不明,但是曾有某日本翻译著作提到这是因为『环境落差太大』导致龙鱼产生不安不适之情形。玩家可尝试将整体环境(尽可能地改变环境)塑造昏暗些,并放置一些平滑无棱角的大型流木或是耐操的大榕、椒草、大喷泉、皇冠草、小海帆等供它依附,据说有稳定情绪的效果。倘若尾鳍早已严重残破不堪就请勿放置水草(怕药),还是「下药养伤」为先吧! 【翻鳃】~~~水质鱼只鳃盖软骨出现翻卷情形,严重者连硬骨也会跟着变形。其肇因市面上流传着多种说法,譬如:含氧不足、水温过冷或过热、水质不良(无机盐类之蓄积)、鱼缸太小(压力)、水流过大…等。但经过玩家们的实际经验,无论环境如何,通常在良好水质生活的龙鱼是不会有此症状产生的,所以与『水质不良』最有关连(尤其是只加水不换水,导电度超高的那种环境)。 ※曾有「架设扬水器」治疗一说,其原理乃龙鱼有逆水而游的习惯,适度水流可使其卷鳃平顺,不过这项理论经过试验后并没有达成实际疗效。所以最好还是在轻微时就当机立断,马上施行麻醉手术将软骨翻卷部份截除,免得继续恶化,同时『改善水质』,大约一个月后就会重新生长。 【驼背】~~~环境;营养不良龙鱼身体后半部突然出现日益下垂的情形,整体看来犹如「ㄟ」字形。这对饲主来说非常碍眼,但对鱼只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一件事,因为一切的错是饲主所造成~ 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鱼缸狭小、饵食固定两、三样),这种寒酸养鱼心态损鱼又害己(遭鱼友唾骂),倒不如不养。 ※养龙的鱼缸至少要5×2×2,如果将龙鱼长期饲养在狭小的空间里,就算骨架没有变形,终究也会成为一尾短身肥胖的龙鱼。要是空间足够,龙鱼仍然出现骨胳变形的情况,就要针对营养方面去着手,通常多元化的饵料喂养是不会此症状产生的。 【脱缸】~~~消化不良;疾病并发症最常发生在25㎝以下的幼鱼阶段,当吃食「较硬(尤以干燥黑壳虾、附壳溪虾为最)」或「吸水度差」的饵料时,某些消化系统较差的个体会产生肛门突出的现象。 ※通常『禁食』一段日子后即可慢慢自行回复,若担心它饿,饵食最好采用刚脱壳的白身面包虫or泡软的人工饲料。另外「肠胃炎」与「腹水症」也会伴随着肛门红肿。 ※鱼友的幼龙若是属此类病因,可至七彩专卖店购买肠胃用药治疗。有玩家建议可买注射用庆大霉素或氯霉素,先注射到活饵体内再给龙儿吃,以便消炎,最好两、三日一次,药剂也不要施予太多,龙鱼是很聪明的,药太苦、次数太多它就不吃了。 标题:<疾病防治> 作者:柳震 发表日期:2003/2/6 上午 12:01:03 IP:218.32.159.153 【白点病】~~~体外虫最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肇因乃外源引进,或ICH纤毛虫趁鱼只因水质恶化、温差过大,产生紧迫而抵抗力弱时径而感染。当寄生于鱼儿的体表时会吸收鱼只的体液并繁殖,产生白色的斑点状囊胞,初期多产生于鱼鳍,继而漫延全身,外观有如全身洒上了白糖一般,受感染的鱼儿会为了除痒而磨擦缸壁、装饰物,造成破皮并引发二次细、霉菌感染。 ※现今市面已有多种治疗白点病的药剂,使用时可配合高温治疗;盐浴法也不错。平时鱼缸保持28℃以上较不易发生此病,白点病虽易治但也不容小觑,倘若你的鱼有久久习惯性感染,那么表示当初只是抑制生长或驱离而以,甚至有可能已进升为顽固型白点症,躲藏于底材等待机会伺机而动。这时唯有将鱼只搬离,以高浓度的福马淋药剂进行消毒,再重新设缸。 【胡椒病】~~~体外虫由体外虫所感染,其肇因与白点病雷同,亦是有如黏在表面一般,不过外观比白点病还要细小,颜色也较米白偏黄色,感染的鱼只初期并无大碍,但晚期体表会有粘膜增生(易引发细菌感染)的情形,值得注意。 ※可使用一般的万能水治疗,并每隔几日适量换水与追加药剂,直到鱼只痊愈。 【肿斑病】~~~水质这种病一般杂志都没有记载,算是一种很特殊且不多见的龙鱼专属怪病。它看起来很像白点病但颗粒较大、较凸些,外观上有如长白色肉瘤一般,一样也是先从鳍面再延伸到身体,严重时通常会伴随着胡须长痘痘,甚至眼球上也会滋长,当数目陆续增加时,您会发现好象大部份并排在末三鳍的边缘,有时候还会有白色分泌物产生! ※此病非常棘手,以前笔者就有一尾青龙曾发生过此怪病,在未确实知道病因时,我下过各大知名品牌的细菌、霉菌、体内虫、体外虫、万能水…但都只能稍有好转而无法完全根治。这种怪病与前述两种疾病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再怎么严重也不会影响食欲』!后来我认为还是『着重于水质』算了,也不管它了,不过换水频率有明显增加,后来长达半年的时间才不药而愈。同样的怪病我也曾在某知名量贩店的黄金红龙身上看到,当时询问业者,但他本身吱呜其词也搞不清楚状况(毕竟此症不多见),只顾着胡乱介绍一些与主题无关紧要的化学治剂,当然他的龙自己本身也治不好!后来我观察到此店家在更换店面并『换缸』后鱼只就不药而愈了。从前述我们可以了解水质应该才是主要的重点,所以问题就出在旧缸的水。 【【胡须长瘤】~~~水质须部长出一小颗、一小颗的肉瘤,远看好似刷子一般,常被误以为是霉菌感染!最常发生在具有「磨缸」习惯的龙鱼身上,由于长期的磨损造成胡须表皮组织受伤,又基于水质不良、病原的影响引爆出发炎肿胀的现象。 ※「长期性」的水质改善多半会不药而愈。若玩家觉得碍眼,最快的方法是先将龙鱼麻醉,然后用手把肉瘤刮除,最后在伤口上抹一些黄药,水里也下些黄药预防伤口细菌感染。不过有些个体过阵子可能会再长出小肉瘤,此时运用麻醉手术直接将胡须剪断(断病根)使其重长,日后新长出来的胡须就不会再乱长异物了。但龙鱼与人类相同,随着年纪的增长复原速度也会跟着拉长,值得深思!另外亦有鱼友『移新缸』后痘子消退的情形,因为原缸的水已严重恶化(含有刺激杂质),适度换水也无济于事。 <附文>:过度喂食「浓缩营养素」亦会造成龙须长出异物,这点玩家宜特别注意!! 【头洞症】~~~营养缺乏;原生虫<情况一:营养缺乏>外观为细孔状,此时龙鱼『并无厌食情形』,其成因乃长期喂食单一饲料所造成的营养缺乏性疾病(维生素、矿物质)。 ※可于缸内注入综合维他命补充其营养,几日后即可改善。<情况二:体内原虫>由原生虫寄生所引起(头槽绦虫、六鞭毛虫),感染鱼只会有抖动身体、不安、明显缩尾,甚至『厌食』的情况产生。 ※可采用原生虫治剂进行驱虫,药剂须依指示再减半使用。
【蚀鳞症】~~~水质、致病菌由于水质管理不当,长期饲养在旧水(水中蓄积过量无机盐类,导电度破千)的龙鱼其鳞片的第一鳞框开始呈现剥落般渐渐溶蚀,整体感观犹如钜齿状一般,然后侧线的小孔逐渐变大,严重时会并发『蚀斑症』,若不实时处置腐蚀部位容易引发二次细菌感染,鳞片缺口及头皮也将出现严重溃烂情形。此症最常出现在对水质较为敏感的过被金身上,红龙亦有少数感染例子。 ※良好水质并不会有此病产生,若自家龙鱼不幸患有此症,可先利用抗菌药剂抑制菌类感染。不过治愈后鱼儿缺损的鳞片并无法完好如初,这时唯有运用麻醉手术将缺损的部份拔除使其重长。不过有一点需特别注意,不可一次将全部的蚀鳞拔除,需分多次进行,也就是说每次最多只能拔1~2片,等完整长出后在考虑施行下一次手术。因为若是一次全部拔除,鱼儿所受的营养无法有效分散给所有新生的鳞片,会有部份受影响而畸形。治疗期间要尽可能地提供鱼儿最佳的营养!【蚀斑症】~~~水质、致病菌早期玩家以「臭头」称之,外观类似头洞症,不过症状是呈现腐烂拨落的情形,头皮腐蚀范围也较大。通常会伴随着『蚀鳞症』产生,亦有单独病发案例。 ※此症不会立即影响龙鱼之性命,但很难在短时间内治愈。高雄某水族馆也有类似症状,发生臭头的鱼缸不管养什么龙都会长臭头,发病的鱼『移缸』后症状就自然消失了,不必下药。当然我不敢保证一定有效,但这是最近发生的事实,查不出病因,用抗菌药跟原生虫药都无效,移缸方法可以试试。【腐鳃病】~~~体外虫乃由卵圆鞭毛虫感染引起,此虫主要寄生于鱼的鳃瓣,吸取营养,尤其在25℃以下繁殖更加迅速,传染性很强。受感染的鱼只呼吸会变得非常急促,色泽也会跟着褪失,严重时鱼儿会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而有频频浮至水面吸气的情形产生。 ※可用适量的粗盐及甲基蓝液浸泡,治疗期间需将温度提高并加强打气,每两、三天换水一次并追加些 许粗盐与蓝药。 【鱼虱&箭虫】~~~体外虫龙鱼的寄生虫大多于新购混养鱼只或喂食活饵时遭转寄所引起。『鱼虱』属甲壳类,约3㎜左右,外观类似半透明小瓢虫,多寄生于鱼体外,有扁平背甲及吸盘吸附体表。其口部为针状用来吸取鱼的体液,使龙鱼体色失去光泽,并造成鱼只不安而磨擦缸壁或底材。『箭虫』又称描虫,大多寄生于鳍部或鱼体皮肤内,其头部为多叉形,直接崁入鱼体吸收鱼体的营养。长度约1㎝左右,被寄生的体表会有红肿淤血而后溃烂的现象,并会造成鱼儿急躁不安、磨擦缸壁、食欲不振的情形。 ※上述两种寄生虫可用人工麻醉拔除。如果数量太多可用龙鱼专用除虫药杀除,但除虫药功效类似农用杀虫剂,龙鱼对药物又极为敏感,所以务必依规定量再减半使用!因曾听闻剂量使用不当,龙鱼中毒而死的案例。另外要告知各位,鱼虱成长有45~60天的周期性,成虫生卵后不久即死亡,其卵又不怕药,此时下药主要是针对刚孵化的幼生。而高浓度的盐浴法是无法彻底根绝它们的,除非将比重提高到接近海水的浓度,但恐怕鱼会比寄生虫先死!据说混养喜食小型甲壳类生物的金、银鲳可减缓缸内增殖的情形。 【驼形线虫】~~~体内虫此乃肠道大型寄生虫,主寄生于鱼只直肠内,受感染的龙鱼主要是因为吃食了带有病源的卵胎生将鱼并遭转寄而引起。当鱼只静止时,于肛门部位可见由肛门钻出的红色虫体,当鱼只受惊吓时,虫体会缩入肛门;感染鱼只粪便常含粘液,粪便会粘着于肛门呈拖粪状,并有食欲减退、消瘦,或出现脊椎变曲变形的情形。 ※可使用药剂温和的七彩专用线虫药或原生虫治剂(Water Life)进行驱虫。 【烂鳍病】~~~细菌性此病多发生于鱼只饲养密度过高、水质污染、过滤系统不良或打架后感染引起。患病的鱼只会先由末三鳍边缘发霉,而鱼鳍会呈白色并分泌粘液状,然后开始溃烂。溃烂的部位成破裂腐烂样且有泌血斑点产生,当恶化时腐烂的鳍便会开始脱离鱼体,并且症状会逐渐向鱼体漫延,最后死亡。 ※可采用市面的治细菌药剂(ex:蓝药、黄药)配合高温治疗;盐浴亦可。 【立鳞病】~~~细菌性又称松果病,是龙鱼在中、幼期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病症,成鱼罗患的机率较小。发生原因乃温差过大、水质恶化引起,初期鱼只的鳞片约5~8片会略为翻翘,并且鳞片根部会有充血现象,如果不马上做处理则鳞片会逐渐完全翻翘、红肿状似松果,而使鳞片失去保护鱼体的作用,遭受细菌侵袭,最后鳞片脱落,溃烂而死亡。 ※初期可用千分之3~5浓度的盐浴或利用市面上的缓和抗菌药剂(黄药)进行药浴,早期发现早期得以治疗。末期得以速效性抗菌剂(抑万菌)或万能水治疗。【眼睛白蒙】~~~细菌性、水质此乃眼膜受伤,遭受结核菌、弧菌侵入,或ph震荡、不当用药、水质不良(NO2-)、氮气进入鱼体所引起。初期眼膜出现白雾现象,多为单眼;中期眼球混浊;末期眼睛肿胀并长出白色的棉絮锥形物,此时期若没有妥善治疗会有瞎眼、甚至死亡之虞。 ※可用千分之五浓度的盐浴法治疗,并提高温度至30~32℃,观察日后是否有所改善,如无恶化则仅须加强换水,并再追加些许粗盐即可痊愈。中期以后则须投药进行药浴,以黄药、抑万菌等抗菌药或治眼专用药(水溶性金霉素、青霉素)治疗。 【腹水病】~~~细菌性由于鱼只吃食过期、不新鲜的饵食,或饵食带刺(虾剑)吞食时伤及内脏,而遭弧菌感染所引起内脏水肿。初期腹部肿胀,肛门有红肿现象;末期时由于腹部积水压及鱼膘,而使龙鱼因失去平衡而侧游或头部朝下。 ※目前此症末期治愈机率很低,但可尝试以口服抗生素、或硫磺剂并适量换水,再将温度调高至30~32 ℃,仍有治愈机会。 【红斑症】~~~细菌性又称打印病、开穴病或红丹毒症。此病可说是龙鱼的绝症,多发在幼鱼时期,属滤过性病毒感染。多出现在鱼身后半段,初期产生红色纹块,继而红斑部位肿胀,鳞片翻翘,最后溃烂而死。 ※可尝试增高温度至34~36℃,并配合口服肠胃抗生素及药浴内外治疗尚有治愈机会。 【水栖菌病】~~~霉菌又称水霉病,其病菌附身在鱼的伤口处,为灰白色。肉眼可看出在鱼的伤口,有如棉絮纤维覆盖般,鱼只游动不稳健并会磨擦底材或缸壁止痒,身体慢慢虚弱、食欲减退,逐渐衰竭而死。 ※可以盐浴法并配合高温治疗,或选用抑万菌、专治霉菌感染的药剂亦可。 【药伤】~~~饲主个人造成如果鱼儿不甚染病,饲主本身应该要针对~虫扰、菌侵、败水去进行「驱虫」、「抑菌」、「改善水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症下药』,而不是胡乱地提供一些毫无相关的治剂,譬如当您拉肚子时去吃感冒药,您说会如何?再者药浴疗程过后一定要马上局部换水,并配合活性碳的吸附,免得下次的用药与缸内的残剂进行化学变化。所有的化学治剂、有机溶剂使用不当多少会对鱼只产生负面影响(玩水草与七彩的玩家应该都会有此体认),其最终也会分解为无机盐类。在人工环境里,不像原生地的广大海洋、湖泊那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若非刻意破坏,水质总是能保持在一定的合适范围;反观密闭鱼缸,在长久蓄养之下缸内的导电度必会倍增(一开始的自来水含有约略的矿物质,养殖后因无机盐的屯机造成导电度大幅增高),如果鱼只长期饲养在这种溶有过多有害杂质的环境里,身上不出病症(或乱长异物)也难。 ※一般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导致龙鱼生理失调的案例有:头上尾下(浮面)直立于水面;呼吸急遽;胀腹翻游;眼睛白浊;身上与鳍部粘液增生(易诱发病原感染)…。若遇到此种状况务必立即换上已「养好的水」,此段休养期间不要再施用任何化学治剂,通常仍会有恢复的机会。 标题:<水质论坛> 作者:柳震发表日期:2003/1/2 上午 02:44:03 IP:218.32.140.100 【降酸】当提到降酸时,有人会照着商品说明书的说法,加黑水(or草泥丸、芳多精、泥碳土)就可以降酸了,其理论是运用其中所含的腐殖质去与钙、镁离子形成螫合物以达到软化水质(只与gh有关连)的目的,但是理论与实际仍旧是无法对照!当我们实际去实验、去做测试时,其降酸效果根本不明显,或者毫无作用,除非另外再配合降酸剂、软水剂才有实质效果。个人认为黑水的实质功用有很多,例如:抑制藻类生长、稳定鱼只情绪…等,但对于降酸却最没有成效!鱼缸的ph值太高怎么办?有许多人常常会为了将龙鱼缸的水质调整至弱酸性的状态,故加入了适量的降酸剂,但隔天测量时惊觉ph值又告回升,这是由于水体缓冲作用的关系。水体的缓冲作用(kh~HCO3-) 能够保持原来ph值尽可能不受外来物质之添加所影响,不过缓冲作用也有其极限,超出这个极限它的功能就会丧失。我们可每隔几日持续地添加降酸剂(磷酸、柠檬酸),当水体的H+增加时,HCO3-的浓度则减少,并达成了降酸的效果。可是降酸剂最好是稀释添加并时时测量,以免突如之间的ph震荡而伤到了鱼只。以RO纯水去稀释鱼缸的旧水,除了可软化水质亦可降低缸内HCO3-的浓度,达到「缓和降酸」的成果。但此法的缺点是成效较慢,日后有可能因为kh缓冲值的降低造成某日ph值突然迅速骤降!也有人使用CO2缸瓶配合ph控制器来达到实际降酸的效果,可是当此法用在七彩鱼缸时,它们会有食欲减低、体表粘液增生的情形;虽然龙鱼是很强壮的鱼种,运用此法也并无不适情形,但高浓度的CO2 可使鱼只产生毒害,让它不能透过鳃来排除HCO3-离子,严重影响鱼体对溶氧的吸收能力,造成长期性的生理缺氧,其后果可想而知。 【增碱】由于混养只数过多、疏于换水(硝化菌进行硝化作用的最终产物H+与NO3-在水中形成硝酸并和HCO3- 作用导致ph下降)造成ph值迅速下降,当遇到这种突发状况时,我们可先换掉部份的旧水,并在过滤系统添加适量的珊瑚砂,因它所含成份「碳酸钙」溶于水中后可以提升ph值,但不是因为Ca2+ (与gh有关)的关系,而是CO3-2的影响(CO3-2能与H2O产生OH-离子使水中的OH-浓度增加,故呈碱性反应) 。若ph骤降严重,想要更加快速、有效率地增加水体的碱度就不要使用碳酸钙,因为它溶解度很低,我们可到化工行购买『碳酸钠』来使用,其效果更加迅速。
如果、万一、假设…真的倒霉到去买了一尾橙黄色的红龙,这时玩家何不转换自己当初追求「红系」龙鱼的心态,改为培养「体型」呢!不过在不景气的年代里,仍有许多人总抱着一丝丝的希望,在此笔者
提供了几个方法,供大伙尽人事、听天命,或许会有『奇迹』出现也说不定…也就是说:有梦最美啦!
【喂食篇】:
热带鱼之所以有着抢眼的色泽,乃是其表皮与真皮层之间那一极薄的色素细胞层所致,色素细胞层是由黑色素、红色素、黄色素、鸟粪嘌呤、虹色素等细胞所组成,当然对于发色最富多变化的红龙、红尾金、过背金所最强调的就是「红色素&黄色素」细胞。红色素&黄色素细胞的主要成份为『类胡萝卜素群(其中包括:还原虾红素、玉米黄素、叶黄素、虫黄素、卵黄素、鲔黄素、β胡萝卜素、螫虾素、海胆素…等)』,这种营养成份在自然界只有高等植物、藻类、真菌可自行合成,动物体本身并无法自行营造,唯有藉由食物的摄取才能获得。那么哪些东西含有”类胡萝卜素群”呢?
◎β胡萝卜素(适用红龙):红甘薯、红萝卜(含量最多)、芒果、番瓜、油菜、茼蒿、韭菜花、芥兰、青江菜、蕃薯叶、空心菜、增艳饲料…等。
◎还原虾红素(适用红龙):活虾、螃蟹、无脊椎甲壳类生物、增艳饲料、海×霓虹金粉…。
◎叶黄素(适用金系龙鱼):菠菜、红萝卜、蕃茄、甘蓝菜、玉米、绿豆荚、豌豆、莴苣…。
而龙鱼根本不会直接吃食蔬果类的东西,这时我们可利用一些小撇步来完成,譬如蟋蟀&面包虫的好处就是在于可担任中介角色,并运用『间接喂食』的方法来达到多重营养的效果。或许有人会问,转介者吃了那些蔬果后不是就消化掉了吗?当然!但在长久蓄养(5~7日)之下,那些营养成份多少会『储存于生物体的组织之中』。当您用红萝卜蓄养面包虫时,一段日子后它会全身呈现橘黄色泽;另外用增艳饲料培养后则会有全身泛红的现象。
不过此法只能将龙鱼本身的『质』再提升一些,若没有长期喂食这些含有天然色素的饵料,最后终究会再回复原形,此即所谓「麻雀是无法变凤凰的」!
【拟态&障眼法篇】:
自然界的部份生物可以巧妙地将自身的体色趋近于周遭环境的色彩,有的可以瞬间变化,有的须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那种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拟态』,又有人称之为『环境同色化现象』or『变色龙效应』。
当龙鱼饲养在周遭贴有黑色、深蓝、酒红等不透光海报的环境时,基于保护色的作用,它的头背部与底色会呈现出较黑褐的色泽;反之若饲养在明亮的环境里,其底色会变的较淡些。如果在缸底下铺上一层红布(or放置黑色系底砂),并加入一些黑水,再配合上部灯的俯照&水中灯的斜照,这种『障眼法』所呈现出的『整体视觉效果』,除了可以自我安慰,又能欺骗旁人的眼睛。不过『拟态』的诱色方法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做色』,当环境、水质稍有变化时,它仍旧会原形毕露的!至于跑出「实框、实色」的龙鱼则不受影响。
而另有一玩家们的实际例子就是驯养在「西照日」地点的龙鱼或是配合趋近于太阳光谱的灯照时,在长久之下龙鱼的头背部会有翠绿色调的表现呦!
【水质篇】:
当龙鱼开放进口时,部份商人看准商机藉由『创造拟近原生地水质(弱酸性)可促进龙鱼发色』的理论开发出一连串的辅助性商品,也介于此有许多的消费者便疯狂购买了一些”或许”有用的商品回家。在此笔者斗胆地说:龙鱼只要品质良好,通常适应水质后都能展期出最完美的一面,此乃笔者从往至今「看龙走透透」的心得,譬如住在水质ph高达8.3的高屏地区玩家们,其所蓄养的高品质龙鱼,底色就是底色,框就是框,根本没有『调水』也能培养出色优的龙鱼。倘若仍有人想要『调水』,欲将自家爱龙提升至最高境界(没办法,爱龙人皆成了龙奴),那么底下主题~<水质论坛>有提到『造水』的实际快速方法。
【气势篇】:
各位玩家在长久的饲养经验里应该都曾发现:在一群热带鱼之中,往往以自我优越、气势强横、个性暴燥者其发色最为浓烈(尤以慈鲷最为明显)。我们可以观察到就算把发色完全、基因良好的龙鱼们混养在一起,过了一段日子后,缸内所分出的龙王其发色会更加抢眼;其它受攻击、遭压抑而紧迫的个体反而有日渐黯淡的情况。此论点非常重要,这也是唯一可打破『基因论』的一点,所以通常是『好龙不混养』。但若觉得单养龙鱼毫无趣味时,我们在混养鱼只上尽可能地挑选体型较小、较温和的个体,切勿混养比龙鱼强势或可与之相抗衡的大型鱼种。
{结论}:想要培殖一尾优质的龙鱼,玩家本身在水质生态的架构上仍旧要下一番苦心,如果水质不稳,造成『小病不断、药浴频频(也会出现药伤)』的情形时,这不仅劳力伤财,对于龙鱼的未来发色也有莫大的影响,切记啊!……………………
标题:<物理症状>
作者:柳震 发表日期:星期日 八月 03, 2003 11:09 pm
【掉眼】~~~环境因素
掉眼最常发生在「银带」与「亚洲龙」身上(多为单眼),「黑带」与「澳洲龙」则少有此例。通常市面上最常见的回答方式不外乎『喂食沉底饵料』、『没有铺设底砂导致镜面作用』;而预防方法是说『放乒乓球』、『铺设消光板或底砂』、『设沉底水中灯往上照』。但这都是止于市面传言,根本毫无实际根据!
1.有多数的玩家一辈子所养的龙鱼都是喂食会沉底的活饵,就算一次全下缸任由鱼只自行捕捉也从未发生过掉眼情形。
2.有一说法~混养多尾鱼可让龙鱼注意四周,预防眼球上直肌松弛,不过~还是掉眼了…………
3.亦有人说混养底栖鱼类,龙鱼会因注视下方而掉眼,于是采取「单养」,可是~仍旧掉眼了………
4.笔者也曾长期观察某店家以沉底水中灯往上照的方式养龙,但是一段日子后,部份龙鱼依然掉眼了,而且附近的龙鱼游姿也都歪歪斜斜的。
5.有许多人在缸底铺设消光岩板或底砂,不过其龙鱼依旧有掉眼例子。
嗯………说了好多,为什么我要特别陈述上面说法呢?乃是因为近日在逛鱼店时,听到有些人提到相关问题,他们几乎都受到了市面上以讹传讹、人云亦云的影响。就好比他们认为沉底水中灯由下斜上照,会因灯光的关系造成龙鱼眼睛不敢往下看?还有裸缸的底部会因镜面作用造成龙鱼向下注视自己的身影而导致掉眼?问题是大家应该了解到我们若『从鱼缸的正面去看鱼缸底面』,虽然可以看到鱼只的镜射身影,但实际戴着蛙镜潜到缸里往下看却无镜面情形…。其实有许多有趣的预防方式都是天真的人们以自己所想出来的人为理论去编造的,譬如在鱼缸上贴龙鱼海报或小鱼干,或者水面放浮球,龙鱼会因长期注视它而不致于掉眼。不过龙鱼应该不是笨蛋吧!刚开始或许还会因好奇心而去注意,但久而久之龙鱼对于这些没有生命的摆设品老早习以为常、连看都不看了。所以「理论终究归理论,与实际相差甚远」!
※龙鱼的视野极广,通常在缸内遨游的个体会边游边注视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若是饲养在采光不良的环境里,『缩短龙鱼视野』,刚好鱼缸的灯打下来又只是照亮缸子周围,诱发它往斜下方亮的地方看,这种违反常理的动作,要龙鱼不掉眼也难。养龙的鱼友们可以自己做一实验:先把鱼缸内的照明开得很亮,然后再把「摆设鱼缸地点」的室内灯光通通关掉,此时龙儿便会开始「好奇or焦急地贴着玻璃边游边斜看着外面的一切」…呵呵……同理可知:如果龙鱼长期饲养在『昏暗的地点,仅缸内开着灯』or『每天鱼缸24小时照明,当夜晚室内熄灯,外在环境漆黑一片』……久而久之…你家的龙儿游姿有可能会开始出现"偏斜"的情形(掉眼预兆)!所以鱼缸最好摆设在采光良好(室内采光够亮鱼的视野会跟着拉长、看得较远)但又非阳光直射(防藻)的地点,并给予昼夜分明的作息,而采光充足指的是整体大环境的光,而不是单单的鱼缸照明而已。麻烦的是~如果住家是在"连栋房屋"的中央位置,那么其客厅可能会昏暗一些…………。另外值得一提的事,野生的龙鱼习惯浮在水面寻饵,它的眼睛可同时观察水里与水面上的变化(奇特眼睛构造,一眼分上下两边看,discovery频道曾解释过),所以我们可依其习性采用透明的缸盖(玻璃或8㎜的压克力)、塑料网~让它可以观看水面上~以外的情景。
倘若家中的幼、亚成龙不甚掉眼,那该怎么办?笔者的前辈就有治好实例,他是把掉眼龙鱼移至一直径120㎝、高度较矮的黑色不透光塑料圆桶里(比照土池),并放置在采光充足的阳台上,驯养两个月后移回原缸观察,眼睛居然回复平贴正常。当然也有怕麻烦的鱼友是直接在鱼缸四周贴上黑色的遮蔽物,不过成效较慢。现在东南亚鱼场有掉眼手术方法,他们是将龙鱼麻醉后,用手术剪刀剃除眼窝上累积的脂肪,不过目前此法不知是否会影响龙鱼眼球的灵敏度,没有经验者千万不要轻易尝试。笔者倒是挺想捉一尾掉眼严重的老银带来试试……。
要是家中的老龙出现两眼稍微下倾的情形(老化导致眼球上直肌松弛),这时玩家唯有改变个人心态一途,因为它就是老了嘛!
结论~~为了预防掉眼, 『鱼缸摆设地点』很重要喔!!
【上下颚口吻不合】~~~先天基因;后天饲育
俗称『戽斗』,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先天基因遗传>:由于亲鱼本身就有戽斗的情形,所产下子代也继承了这项特点,小时候下颚高出上颚些许(不仔细观察尚不易看出),随着鱼只成长,这种样貌越发明显……。
※一般人买幼龙大多只着重于框色、底质、须部、鳍面大小的问题,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隐忧,所以说事后后悔倒不如事前未雨绸缪,选鱼还是细心一点好;万一买到遗传性戽斗龙也无须伤感,虽然以审美观念来说,戽斗算是一小瑕疵,但反向思考,其实这不也是亚洲龙鱼or银带的最佳特色吗?
二、<后天饲育缺憾>:同批仔鱼里往往以提早发色者,其价位会立即跟着水涨船高,但事实上这些特殊个体的数量并不多(就算是基因优秀者发色也不见得快),为了应付市场上的需求及赚取更丰厚的利润,某些鱼场会刻意给予幼鱼禁食(顶多久久投喂一次),让一尾"实际年资"良久的鱼成长严重迟缓,并对外打着「透过优良基因筛选、提早出色的最新品种」之名号,再加上证书日期上的"善意欺骗",令新手误以为一尾仅仅20㎝左右却已发成鱼色泽的幼鱼~基因实在良好,殊不知那尾鱼在稚嫩的外表里暗藏着不为人知的高龄……此即所谓的『饥饿扬色法』。观察现今市面,这类个体数量多得不胜枚举,主要乃9成的消费者喜欢看表面灿烂的事物。刻意禁食、营养缺乏~会造成龙鱼外形出现明显缺陷,譬如:大头、大眼睛、戽斗,外观看来整体比例就非常不谐调,俗称『耽到』! ※刻意「耽到」的个体or正常个体因疾病缠身、食量缩减所引起「耽到」~出现"戽斗"的机率非常大!遇到此类情形,在成长阶段(未至成龙时)仍有补救的机会,除了提供宽敞的空间之外,更要给予丰盛、多元的食物,补足其营养。笔者曾长期观察某店家的戽斗幼龙在营养丰厚的成长过程中,渐渐改善了口吻不合的缺点,后来几乎看不出来。当然买龙最好还是选正常个体,免得日后补救不成,得不偿失! 【泳膘症】~~~不明俗称『潜水艇』,通常发生在10~15㎝的幼鱼身上,游动时头部总是下潜,严重的个体甚至会腹部整个挖空。目前原因尚未解开,算是亚洲龙鱼的特别病例,不过市面上有几个说法(供参考):一、幼鱼在空运进口时,因无法适应舱压导致鱼膘气囊失衡,短时间内还没有明显症状出现,随着成长竟出现了45~60度头下尾上的泳姿。二、外力or温差过大造成鱼膘卵圆孔失调。三、龙鱼有逆水而流的习惯,适当水流可帮助其运动,但过强的扬水反而会造成它莫大地负担,使之逆游时头部老是稍微下潜,时间一久有些个体会出现「习惯性」下潜(物理伤害,角度较小)的情况。 ※以上三例不能算是病,所以并没有特效药。唯一的改善方法→将水高调至龙鱼身高的1~2倍,耐心饲育(长久性物理强迫治疗),曾有改善的实例,但不保证一定有效。另外有些人会在物理治疗期间下盐,不过鱼只的「鱼膘调节」与运用盐浴的「渗透压(组织血液)调节」没有多大关系……..。四、原生虫寄生or细菌感染引发内脏水肿,压迫鱼膘,使之无法正常调节。此时鱼只会为了平衡而出现频频游至水面吸气的情形。 ※此时仅能以原生虫治剂or抗生素进行治疗……..治愈机率不高。 【断鳍】~~~外在压力多发生在移缸或惊扰鱼只时,使之因紧迫而产生鱼鳍(尾鳍为最)『自切』。折断部份还粘着鱼皮的话,若置之不理有的会自然断,有的则附在上面,若这样下去可能折断部位会固定成奇形怪状,甚至形成肉瘤。 ※我们可用麻醉手术将粘接处完全截断。如果鱼鳍只断一半,那么通常会顺着原鳍再生得很美;要是全断,小鱼大约一个月就会长出来,大鱼则须更久的时间,但大多再生鳍面会呈波浪状。 【自咬尾鳍】~~~环境压力在无法以专业显微切片的观察论断里,若是单单从字面上去推敲,大部份的鱼友应该会主观地认为这可能是受到虫扰或是细(霉)菌感染所造成。或许有些是如此,但亦不全然是如此,怎么说呢?从几位实际发生过此病例的玩家口述中得知,他们是将龙鱼换大缸后才出现此情形的,其症状是『不定时地回旋自咬尾鳍』,有些个体在一段时日后会停止此怪异现象;但另有些个体会导致鳍面严重破损,并造成二次感染,其自残行为有增无减,无法自跋。 ※目前真实原因虽不明,但是曾有某日本翻译著作提到这是因为『环境落差太大』导致龙鱼产生不安不适之情形。玩家可尝试将整体环境(尽可能地改变环境)塑造昏暗些,并放置一些平滑无棱角的大型流木或是耐操的大榕、椒草、大喷泉、皇冠草、小海帆等供它依附,据说有稳定情绪的效果。倘若尾鳍早已严重残破不堪就请勿放置水草(怕药),还是「下药养伤」为先吧! 【翻鳃】~~~水质鱼只鳃盖软骨出现翻卷情形,严重者连硬骨也会跟着变形。其肇因市面上流传着多种说法,譬如:含氧不足、水温过冷或过热、水质不良(无机盐类之蓄积)、鱼缸太小(压力)、水流过大…等。但经过玩家们的实际经验,无论环境如何,通常在良好水质生活的龙鱼是不会有此症状产生的,所以与『水质不良』最有关连(尤其是只加水不换水,导电度超高的那种环境)。 ※曾有「架设扬水器」治疗一说,其原理乃龙鱼有逆水而游的习惯,适度水流可使其卷鳃平顺,不过这项理论经过试验后并没有达成实际疗效。所以最好还是在轻微时就当机立断,马上施行麻醉手术将软骨翻卷部份截除,免得继续恶化,同时『改善水质』,大约一个月后就会重新生长。 【驼背】~~~环境;营养不良龙鱼身体后半部突然出现日益下垂的情形,整体看来犹如「ㄟ」字形。这对饲主来说非常碍眼,但对鱼只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一件事,因为一切的错是饲主所造成~ 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鱼缸狭小、饵食固定两、三样),这种寒酸养鱼心态损鱼又害己(遭鱼友唾骂),倒不如不养。 ※养龙的鱼缸至少要5×2×2,如果将龙鱼长期饲养在狭小的空间里,就算骨架没有变形,终究也会成为一尾短身肥胖的龙鱼。要是空间足够,龙鱼仍然出现骨胳变形的情况,就要针对营养方面去着手,通常多元化的饵料喂养是不会此症状产生的。 【脱缸】~~~消化不良;疾病并发症最常发生在25㎝以下的幼鱼阶段,当吃食「较硬(尤以干燥黑壳虾、附壳溪虾为最)」或「吸水度差」的饵料时,某些消化系统较差的个体会产生肛门突出的现象。 ※通常『禁食』一段日子后即可慢慢自行回复,若担心它饿,饵食最好采用刚脱壳的白身面包虫or泡软的人工饲料。另外「肠胃炎」与「腹水症」也会伴随着肛门红肿。 ※鱼友的幼龙若是属此类病因,可至七彩专卖店购买肠胃用药治疗。有玩家建议可买注射用庆大霉素或氯霉素,先注射到活饵体内再给龙儿吃,以便消炎,最好两、三日一次,药剂也不要施予太多,龙鱼是很聪明的,药太苦、次数太多它就不吃了。 标题:<疾病防治> 作者:柳震 发表日期:2003/2/6 上午 12:01:03 IP:218.32.159.153 【白点病】~~~体外虫最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肇因乃外源引进,或ICH纤毛虫趁鱼只因水质恶化、温差过大,产生紧迫而抵抗力弱时径而感染。当寄生于鱼儿的体表时会吸收鱼只的体液并繁殖,产生白色的斑点状囊胞,初期多产生于鱼鳍,继而漫延全身,外观有如全身洒上了白糖一般,受感染的鱼儿会为了除痒而磨擦缸壁、装饰物,造成破皮并引发二次细、霉菌感染。 ※现今市面已有多种治疗白点病的药剂,使用时可配合高温治疗;盐浴法也不错。平时鱼缸保持28℃以上较不易发生此病,白点病虽易治但也不容小觑,倘若你的鱼有久久习惯性感染,那么表示当初只是抑制生长或驱离而以,甚至有可能已进升为顽固型白点症,躲藏于底材等待机会伺机而动。这时唯有将鱼只搬离,以高浓度的福马淋药剂进行消毒,再重新设缸。 【胡椒病】~~~体外虫由体外虫所感染,其肇因与白点病雷同,亦是有如黏在表面一般,不过外观比白点病还要细小,颜色也较米白偏黄色,感染的鱼只初期并无大碍,但晚期体表会有粘膜增生(易引发细菌感染)的情形,值得注意。 ※可使用一般的万能水治疗,并每隔几日适量换水与追加药剂,直到鱼只痊愈。 【肿斑病】~~~水质这种病一般杂志都没有记载,算是一种很特殊且不多见的龙鱼专属怪病。它看起来很像白点病但颗粒较大、较凸些,外观上有如长白色肉瘤一般,一样也是先从鳍面再延伸到身体,严重时通常会伴随着胡须长痘痘,甚至眼球上也会滋长,当数目陆续增加时,您会发现好象大部份并排在末三鳍的边缘,有时候还会有白色分泌物产生! ※此病非常棘手,以前笔者就有一尾青龙曾发生过此怪病,在未确实知道病因时,我下过各大知名品牌的细菌、霉菌、体内虫、体外虫、万能水…但都只能稍有好转而无法完全根治。这种怪病与前述两种疾病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再怎么严重也不会影响食欲』!后来我认为还是『着重于水质』算了,也不管它了,不过换水频率有明显增加,后来长达半年的时间才不药而愈。同样的怪病我也曾在某知名量贩店的黄金红龙身上看到,当时询问业者,但他本身吱呜其词也搞不清楚状况(毕竟此症不多见),只顾着胡乱介绍一些与主题无关紧要的化学治剂,当然他的龙自己本身也治不好!后来我观察到此店家在更换店面并『换缸』后鱼只就不药而愈了。从前述我们可以了解水质应该才是主要的重点,所以问题就出在旧缸的水。 【【胡须长瘤】~~~水质须部长出一小颗、一小颗的肉瘤,远看好似刷子一般,常被误以为是霉菌感染!最常发生在具有「磨缸」习惯的龙鱼身上,由于长期的磨损造成胡须表皮组织受伤,又基于水质不良、病原的影响引爆出发炎肿胀的现象。 ※「长期性」的水质改善多半会不药而愈。若玩家觉得碍眼,最快的方法是先将龙鱼麻醉,然后用手把肉瘤刮除,最后在伤口上抹一些黄药,水里也下些黄药预防伤口细菌感染。不过有些个体过阵子可能会再长出小肉瘤,此时运用麻醉手术直接将胡须剪断(断病根)使其重长,日后新长出来的胡须就不会再乱长异物了。但龙鱼与人类相同,随着年纪的增长复原速度也会跟着拉长,值得深思!另外亦有鱼友『移新缸』后痘子消退的情形,因为原缸的水已严重恶化(含有刺激杂质),适度换水也无济于事。 <附文>:过度喂食「浓缩营养素」亦会造成龙须长出异物,这点玩家宜特别注意!! 【头洞症】~~~营养缺乏;原生虫<情况一:营养缺乏>外观为细孔状,此时龙鱼『并无厌食情形』,其成因乃长期喂食单一饲料所造成的营养缺乏性疾病(维生素、矿物质)。 ※可于缸内注入综合维他命补充其营养,几日后即可改善。<情况二:体内原虫>由原生虫寄生所引起(头槽绦虫、六鞭毛虫),感染鱼只会有抖动身体、不安、明显缩尾,甚至『厌食』的情况产生。 ※可采用原生虫治剂进行驱虫,药剂须依指示再减半使用。
【蚀鳞症】~~~水质、致病菌由于水质管理不当,长期饲养在旧水(水中蓄积过量无机盐类,导电度破千)的龙鱼其鳞片的第一鳞框开始呈现剥落般渐渐溶蚀,整体感观犹如钜齿状一般,然后侧线的小孔逐渐变大,严重时会并发『蚀斑症』,若不实时处置腐蚀部位容易引发二次细菌感染,鳞片缺口及头皮也将出现严重溃烂情形。此症最常出现在对水质较为敏感的过被金身上,红龙亦有少数感染例子。 ※良好水质并不会有此病产生,若自家龙鱼不幸患有此症,可先利用抗菌药剂抑制菌类感染。不过治愈后鱼儿缺损的鳞片并无法完好如初,这时唯有运用麻醉手术将缺损的部份拔除使其重长。不过有一点需特别注意,不可一次将全部的蚀鳞拔除,需分多次进行,也就是说每次最多只能拔1~2片,等完整长出后在考虑施行下一次手术。因为若是一次全部拔除,鱼儿所受的营养无法有效分散给所有新生的鳞片,会有部份受影响而畸形。治疗期间要尽可能地提供鱼儿最佳的营养!【蚀斑症】~~~水质、致病菌早期玩家以「臭头」称之,外观类似头洞症,不过症状是呈现腐烂拨落的情形,头皮腐蚀范围也较大。通常会伴随着『蚀鳞症』产生,亦有单独病发案例。 ※此症不会立即影响龙鱼之性命,但很难在短时间内治愈。高雄某水族馆也有类似症状,发生臭头的鱼缸不管养什么龙都会长臭头,发病的鱼『移缸』后症状就自然消失了,不必下药。当然我不敢保证一定有效,但这是最近发生的事实,查不出病因,用抗菌药跟原生虫药都无效,移缸方法可以试试。【腐鳃病】~~~体外虫乃由卵圆鞭毛虫感染引起,此虫主要寄生于鱼的鳃瓣,吸取营养,尤其在25℃以下繁殖更加迅速,传染性很强。受感染的鱼只呼吸会变得非常急促,色泽也会跟着褪失,严重时鱼儿会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而有频频浮至水面吸气的情形产生。 ※可用适量的粗盐及甲基蓝液浸泡,治疗期间需将温度提高并加强打气,每两、三天换水一次并追加些 许粗盐与蓝药。 【鱼虱&箭虫】~~~体外虫龙鱼的寄生虫大多于新购混养鱼只或喂食活饵时遭转寄所引起。『鱼虱』属甲壳类,约3㎜左右,外观类似半透明小瓢虫,多寄生于鱼体外,有扁平背甲及吸盘吸附体表。其口部为针状用来吸取鱼的体液,使龙鱼体色失去光泽,并造成鱼只不安而磨擦缸壁或底材。『箭虫』又称描虫,大多寄生于鳍部或鱼体皮肤内,其头部为多叉形,直接崁入鱼体吸收鱼体的营养。长度约1㎝左右,被寄生的体表会有红肿淤血而后溃烂的现象,并会造成鱼儿急躁不安、磨擦缸壁、食欲不振的情形。 ※上述两种寄生虫可用人工麻醉拔除。如果数量太多可用龙鱼专用除虫药杀除,但除虫药功效类似农用杀虫剂,龙鱼对药物又极为敏感,所以务必依规定量再减半使用!因曾听闻剂量使用不当,龙鱼中毒而死的案例。另外要告知各位,鱼虱成长有45~60天的周期性,成虫生卵后不久即死亡,其卵又不怕药,此时下药主要是针对刚孵化的幼生。而高浓度的盐浴法是无法彻底根绝它们的,除非将比重提高到接近海水的浓度,但恐怕鱼会比寄生虫先死!据说混养喜食小型甲壳类生物的金、银鲳可减缓缸内增殖的情形。 【驼形线虫】~~~体内虫此乃肠道大型寄生虫,主寄生于鱼只直肠内,受感染的龙鱼主要是因为吃食了带有病源的卵胎生将鱼并遭转寄而引起。当鱼只静止时,于肛门部位可见由肛门钻出的红色虫体,当鱼只受惊吓时,虫体会缩入肛门;感染鱼只粪便常含粘液,粪便会粘着于肛门呈拖粪状,并有食欲减退、消瘦,或出现脊椎变曲变形的情形。 ※可使用药剂温和的七彩专用线虫药或原生虫治剂(Water Life)进行驱虫。 【烂鳍病】~~~细菌性此病多发生于鱼只饲养密度过高、水质污染、过滤系统不良或打架后感染引起。患病的鱼只会先由末三鳍边缘发霉,而鱼鳍会呈白色并分泌粘液状,然后开始溃烂。溃烂的部位成破裂腐烂样且有泌血斑点产生,当恶化时腐烂的鳍便会开始脱离鱼体,并且症状会逐渐向鱼体漫延,最后死亡。 ※可采用市面的治细菌药剂(ex:蓝药、黄药)配合高温治疗;盐浴亦可。 【立鳞病】~~~细菌性又称松果病,是龙鱼在中、幼期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病症,成鱼罗患的机率较小。发生原因乃温差过大、水质恶化引起,初期鱼只的鳞片约5~8片会略为翻翘,并且鳞片根部会有充血现象,如果不马上做处理则鳞片会逐渐完全翻翘、红肿状似松果,而使鳞片失去保护鱼体的作用,遭受细菌侵袭,最后鳞片脱落,溃烂而死亡。 ※初期可用千分之3~5浓度的盐浴或利用市面上的缓和抗菌药剂(黄药)进行药浴,早期发现早期得以治疗。末期得以速效性抗菌剂(抑万菌)或万能水治疗。【眼睛白蒙】~~~细菌性、水质此乃眼膜受伤,遭受结核菌、弧菌侵入,或ph震荡、不当用药、水质不良(NO2-)、氮气进入鱼体所引起。初期眼膜出现白雾现象,多为单眼;中期眼球混浊;末期眼睛肿胀并长出白色的棉絮锥形物,此时期若没有妥善治疗会有瞎眼、甚至死亡之虞。 ※可用千分之五浓度的盐浴法治疗,并提高温度至30~32℃,观察日后是否有所改善,如无恶化则仅须加强换水,并再追加些许粗盐即可痊愈。中期以后则须投药进行药浴,以黄药、抑万菌等抗菌药或治眼专用药(水溶性金霉素、青霉素)治疗。 【腹水病】~~~细菌性由于鱼只吃食过期、不新鲜的饵食,或饵食带刺(虾剑)吞食时伤及内脏,而遭弧菌感染所引起内脏水肿。初期腹部肿胀,肛门有红肿现象;末期时由于腹部积水压及鱼膘,而使龙鱼因失去平衡而侧游或头部朝下。 ※目前此症末期治愈机率很低,但可尝试以口服抗生素、或硫磺剂并适量换水,再将温度调高至30~32 ℃,仍有治愈机会。 【红斑症】~~~细菌性又称打印病、开穴病或红丹毒症。此病可说是龙鱼的绝症,多发在幼鱼时期,属滤过性病毒感染。多出现在鱼身后半段,初期产生红色纹块,继而红斑部位肿胀,鳞片翻翘,最后溃烂而死。 ※可尝试增高温度至34~36℃,并配合口服肠胃抗生素及药浴内外治疗尚有治愈机会。 【水栖菌病】~~~霉菌又称水霉病,其病菌附身在鱼的伤口处,为灰白色。肉眼可看出在鱼的伤口,有如棉絮纤维覆盖般,鱼只游动不稳健并会磨擦底材或缸壁止痒,身体慢慢虚弱、食欲减退,逐渐衰竭而死。 ※可以盐浴法并配合高温治疗,或选用抑万菌、专治霉菌感染的药剂亦可。 【药伤】~~~饲主个人造成如果鱼儿不甚染病,饲主本身应该要针对~虫扰、菌侵、败水去进行「驱虫」、「抑菌」、「改善水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症下药』,而不是胡乱地提供一些毫无相关的治剂,譬如当您拉肚子时去吃感冒药,您说会如何?再者药浴疗程过后一定要马上局部换水,并配合活性碳的吸附,免得下次的用药与缸内的残剂进行化学变化。所有的化学治剂、有机溶剂使用不当多少会对鱼只产生负面影响(玩水草与七彩的玩家应该都会有此体认),其最终也会分解为无机盐类。在人工环境里,不像原生地的广大海洋、湖泊那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若非刻意破坏,水质总是能保持在一定的合适范围;反观密闭鱼缸,在长久蓄养之下缸内的导电度必会倍增(一开始的自来水含有约略的矿物质,养殖后因无机盐的屯机造成导电度大幅增高),如果鱼只长期饲养在这种溶有过多有害杂质的环境里,身上不出病症(或乱长异物)也难。 ※一般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导致龙鱼生理失调的案例有:头上尾下(浮面)直立于水面;呼吸急遽;胀腹翻游;眼睛白浊;身上与鳍部粘液增生(易诱发病原感染)…。若遇到此种状况务必立即换上已「养好的水」,此段休养期间不要再施用任何化学治剂,通常仍会有恢复的机会。 标题:<水质论坛> 作者:柳震发表日期:2003/1/2 上午 02:44:03 IP:218.32.140.100 【降酸】当提到降酸时,有人会照着商品说明书的说法,加黑水(or草泥丸、芳多精、泥碳土)就可以降酸了,其理论是运用其中所含的腐殖质去与钙、镁离子形成螫合物以达到软化水质(只与gh有关连)的目的,但是理论与实际仍旧是无法对照!当我们实际去实验、去做测试时,其降酸效果根本不明显,或者毫无作用,除非另外再配合降酸剂、软水剂才有实质效果。个人认为黑水的实质功用有很多,例如:抑制藻类生长、稳定鱼只情绪…等,但对于降酸却最没有成效!鱼缸的ph值太高怎么办?有许多人常常会为了将龙鱼缸的水质调整至弱酸性的状态,故加入了适量的降酸剂,但隔天测量时惊觉ph值又告回升,这是由于水体缓冲作用的关系。水体的缓冲作用(kh~HCO3-) 能够保持原来ph值尽可能不受外来物质之添加所影响,不过缓冲作用也有其极限,超出这个极限它的功能就会丧失。我们可每隔几日持续地添加降酸剂(磷酸、柠檬酸),当水体的H+增加时,HCO3-的浓度则减少,并达成了降酸的效果。可是降酸剂最好是稀释添加并时时测量,以免突如之间的ph震荡而伤到了鱼只。以RO纯水去稀释鱼缸的旧水,除了可软化水质亦可降低缸内HCO3-的浓度,达到「缓和降酸」的成果。但此法的缺点是成效较慢,日后有可能因为kh缓冲值的降低造成某日ph值突然迅速骤降!也有人使用CO2缸瓶配合ph控制器来达到实际降酸的效果,可是当此法用在七彩鱼缸时,它们会有食欲减低、体表粘液增生的情形;虽然龙鱼是很强壮的鱼种,运用此法也并无不适情形,但高浓度的CO2 可使鱼只产生毒害,让它不能透过鳃来排除HCO3-离子,严重影响鱼体对溶氧的吸收能力,造成长期性的生理缺氧,其后果可想而知。 【增碱】由于混养只数过多、疏于换水(硝化菌进行硝化作用的最终产物H+与NO3-在水中形成硝酸并和HCO3- 作用导致ph下降)造成ph值迅速下降,当遇到这种突发状况时,我们可先换掉部份的旧水,并在过滤系统添加适量的珊瑚砂,因它所含成份「碳酸钙」溶于水中后可以提升ph值,但不是因为Ca2+ (与gh有关)的关系,而是CO3-2的影响(CO3-2能与H2O产生OH-离子使水中的OH-浓度增加,故呈碱性反应) 。若ph骤降严重,想要更加快速、有效率地增加水体的碱度就不要使用碳酸钙,因为它溶解度很低,我们可到化工行购买『碳酸钠』来使用,其效果更加迅速。
老三样的正确使用
经常有鱼友提出,在鱼病治疗中,关于换水、升温、加盐,也就是前辈们常说的老三样的使用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尤其是用盐。
今天便将个人整理的资料发上来,期待与大家共勉。
换水、升温、加盐是在饲养观赏鱼当中使用最普遍的方法,当鱼遇到什么异常的情况,鱼友们通常都会首先想到这三种方法。因为这三种方法可以说是物理性治疗,对鱼的伤害是最少的。而且一般性的问题都可以治好的,但基于某些情况下这三样东西要慎用,免得治不好鱼,还令鱼更加严重或拖廷了治疗的时间或者效果。以下以我使用的经验一一作介绍,希望广大鱼友受益。
一、换水
养鱼先养水,这是不必再争论的事实,也是一直以来广大鱼友最关心的问题。想养好鱼先养好水,所以有很多发烧鱼友会花大把资金购置先进高效率的过滤系统,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大家都想自己的鱼养得漂亮。就算再好的过滤都需要定时定量的换水。这方面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律。建议每周一次,每次换四分之一,大量换水时一般为自来水,如当时修理水管管道等,或当地下大雨可能影响水质的情况先要换水,或经过过滤方可使用。另注意换水时注意鱼缸内温度,不要让水温发生3度以上的变化。即我原先所讲的定时定量定质定温。当鱼遇到什么情况下需要换水,哪些方面不能换水呢?打个比如:有的鱼友一不小心换水过量,鱼儿马上不适应。这是因为换水影响到硝化菌的生态平衡,破坏了硝化系统。也就是说新水的加入,因为水中的氯气、二氧化碳、镁等气体或者有害物质都会给鱼无法承受的刺激,又或者加入的新水和缸内的水温不一致都会令鱼儿感到严重不适。遇到这种情况先不要急,因为我们的爱鱼也不是那么脆弱的,只要不是常时间处在这种环境下或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只要我们作出适当的处理就很快没事了。过量换水时只要抽出缸内1/3-1/2的水,然后加大给氧,等鱼适应了,再重新慢慢注水。
从以上这个例子延伸到很多问题的处理上面~如果是水质出了问题而且引起的病症,千万不能急着同时使用老三样。因为水质出了问题的病症主要原因是水质,如果你一下子同时换水、升温、加盐的话会令本身得了病、身体十分虚弱的鱼更加难受。所以一般遇到是水质引起的病症首先需要改善的是水,这样的话保持原来温度,检查水的每一项指标,看看哪方面出了问题,然后少量多次换水(量越少越好,好让龙鱼适应的范围尽量少,是累了一点,但为了爱鱼没办法)。最好是困过的水,或经过热水器烧过的也可以,但温度一定要控制好,尽量高于水缸内的水温2-3度(为什么要这样做,主要是为下面的措施作准备,下面会介绍),这样做一直持续到鱼好转和水质的各项指标都正常。但如果鱼的症状是很严重的情况下,根据需要是否需增加每次的换水量或者换水频率和决定是否同时采用下面介绍的二种措施。如果在换水的过程中鱼儿慢慢的好起来,就证明这个措施成功的控制并起到了治疗作用,无需继续采用其他措施。但鱼好起来了也必须坚持到水质每项指标正常为止才能停下来,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是遇到水质出了问题,引起鱼的身体出现了需要下药或者动手术的情况,也必须先按上面方法处理好水质之后才能下药或者动手术,下面举一部份的病症作为例子让大家参考:
1、水质引起的立鳞
2、水质引起的翻鳃
3、水质引起的鳞片缺损
4、水质引起的细菌感染
5、水质引起的蒙眼
6、水质引起的其它病症
二、加温(降温)
很多鱼友认为龙鱼遇到情况都应加温,让龙鱼的新阵代谢加快促使龙鱼早日康复,这其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不得加温,不敢降温的情况下也必须保持当时缸内的水温,千万不要加温。因为细菌是温度越高繁殖得越快,这个大家应该清楚。如果怀疑龙鱼是因为水质引起的细菌感染,首先应确定是否由水质引起。检查水质各项指标系数,看看是否正常。如果确定是水质了问题引发鱼儿病症的话,先不急下药和升温。应该保持当时的水温,先按上面“换水”手法处理,待水质各项指标正常了再观察鱼儿的状态而决定是否需要加温处理。如果鱼儿此时有所好转,最好多观察一两天,当发现真的需要加温处理这一步的话,加温也不能急,除了特别的病例,最好一天升高1~2度,尽量不要一下子升得太高,而且最高的温度不要超过摄氏33度。因为鱼儿的身体的忍受能力不能超过33度。个别鱼别当另论,确实存在因为换水加水太急引起立鳞,发现立鳞以后确定不是水质引起的,马上从当时的温度一下子升温到33度,四个小时后治愈了初期的立鳞。如果水温高的同时水质变化就需作降温处理,降幅也和升温的一样要缓慢操作。
下面举一部份的病症作为例子让大家参考:
1、水温引起的立鳞(俗称鱼儿的感冒)
2、水温引起的爬缸
3、水温引起的蒙眼
4、水温引起的白点
5、水温引起的肠炎
6、水温引起的其它病症
三、加盐
盐是大家在饲养观赏鱼中最常用到的一种“药”,特别是养海水鱼的朋友更离不开盐,我们先对盐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普通食用盐可分为:再制盐、真空制盐、粉洗盐、精制海盐、日晒细盐。这些盐一般不可直接在市场上销售,只可作为加碘盐的“母盐”。
2、医疗药用盐类:
低钠盐:功能是防止血管疾病;
加碘盐:功能是防止碘缺乏病;
加硒盐:功能是防止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海群生盐:功能是防止丝虫病;
加锌盐:功能是促进生长、提高智力;
加氟防龋盐:功能是防止龋齿;
甲苯咪唑药盐:功能是防止钩虫、蛔虫、鞭虫等人体寄生虫。
3、营养保健盐类主要分为:
儿童营养盐:功能是补充钙、铁、磷等元素;
老年保健盐:功能是防止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平衡保健盐:功能是健身、祛病;
多元营养盐:功能是预防各种疾病;
钙型多元素营养盐:功能是降低和稳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
核黄素营养盐:功能是防止口角溃疡、舌炎、角膜炎等。
4、食用调味盐类可分为:
餐桌盐、味精用盐、大虾盐、苔菜盐、白胡椒盐、麻辣盐、泡菜专用盐、孜然盐、沙姜型调味盐、咖哩香型调味盐、辣香型调味盐、低钠调味盐、蘑菇盐和蒜味盐等。
我们平时常用的就是海群生盐(海盐、粗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有时也用食盐。盐的作用我们不用多说了,广大的鱼友都很清楚,但盐的治疗的物理反应在这里应该再不厌其烦的再说一说,因为与下面的内容有所关联。
盐为什么可以治疗观赏鱼的各种疾病病呢?是由于下盐后,生物细胞内外渗透压不同,水分子由盐度低处移至盐度高处,造成细胞脱水,以此杀灭一些生物。盐杀菌的机理还在于,通过改变水的比重,造成细菌细胞膜的反渗透作用,从而杀死细菌。对于抑制细菌还是非常有效的。只是盐水不利于淡水鱼类伤口愈合,因为同样会杀死新生细胞。但平常鱼无病时不建议下盐,否则有害病菌等适应了较高的盐度,再下盐就没什么效果了。(盐可是一种很好的鱼“药”)盐可以说是物理性的“药 “对鱼伤害是很微小的。
当遇到水变质或者是因为水质或温度而引起的各种病症,下盐不当的话反而加重病情,令治愈的机会大大减少。当你的水质出了问题,你的鱼此时已经受到了一定的伤害。如果你没有控制水质的情况下,立即下盐,水质将再次受到破坏,将令鱼再次受到打击,后果大家可想而知。
当发现温度出了问题,先解决温度,解决方法可以参照上面所说的。
当然,当遇到温度引起的水质的问题,可以边控制水质边控制温度。也可以在控水质的同时控制水温,方法很多,例如换水的同时加入经过加温的水之类的方法,简单来说应该是哪样出问题处理哪样,各方面处理后在适当用盐。
以上介绍的三种方法在某些时候某些病症需要同时使用,但按正常的情况下看问题出在哪里,看首先要解决哪方面,有时也会配合其他两项来进行治疗。但必须注意考虑配合使用的另一项会不会导致其他方面的的情况的出现,看看使用的效果和负面影响的的轻重。
其实养鱼需要接触的知识也不少,龙鱼出现问题,大部分是你的设备和水质出了问题,所以平时多观察,多学习,多总结.介绍篇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今天便将个人整理的资料发上来,期待与大家共勉。
换水、升温、加盐是在饲养观赏鱼当中使用最普遍的方法,当鱼遇到什么异常的情况,鱼友们通常都会首先想到这三种方法。因为这三种方法可以说是物理性治疗,对鱼的伤害是最少的。而且一般性的问题都可以治好的,但基于某些情况下这三样东西要慎用,免得治不好鱼,还令鱼更加严重或拖廷了治疗的时间或者效果。以下以我使用的经验一一作介绍,希望广大鱼友受益。
一、换水
养鱼先养水,这是不必再争论的事实,也是一直以来广大鱼友最关心的问题。想养好鱼先养好水,所以有很多发烧鱼友会花大把资金购置先进高效率的过滤系统,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大家都想自己的鱼养得漂亮。就算再好的过滤都需要定时定量的换水。这方面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律。建议每周一次,每次换四分之一,大量换水时一般为自来水,如当时修理水管管道等,或当地下大雨可能影响水质的情况先要换水,或经过过滤方可使用。另注意换水时注意鱼缸内温度,不要让水温发生3度以上的变化。即我原先所讲的定时定量定质定温。当鱼遇到什么情况下需要换水,哪些方面不能换水呢?打个比如:有的鱼友一不小心换水过量,鱼儿马上不适应。这是因为换水影响到硝化菌的生态平衡,破坏了硝化系统。也就是说新水的加入,因为水中的氯气、二氧化碳、镁等气体或者有害物质都会给鱼无法承受的刺激,又或者加入的新水和缸内的水温不一致都会令鱼儿感到严重不适。遇到这种情况先不要急,因为我们的爱鱼也不是那么脆弱的,只要不是常时间处在这种环境下或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只要我们作出适当的处理就很快没事了。过量换水时只要抽出缸内1/3-1/2的水,然后加大给氧,等鱼适应了,再重新慢慢注水。
从以上这个例子延伸到很多问题的处理上面~如果是水质出了问题而且引起的病症,千万不能急着同时使用老三样。因为水质出了问题的病症主要原因是水质,如果你一下子同时换水、升温、加盐的话会令本身得了病、身体十分虚弱的鱼更加难受。所以一般遇到是水质引起的病症首先需要改善的是水,这样的话保持原来温度,检查水的每一项指标,看看哪方面出了问题,然后少量多次换水(量越少越好,好让龙鱼适应的范围尽量少,是累了一点,但为了爱鱼没办法)。最好是困过的水,或经过热水器烧过的也可以,但温度一定要控制好,尽量高于水缸内的水温2-3度(为什么要这样做,主要是为下面的措施作准备,下面会介绍),这样做一直持续到鱼好转和水质的各项指标都正常。但如果鱼的症状是很严重的情况下,根据需要是否需增加每次的换水量或者换水频率和决定是否同时采用下面介绍的二种措施。如果在换水的过程中鱼儿慢慢的好起来,就证明这个措施成功的控制并起到了治疗作用,无需继续采用其他措施。但鱼好起来了也必须坚持到水质每项指标正常为止才能停下来,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是遇到水质出了问题,引起鱼的身体出现了需要下药或者动手术的情况,也必须先按上面方法处理好水质之后才能下药或者动手术,下面举一部份的病症作为例子让大家参考:
1、水质引起的立鳞
2、水质引起的翻鳃
3、水质引起的鳞片缺损
4、水质引起的细菌感染
5、水质引起的蒙眼
6、水质引起的其它病症
二、加温(降温)
很多鱼友认为龙鱼遇到情况都应加温,让龙鱼的新阵代谢加快促使龙鱼早日康复,这其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不得加温,不敢降温的情况下也必须保持当时缸内的水温,千万不要加温。因为细菌是温度越高繁殖得越快,这个大家应该清楚。如果怀疑龙鱼是因为水质引起的细菌感染,首先应确定是否由水质引起。检查水质各项指标系数,看看是否正常。如果确定是水质了问题引发鱼儿病症的话,先不急下药和升温。应该保持当时的水温,先按上面“换水”手法处理,待水质各项指标正常了再观察鱼儿的状态而决定是否需要加温处理。如果鱼儿此时有所好转,最好多观察一两天,当发现真的需要加温处理这一步的话,加温也不能急,除了特别的病例,最好一天升高1~2度,尽量不要一下子升得太高,而且最高的温度不要超过摄氏33度。因为鱼儿的身体的忍受能力不能超过33度。个别鱼别当另论,确实存在因为换水加水太急引起立鳞,发现立鳞以后确定不是水质引起的,马上从当时的温度一下子升温到33度,四个小时后治愈了初期的立鳞。如果水温高的同时水质变化就需作降温处理,降幅也和升温的一样要缓慢操作。
下面举一部份的病症作为例子让大家参考:
1、水温引起的立鳞(俗称鱼儿的感冒)
2、水温引起的爬缸
3、水温引起的蒙眼
4、水温引起的白点
5、水温引起的肠炎
6、水温引起的其它病症
三、加盐
盐是大家在饲养观赏鱼中最常用到的一种“药”,特别是养海水鱼的朋友更离不开盐,我们先对盐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普通食用盐可分为:再制盐、真空制盐、粉洗盐、精制海盐、日晒细盐。这些盐一般不可直接在市场上销售,只可作为加碘盐的“母盐”。
2、医疗药用盐类:
低钠盐:功能是防止血管疾病;
加碘盐:功能是防止碘缺乏病;
加硒盐:功能是防止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海群生盐:功能是防止丝虫病;
加锌盐:功能是促进生长、提高智力;
加氟防龋盐:功能是防止龋齿;
甲苯咪唑药盐:功能是防止钩虫、蛔虫、鞭虫等人体寄生虫。
3、营养保健盐类主要分为:
儿童营养盐:功能是补充钙、铁、磷等元素;
老年保健盐:功能是防止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平衡保健盐:功能是健身、祛病;
多元营养盐:功能是预防各种疾病;
钙型多元素营养盐:功能是降低和稳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
核黄素营养盐:功能是防止口角溃疡、舌炎、角膜炎等。
4、食用调味盐类可分为:
餐桌盐、味精用盐、大虾盐、苔菜盐、白胡椒盐、麻辣盐、泡菜专用盐、孜然盐、沙姜型调味盐、咖哩香型调味盐、辣香型调味盐、低钠调味盐、蘑菇盐和蒜味盐等。
我们平时常用的就是海群生盐(海盐、粗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有时也用食盐。盐的作用我们不用多说了,广大的鱼友都很清楚,但盐的治疗的物理反应在这里应该再不厌其烦的再说一说,因为与下面的内容有所关联。
盐为什么可以治疗观赏鱼的各种疾病病呢?是由于下盐后,生物细胞内外渗透压不同,水分子由盐度低处移至盐度高处,造成细胞脱水,以此杀灭一些生物。盐杀菌的机理还在于,通过改变水的比重,造成细菌细胞膜的反渗透作用,从而杀死细菌。对于抑制细菌还是非常有效的。只是盐水不利于淡水鱼类伤口愈合,因为同样会杀死新生细胞。但平常鱼无病时不建议下盐,否则有害病菌等适应了较高的盐度,再下盐就没什么效果了。(盐可是一种很好的鱼“药”)盐可以说是物理性的“药 “对鱼伤害是很微小的。
当遇到水变质或者是因为水质或温度而引起的各种病症,下盐不当的话反而加重病情,令治愈的机会大大减少。当你的水质出了问题,你的鱼此时已经受到了一定的伤害。如果你没有控制水质的情况下,立即下盐,水质将再次受到破坏,将令鱼再次受到打击,后果大家可想而知。
当发现温度出了问题,先解决温度,解决方法可以参照上面所说的。
当然,当遇到温度引起的水质的问题,可以边控制水质边控制温度。也可以在控水质的同时控制水温,方法很多,例如换水的同时加入经过加温的水之类的方法,简单来说应该是哪样出问题处理哪样,各方面处理后在适当用盐。
以上介绍的三种方法在某些时候某些病症需要同时使用,但按正常的情况下看问题出在哪里,看首先要解决哪方面,有时也会配合其他两项来进行治疗。但必须注意考虑配合使用的另一项会不会导致其他方面的的情况的出现,看看使用的效果和负面影响的的轻重。
其实养鱼需要接触的知识也不少,龙鱼出现问题,大部分是你的设备和水质出了问题,所以平时多观察,多学习,多总结.介绍篇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龍魚疾病的預防
疾病
【白點病】~~~體外蟲 最常見的疾病,其主要肇因乃外源引進,或ICH纖毛蟲趁魚隻因水質惡化、溫差過大,產生緊迫而抵抗力弱時逕而感染。當寄生於魚兒的體表時會吸收魚隻的體液並繁殖,產生白色的斑點狀囊胞,初期多產生於魚鰭,繼而漫延全身,外觀有如全身灑上了白糖一般,受感染的魚兒會為了除癢而磨擦缸壁、裝飾物,造成破皮並引發二次細、黴菌感染。 ※現今市面已有多種治療白點病的藥劑,使用時可配合高溫治療;鹽浴法也不錯。平時魚缸保持28℃以上較不易發生此病,白點病雖易治但也不容小覷,倘若你的魚有久久習慣性感染,那麼表示當初只是抑制生長或驅離而以,甚至有可能已進升為頑固型白點症,躲藏於底材等待機會伺機而動。這時唯有將魚隻搬離,以高濃度的福馬淋藥劑進行消毒,再重新設缸。
【胡椒病】~~~體外蟲由體外蟲所感染,其肇因與白點病雷同,亦是有如黏在表面一般,不過外觀比白點病還要細小,顏色也較米白偏黃色,感染的魚隻初期並無大礙,但晚期體表會有黏膜增生(易引發細菌感染)的情形,值得注意。 ※可使用一般的萬能水治療,並每隔幾日適量換水與追加藥劑,直到魚隻痊癒。
【腫斑病】~~~水質這種病一般雜誌都沒有記載,算是一種很特殊且不多見的龍魚專屬怪病。它看起來很像白點病但顆粒較大、較凸些,外觀上有如長白色肉瘤一般,一樣也是先從鰭面再延伸到身體,嚴重時通常會伴隨著鬍鬚長痘痘,甚至眼球上也會滋長,當數目陸續增加時,您會發現好像大部份併排在末三鰭的邊緣,有時候還會有白色分泌物產生! ※此病非常棘手,以前筆者就有一尾青龍曾發生過此怪病,在未確實知道病因時,我下過各大知名品牌的細菌、黴菌、體內蟲、體外蟲、萬能水…但都只能稍有好轉而無法完全根治。這種怪病與前述兩種疾病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再怎麼嚴重也不會影響食慾』!後來我認為還是『著重於水質』算了,也不管牠了,不過換水頻率有明顯增加,後來長達半年的時間才不藥而癒。同樣的怪病我也曾在某知名量販店的黃金紅龍身上看到,當時詢問業者,但他本身吱嗚其詞也搞不清楚狀況(畢竟此症不多見),只顧著胡亂介紹一些與主題無關緊要的化學治劑,當然他的龍自己本身也治不好!後來我觀察到此店家在更換店面並『換缸』後魚隻就不藥而癒了。從前述我們可以了解水質應該才是主要的重點,所以問題就出在舊缸的水。
【鬍鬚長瘤】~~~水質鬚部長出一小顆、一小顆的肉瘤,最常發生在具有「磨缸」習慣的龍魚身上,由於長期的磨損造成鬍鬚表皮組織受傷,又基於水質不良、病原的影響引爆出發炎腫脹的現象。 ※「長期性」的水質改善多半會不藥而癒。若玩家覺得礙眼,最快的方法是運用麻醉手術將鬍鬚剪斷使其重長,但龍魚與人類相同,隨著年紀的增長復原速度也會跟著拉長,值得深思!另外亦有魚友『移新缸』後痘子消退的情形,因為原缸的水已嚴重惡化(含有刺激雜質),適度換水也無濟於事。 【頭洞症】~~~營養缺乏;原生蟲<情況一:營養缺乏>外觀為細孔狀,此時龍魚『並無厭食情形』,其成因乃長期餵食單一飼料所造成的營養缺乏性疾病(維生素、礦物質)。 ※可於缸內注入綜合維他命補充其營養,幾日後即可改善。<情況二:體內原蟲>由原生蟲寄生所引起(頭槽絛蟲、六鞭毛蟲),感染魚隻會有抖動身體、不安、明顯縮尾,甚至『厭食』的情況產生。 ※可採用原生蟲治劑進行驅蟲,藥劑須依指示再減半使用。
【蝕鱗症】~~~水質、致病菌由於水質管理不當,長期飼養在舊水(水中蓄積過量無機鹽類,導電度破千)的龍魚其鱗片的第一鱗框開始呈現剝落般漸漸溶蝕,整體感觀猶如鉅齒狀一般,然後側線的小孔逐漸變大,嚴重時會併發『蝕斑症』,若不即時處置腐蝕部位容易引發二次細菌感染,鱗片缺口及頭皮也將出現嚴重潰爛情形。此症最常出現在對水質較為敏感的過被金身上,紅龍亦有少數感染例子。 ※良好水質並不會有此病產生,若自家龍魚不幸患有此症,可先利用抗菌藥劑抑制菌類感染。不過治癒後魚兒缺損的鱗片並無法完好如初,這時唯有運用麻醉手術將缺損的部份拔除使其重長。不過有一點需特別注意,不可一次將全部的蝕鱗拔除,需分多次進行,也就是說每次最多只能拔1~2片,等完整長出後在考慮施行下一次手術。因為若是一次全部拔除,魚兒所受的營養無法有效分散給所有新生的鱗片,會有部份受影響而畸形。治療期間要盡可能地提供魚兒最佳的營養!
【蝕斑症】~~~水質、致病菌 早期玩家以「臭頭」稱之,外觀類似頭洞症,不過症狀是呈現腐爛撥落的情形,頭皮腐蝕範圍也較大。通常會伴隨著『蝕鱗症』產生,亦有單獨病發案例。 ※此症不會立即影響龍魚之性命,但很難在短時間內治癒。高雄某水族館也有類似症狀,發生臭頭的魚缸不管養什麼龍都會長臭頭,發病的魚『移缸』後症狀就自然消失了,不必下藥。當然我不敢保證一定有效,但這是最近發生的事實,查不出病因,用抗菌藥跟原生蟲藥都無效,移缸方法可以試試。 【腐鰓病】~~~體外蟲乃由卵圓鞭毛蟲感染引起,此蟲主要寄生於魚的鰓瓣,吸取營養,尤其在25℃以下繁殖更加迅速,傳染性很強。受感染的魚隻呼吸會變得非常急促,色澤也會跟著褪失,嚴重時魚兒會為了獲取足夠的氧氣而有頻頻浮至水面吸氣的情形產生。 ※可用適量的粗鹽及甲基藍液浸泡,治療期間需將溫度提高並加強打氣,每兩、三天換水一次並追加些 許粗鹽與藍藥。
【魚蝨&箭蟲】~~~體外蟲 龍魚的寄生蟲大多於新購混養魚隻或餵食活餌時遭轉寄所引起。『魚蝨』屬甲殼類,約3㎜左右,外觀類似半透明小瓢蟲,多寄生於魚體外,有扁平背甲及吸盤吸附體表。其口部為針狀用來吸取魚的體液,使龍魚體色失去光澤,並造成魚隻不安而磨擦缸壁或底材。『箭蟲』又稱描蟲,大多寄生於鰭部或魚體皮膚內,其頭部為多叉形,直接崁入魚體吸收魚體的營養。長度約1㎝左右,被寄生的體表會有紅腫淤血而後潰爛的現象,並會造成魚兒急躁不安、磨擦缸壁、食慾不振的情形。 ※上述兩種寄生蟲可用人工麻醉拔除。如果數量太多可用龍魚專用除蟲藥殺除,但除蟲藥功效類似農用殺蟲劑,龍魚對藥物又極為敏感,所以務必依規定量再減半使用!因曾聽聞劑量使用不當,龍魚中毒而死的案例。另外要告知各位,魚蝨成長有45~60天的週期性,成蟲生卵後不久即死亡,其卵又不怕藥,此時下藥主要是針對剛孵化的幼生。而高濃度的鹽浴法是無法徹底根絕牠們的,除非將比重提高到接近海水的濃度,但恐怕魚會比寄生蟲先死!據說混養喜食小型甲殼類生物的金、銀鯧可減緩缸內增殖的情形。
【駝形線蟲】~~~體內蟲此乃腸道大型寄生蟲,主寄生於魚隻直腸內,受感染的龍魚主要是因為吃食了帶有病源的卵胎生將魚並遭轉寄而引起。當魚隻靜止時,於肛門部位可見由肛門鑽出的紅色蟲體,當魚隻受驚嚇時,蟲體會縮入肛門;感染魚隻糞便常含粘液,糞便會粘著於肛門呈拖糞狀,並有食慾減退、消瘦,或出現脊椎變曲變形的情形。 ※可使用藥劑溫和的七彩專用線蟲藥或原生蟲治劑(Water Life)進行驅蟲。
【爛鰭病】~~~細菌性此病多發生於魚隻飼養密度過高、水質污染、過濾系統不良或打架後感染引起。患病的魚隻會先由末三鰭邊緣發霉,而魚鰭會呈白色並分泌黏液狀,然後開始潰爛。潰爛的部位成破裂腐爛樣且有泌血斑點產生,當惡化時腐爛的鰭便會開始脫離魚體,並且症狀會逐漸向魚體漫延,最後死亡。 ※可採用市面的治細菌藥劑(ex:藍藥、黃藥)配合高溫治療;鹽浴亦可。
【立鱗病】~~~細菌性又稱松果病,是龍魚在中、幼期較容易發生的一種病症,成魚羅患的機率較小。發生原因乃溫差過大、水質惡化引起,初期魚隻的鱗片約5~8片會略為翻翹,並且鱗片根部會有充血現象,如果不馬上做處理則鱗片會逐漸完全翻翹、紅腫狀似松果,而使鱗片失去保護魚體的作用,遭受細菌侵襲,最後鱗片脫落,潰爛而死亡。 ※初期可用千分之3~5濃度的鹽浴或利用市面上的緩和抗菌藥劑(黃藥)進行藥浴,早期發現早期得以治療。末期得以速效性抗菌劑(抑萬菌)或萬能水治療。
【眼睛白矇】~~~細菌性、水質此乃眼膜受傷,遭受結核菌、弧菌侵入,或ph震盪、不當用藥、水質不良(NO2-)、氮氣進入魚體所引起。初期眼膜出現白霧現象,多為單眼;中期眼球混濁;末期眼睛腫脹並長出白色的棉絮錐形物,此時期若沒有妥善治療會有瞎眼、甚至死亡之虞。 ※可用千分之五濃度的鹽浴法治療,並提高溫度至30~32℃,觀察日後是否有所改善,如無惡化則僅須加強換水,並再追加些許粗鹽即可痊癒。中期以後則須投藥進行藥浴,以黃藥、抑萬菌等抗菌藥或治眼專用藥(水溶性金黴素、青黴素)治療。
【腹水病】~~~細菌性由於魚隻吃食過期、不新鮮的餌食,或餌食帶刺(蝦劍)吞食時傷及內臟,而遭弧菌感染所引起內臟水腫。初期腹部腫脹,肛門有紅腫現象;末期時由於腹部積水壓及魚膘,而使龍魚因失去平衡而側遊或頭部朝下。 ※目前此症末期治癒機率很低,但可嘗試以口服抗生素、或硫磺劑並適量換水,再將溫度調高至30~32 ℃,仍有治癒機會。
【紅斑症】~~~細菌性又稱打印病、開穴病或紅丹毒症。此病可說是龍魚的絕症,多發在幼魚時期,屬濾過性病毒感染。多出現在魚身後半段,初期產生紅色紋塊,繼而紅斑部位腫脹,鱗片翻翹,最後潰爛而死。 ※可嘗試增高溫度至34~36℃,並配合口服腸胃抗生素及藥浴內外治療尚有治癒機會。
【水棲菌病】~~~黴菌又稱水黴病,其病菌附身在魚的傷口處,為灰白色。肉眼可看出在魚的傷口,有如棉絮纖維覆蓋般,魚隻游動不穩健並會磨擦底材或缸壁止癢,身體慢慢虛弱、食慾減退,逐漸衰竭而死。 ※可以鹽浴法並配合高溫治療,或選用抑萬菌、專治黴菌感染的藥劑亦可。
【藥傷】~~~飼主個人造成如果魚兒不甚染病,飼主本身應該要針對~蟲擾、菌侵、敗水去進行「驅蟲」、「抑菌」、「改善水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症下藥』,而不是胡亂地提供一些毫無相關的治劑,譬如當您拉肚子時去吃感冒藥,您說會如何?再者藥浴療程過後一定要馬上局部換水,並配合活性碳的吸附,免得下次的用藥與缸內的殘劑進行化學變化。所有的化學治劑、有機溶劑使用不當多少會對魚隻產生負面影響(玩水草與七彩的玩家應該都會有此體認),其最終也會分解為無機鹽類。在人工環境裡,不像原生地的廣大海洋、湖泊那樣有良好的調節功能,若非刻意破壞,水質總是能保持在一定的合適範圍;反觀密閉魚缸,在長久蓄養之下缸內的導電度必會倍增(一開始的自來水含有約略的礦物質,養殖後因無機鹽的屯機造成導電度大幅增高),如果魚隻長期飼養在這種溶有過多有害雜質的環境裡,身上不出病症(或亂長異物)也難。 ※一般因藥物使用不當而導致龍魚生理失調的案例有:頭上尾下(浮面)直立於水面;呼吸急遽;脹腹翻游;眼睛白濁;身上與鰭部黏液增生(易誘發病原感染)…。若遇到此種狀況務必立即換上已「養好的水」,此段休養期間不要再施用任何化學治劑,通常仍會有恢復的機會。 .............................轉載自azoo討論區作者柳震.........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疾病
【白點病】~~~體外蟲 最常見的疾病,其主要肇因乃外源引進,或ICH纖毛蟲趁魚隻因水質惡化、溫差過大,產生緊迫而抵抗力弱時逕而感染。當寄生於魚兒的體表時會吸收魚隻的體液並繁殖,產生白色的斑點狀囊胞,初期多產生於魚鰭,繼而漫延全身,外觀有如全身灑上了白糖一般,受感染的魚兒會為了除癢而磨擦缸壁、裝飾物,造成破皮並引發二次細、黴菌感染。 ※現今市面已有多種治療白點病的藥劑,使用時可配合高溫治療;鹽浴法也不錯。平時魚缸保持28℃以上較不易發生此病,白點病雖易治但也不容小覷,倘若你的魚有久久習慣性感染,那麼表示當初只是抑制生長或驅離而以,甚至有可能已進升為頑固型白點症,躲藏於底材等待機會伺機而動。這時唯有將魚隻搬離,以高濃度的福馬淋藥劑進行消毒,再重新設缸。
【胡椒病】~~~體外蟲由體外蟲所感染,其肇因與白點病雷同,亦是有如黏在表面一般,不過外觀比白點病還要細小,顏色也較米白偏黃色,感染的魚隻初期並無大礙,但晚期體表會有黏膜增生(易引發細菌感染)的情形,值得注意。 ※可使用一般的萬能水治療,並每隔幾日適量換水與追加藥劑,直到魚隻痊癒。
【腫斑病】~~~水質這種病一般雜誌都沒有記載,算是一種很特殊且不多見的龍魚專屬怪病。它看起來很像白點病但顆粒較大、較凸些,外觀上有如長白色肉瘤一般,一樣也是先從鰭面再延伸到身體,嚴重時通常會伴隨著鬍鬚長痘痘,甚至眼球上也會滋長,當數目陸續增加時,您會發現好像大部份併排在末三鰭的邊緣,有時候還會有白色分泌物產生! ※此病非常棘手,以前筆者就有一尾青龍曾發生過此怪病,在未確實知道病因時,我下過各大知名品牌的細菌、黴菌、體內蟲、體外蟲、萬能水…但都只能稍有好轉而無法完全根治。這種怪病與前述兩種疾病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再怎麼嚴重也不會影響食慾』!後來我認為還是『著重於水質』算了,也不管牠了,不過換水頻率有明顯增加,後來長達半年的時間才不藥而癒。同樣的怪病我也曾在某知名量販店的黃金紅龍身上看到,當時詢問業者,但他本身吱嗚其詞也搞不清楚狀況(畢竟此症不多見),只顧著胡亂介紹一些與主題無關緊要的化學治劑,當然他的龍自己本身也治不好!後來我觀察到此店家在更換店面並『換缸』後魚隻就不藥而癒了。從前述我們可以了解水質應該才是主要的重點,所以問題就出在舊缸的水。
【鬍鬚長瘤】~~~水質鬚部長出一小顆、一小顆的肉瘤,最常發生在具有「磨缸」習慣的龍魚身上,由於長期的磨損造成鬍鬚表皮組織受傷,又基於水質不良、病原的影響引爆出發炎腫脹的現象。 ※「長期性」的水質改善多半會不藥而癒。若玩家覺得礙眼,最快的方法是運用麻醉手術將鬍鬚剪斷使其重長,但龍魚與人類相同,隨著年紀的增長復原速度也會跟著拉長,值得深思!另外亦有魚友『移新缸』後痘子消退的情形,因為原缸的水已嚴重惡化(含有刺激雜質),適度換水也無濟於事。 【頭洞症】~~~營養缺乏;原生蟲<情況一:營養缺乏>外觀為細孔狀,此時龍魚『並無厭食情形』,其成因乃長期餵食單一飼料所造成的營養缺乏性疾病(維生素、礦物質)。 ※可於缸內注入綜合維他命補充其營養,幾日後即可改善。<情況二:體內原蟲>由原生蟲寄生所引起(頭槽絛蟲、六鞭毛蟲),感染魚隻會有抖動身體、不安、明顯縮尾,甚至『厭食』的情況產生。 ※可採用原生蟲治劑進行驅蟲,藥劑須依指示再減半使用。
【蝕鱗症】~~~水質、致病菌由於水質管理不當,長期飼養在舊水(水中蓄積過量無機鹽類,導電度破千)的龍魚其鱗片的第一鱗框開始呈現剝落般漸漸溶蝕,整體感觀猶如鉅齒狀一般,然後側線的小孔逐漸變大,嚴重時會併發『蝕斑症』,若不即時處置腐蝕部位容易引發二次細菌感染,鱗片缺口及頭皮也將出現嚴重潰爛情形。此症最常出現在對水質較為敏感的過被金身上,紅龍亦有少數感染例子。 ※良好水質並不會有此病產生,若自家龍魚不幸患有此症,可先利用抗菌藥劑抑制菌類感染。不過治癒後魚兒缺損的鱗片並無法完好如初,這時唯有運用麻醉手術將缺損的部份拔除使其重長。不過有一點需特別注意,不可一次將全部的蝕鱗拔除,需分多次進行,也就是說每次最多只能拔1~2片,等完整長出後在考慮施行下一次手術。因為若是一次全部拔除,魚兒所受的營養無法有效分散給所有新生的鱗片,會有部份受影響而畸形。治療期間要盡可能地提供魚兒最佳的營養!
【蝕斑症】~~~水質、致病菌 早期玩家以「臭頭」稱之,外觀類似頭洞症,不過症狀是呈現腐爛撥落的情形,頭皮腐蝕範圍也較大。通常會伴隨著『蝕鱗症』產生,亦有單獨病發案例。 ※此症不會立即影響龍魚之性命,但很難在短時間內治癒。高雄某水族館也有類似症狀,發生臭頭的魚缸不管養什麼龍都會長臭頭,發病的魚『移缸』後症狀就自然消失了,不必下藥。當然我不敢保證一定有效,但這是最近發生的事實,查不出病因,用抗菌藥跟原生蟲藥都無效,移缸方法可以試試。 【腐鰓病】~~~體外蟲乃由卵圓鞭毛蟲感染引起,此蟲主要寄生於魚的鰓瓣,吸取營養,尤其在25℃以下繁殖更加迅速,傳染性很強。受感染的魚隻呼吸會變得非常急促,色澤也會跟著褪失,嚴重時魚兒會為了獲取足夠的氧氣而有頻頻浮至水面吸氣的情形產生。 ※可用適量的粗鹽及甲基藍液浸泡,治療期間需將溫度提高並加強打氣,每兩、三天換水一次並追加些 許粗鹽與藍藥。
【魚蝨&箭蟲】~~~體外蟲 龍魚的寄生蟲大多於新購混養魚隻或餵食活餌時遭轉寄所引起。『魚蝨』屬甲殼類,約3㎜左右,外觀類似半透明小瓢蟲,多寄生於魚體外,有扁平背甲及吸盤吸附體表。其口部為針狀用來吸取魚的體液,使龍魚體色失去光澤,並造成魚隻不安而磨擦缸壁或底材。『箭蟲』又稱描蟲,大多寄生於鰭部或魚體皮膚內,其頭部為多叉形,直接崁入魚體吸收魚體的營養。長度約1㎝左右,被寄生的體表會有紅腫淤血而後潰爛的現象,並會造成魚兒急躁不安、磨擦缸壁、食慾不振的情形。 ※上述兩種寄生蟲可用人工麻醉拔除。如果數量太多可用龍魚專用除蟲藥殺除,但除蟲藥功效類似農用殺蟲劑,龍魚對藥物又極為敏感,所以務必依規定量再減半使用!因曾聽聞劑量使用不當,龍魚中毒而死的案例。另外要告知各位,魚蝨成長有45~60天的週期性,成蟲生卵後不久即死亡,其卵又不怕藥,此時下藥主要是針對剛孵化的幼生。而高濃度的鹽浴法是無法徹底根絕牠們的,除非將比重提高到接近海水的濃度,但恐怕魚會比寄生蟲先死!據說混養喜食小型甲殼類生物的金、銀鯧可減緩缸內增殖的情形。
【駝形線蟲】~~~體內蟲此乃腸道大型寄生蟲,主寄生於魚隻直腸內,受感染的龍魚主要是因為吃食了帶有病源的卵胎生將魚並遭轉寄而引起。當魚隻靜止時,於肛門部位可見由肛門鑽出的紅色蟲體,當魚隻受驚嚇時,蟲體會縮入肛門;感染魚隻糞便常含粘液,糞便會粘著於肛門呈拖糞狀,並有食慾減退、消瘦,或出現脊椎變曲變形的情形。 ※可使用藥劑溫和的七彩專用線蟲藥或原生蟲治劑(Water Life)進行驅蟲。
【爛鰭病】~~~細菌性此病多發生於魚隻飼養密度過高、水質污染、過濾系統不良或打架後感染引起。患病的魚隻會先由末三鰭邊緣發霉,而魚鰭會呈白色並分泌黏液狀,然後開始潰爛。潰爛的部位成破裂腐爛樣且有泌血斑點產生,當惡化時腐爛的鰭便會開始脫離魚體,並且症狀會逐漸向魚體漫延,最後死亡。 ※可採用市面的治細菌藥劑(ex:藍藥、黃藥)配合高溫治療;鹽浴亦可。
【立鱗病】~~~細菌性又稱松果病,是龍魚在中、幼期較容易發生的一種病症,成魚羅患的機率較小。發生原因乃溫差過大、水質惡化引起,初期魚隻的鱗片約5~8片會略為翻翹,並且鱗片根部會有充血現象,如果不馬上做處理則鱗片會逐漸完全翻翹、紅腫狀似松果,而使鱗片失去保護魚體的作用,遭受細菌侵襲,最後鱗片脫落,潰爛而死亡。 ※初期可用千分之3~5濃度的鹽浴或利用市面上的緩和抗菌藥劑(黃藥)進行藥浴,早期發現早期得以治療。末期得以速效性抗菌劑(抑萬菌)或萬能水治療。
【眼睛白矇】~~~細菌性、水質此乃眼膜受傷,遭受結核菌、弧菌侵入,或ph震盪、不當用藥、水質不良(NO2-)、氮氣進入魚體所引起。初期眼膜出現白霧現象,多為單眼;中期眼球混濁;末期眼睛腫脹並長出白色的棉絮錐形物,此時期若沒有妥善治療會有瞎眼、甚至死亡之虞。 ※可用千分之五濃度的鹽浴法治療,並提高溫度至30~32℃,觀察日後是否有所改善,如無惡化則僅須加強換水,並再追加些許粗鹽即可痊癒。中期以後則須投藥進行藥浴,以黃藥、抑萬菌等抗菌藥或治眼專用藥(水溶性金黴素、青黴素)治療。
【腹水病】~~~細菌性由於魚隻吃食過期、不新鮮的餌食,或餌食帶刺(蝦劍)吞食時傷及內臟,而遭弧菌感染所引起內臟水腫。初期腹部腫脹,肛門有紅腫現象;末期時由於腹部積水壓及魚膘,而使龍魚因失去平衡而側遊或頭部朝下。 ※目前此症末期治癒機率很低,但可嘗試以口服抗生素、或硫磺劑並適量換水,再將溫度調高至30~32 ℃,仍有治癒機會。
【紅斑症】~~~細菌性又稱打印病、開穴病或紅丹毒症。此病可說是龍魚的絕症,多發在幼魚時期,屬濾過性病毒感染。多出現在魚身後半段,初期產生紅色紋塊,繼而紅斑部位腫脹,鱗片翻翹,最後潰爛而死。 ※可嘗試增高溫度至34~36℃,並配合口服腸胃抗生素及藥浴內外治療尚有治癒機會。
【水棲菌病】~~~黴菌又稱水黴病,其病菌附身在魚的傷口處,為灰白色。肉眼可看出在魚的傷口,有如棉絮纖維覆蓋般,魚隻游動不穩健並會磨擦底材或缸壁止癢,身體慢慢虛弱、食慾減退,逐漸衰竭而死。 ※可以鹽浴法並配合高溫治療,或選用抑萬菌、專治黴菌感染的藥劑亦可。
【藥傷】~~~飼主個人造成如果魚兒不甚染病,飼主本身應該要針對~蟲擾、菌侵、敗水去進行「驅蟲」、「抑菌」、「改善水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症下藥』,而不是胡亂地提供一些毫無相關的治劑,譬如當您拉肚子時去吃感冒藥,您說會如何?再者藥浴療程過後一定要馬上局部換水,並配合活性碳的吸附,免得下次的用藥與缸內的殘劑進行化學變化。所有的化學治劑、有機溶劑使用不當多少會對魚隻產生負面影響(玩水草與七彩的玩家應該都會有此體認),其最終也會分解為無機鹽類。在人工環境裡,不像原生地的廣大海洋、湖泊那樣有良好的調節功能,若非刻意破壞,水質總是能保持在一定的合適範圍;反觀密閉魚缸,在長久蓄養之下缸內的導電度必會倍增(一開始的自來水含有約略的礦物質,養殖後因無機鹽的屯機造成導電度大幅增高),如果魚隻長期飼養在這種溶有過多有害雜質的環境裡,身上不出病症(或亂長異物)也難。 ※一般因藥物使用不當而導致龍魚生理失調的案例有:頭上尾下(浮面)直立於水面;呼吸急遽;脹腹翻游;眼睛白濁;身上與鰭部黏液增生(易誘發病原感染)…。若遇到此種狀況務必立即換上已「養好的水」,此段休養期間不要再施用任何化學治劑,通常仍會有恢復的機會。 .............................轉載自azoo討論區作者柳震.........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龍魚初期矇眼处理方法
龍魚初期矇眼处理方法(原创)
以下为本人经验之谈,本人的宝石因水质变老,没及时换水,造成龙鱼眼睛雾状白矇.
处理方法:
1,换水三分之一(三天换一次水)
2,加盐
3,升温至31度
4,用一种名叫鱼眼宝的药粉,(用法,当鱼儿游过来时,朝它的眼撒药粉,(控制在剂量内))
痊愈时间:一个星期
以下为本人经验之谈,本人的宝石因水质变老,没及时换水,造成龙鱼眼睛雾状白矇.
处理方法:
1,换水三分之一(三天换一次水)
2,加盐
3,升温至31度
4,用一种名叫鱼眼宝的药粉,(用法,当鱼儿游过来时,朝它的眼撒药粉,(控制在剂量内))
痊愈时间:一个星期
龙鱼之常见疾病
实站临床经验如下
:龙鱼之常见疾病
作者:柳震 发表日期:2002/8/16
◎ 【烂鳍病】 ~
此病多发生于鱼只饲养密度过高、水质污染、过滤系
统不良或打架后感染引起。患病的鱼只会先由末三鳍
边缘发霉,而鱼鳍会呈白色并分泌黏液状,然后开始
溃烂。溃烂的部位成破裂腐烂样且有泌血斑点产生,
当恶化时腐烂的鳍便会开始脱离鱼体,并且症状会逐
渐向鱼体漫延,最后死亡。
可采用市面的治细菌药剂(ex:蓝药、黄药)配合高
温治疗。盐浴亦可。
◎ 【腹水病】 ~
腹水病大多发生于幼龙时期,多为吃食过期、不新
鲜的饵食,或饵食带刺(虾剑)吞食时伤及内脏,
而遭弧菌感染引起内脏水肿。初期腹部肿胀,肛门
有红肿现象;末期时由于腹部积水压及鱼膘,而使
龙鱼失去平衡,头部朝下。
目前此症末期治愈机率很低,但可尝试以口服抗生
素、或硫磺剂并适量换水,再将温度调高至30~32
℃,仍有治愈机会。
可参阅慈鲷版*主题『武功秘籍~腹水症的克星』
◎ 【腐鳃病】 ~
此症因卵圆鞭毛虫所引起,此虫主要寄生于鱼的鳃
瓣,吸取营养,再进行核分裂繁殖,尤其在25℃左
右繁殖迅速,传染性很强。多发生于水质恶化的鱼
缸,鱼的呼吸会非常急促,色泽也会跟着褪失。
可用适量的粗盐及甲基蓝液浸泡,治疗期间需将温
度提高并加强打气,每两、三天换水一次并追加些
许粗盐与蓝药。
◎ 【白点病】 ~
最常见的疾病,无论淡水、海水皆会发生。此病是
由一种ich的纤毛虫引起,繁殖速度惊人!尤其在
24℃以下更易发生,是由单一细胞进行核分裂,一
小时内可由一个繁殖为三千多个。若提高个一、两
度可加快它们的繁衍过程,令其脱离寄主转离战场
,要是将温度调至30℃以上时便会停止分裂或者死
亡。ich习惯趁鱼只抵抗力弱时才寄生于鱼儿的体
表吸收鱼只的体液并繁殖,产生白色的斑点状囊胞
。初期多产生于鱼鳍,继而漫延全身,鱼儿也会为
了除痒而磨擦缸壁、装饰物,造成破皮并引发二次
霉菌感染。
现今市面已有多种治疗白点病的药剂,使用时可配
合高温治疗,盐浴法也不错。鱼缸保持28℃以上较
不易发生此病,白点病虽易治但也不容小觑。
倘若你的鱼有久久习惯性感染,那么表示当初只是
抑制生长或驱离而以,甚至有可能已进升为顽固型
白点症,躲藏于底材等待机会伺机而动。这时唯有
将鱼只搬离,以高浓度的福马淋药剂进行消毒,再
重新设缸。
◎ 【立鳞病】 ~
又称松果病,是龙鱼在中、幼期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病
症,成鱼罗患的机率较小。发生原因乃温差过大、水
质恶化引起,初期鱼只的鳞片约5~8片会略为翻翘,
并且鳞片根部会有充血现象,如果不马上做处理则鳞
片会逐渐完全翻翘、红肿状似松果,而使鳞片失去保
护鱼体的作用,遭受细菌侵袭,最后鳞片脱落,溃烂
而死亡。
初期可用一百公升水加入一公斤粗盐并调温至32~34
℃浸浴,并加强水中溶氧,每隔三天换水1/4。倘若
逆鳞面积较大则需投入适量的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及其它病变。
<vincent>:最近我养了一只龙鱼大约15公分左右,
今天突然看到它的身体大约中间的地方鳞片向外翻起
,大约六、七片左右,请问我现在应该怎么办?我现
在水温大约二十八度.......
<龙龙>:哇!这可能是「立鳞病」又称「松果病」,
必需加温至约30度,再加入「黄药」,黄药必小心使
用,因为「它」很伤龙鱼,药效只有24小时,也必需
常换水,这也是水质不好所引起的。像我也时常在换水
;约二个星期就换三分之一,所以目前来说我的「红尾
金」还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的疾病。祝你的龙鱼早日康复!
<ㄚ彬>:用t牌的万能水,价钱贵了一点,但是很好用
,我的龙鱼立鳞、眼睛白蒙就是此药医好的。
<阿旺>:黄药是最常用在龙鱼身上治细菌性感染的药,
使用前先换水再下药,勿开灯。请参考说明书及店员解说~
◎ 【眼睛白浊】 ~
此乃眼膜受伤,遭受结核菌、弧菌侵入或水质不良、
氮气进入鱼体所引起。初期眼膜出现白雾现象,多为
单眼;中期眼球混浊;末期眼睛肿胀并长出白色的棉
絮锥形物,此时期若没有妥善治疗会有瞎眼、甚至死
亡之虞。
初期应急刻换水1/3,并加入适量粗盐,浓度约千分
之五,并提高温度至30~33℃,观察两日是否改善,
如无恶化则仅须加强换水(每三日换1/4)并再添入些
许粗盐即可痊愈。中期以后则须投药进行药浴,以水
溶性金霉素、青霉素或治眼专用药治疗。 <太极龙>:
据说水里呈酸性太高的话,就会很容易发生蒙眼,原因
是过酸会造成细菌的大量繁殖,不知对否?(相对于龙
来说)
<柳震>:在饲育坦鱼的环境里,富含牠们理想的钙
、镁等金属离子,水质呈现碱性,但若是鱼只饲养密
度过大,鱼粪、残饵累积过多的话亦会导致坏菌大量
繁殖,因为「致病菌」与「有机营养菌」一样,平常
是靠分解有机物与蛋白质赖以维生的。所以【ph过高
或过低】并非是决定致病菌多寡的原因,而是【有机
物的量】!
当然你的说法也不完全错,因为水中的残饵、粪便等
有机质累积过多之后,当有机营养菌将之分解成无机
盐(硝酸盐、磷酸盐….)后,无机益菌因工作负荷太
大无法有效将之分解,过多的无机盐类会造成水质迅
速降酸,亦会造成鱼只身体不适,而此时「致病菌」
就会趁火打劫了!
一般鱼缸内的『致病菌』大多是经由外源引进,亦有
可能因水质有机物过多而自行繁衍出来。
此菌又称『条件性病菌』,其数量多寡并不影响鱼只发
病的机率,而是在某些条件的构成之下(ex:不当换水、
温差过大、受伤、ph震荡、水质不良)造成鱼只免疫
系统不良、抵抗力减弱时才会转寄鱼只身体,导致发
病。
<阿家>:过酸会造成细菌的大量繁殖,不太可能啊!
柳震兄说的很好,再补充~ph较高[氨nk3]毒性越高,
ph较小时亚硝酸反之。
蒙眼的主因是在硝酸盐,为生物氧化之产物[饲料与便
便经消化菌转换]龙鱼看起来很健康但在长期高硝酸盐
水中会造成此现象,结论也就是要有良好水质啦!不
可大量换水,以规律而行。
◎ 【水栖菌病】 ~
又称水霉病,其病菌附身在鱼的伤口处,为灰白色。
肉眼可看出在鱼的伤口,有如棉絮纤维覆盖般,鱼只
游动不稳健并会磨擦底材或缸壁止痒,身体慢慢虚弱
、食欲减退,逐渐衰竭而死。
可以盐浴法并配合高温治疗,或选用市面治霉菌感染
的药剂。
◎ 【体外寄生虫】 ~
龙鱼的寄生虫大多于喂食活饵时遭转寄引起,常见的
有鱼虱、箭虫。
『鱼虱』属甲壳类,约3~5㎜,肉眼可见,多寄生于
鱼体外,有扁平背甲及吸盘吸附体表。口部为针状用
来吸取鱼的体液,使龙鱼体色失去光泽,并造成鱼只
不安而磨擦缸壁或底材。
『箭虫』又称苗虫,大多寄生于鳍部或鱼体皮肤内,
其头部为多叉形,直接崁入鱼体吸收鱼体的营养。长
度约1㎝左右,被寄生的体表会有红肿淤血而后溃烂
的现象,并会造成鱼儿急躁不安、磨擦缸壁、食欲不
振的情形。
上述两种寄生虫可用人工拔除。如果怕惊吓龙鱼可以
市面除虫药杀虫,但除虫药功效类似农用杀虫剂,龙
鱼对药物又极为敏感,所以务必依规定再减半使用!
因曾听闻药物使用不当,龙鱼中毒而死的案例。
<nan>:龙鱼鳞片下长了个东西好象是箭虫,要如何
治疗?约25公分。
<阿旺>:箭虫是大型寄生虫,下寄生虫药是很危险
的,但用黄药却杀不死寄生虫!
箭虫的处理-
1.直接拔除鳞片。
2.混养金鲳或银鲳鱼,鲳鱼会吃。
◎ 【体内原生虫】 ~
<阿甲>:通常经由水中传播而寄生在鱼类消化道,又
不会被鱼只消化掉的寄生虫为绦虫(或称头槽绦虫),
一般头槽绦虫的最终宿主为鱼类,在鱼只体内产卵,卵
大小约0.05mm,随宿主排泄排入水中,在水温28~30
度孵化为幼虫,俗称六钩幼虫。六钩幼虫多以剑水蚤等
桡脚类为宿主,然后由鱼类吞食绦虫幼虫的宿主后,转
移到鱼只体内,发育为成虫,在鱼只体内进行下一次循
环,成熟的掏虫体宽1-2mm,长可达数公分,成白色链
带状,绦虫在鱼只消化道中大量繁殖,除了吸取鱼只养
分外(这还不至于致命),严重的感染是大量虫体阻塞
消化道,造成鱼腹膨胀,无法进食,最后死亡。可怕的
是绦虫感染并非立即死亡,而是一拖再拖,非得把缸内
所有鱼只都传染到不罢休,且初期病征并不明显,等到
发现时,整缸都是寄生虫,无法防治。由于绦虫种类多
达200种,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这是书上
说的。所以通用的驱虫药,杀虫效果恐怕不是全效性,
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打断绦虫的生命循环,也就是说,
当虫卵孵化成幼虫时,阻绝幼虫的宿主—剑水蚤,只要
水中没有此类生物,六钩幼虫就无法生存,鱼只也不会
因吞食剑水蚤而感染,所以干净的水质是很重要的。同
样,从陆路管道传播的寄生虫,是否会在鱼只体内存活
,还不清楚,但最佳保证是不要喂食来路不明的饵料,
除非经过杀虫(菌)的程序。天子兄建议用冷冻虾喂食
,在低温冷冻之下,也有相当的杀(虫)菌作用,挺不
错的办法。
<阿威>:成熟的绦虫体肉眼看ㄉ到吗?初期病征有什
ㄇ特征ㄋ?要如何预防ㄚ?
<柳震>:1.可从粪便或解剖的鱼肠胃里发现,初期并
没有明显的特征,鱼只依然活泼好动,一旦数量过多阻
塞肠道,鱼儿就会有厌食及不安的情况出现。2.防不胜
防,其实只要是活饵都会有与其共生之寄生虫及带菌的
问题,而龙鱼只要身体稳健是不会有生命之忧的。
我们最该担心的体内或体外寄生虫应该是投宿在『水
生饵(鱼、水生昆虫、虾蟹…)』身上的才对,这些原
本就生活在水里等待寄宿的寄生虫较有机会与能力转
寄到鱼只的身上,所以对于「陆生活饵」所担心的重
点是杀虫剂残留的问题,而不是寄生虫!当然也是有
水陆两栖的体内宿虫,只是这种个体并不多。
喂食陆生饵最好找野外的较无杀虫剂的困扰;喂食水
生饵可先用市售杀菌(虫)药先做好检疫再投喂鱼只。
阿甲大大所说的冷冻虾是不错的做法,不过冷冻并非
能玩全杀尽所有的原生虫与菌类,尤其「虫卵」或部
份的细菌可藉由0℃以下的温度先暂缓繁衍,一旦到
宿主温暖的胃里就会再出来做怪了。除非是100℃的
高温才能有效根除细菌与原生虫的问题。不过使用冷
冻虾至少比活虾安全多了!
<su>:请教一下各位大大,龙鱼如果都喂食活饵需
要定时驱虫吗(体内虫)?还是说只要鱼要好好的就不
要驱虫呢?
<柳震>:在自然界吃活饵的动物多多少少身体都会
带些共生的生物,不过只要水质稳定、鱼只强健就不
会有发病的情况产生。所以鱼只吃饵正常、活泼好动
就不要随便下药驱虫!
<阿甲>:稳定的鱼缸是一个缩小的生态,当然什么
怪家私都会存在于缸内,与鱼只共生。自然界的鱼自
由生存于天地间,但生病了虽得靠自己,不像于缸里
的鱼只,虽少了悠游自在的环境,但生病了有饲主照
顾。谁比较幸福呢?我想庄子也不知道吧。以前草缸
养七彩时,刚开始一天到晚为了七彩驱虫,把七彩搬
来搬去的,弄得神经兮兮,后来倦了,也懒了,七彩
也活的好好的,从未因寄生虫而生病。柳兄的经验应
该没错,只要鱼缸生态稳定,鱼只健康,倒不必为了
看到寄生虫就急急忙忙的下药。前几天,突然看到一
只圆圆扁扁的虫吸附在过背金的胸鳍,查了一下,好
像是鱼虱,但不想下药,也不想为了除虱,辛辛苦苦
的把龙抓出来,等了两天,鱼虱不见了。虽不晓得鱼
虱是死了,还是潜伏在其它地方,不过还是决定先观
察再说,反正龙鱼仍旧健康活泼。耐心与关心吧,我
想这应是养鱼的重要经验。
◎ 【红斑症】 ~
又称打印病、开穴病或红丹毒症。此病可说是龙鱼的
绝症,多发在幼鱼时期,属滤过性病毒感染。
多出现在鱼身后半段,初期产生红色纹块,继而红斑
部位肿胀,鳞片翻翘,最后溃烂而死。
可尝试增高温度至34~36℃,并配合口服肠胃抗生素
及药浴内外治疗尚有治愈机会。
标题:龙鱼之外部症状
作者:柳震 发表日期:2002/8/16 上午 12:52:33
IP:218.32.159.124
◎ 【掉眼】 ~
<阿钧>:我想这个问题最常发生在龙鱼身上,而常
见的回答方式,不外乎ㄟ不要喂朱纹锦和虾啦!还有
放乒乓球啦...等等。但这都是止于听说,没有直接的
证据显示,我之前也是为掉眼问题所苦,龙鱼已经1
岁半了,有人干脆说没救了,都已经50多公分了,
想想可能是吧!看看日本龙鱼杂志上的鱼掉眼的比例
相当多,试试追求完美的阿本仔都没办法了,我们是
否也该死心了呢?但~终于~历经1年多的观察找出了
大方向,开始着手实验,两个月来我的大龙恢复神速
,从之前的严重掉眼到现在的完全平贴,真的有一点
不敢相信!
<阿旺>:阿钧那只血红龙当初设缸在昏暗5尺缸环
境,三面有围黑色背景,因单面掉眼就利用4尺黑圆
桶养在阳台,采光充足跟水池养法接近。2个月后抓
下放置另外六尺缸(见阿钧相簿)可以看到左右两眼平
贴,已不见掉眼迹像。另一只过背金养在昏暗5尺缸
也是短期间就掉眼.现已经移至采光充足的4尺缸,与
血红龙同环境(隔壁),现在掉眼情况已改善逐渐恢复。
本人大致认为~
1.掉眼因素在于缸内环境,如果饲养处发生掉眼情况
建议移缸到采光良好之处。
2.治疗掉眼可买黑色的塑料纤维大圆桶子来改善,使
鱼强迫眼睛向上看,喂食尽量以上浮型为主。
3.这只是本人观察研究阿钧的改善结果判断,并不代
表完全正确。
预防~眼睛视野过小,尤其设缸环境在昏暗光线不佳之
地方最易发生,有贴黑纸最好只贴背部,侧面只贴一
面配合水流,龙鱼会栖身在有贴黑纸的侧面望眼注视
看没贴黑纸的侧面及正面。白天最好开灯,喂饵以一
餐能吃完就好。龙于是掠食性,视力超强,室内的采
光够亮鱼的视野会跟着拉长(看的较远)。
<小呈>:请问把水中灯放在水底往斜上照射真的可
以避免眼睛下垂吗?我是看百变神龙上写的。
<阿旺>:把水中灯放在水底往斜上照射真的可以避
免眼睛下垂吗? 我的看法是---错!
<小呈>:请问阿旺兄,那为什么书上会这么写呢?
那不是在误导读者吗?那有什么小招术可以避免下垂
呢?
<阿旺>:
1. 杂志所报导都是访问水族馆或玩家业者综合性的论
点,并非经过正确实验成功而发表,再说杂志的编辑
人员也非一定养过龙鱼,如果他们要报导鲨鱼难不成
也要养一只来编辑吗?所以收集来的资料仅供参考,
杂志社并不是要刻意误导,了解吗。
2.水中灯放在水底往斜上照射-如此做法有些龙鱼游姿
反而会顷斜,有人认为龙鱼会因强光刺眼而不敢往下
视,如果这么神奇那水中灯身价必定爆涨了。
3.防止掉眼依个人的看法是缸内环境与缸外采光的搭配
,也就是龙鱼缸放置的地点采光要良好,治疗掉眼~
(1) 可以使用混养龙鱼的方式(2)使用黑色大圆桶治疗(3)
隔壁缸再养一只龙鱼使他们对视,同混养得道理一样。
<龙>:小弟养ㄌ一条龙鱼38公分和5条蓝六间8公
分,用5尺缸养ㄉ,因怕被龙鱼吃掉所以用透明ㄉ压
克力将龙鱼和蓝六间隔开,因六间是下层水域ㄉ鱼,
大部分都在鱼缸底层,那这样会不会造成龙鱼眼睛
「掉眼」,如会ㄉ话有甚ㄇ办法改善...?
<阿旺>:如果你的龙鱼已在缸内饲养3个月以上且
无掉眼现象,混养六间将不会造成掉眼,因为个人与
阿钧实验结果龙鱼掉眼跟环境最有关联,所以放心吧!
<龙>:再请教旺兄,龙鱼以养一年多ㄌ,无掉眼,
蓝六间是昨天放下缸,那这样应该不会有掉眼ㄉ问题
吧???
<阿旺>:放心啦!我的龙鱼缸内有花罗汉、鸭嘴、
异型,都是底栖型的鱼,但是龙鱼都没掉眼,此缸已
经饲养过3只红龙都正常。
◎ 【胡须纠结】 ~
<龙龙>:我的龙鱼的胡须为什么一直「重叠」呢?
鱼缸中也有加装「沈水马达」,烦请再告知,谢谢!
<柳震>:当龙鱼的体质不佳时,有时候就会有这种
情况发生,可从饵料及水质方面去着手~
喂食宜多元化,偶而可用针筒注射「综合维他命」于
活饵上喂龙鱼,或直接添入缸内亦可。
至于水质也要控制得当,益菌的培养是值得深思的议
题,滤材的选购亦是一门学问。
◎ 【脱缸】 ~
<jame>:请问龙鱼肛门红红的怎么办?应该是喂太多,
水质很好,每天换水少许,有养水,请各位先进指导!
缸子2尺×1尺×1.5尺。鱼20公分
<阿旺>:脱肛!请问有无喂食干燥虾?先饿3天后,
再用少量面包虫喂食。
<jame>:谢谢阿旺兄,前几天有喂干燥虾,请问要下
黄药吗?
<阿旺>:黄药先别下,轻微症状的先禁食可以让脱肛
情况改善,3天后喂食小的面包虫-刚脱壳的最好,初期
数量3-4条就好,症状改善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爌肉>:以市售干燥虾来分的话,黑壳虾的头比较刺,
厂商没有处理过,若小只的龙会比较容易脱肛。南极虾
的头都有处理过,比较不会发生脱肛情形,目前还有一
种新产品--已剥壳的,可以考虑。以喂食来说,可以先
泡热水软化再喂食,黑壳虾较易就口,一口一只,难免
会有消化不良造成脱肛。南极虾较大只,需要剥成一小
块,才容易就食。
◎【驼背】 ~
<龙龙>:救救我呀!我的爱鱼「红尾金龙」变驼背
了!不知是什么原因。它约20公分,前一阵子几乎
都吃「蟋蟀」而且每次都吃4、5只,又吃干燥虾,
这样子约一个星期。我有听说让「它」吃太饱及营养
不均才会造成的,不知是不是正确,如何改善也烦请
告知!
<阿旺>:吃太饱-肥胖;营养不均-瘦弱。但是变驼
背应该是环境因素居多~缸子太小,长期造成。
个人建议鱼缸尺寸最少长度5尺,宽2尺以上,再加
上适度的水流供运动。用个沉水马达制造水流作复健
,相信会有帮助.但不能保证一定会完全好。
◎【翻鳃】 ~
水质不良、降酸太快(硝酸盐、…);水中含氧不足;
水温过冷或过热,鳃部敏感皆是会造成翻鳃的因素。
可增设扬水器、恒温器及增加溶氧,龙鱼有逆水而游
的习惯,轻微可藉由扬水器改善,严重者需动手术,
约两个月就会长出来了。
◎ 【外伤】 ~
诸如掉鳞、断须、破鳍、擦伤……等。
打架、惊吓、跳跃或因追捕活饵时而造成,宜稍加注
意混养问题,多观察并避免不必要的惊扰。
<kk>:紫底过背摔在地上,经一番功夫扶回鱼缸后
发现尾鳍断1/3,腹鳍3/4多处插伤,天阿!该怎办?
会好吗?可以全好吗?会有内伤吗?我该怎样治疗他
ㄋ?麻烦帮帮忙!
<阿旺>:先让龙鱼安心养伤,避免细菌感染。健康
回复后再考虑用麻醉药来修剪断鳍部位,请有经验的
水族人员帮忙。
◎ 【潜水艇】 ~
<阿q>:我的龙龙刚买回一个礼拜左右,这几天出
现尾上头下的直立情况,怎么办?鱼缸现况...水温32
度有下黄药和粗盐(黄药遵照份量稍微减少一点)另
加沉水马达冲水增加溶氧量,怎么办?帮帮我!
<阿旺>:这只鱼很明显平衡器官鱼膘已受伤,退回
更换吧!有些水族馆会以半价出售倾斜垂直游的鱼,
但治愈机会都不高。
<柳震>:
『情况一』环境落差太大>
同批进口的龙鱼有一部分体质较弱,当环境不适、(温度
;水质)受到压迫时会有全身紧缩、游姿不正常的状况
发生。
『情况二』缺氧>
不当换水(残氯太多)、停电太久对于体质较差的
龙鱼会造成鱼膘病变。
建议:养鱼急不得,事后补救倒不如事前的未雨绸
缪,不过既然发生了~
(1) 如果买回来立即如此,可如旺哥所云与店家商量
寻求一个互相都可接受,彼此不吃亏的最佳解决方
法。
(2) 要是买回来养了一段时间才如此,那么表示你所
塑造的环境牠无法适应。
如你所述加强溶氧是不错的方式,但如果鱼儿身体
已非常虚弱,那么建议水流不宜过大,否则可能造
成二次伤害。会吃饵就越有治愈机会,倘若不吃可
下些营养水直接由鱼的鳃与皮肤吸收。
<爌肉>:水位放至只有龙鱼体高的两倍高,水流
太强会造成于习惯性和水流抗衡,若身体强健,可
以改善*立正*的困扰,并且胸鳍会变长,但改善之
后要回复之前的饲养状态,否则后方三尾鳍会因长
期抗衡的结果,造成无法完全张开,游的时候,会
感觉鳍好象缩在一起。若身体虚弱,建议水流轻微
即可,先把身体养好在说。不过,说真的能换就换
吧!
标题:龙鱼之特殊症状
作者:柳震 发表日期:2002/8/16 上午 12:50:49
IP:218.32.159.124
◎ 【头洞症vs蚀斑症】 ~
<king>:请问如何医冶头洞症?头上己有七、八个
小吼,约1mm 直径,但还肯进食.约三十多公分(红尾
金)。
<fisher>:这是龙鱼的头洞病,这是长期饲食同一
种饲料或饵料所造成的营养性疾病,只要多样化喂食
,并定期添加综合维他命,就可以达到改善的效果。
<rox>:还肯进食ㄉ话试试dimetridazole或是
metronidazole加到水中或是食物中作治疗, 最好是
捞出到隔离缸治疗,原来的缸子好好消毒清洁一下啰!
<蔡头>:我的龙鱼并无喂食单一食物,水质控制稳
定,但头洞病依然发生了,请求各位先进告诉我治疗
的方法,非常感激!ps: 最近有下过黄药和盐,但并
无好转,真的很急,因发病面积越来越大。
<柳震>:鱼只发病大多是「外源引进」或「水质不
良」所引起,但有些鱼是「本身个体的问题」,偶而习
惯性发病…!
※『头洞症』~
(情况一:营养缺乏)外观为细孔状,初期感染很难
断定肇因为何,不过此时龙鱼并无厌食情形,可先以
「维他命」补充其营养并观察是否有明显改善。
(情况二:体内原生虫)由原生虫之寄生所引起(头
槽绦虫、毛细线虫、六鞭毛虫),感染鱼只会有抖动身
体、不安、食欲减退的状况产生,可用「七彩专用除
体内原生虫药」进行治疗,药剂须依指示再减半使用。
※『蚀斑症』~
早期玩家以「臭头」称之,外观类似头洞症,不过症状
是呈现腐烂拨落的情形,其肇因为「致病菌」所引发,
此症不会立即影响龙鱼之性命,但很难在短时间内治愈
,可能须花点时间。市售黄药只能治疗较初级的细菌感
染疾病,对于此病及红斑症、腹水症似乎无明显疗效,
我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您可以选购「t牌万能水」或
「抑万菌」等特效药试试。倘若仍然无改善情形,可能
得将龙鱼移到它缸继续药浴,旧缸与过滤设备须以福玛
林消毒并洗净后再重新养水设缸。
<阿旺>:在高雄某水族馆也有类似症状,发生臭头的
鱼缸不管养什么龙都会长臭头,发病的鱼移缸后症状就
自然消失了,不必下药。当然我不敢保证一定有效,但
这是最近发生的事实,查不出病因,用黄药跟原生虫药
都无效,移缸方法可以试试。
<初行雁>:有听某位前被提起过~当水中缺乏某种矿物
质时也有可能引发头洞症~可从水中矿物质含量着手。
◎ 【胡须长痘子】 ~
<阿雄>:各位前辈小弟的爱鱼(红龙)最近胡须长了
又像是水泡又像是肉瘤的东西,下了黄药好象不见好转,
两边的胡须都因长水泡而导致前端弯曲,还请有经验的
前辈帮忙救救我的鱼,谢谢!
<阿旺>:这症状以前发生过,用药不是办法,剪掉重
长就好了(不是非常好的方法,但真的有效)。
◎ 【白内障】 ~
<东唯>:昨天去外面吃饭,饭馆旁边有家水族馆。
所以吃完后也就顺便过去看一看逛一逛。它有卖约
20cm的红尾金、珍珠等。但还有一尾有70cm
或75cm大的一尾龙鱼,这尾龙鱼应该算蛮肥的,
有一眼白白浊浊,很像白内障。想问问:鱼会有白内
障嘛?什么原因会造成呢?
<阿旺>:眼球构造中的水晶体,就如同相机的镜头
一般,应保持清彻明亮,才能得到清晰的影像。若水
晶体变得混浊,影响视力,便是我们所称的白内障。
白内障可因为老化、外伤、药物、先天性...等原因造
成,由于目前仍无有效药物能使白内障「浊者自清」,
开刀仍是主要的选择.但鱼若要开刀.....。
<爌肉>:如果只是眼表白蒙,提早治疗都可以治愈,若
已经造成内部白蒙,而外表伤口已愈合,那下什么药
都没救了,永远都是白内障。
:龙鱼之常见疾病
作者:柳震 发表日期:2002/8/16
◎ 【烂鳍病】 ~
此病多发生于鱼只饲养密度过高、水质污染、过滤系
统不良或打架后感染引起。患病的鱼只会先由末三鳍
边缘发霉,而鱼鳍会呈白色并分泌黏液状,然后开始
溃烂。溃烂的部位成破裂腐烂样且有泌血斑点产生,
当恶化时腐烂的鳍便会开始脱离鱼体,并且症状会逐
渐向鱼体漫延,最后死亡。
可采用市面的治细菌药剂(ex:蓝药、黄药)配合高
温治疗。盐浴亦可。
◎ 【腹水病】 ~
腹水病大多发生于幼龙时期,多为吃食过期、不新
鲜的饵食,或饵食带刺(虾剑)吞食时伤及内脏,
而遭弧菌感染引起内脏水肿。初期腹部肿胀,肛门
有红肿现象;末期时由于腹部积水压及鱼膘,而使
龙鱼失去平衡,头部朝下。
目前此症末期治愈机率很低,但可尝试以口服抗生
素、或硫磺剂并适量换水,再将温度调高至30~32
℃,仍有治愈机会。
可参阅慈鲷版*主题『武功秘籍~腹水症的克星』
◎ 【腐鳃病】 ~
此症因卵圆鞭毛虫所引起,此虫主要寄生于鱼的鳃
瓣,吸取营养,再进行核分裂繁殖,尤其在25℃左
右繁殖迅速,传染性很强。多发生于水质恶化的鱼
缸,鱼的呼吸会非常急促,色泽也会跟着褪失。
可用适量的粗盐及甲基蓝液浸泡,治疗期间需将温
度提高并加强打气,每两、三天换水一次并追加些
许粗盐与蓝药。
◎ 【白点病】 ~
最常见的疾病,无论淡水、海水皆会发生。此病是
由一种ich的纤毛虫引起,繁殖速度惊人!尤其在
24℃以下更易发生,是由单一细胞进行核分裂,一
小时内可由一个繁殖为三千多个。若提高个一、两
度可加快它们的繁衍过程,令其脱离寄主转离战场
,要是将温度调至30℃以上时便会停止分裂或者死
亡。ich习惯趁鱼只抵抗力弱时才寄生于鱼儿的体
表吸收鱼只的体液并繁殖,产生白色的斑点状囊胞
。初期多产生于鱼鳍,继而漫延全身,鱼儿也会为
了除痒而磨擦缸壁、装饰物,造成破皮并引发二次
霉菌感染。
现今市面已有多种治疗白点病的药剂,使用时可配
合高温治疗,盐浴法也不错。鱼缸保持28℃以上较
不易发生此病,白点病虽易治但也不容小觑。
倘若你的鱼有久久习惯性感染,那么表示当初只是
抑制生长或驱离而以,甚至有可能已进升为顽固型
白点症,躲藏于底材等待机会伺机而动。这时唯有
将鱼只搬离,以高浓度的福马淋药剂进行消毒,再
重新设缸。
◎ 【立鳞病】 ~
又称松果病,是龙鱼在中、幼期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病
症,成鱼罗患的机率较小。发生原因乃温差过大、水
质恶化引起,初期鱼只的鳞片约5~8片会略为翻翘,
并且鳞片根部会有充血现象,如果不马上做处理则鳞
片会逐渐完全翻翘、红肿状似松果,而使鳞片失去保
护鱼体的作用,遭受细菌侵袭,最后鳞片脱落,溃烂
而死亡。
初期可用一百公升水加入一公斤粗盐并调温至32~34
℃浸浴,并加强水中溶氧,每隔三天换水1/4。倘若
逆鳞面积较大则需投入适量的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及其它病变。
<vincent>:最近我养了一只龙鱼大约15公分左右,
今天突然看到它的身体大约中间的地方鳞片向外翻起
,大约六、七片左右,请问我现在应该怎么办?我现
在水温大约二十八度.......
<龙龙>:哇!这可能是「立鳞病」又称「松果病」,
必需加温至约30度,再加入「黄药」,黄药必小心使
用,因为「它」很伤龙鱼,药效只有24小时,也必需
常换水,这也是水质不好所引起的。像我也时常在换水
;约二个星期就换三分之一,所以目前来说我的「红尾
金」还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的疾病。祝你的龙鱼早日康复!
<ㄚ彬>:用t牌的万能水,价钱贵了一点,但是很好用
,我的龙鱼立鳞、眼睛白蒙就是此药医好的。
<阿旺>:黄药是最常用在龙鱼身上治细菌性感染的药,
使用前先换水再下药,勿开灯。请参考说明书及店员解说~
◎ 【眼睛白浊】 ~
此乃眼膜受伤,遭受结核菌、弧菌侵入或水质不良、
氮气进入鱼体所引起。初期眼膜出现白雾现象,多为
单眼;中期眼球混浊;末期眼睛肿胀并长出白色的棉
絮锥形物,此时期若没有妥善治疗会有瞎眼、甚至死
亡之虞。
初期应急刻换水1/3,并加入适量粗盐,浓度约千分
之五,并提高温度至30~33℃,观察两日是否改善,
如无恶化则仅须加强换水(每三日换1/4)并再添入些
许粗盐即可痊愈。中期以后则须投药进行药浴,以水
溶性金霉素、青霉素或治眼专用药治疗。 <太极龙>:
据说水里呈酸性太高的话,就会很容易发生蒙眼,原因
是过酸会造成细菌的大量繁殖,不知对否?(相对于龙
来说)
<柳震>:在饲育坦鱼的环境里,富含牠们理想的钙
、镁等金属离子,水质呈现碱性,但若是鱼只饲养密
度过大,鱼粪、残饵累积过多的话亦会导致坏菌大量
繁殖,因为「致病菌」与「有机营养菌」一样,平常
是靠分解有机物与蛋白质赖以维生的。所以【ph过高
或过低】并非是决定致病菌多寡的原因,而是【有机
物的量】!
当然你的说法也不完全错,因为水中的残饵、粪便等
有机质累积过多之后,当有机营养菌将之分解成无机
盐(硝酸盐、磷酸盐….)后,无机益菌因工作负荷太
大无法有效将之分解,过多的无机盐类会造成水质迅
速降酸,亦会造成鱼只身体不适,而此时「致病菌」
就会趁火打劫了!
一般鱼缸内的『致病菌』大多是经由外源引进,亦有
可能因水质有机物过多而自行繁衍出来。
此菌又称『条件性病菌』,其数量多寡并不影响鱼只发
病的机率,而是在某些条件的构成之下(ex:不当换水、
温差过大、受伤、ph震荡、水质不良)造成鱼只免疫
系统不良、抵抗力减弱时才会转寄鱼只身体,导致发
病。
<阿家>:过酸会造成细菌的大量繁殖,不太可能啊!
柳震兄说的很好,再补充~ph较高[氨nk3]毒性越高,
ph较小时亚硝酸反之。
蒙眼的主因是在硝酸盐,为生物氧化之产物[饲料与便
便经消化菌转换]龙鱼看起来很健康但在长期高硝酸盐
水中会造成此现象,结论也就是要有良好水质啦!不
可大量换水,以规律而行。
◎ 【水栖菌病】 ~
又称水霉病,其病菌附身在鱼的伤口处,为灰白色。
肉眼可看出在鱼的伤口,有如棉絮纤维覆盖般,鱼只
游动不稳健并会磨擦底材或缸壁止痒,身体慢慢虚弱
、食欲减退,逐渐衰竭而死。
可以盐浴法并配合高温治疗,或选用市面治霉菌感染
的药剂。
◎ 【体外寄生虫】 ~
龙鱼的寄生虫大多于喂食活饵时遭转寄引起,常见的
有鱼虱、箭虫。
『鱼虱』属甲壳类,约3~5㎜,肉眼可见,多寄生于
鱼体外,有扁平背甲及吸盘吸附体表。口部为针状用
来吸取鱼的体液,使龙鱼体色失去光泽,并造成鱼只
不安而磨擦缸壁或底材。
『箭虫』又称苗虫,大多寄生于鳍部或鱼体皮肤内,
其头部为多叉形,直接崁入鱼体吸收鱼体的营养。长
度约1㎝左右,被寄生的体表会有红肿淤血而后溃烂
的现象,并会造成鱼儿急躁不安、磨擦缸壁、食欲不
振的情形。
上述两种寄生虫可用人工拔除。如果怕惊吓龙鱼可以
市面除虫药杀虫,但除虫药功效类似农用杀虫剂,龙
鱼对药物又极为敏感,所以务必依规定再减半使用!
因曾听闻药物使用不当,龙鱼中毒而死的案例。
<nan>:龙鱼鳞片下长了个东西好象是箭虫,要如何
治疗?约25公分。
<阿旺>:箭虫是大型寄生虫,下寄生虫药是很危险
的,但用黄药却杀不死寄生虫!
箭虫的处理-
1.直接拔除鳞片。
2.混养金鲳或银鲳鱼,鲳鱼会吃。
◎ 【体内原生虫】 ~
<阿甲>:通常经由水中传播而寄生在鱼类消化道,又
不会被鱼只消化掉的寄生虫为绦虫(或称头槽绦虫),
一般头槽绦虫的最终宿主为鱼类,在鱼只体内产卵,卵
大小约0.05mm,随宿主排泄排入水中,在水温28~30
度孵化为幼虫,俗称六钩幼虫。六钩幼虫多以剑水蚤等
桡脚类为宿主,然后由鱼类吞食绦虫幼虫的宿主后,转
移到鱼只体内,发育为成虫,在鱼只体内进行下一次循
环,成熟的掏虫体宽1-2mm,长可达数公分,成白色链
带状,绦虫在鱼只消化道中大量繁殖,除了吸取鱼只养
分外(这还不至于致命),严重的感染是大量虫体阻塞
消化道,造成鱼腹膨胀,无法进食,最后死亡。可怕的
是绦虫感染并非立即死亡,而是一拖再拖,非得把缸内
所有鱼只都传染到不罢休,且初期病征并不明显,等到
发现时,整缸都是寄生虫,无法防治。由于绦虫种类多
达200种,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这是书上
说的。所以通用的驱虫药,杀虫效果恐怕不是全效性,
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打断绦虫的生命循环,也就是说,
当虫卵孵化成幼虫时,阻绝幼虫的宿主—剑水蚤,只要
水中没有此类生物,六钩幼虫就无法生存,鱼只也不会
因吞食剑水蚤而感染,所以干净的水质是很重要的。同
样,从陆路管道传播的寄生虫,是否会在鱼只体内存活
,还不清楚,但最佳保证是不要喂食来路不明的饵料,
除非经过杀虫(菌)的程序。天子兄建议用冷冻虾喂食
,在低温冷冻之下,也有相当的杀(虫)菌作用,挺不
错的办法。
<阿威>:成熟的绦虫体肉眼看ㄉ到吗?初期病征有什
ㄇ特征ㄋ?要如何预防ㄚ?
<柳震>:1.可从粪便或解剖的鱼肠胃里发现,初期并
没有明显的特征,鱼只依然活泼好动,一旦数量过多阻
塞肠道,鱼儿就会有厌食及不安的情况出现。2.防不胜
防,其实只要是活饵都会有与其共生之寄生虫及带菌的
问题,而龙鱼只要身体稳健是不会有生命之忧的。
我们最该担心的体内或体外寄生虫应该是投宿在『水
生饵(鱼、水生昆虫、虾蟹…)』身上的才对,这些原
本就生活在水里等待寄宿的寄生虫较有机会与能力转
寄到鱼只的身上,所以对于「陆生活饵」所担心的重
点是杀虫剂残留的问题,而不是寄生虫!当然也是有
水陆两栖的体内宿虫,只是这种个体并不多。
喂食陆生饵最好找野外的较无杀虫剂的困扰;喂食水
生饵可先用市售杀菌(虫)药先做好检疫再投喂鱼只。
阿甲大大所说的冷冻虾是不错的做法,不过冷冻并非
能玩全杀尽所有的原生虫与菌类,尤其「虫卵」或部
份的细菌可藉由0℃以下的温度先暂缓繁衍,一旦到
宿主温暖的胃里就会再出来做怪了。除非是100℃的
高温才能有效根除细菌与原生虫的问题。不过使用冷
冻虾至少比活虾安全多了!
<su>:请教一下各位大大,龙鱼如果都喂食活饵需
要定时驱虫吗(体内虫)?还是说只要鱼要好好的就不
要驱虫呢?
<柳震>:在自然界吃活饵的动物多多少少身体都会
带些共生的生物,不过只要水质稳定、鱼只强健就不
会有发病的情况产生。所以鱼只吃饵正常、活泼好动
就不要随便下药驱虫!
<阿甲>:稳定的鱼缸是一个缩小的生态,当然什么
怪家私都会存在于缸内,与鱼只共生。自然界的鱼自
由生存于天地间,但生病了虽得靠自己,不像于缸里
的鱼只,虽少了悠游自在的环境,但生病了有饲主照
顾。谁比较幸福呢?我想庄子也不知道吧。以前草缸
养七彩时,刚开始一天到晚为了七彩驱虫,把七彩搬
来搬去的,弄得神经兮兮,后来倦了,也懒了,七彩
也活的好好的,从未因寄生虫而生病。柳兄的经验应
该没错,只要鱼缸生态稳定,鱼只健康,倒不必为了
看到寄生虫就急急忙忙的下药。前几天,突然看到一
只圆圆扁扁的虫吸附在过背金的胸鳍,查了一下,好
像是鱼虱,但不想下药,也不想为了除虱,辛辛苦苦
的把龙抓出来,等了两天,鱼虱不见了。虽不晓得鱼
虱是死了,还是潜伏在其它地方,不过还是决定先观
察再说,反正龙鱼仍旧健康活泼。耐心与关心吧,我
想这应是养鱼的重要经验。
◎ 【红斑症】 ~
又称打印病、开穴病或红丹毒症。此病可说是龙鱼的
绝症,多发在幼鱼时期,属滤过性病毒感染。
多出现在鱼身后半段,初期产生红色纹块,继而红斑
部位肿胀,鳞片翻翘,最后溃烂而死。
可尝试增高温度至34~36℃,并配合口服肠胃抗生素
及药浴内外治疗尚有治愈机会。
标题:龙鱼之外部症状
作者:柳震 发表日期:2002/8/16 上午 12:52:33
IP:218.32.159.124
◎ 【掉眼】 ~
<阿钧>:我想这个问题最常发生在龙鱼身上,而常
见的回答方式,不外乎ㄟ不要喂朱纹锦和虾啦!还有
放乒乓球啦...等等。但这都是止于听说,没有直接的
证据显示,我之前也是为掉眼问题所苦,龙鱼已经1
岁半了,有人干脆说没救了,都已经50多公分了,
想想可能是吧!看看日本龙鱼杂志上的鱼掉眼的比例
相当多,试试追求完美的阿本仔都没办法了,我们是
否也该死心了呢?但~终于~历经1年多的观察找出了
大方向,开始着手实验,两个月来我的大龙恢复神速
,从之前的严重掉眼到现在的完全平贴,真的有一点
不敢相信!
<阿旺>:阿钧那只血红龙当初设缸在昏暗5尺缸环
境,三面有围黑色背景,因单面掉眼就利用4尺黑圆
桶养在阳台,采光充足跟水池养法接近。2个月后抓
下放置另外六尺缸(见阿钧相簿)可以看到左右两眼平
贴,已不见掉眼迹像。另一只过背金养在昏暗5尺缸
也是短期间就掉眼.现已经移至采光充足的4尺缸,与
血红龙同环境(隔壁),现在掉眼情况已改善逐渐恢复。
本人大致认为~
1.掉眼因素在于缸内环境,如果饲养处发生掉眼情况
建议移缸到采光良好之处。
2.治疗掉眼可买黑色的塑料纤维大圆桶子来改善,使
鱼强迫眼睛向上看,喂食尽量以上浮型为主。
3.这只是本人观察研究阿钧的改善结果判断,并不代
表完全正确。
预防~眼睛视野过小,尤其设缸环境在昏暗光线不佳之
地方最易发生,有贴黑纸最好只贴背部,侧面只贴一
面配合水流,龙鱼会栖身在有贴黑纸的侧面望眼注视
看没贴黑纸的侧面及正面。白天最好开灯,喂饵以一
餐能吃完就好。龙于是掠食性,视力超强,室内的采
光够亮鱼的视野会跟着拉长(看的较远)。
<小呈>:请问把水中灯放在水底往斜上照射真的可
以避免眼睛下垂吗?我是看百变神龙上写的。
<阿旺>:把水中灯放在水底往斜上照射真的可以避
免眼睛下垂吗? 我的看法是---错!
<小呈>:请问阿旺兄,那为什么书上会这么写呢?
那不是在误导读者吗?那有什么小招术可以避免下垂
呢?
<阿旺>:
1. 杂志所报导都是访问水族馆或玩家业者综合性的论
点,并非经过正确实验成功而发表,再说杂志的编辑
人员也非一定养过龙鱼,如果他们要报导鲨鱼难不成
也要养一只来编辑吗?所以收集来的资料仅供参考,
杂志社并不是要刻意误导,了解吗。
2.水中灯放在水底往斜上照射-如此做法有些龙鱼游姿
反而会顷斜,有人认为龙鱼会因强光刺眼而不敢往下
视,如果这么神奇那水中灯身价必定爆涨了。
3.防止掉眼依个人的看法是缸内环境与缸外采光的搭配
,也就是龙鱼缸放置的地点采光要良好,治疗掉眼~
(1) 可以使用混养龙鱼的方式(2)使用黑色大圆桶治疗(3)
隔壁缸再养一只龙鱼使他们对视,同混养得道理一样。
<龙>:小弟养ㄌ一条龙鱼38公分和5条蓝六间8公
分,用5尺缸养ㄉ,因怕被龙鱼吃掉所以用透明ㄉ压
克力将龙鱼和蓝六间隔开,因六间是下层水域ㄉ鱼,
大部分都在鱼缸底层,那这样会不会造成龙鱼眼睛
「掉眼」,如会ㄉ话有甚ㄇ办法改善...?
<阿旺>:如果你的龙鱼已在缸内饲养3个月以上且
无掉眼现象,混养六间将不会造成掉眼,因为个人与
阿钧实验结果龙鱼掉眼跟环境最有关联,所以放心吧!
<龙>:再请教旺兄,龙鱼以养一年多ㄌ,无掉眼,
蓝六间是昨天放下缸,那这样应该不会有掉眼ㄉ问题
吧???
<阿旺>:放心啦!我的龙鱼缸内有花罗汉、鸭嘴、
异型,都是底栖型的鱼,但是龙鱼都没掉眼,此缸已
经饲养过3只红龙都正常。
◎ 【胡须纠结】 ~
<龙龙>:我的龙鱼的胡须为什么一直「重叠」呢?
鱼缸中也有加装「沈水马达」,烦请再告知,谢谢!
<柳震>:当龙鱼的体质不佳时,有时候就会有这种
情况发生,可从饵料及水质方面去着手~
喂食宜多元化,偶而可用针筒注射「综合维他命」于
活饵上喂龙鱼,或直接添入缸内亦可。
至于水质也要控制得当,益菌的培养是值得深思的议
题,滤材的选购亦是一门学问。
◎ 【脱缸】 ~
<jame>:请问龙鱼肛门红红的怎么办?应该是喂太多,
水质很好,每天换水少许,有养水,请各位先进指导!
缸子2尺×1尺×1.5尺。鱼20公分
<阿旺>:脱肛!请问有无喂食干燥虾?先饿3天后,
再用少量面包虫喂食。
<jame>:谢谢阿旺兄,前几天有喂干燥虾,请问要下
黄药吗?
<阿旺>:黄药先别下,轻微症状的先禁食可以让脱肛
情况改善,3天后喂食小的面包虫-刚脱壳的最好,初期
数量3-4条就好,症状改善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爌肉>:以市售干燥虾来分的话,黑壳虾的头比较刺,
厂商没有处理过,若小只的龙会比较容易脱肛。南极虾
的头都有处理过,比较不会发生脱肛情形,目前还有一
种新产品--已剥壳的,可以考虑。以喂食来说,可以先
泡热水软化再喂食,黑壳虾较易就口,一口一只,难免
会有消化不良造成脱肛。南极虾较大只,需要剥成一小
块,才容易就食。
◎【驼背】 ~
<龙龙>:救救我呀!我的爱鱼「红尾金龙」变驼背
了!不知是什么原因。它约20公分,前一阵子几乎
都吃「蟋蟀」而且每次都吃4、5只,又吃干燥虾,
这样子约一个星期。我有听说让「它」吃太饱及营养
不均才会造成的,不知是不是正确,如何改善也烦请
告知!
<阿旺>:吃太饱-肥胖;营养不均-瘦弱。但是变驼
背应该是环境因素居多~缸子太小,长期造成。
个人建议鱼缸尺寸最少长度5尺,宽2尺以上,再加
上适度的水流供运动。用个沉水马达制造水流作复健
,相信会有帮助.但不能保证一定会完全好。
◎【翻鳃】 ~
水质不良、降酸太快(硝酸盐、…);水中含氧不足;
水温过冷或过热,鳃部敏感皆是会造成翻鳃的因素。
可增设扬水器、恒温器及增加溶氧,龙鱼有逆水而游
的习惯,轻微可藉由扬水器改善,严重者需动手术,
约两个月就会长出来了。
◎ 【外伤】 ~
诸如掉鳞、断须、破鳍、擦伤……等。
打架、惊吓、跳跃或因追捕活饵时而造成,宜稍加注
意混养问题,多观察并避免不必要的惊扰。
<kk>:紫底过背摔在地上,经一番功夫扶回鱼缸后
发现尾鳍断1/3,腹鳍3/4多处插伤,天阿!该怎办?
会好吗?可以全好吗?会有内伤吗?我该怎样治疗他
ㄋ?麻烦帮帮忙!
<阿旺>:先让龙鱼安心养伤,避免细菌感染。健康
回复后再考虑用麻醉药来修剪断鳍部位,请有经验的
水族人员帮忙。
◎ 【潜水艇】 ~
<阿q>:我的龙龙刚买回一个礼拜左右,这几天出
现尾上头下的直立情况,怎么办?鱼缸现况...水温32
度有下黄药和粗盐(黄药遵照份量稍微减少一点)另
加沉水马达冲水增加溶氧量,怎么办?帮帮我!
<阿旺>:这只鱼很明显平衡器官鱼膘已受伤,退回
更换吧!有些水族馆会以半价出售倾斜垂直游的鱼,
但治愈机会都不高。
<柳震>:
『情况一』环境落差太大>
同批进口的龙鱼有一部分体质较弱,当环境不适、(温度
;水质)受到压迫时会有全身紧缩、游姿不正常的状况
发生。
『情况二』缺氧>
不当换水(残氯太多)、停电太久对于体质较差的
龙鱼会造成鱼膘病变。
建议:养鱼急不得,事后补救倒不如事前的未雨绸
缪,不过既然发生了~
(1) 如果买回来立即如此,可如旺哥所云与店家商量
寻求一个互相都可接受,彼此不吃亏的最佳解决方
法。
(2) 要是买回来养了一段时间才如此,那么表示你所
塑造的环境牠无法适应。
如你所述加强溶氧是不错的方式,但如果鱼儿身体
已非常虚弱,那么建议水流不宜过大,否则可能造
成二次伤害。会吃饵就越有治愈机会,倘若不吃可
下些营养水直接由鱼的鳃与皮肤吸收。
<爌肉>:水位放至只有龙鱼体高的两倍高,水流
太强会造成于习惯性和水流抗衡,若身体强健,可
以改善*立正*的困扰,并且胸鳍会变长,但改善之
后要回复之前的饲养状态,否则后方三尾鳍会因长
期抗衡的结果,造成无法完全张开,游的时候,会
感觉鳍好象缩在一起。若身体虚弱,建议水流轻微
即可,先把身体养好在说。不过,说真的能换就换
吧!
标题:龙鱼之特殊症状
作者:柳震 发表日期:2002/8/16 上午 12:50:49
IP:218.32.159.124
◎ 【头洞症vs蚀斑症】 ~
<king>:请问如何医冶头洞症?头上己有七、八个
小吼,约1mm 直径,但还肯进食.约三十多公分(红尾
金)。
<fisher>:这是龙鱼的头洞病,这是长期饲食同一
种饲料或饵料所造成的营养性疾病,只要多样化喂食
,并定期添加综合维他命,就可以达到改善的效果。
<rox>:还肯进食ㄉ话试试dimetridazole或是
metronidazole加到水中或是食物中作治疗, 最好是
捞出到隔离缸治疗,原来的缸子好好消毒清洁一下啰!
<蔡头>:我的龙鱼并无喂食单一食物,水质控制稳
定,但头洞病依然发生了,请求各位先进告诉我治疗
的方法,非常感激!ps: 最近有下过黄药和盐,但并
无好转,真的很急,因发病面积越来越大。
<柳震>:鱼只发病大多是「外源引进」或「水质不
良」所引起,但有些鱼是「本身个体的问题」,偶而习
惯性发病…!
※『头洞症』~
(情况一:营养缺乏)外观为细孔状,初期感染很难
断定肇因为何,不过此时龙鱼并无厌食情形,可先以
「维他命」补充其营养并观察是否有明显改善。
(情况二:体内原生虫)由原生虫之寄生所引起(头
槽绦虫、毛细线虫、六鞭毛虫),感染鱼只会有抖动身
体、不安、食欲减退的状况产生,可用「七彩专用除
体内原生虫药」进行治疗,药剂须依指示再减半使用。
※『蚀斑症』~
早期玩家以「臭头」称之,外观类似头洞症,不过症状
是呈现腐烂拨落的情形,其肇因为「致病菌」所引发,
此症不会立即影响龙鱼之性命,但很难在短时间内治愈
,可能须花点时间。市售黄药只能治疗较初级的细菌感
染疾病,对于此病及红斑症、腹水症似乎无明显疗效,
我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您可以选购「t牌万能水」或
「抑万菌」等特效药试试。倘若仍然无改善情形,可能
得将龙鱼移到它缸继续药浴,旧缸与过滤设备须以福玛
林消毒并洗净后再重新养水设缸。
<阿旺>:在高雄某水族馆也有类似症状,发生臭头的
鱼缸不管养什么龙都会长臭头,发病的鱼移缸后症状就
自然消失了,不必下药。当然我不敢保证一定有效,但
这是最近发生的事实,查不出病因,用黄药跟原生虫药
都无效,移缸方法可以试试。
<初行雁>:有听某位前被提起过~当水中缺乏某种矿物
质时也有可能引发头洞症~可从水中矿物质含量着手。
◎ 【胡须长痘子】 ~
<阿雄>:各位前辈小弟的爱鱼(红龙)最近胡须长了
又像是水泡又像是肉瘤的东西,下了黄药好象不见好转,
两边的胡须都因长水泡而导致前端弯曲,还请有经验的
前辈帮忙救救我的鱼,谢谢!
<阿旺>:这症状以前发生过,用药不是办法,剪掉重
长就好了(不是非常好的方法,但真的有效)。
◎ 【白内障】 ~
<东唯>:昨天去外面吃饭,饭馆旁边有家水族馆。
所以吃完后也就顺便过去看一看逛一逛。它有卖约
20cm的红尾金、珍珠等。但还有一尾有70cm
或75cm大的一尾龙鱼,这尾龙鱼应该算蛮肥的,
有一眼白白浊浊,很像白内障。想问问:鱼会有白内
障嘛?什么原因会造成呢?
<阿旺>:眼球构造中的水晶体,就如同相机的镜头
一般,应保持清彻明亮,才能得到清晰的影像。若水
晶体变得混浊,影响视力,便是我们所称的白内障。
白内障可因为老化、外伤、药物、先天性...等原因造
成,由于目前仍无有效药物能使白内障「浊者自清」,
开刀仍是主要的选择.但鱼若要开刀.....。
<爌肉>:如果只是眼表白蒙,提早治疗都可以治愈,若
已经造成内部白蒙,而外表伤口已愈合,那下什么药
都没救了,永远都是白内障。
龙鱼翻鳃病
龙鱼翻鳃病病因:
(1) ,--由于喂食不当、残余饵食腐败以及龙鱼排泄物污染等,都造成水质恶化,水中氨(NH3)、亚硝酸(NO2)、硝酸盐(NO3)浓度过高,而使水中氧量降低。
(2)活动空间狭小--龙鱼在成长阶段,除了须注重营养,并且要有良好的活动空间。基本上水族箱长度要鱼只长度的3倍,若低于此基本条件,龙鱼在有限空间必须不时回转才能游动,而影响到鳃部正常运作,长久之下,即会造成翻鳃。
(3)温度变化--未能保持衡温,过冷或过热,鳃部敏感而造成。
(4)马达所造--不正当使用扬水器也会做成翻鳃。
初期可观察出龙鱼鳃缘软质部位合动不顺畅,呼吸频率不正常,并且软质部位会略增长,第二鳃盖会略微凹陷,最后软质部位翻卷,而使得鱼的鳃瓣曝露于水中。严重时会有呼吸急促、浮头、不进食,呈现虚脱状态。最后鳃瓣受细菌感染,而影响到鳃丝正常功能,窒息而亡。
龙鱼翻鳃病的治疗:
(1)初期:当发现龙鱼呼吸不顺畅,立即以渐进式方法改善水质。即每2到3天换水百分之20水量,并加强气泵打气,利用气泡石、增加水中溶氧量。
(2)中期即鳃软质部位略微翻卷,而且尚未硬化时期。在此阶段除了勤换水,加强打气,并且需要以物理治疗,即增设扬浪器,加强水流。因为龙鱼类有逆游习性,龙鱼藉此水流冲激,约有百分之五十治愈机率。
(3)末期即鳃软质翻卷部位已经完全硬化,在此时期唯有动手术,将翻卷部位剪除一途。
(1) ,--由于喂食不当、残余饵食腐败以及龙鱼排泄物污染等,都造成水质恶化,水中氨(NH3)、亚硝酸(NO2)、硝酸盐(NO3)浓度过高,而使水中氧量降低。
(2)活动空间狭小--龙鱼在成长阶段,除了须注重营养,并且要有良好的活动空间。基本上水族箱长度要鱼只长度的3倍,若低于此基本条件,龙鱼在有限空间必须不时回转才能游动,而影响到鳃部正常运作,长久之下,即会造成翻鳃。
(3)温度变化--未能保持衡温,过冷或过热,鳃部敏感而造成。
(4)马达所造--不正当使用扬水器也会做成翻鳃。
初期可观察出龙鱼鳃缘软质部位合动不顺畅,呼吸频率不正常,并且软质部位会略增长,第二鳃盖会略微凹陷,最后软质部位翻卷,而使得鱼的鳃瓣曝露于水中。严重时会有呼吸急促、浮头、不进食,呈现虚脱状态。最后鳃瓣受细菌感染,而影响到鳃丝正常功能,窒息而亡。
龙鱼翻鳃病的治疗:
(1)初期:当发现龙鱼呼吸不顺畅,立即以渐进式方法改善水质。即每2到3天换水百分之20水量,并加强气泵打气,利用气泡石、增加水中溶氧量。
(2)中期即鳃软质部位略微翻卷,而且尚未硬化时期。在此阶段除了勤换水,加强打气,并且需要以物理治疗,即增设扬浪器,加强水流。因为龙鱼类有逆游习性,龙鱼藉此水流冲激,约有百分之五十治愈机率。
(3)末期即鳃软质翻卷部位已经完全硬化,在此时期唯有动手术,将翻卷部位剪除一途。
鳃卷病
病因;一是水质不良引起,由于残留的饲料和龙鱼的便便污杂.水中氨,亚硝酸盐硝酸盐浓度过高.令到水里的溶解氧变低调成的
二是鱼活动空间狭小.龙没办法直线运动而导至呼吸困难.龙为了增加吸入氧气的量.让鳃易接触水.所以鳃盖软肯部分卷起,
三其它.温度变化过大.未能保持恒温.鳃部敏感或惊吓过度做成的
病态:鳃盖未端的软骨部分慢慢卷起.初期鱼鳃张合不顺.呼吸频率不正常.软质部分略有增长.晚期鳃盖略凹馅.软质部分慢慢翻差.看到鱼的红鳃.呼吸急促.浮头.不进吃.然后鳃瓣受细菌感染.影响鳃丝功能.做成窒息死亡
治疗方法1初期可以用换水.增加打气.加冲浪泵.加大水流冲击.
2晚期把大黑袋放进鱼缸把鱼赶进黑袋里用麻药麻醉.麻药一定要注意用量.太多会令鱼长睡不起的.鱼昏迷后.把鱼捞出来.放在湿毛巾上.用消毒了的剪刀.沿着鳃盖边修剪.然后在修剪的地方涂上黄粉,放入缸里在缸里放黄淤和少量盐.开冲浪泵.加快软质成长
朦眼和眼混浊
病因:1龙的眼受份.受到结核菌.弧菌的侵入变成白朦.
2水质不良或氢进入鱼体 也会变成白朦和混浊的
症状:初期眼有白雾软象.见到一层白色的膜.中间眼球混浊.未期眼肿胀并有白色棉絮锥形物
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做成失明.
冶还:初期换水.每次换3分1.换水时注意温差.加盐浓渡 100升水放300克盐.升温到32度.每3天换1次水,换水后适当补小量盐
晚期.必须放药.用水溶性的金霉索加青霉索每升放1万个单位.升温到33度.泡2天换水补药.也可以用市面买的SERA治细菌药.AZOO治细菌药和海宝专治眼病的艾斯拉奇.注意接照说明书的用量.不要超过.眼混浊复原时间2到6个月不等,如果是广东的鱼可以用采虹的鱼眼宝。
外伤
病因:龙的外伤有.眼球擦伤,鳞片掉落,鳍受伤等,原因有鱼缸的岩石,沉木水泵碰撞导至受伤.还百的是捞鱼时.跳出摔到.撞到鱼缸的框.打斗等原因引起外伤
病状:身体和眼擦伤.鳞片 掉落.各鳍受伤.还有鱼鳍扭曲还有额前端长出肉瘤等
治方:外伤不十分可怕狠易治疗一般放盐<100升放300克.>温度保持31度.最可怕就是发生感染,尤其是霉菌和其它细菌的二次感染.所以一定要保持鱼缸的良好水质.
龙鱼对狠多药都很敏感.如放土霉素和黄料要减小药量
烂鳍
病因:病菌感染.混养的其它鱼.鱼打斗做成的伤
症状:鳍 破损.有充血点或鳍基部充血.也有可能背部充血.脱磷.松磷等.此时龙的吃量减小或者不吃东西.体色暗谈无光.游动慢
治疗1药物
方法1土霉索100升水放6到8颗加盐100升水放300克盐泡3天换水补药.每次换水4分1.
2可以到时面买专治龙鱼烂鳍的药.2天放一次.
2手术
把大黑袋放进鱼缸把鱼赶进黑袋里用麻药麻醉.麻药一定要注意用量.太多会令鱼长睡不起的.鱼昏迷后.把鱼捞出来.放在湿毛巾上..快途把不齐的鳍剪接或全部剪掉.手术后擦些黄粉放回缸中把温度保持31度.在缸里放黄粉100升放3克.把PH值调到7到8
,手术后3天换水补1次药,可以在滤槽中多放些珊瑚砬增加硬度。
白点病
病因:白点病是由于谈水的小瓜虫引起.它属于纤毛虫网的原了生动物.繁殖惊人在24度左石寄生在鱼体.由单细胞分裂.半小时内由一个生长到1500多个.但在高温时会死亡或停止生长.小瓜虫是对鱼底抗力弱时才寄生的或水质不良.换缸放新鱼等引起的
症状:日色斑点布满全身.象白粉般.有时分布在鱼鳍和头部.有时会因为小瓜虫集中生长而变成一块白斑.此时鱼会减小吃量.擦鱼缸.因白点 迅速生长到鳃丝时会使鱼窒息死亡
治疗.方法1把水温升到33度放盐100升放300克
2用100升放6克的甲基蓝泡2天换水补药
3买市面传治白点病的成品药
4把鱼麻醉用红药水洗鱼体10分钟
病因;一是水质不良引起,由于残留的饲料和龙鱼的便便污杂.水中氨,
二是鱼活动空间狭小.龙没办法直线运动而导至呼吸困难.龙为了增加吸入氧气的量.让鳃易接触水.所以鳃盖软肯部分卷起,
三其它.温度变化过大.未能保持恒温.鳃部敏感或惊吓过度做成的
病态:鳃盖未端的软骨部分慢慢卷起.初期鱼鳃张合不顺.呼吸频率不正常.软质部分略有增长.晚期鳃盖略凹馅.软质部分慢慢翻差.看到鱼的红鳃.呼吸急促.浮头.不进吃.然后鳃瓣受细菌感染.影响鳃丝功能.做成窒息死亡
治疗方法1初期可以用换水.增加打气.加冲浪泵.加大水流冲击.
2晚期把大黑袋放进鱼缸把鱼赶进黑袋里用麻药麻醉.麻药一定要注意用量.太多会令鱼长睡不起的.鱼昏迷后.把鱼捞出来.放在湿毛巾上.用消毒了的剪刀.沿着鳃盖边修剪.然后在修剪的地方涂上黄粉,放入缸里在缸里放黄淤和少量盐.开冲浪泵.加快软质成长
朦眼和眼混浊
病因:1龙的眼受份.受到结核菌.弧菌的侵入变成白朦.
2水质不良或氢进入鱼体 也会变成白朦和混浊的
症状:初期眼有白雾软象.见到一层白色的膜.中间眼球混浊.未期眼肿胀并有白色棉絮锥形物
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做成失明.
冶还:初期换水.每次换3分1.换水时注意温差.加盐浓渡 100升水放300克盐.升温到32度.每3天换1次水,换水后适当补小量盐
晚期.必须放药.用水溶性的金霉索加青霉索每升放1万个单位.升温到33度.泡2天换水补药.也可以用市面买的SERA治细菌药.AZOO治细菌药和海宝专治眼病的艾斯拉奇.注意接照说明书的用量.不要超过.眼混浊复原时间2到6个月不等,如果是广东的鱼可以用采虹的鱼眼宝。
外伤
病因:龙的外伤有.眼球擦伤,鳞片掉落,鳍受伤等,原因有鱼缸的岩石,沉木水泵碰撞导至受伤.还百的是捞鱼时.跳出摔到.撞到鱼缸的框.打斗等原因引起外伤
病状:身体和眼擦伤.鳞片 掉落.各鳍受伤.还有鱼鳍扭曲还有额前端长出肉瘤等
治方:外伤不十分可怕狠易治疗一般放盐<100升放300克.>温度保持31度.最可怕就是发生感染,尤其是霉菌和其它细菌的二次感染.所以一定要保持鱼缸的良好水质.
龙鱼对狠多药都很敏感.如放土霉素和黄料要减小药量
烂鳍
病因:病菌感染.混养的其它鱼.鱼打斗做成的伤
症状:鳍 破损.有充血点或鳍基部充血.也有可能背部充血.脱磷.松磷等.此时龙的吃量减小或者不吃东西.体色暗谈无光.游动慢
治疗1药物
方法1土霉索100升水放6到8颗加盐100升水放300克盐泡3天换水补药.每次换水4分1.
2可以到时面买专治龙鱼烂鳍的药.2天放一次.
2手术
把大黑袋放进鱼缸把鱼赶进黑袋里用麻药麻醉.麻药一定要注意用量.太多会令鱼长睡不起的.鱼昏迷后.把鱼捞出来.放在湿毛巾上..快途把不齐的鳍剪接或全部剪掉.手术后擦些黄粉放回缸中把温度保持31度.在缸里放黄粉100升放3克.把PH值调到7到8
,手术后3天换水补1次药,可以在滤槽中多放些珊瑚砬增加硬度。
白点病
病因:白点病是由于谈水的小瓜虫引起.它属于纤毛虫网的原了生动物.繁殖惊人在24度左石寄生在鱼体.由单细胞分裂.半小时内由一个生长到1500多个.但在高温时会死亡或停止生长.小瓜虫是对鱼底抗力弱时才寄生的或水质不良.换缸放新鱼等引起的
症状:日色斑点布满全身.象白粉般.有时分布在鱼鳍和头部.有时会因为小瓜虫集中生长而变成一块白斑.此时鱼会减小吃量.擦鱼缸.因白点 迅速生长到鳃丝时会使鱼窒息死亡
治疗.方法1把水温升到33度放盐100升放300克
2用100升放6克的甲基蓝泡2天换水补药
3买市面传治白点病的成品药
4把鱼麻醉用红药水洗鱼体10分钟
养龙鱼人必看------------- 龙疾病防治大全.总有一条适合您
编辑整理:卡卡爱龙
自然环境中,所有生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有的还会发生传染;而外力因素及活动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在空间有限的水族箱空间、人为的控制下,虽然提供最佳生息环境与设备,但是终究与大自然不同,而影响了牠的自然生存条件,造成生理异常与抵抗力减,而罹患疾病。龙鱼生病的原因,不外乎细菌与寄生虫感染,以及人为管理疏忽造成。
1. 龙鱼掉眼、眼球下垂症:
养龙者最头痛和最烦的问题,因原太多会令龙鱼掉眼,但首先强调龙鱼掉眼不是病,只是掉眼就必定游姿是侧游的相当不美观。再好的龙也打了折扣了.日本龙鱼杂志上的鱼掉眼的比例相当多,试试想追求完美的阿本仔都没办法了,我们是否也该死心了呢?首先我们要了解龙鱼属于古代鱼之一,一般古代鱼对环境非常敏感,在野生环境中龙鱼不会掉眼之事,但在鱼缸中因环境改变,致使龙鱼采取防备现象,我们常因使龙鱼生活更为舒适,却忽略的龙鱼所在环境,对于龙鱼之高度的敏感性,首推为鱼缸倒景,长期长在一个不安全境况之下,缸中倒景中会为自已带来很大的生命威胁,只要制造一个较理想龙鱼家居,相信龙鱼也会为你带来幸运。试试分析的几点都有令龙鱼掉眼。
1. 觅食习惯改变:在自然环境中,龙鱼摄食是找寻水域中上层生物;在鱼缸则是找寻中下层的鱼虾。部份养龙者一辈子所养的龙鱼都是喂食会沉底的活饵,就算一次全下缸任由鱼只自行捕捉也从未发生过掉眼情形。
2. 透视外界景物:龙鱼在鱼缸中可透视外界景物,对陆地走动的东西都会注意。
3. 脂肪堆积:觅食容易,运动量不足,造成脂肪堆积。
4. 沉底水中灯往上照的方式养龙,一段日子后,部份龙鱼还是掉眼了。
5.眼睛视野过小,尤其设缸环境在昏暗光线不佳之地方最易发生。若是饲养在采光不良的环境里,缩短龙鱼视野,刚好鱼缸的灯打下来又只是照亮缸子周围,诱发牠往斜下方亮的地方看,这种违反常理的动作,要龙鱼不掉眼也难。
6.龙缸的位置及水位过高,令龙鱼本能向下望,而造成掉眼。
防止及治疗龙鱼掉眼的方法:
1.不让小孩子在龙缸前玩,因为小孩子不但会拍缸,吓着龙而且也极会引起龙鱼眼睛,下视来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2.喂食可以用手喂食,或喂食浮力较高的东西.如蟋蟀.....一段时间后会改善,前提之下水质也要好。
3.缸内环境与缸外采光的搭配,也就是龙鱼缸放置的地点采光要良好.如果饲养处发生掉眼情况可试试移缸到采光良好之处。
4.根据其它国家的经验,只要急长期投喂底层食物造成,如果放回池塘必能恢复。但香港那里找池塘,那我们只好把鱼缸全部用不透光的黑纸蒙住,在鱼缸上部增加一盏白灯,喂食顶层食物或在鱼缸顶部放置一个物体以吸引龙鱼的注意力,使鱼强迫眼睛向上看。
5.可以使用混养龙鱼的方式.分散龙鱼的注意力。
6.隔壁缸再养一只龙鱼使他们对视.同混养得道理一样。
7.降彽龙缸的位置及水位,令龙鱼向上望,个人认为这个方法很有效。
8.水缸中放一个乒乓球,鱼缸上点一盏灯,让龙鱼眼睛为了看乒乓球而朝上看,但当龙鱼习惯了就不会再望,也就是说后果不大。
9.可以拿一个乒乓大小或再大一点的圆形透明的器具备用,再来就是拿一只蟋蟀,将蟋蟀弄死然后把肚子里的东西取出,再把蟋蟀拿去晒为了干,以避免腐烂,晒干之后,将透明圆形的物体挖一个蟋蟀能放进去的小洞,再将洞封死且不透水,完成后,就可以放入水中让龙鱼咬了,他会吃里面的蟋蟀会一直盯着水面上,就不怕他常看水面下的东西,而且又能提供龙鱼休闲,不过,透明的圆形物体不要太小,万一被他吞了,那就惨了,物体的大小,请随龙鱼大小自己适度的调整。
10.现在有掉眼手术方法,将龙鱼麻醉后,用手术剪刀剃除眼窝上累积的脂肪,不过目前此法不知是否会影响龙鱼眼球的灵敏度,没有经验者千万不要轻易尝试。要是家中的老龙出现两眼稍微下倾的情形(老化导致眼球上直肌松弛),这时我们唯有改变个人心态一途,因为牠就是老了嘛!
2 龙鱼肿斑病:
这种病一般杂志都没有记载,算是一种很特殊且不多见的龙鱼专属怪病。它看起来很像白点病但颗粒较大、较凸些,外观上有如长白色肉瘤一般,一样也是先从鳍面再延伸到身体,严重时通常会伴随着胡须长痘痘,甚至眼球上也会滋长,当数目陆续增加时,您会发现好像大部份并排在末三鳍的边缘,有时候还会有白色分泌物产生!龙鱼肿斑病大多数出在旧缸的水,所以换水频率要增加,了解水质应该才是主要的重点.此病最大特点就是(再怎么严重也不会影响食欲)。
3龙鱼胡须长瘤:
须部长出一小颗、一小颗的肉瘤,最常发生在具有「磨缸」习惯的龙鱼身上,由于长期的磨损造成胡须表皮组织受伤,又基于水质不良、病原的影响引爆出发炎肿胀的现象。治疗:“长期性”的水质改善多半会不药而愈。若觉得碍眼,最快的方法是运用麻醉手术将胡须剪断使其重长,但龙鱼与人类相同,随着年纪的增长复原速度也会跟着拉长,值得深思!另外亦有鱼友『移新缸』后痘子消退的情形,因为原缸的水已严重恶化(含有刺激杂质),适度换水也无济于事。
4(1)龙鱼胡须纠结:
当龙鱼的体质不佳时,有时候就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可从饵料及水质方面去着手,喂食宜多元化,偶而可用针筒注射“综合维他命”于活饵上喂龙鱼,或直接添入缸内亦可。至于水质也要控制得当,益菌的培养是值得深思的议题,滤材的选购亦是一门学问。
(2)龙鱼胡须长肉粒:
这症状以前发生过,用药不是办法,剪掉重长就好了(不是非常好的方法,但真的有效)。
5龙鱼头洞症
(情况一:营养缺乏)外观为细孔状,初期感染很难断定肇因为何,不过此时龙鱼并无厌食情形,可先以“维他命”补充其营养并观察是否有明显改善。
(情况二:体内原生虫)由原生虫之寄生所引起(头槽绦虫、毛细线虫、六鞭毛虫),感染鱼只会有抖动身体、不安、食欲减退的状况产生,可用「七彩专用除体内原生虫药」进行治疗,药剂须依指示再减半使用。
6龙鱼蚀斑症 :
外观类似头洞症,不过症状是呈现腐烂拨落的情形,其肇因为“致病菌”所引发,此症不会立即影响龙鱼之性命,但很难在短时间内治愈,可能须花点时间。市售黄药只能治疗较初级的细菌感染疾病,对于此病及红斑症、腹水症似乎无明显疗效,我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您可以选购“t牌万能水”或“抑万菌”等特效药试试。倘若仍然无改善情形,可能得将龙鱼移到它缸继续药浴,旧缸与过滤设备须以福玛林消毒并洗净后再重新养水设缸。
7龙鱼蚀鳞症:
由于水质管理不当,长期饲养在旧水(水中蓄积过量无机盐类,导电度破千)的龙鱼其鳞片的第一鳞框开始呈现剥落般渐渐溶蚀,整体感观犹如鉅齿状一般,然后侧线的小孔逐渐变大,严重时会并发“蚀斑症”,若不实时处置腐蚀部位容易引发二次细菌感染,鳞片缺口及头皮也将出现严重溃烂情形。此症最常出现在对水质较为敏感的过被金身上,红龙亦有少数感染例子。良好水质并不会有此病产生,若自家龙鱼不幸患有此症,可先利用抗菌药剂抑制菌类感染。不过治愈后鱼儿缺损的鳞片并无法完好如初,这时唯有运用麻醉手术将缺损的部份拔除使其重长。不过有一点需特别注意,不可一次将全部的蚀鳞拔除,需分多次进行,也就是说每次最多只能拔1~2片,等完整长出后在考虑施行下一次手术。因为若是一次全部拔除,鱼儿所受的营养无法有效分散给所有新生的鳞片,会有部份受影响而畸形。治疗期间要尽可能地提供鱼儿最佳的营养!
8龙鱼腐鳃病:
腐腮病是由卵圆鞭毛虫所引起,卵圆鞭毛虫是一种肉眼不易看见的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鱼的鳃瓣,吸取营养,进行核分裂繁殖。在25℃左右繁殖迅速,传染性很强。
原因:水质恶化或太久没换水。
症状:鱼的呼吸急促,色泽褪失。
9龙鱼烂鳍病:
烂鳍病,此病多发生于鱼只饲养密度过高、水质污染、过滤系统不良或打架后感染引起。患病的鱼只会先由末三鳍边缘发霉,而鱼鳍会呈白色并分泌黏液状,然后开始溃烂。溃烂的部位成破裂腐烂样且有泌血斑点产生,当恶化时腐烂的鳍便会开始脱离鱼体,并且症状会逐渐向鱼体漫延,最后死亡。
治疗:可采用市面的治细菌药剂(ex:蓝药、黄药)配合高温治疗;盐浴亦可。
10龙鱼立鳞病:
立鳞病又称松果病,是龙鱼在中、小时期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病症,成龙罹患此症的机率较小。
原因
(1)季节变换,水族箱温差变大,都会致使细菌感染。
(2)水质恶化。
症状:初期鱼的鳞片约5至8片会略微翻翘,并且鳞片根部会有充血现象,如不做适当处理,则鳞片会逐渐翻翘、红肿状似松果,而使鳞片失去保护鱼体作用,遭受细菌侵袭,最后鳞片脱落,溃烂而死亡。 治疗:初期时,可以一百公升水加入一公斤的粗盐,或人工海水素,如果没有可用食盐代替,并将温度调高至32℃~34℃左右,保持恒温,增强水中溶氧,并每隔3天换水四分之一水量(换水时可以家庭热水器先行加温)。如果逆鳞面积较大,则需投入适量的抗生素,预防其它病变。
11龙鱼眼睛白蒙、混浊原因:
(1)眼膜受伤,遭受结核菌、弧菌侵入。
(2)水质不良或氮气进入鱼体。
症状:初期眼膜出现白雾现象,多为单眼,中期眼球混浊,末期时眼睛肿,并且长出白色棉絮锥形物。此时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治疗,会有死亡之虞。
治疗:
(1)初期:发现鱼只眼膜有白雾现象,应即刻换水三分之一,并加入适量粗盐或海水素,浓度为千分之五;即200公升水放入一斤粗盐,并且加温至30℃~33℃。观察二日是否改善,如无恶化,则仅须加强换水,每三日换水四分之一,并加入适量盐,即可痊愈。
(2)中期:则需投药进行药浴治疗。以水溶性之金霉素、青霉素、或鱼类专用药。如使用鱼类专用药可依照说明书使用;金霉素、青霉素在每公升水置入一~二万单位。进行药浴时须提升水温2℃~3℃,且加以观察,配合药性时效重新加药,并且换水四分之一。
(注)眼球混浊,复元时间较慢,约三至五个月才会治愈。如果肿胀现象消除,可减少使用药量或停用。复元后黑眼珠会较原先小,但无大碍。
12龙鱼水栖菌病:
又称水霉病,其病菌附身在鱼的伤口处,为灰白色。肉眼可看出在鱼的伤口,有如棉絮纤维覆盖般,鱼只游动不稳健并会磨擦底材或缸壁止痒,身体慢慢虚弱、食欲减退,逐渐衰竭而死。
治疗:可以盐浴法并配合高温治疗,或选用抑万菌、专治霉菌感染的药剂亦可。
13龙鱼翻鳃:
病因:
(1) ,--由于喂食不当、残余饵食腐败以及龙鱼排泄物污染等,都造成水质恶化,水中氨(NH3)、亚硝酸(NO2)、硝酸盐(NO3)浓度过高,而使水中氧量降低。
(2)活动空间狭小--龙鱼在成长阶段,除了须注重营养,并且要有良好的活动空间。基本上水族箱长度要鱼只长度的3倍,若低于此基本条件,龙鱼在有限空间必须不时回转才能游动,而影响到鳃部正常运作,长久之下,即会造成翻鳃。
(3)温度变化--未能保持衡温,过冷或过热,鳃部敏感而造成。
(4)马达所造--不正当使用扬水器也会做成翻鳃。
初期可观察出龙鱼鳃缘软质部位合动不顺畅,呼吸频率不正常,并且软质部位会略增长,第二鳃盖会略微凹陷,最后软质部位翻卷,而使得鱼的鳃瓣曝露于水中。严重时会有呼吸急促、浮头、不进食,呈现虚脱状态。最后鳃瓣受细菌感染,而影响到鳃丝正常功能,窒息而亡。
治疗:
(1)初期:当发现龙鱼呼吸不顺畅,立即以渐进式方法改善水质。即每2到3天换水百分之20水量,并加强气泵打气,利用气泡石、增加水中溶氧量。
(2)中期即鳃软质部位略微翻卷,而且尚未硬化时期。在此阶段除了勤换水,加强打气,并且需要以物理治疗,即增设扬浪器,加强水流。因为龙鱼类有逆游习性,龙鱼藉此水流冲激,约有百分之五十治愈机率。
(3)末期即鳃软质翻卷部位已经完全硬化,在此时期唯有动手术,将翻卷部位剪除一途。
14龙鱼白点病:
在鱼类疾病中占了极大的比例,此病是由一种称为ICH的纤毛虫所引起,繁殖速度惊人,在25℃左右寄生鱼体,由单一细胞进行核分裂,一小时内可由一个繁殖为三千多个,但在高温时便会停止分裂或者死亡。
原因:ICH是在鱼只抵抗力弱时才寄生鱼只体表,吸收鱼的体液并进行繁殖,产生白点状囊胞,像撒上白粉般。
症状:初期时多发生在鱼的各部位鳍,鳍部会出现白色斑点,继而蔓延全身。此时期鱼只为除痒而磨擦底材或缸壁,食欲减退,表皮开始烂化,最后蔓延进入鳃瓣,而使鱼只窒息死亡。白点是种传染迅速的疾病,必需尽速处理。
治疗:
(1)以百分之一的盐水治疗。
(2)每百升水投入0.8公克硫酸奎宁。
(3)以百分之五的甲基蓝液,每公升加4~5滴。
(4)市售的鱼类专用药。
上述四种方法皆须调高水温2℃~3℃,并加强气泵打气,使水中溶氧量提高。
(注)在治疗阶段要加强鱼只营养,以增强抵抗力。当恢复健康时,最好能以过锰酸钾全缸消毒。
15龙鱼白内障:
眼球构造中的水晶体,就如同相机的镜头一般,应保持清澈明亮,才能得到清晰的影像。若水晶体变得混浊,影响视力,便是我们所称的白内障。白内障可因为老化、外伤、药物、先天性...等原因造成,由于目前仍无有效药物能使白内障“浊者自清”,开刀仍是主要的选择.但鱼若要开刀。如果只是眼表白蒙,提早治疗都可以治愈,若已经造成内部白蒙,而外表伤口已愈合,那下什么药都没救了,永远都是白内障。
16龙鱼腹水病:
症状:
1.初期:初期腹部肿胀,肛门有红肿现象。
2.未期:末期时由于腹部积水,压及鱼鳔,而使龙鱼失去平衡,头部朝下。
治疗
(1)以百分之一浓度盐水治疗.
(2)在伤口涂抹杀菌剂,或以5%甲基蓝溶液以每公升4~5滴加入水族箱,或是以孔雀石绿治疗。腹水病大多发生于幼龙时期,多为吃食不新鲜饵食,或饵食带刺(如虾头的虾剑),吞食时伤及内脏,而遭弧菌感染引起内脏积水。
(3)以三万分之一的重铬酸钾药浴三分钟。
17龙鱼脱肛:
由于吃不洁或锋利的食物引起肠道感染,这是众多疾病中最难痊愈的疾病,感染可以消失但肛门依然突出。增加水流温至34摄氏度(每2小时提高1度),增加1%的食盐,每2天放进四环素,看说明书用黑水调节水质,暂切不喂锋利的食物。
18龙鱼红斑症:
又称打印病、开穴病或红丹毒症。此病可说是龙鱼的绝症,多发在幼鱼时期,属滤过性病毒感染。多出现在鱼身后半段,初期产生红色纹块,继而红斑部位肿胀,鳞片翻翘,最后溃烂而死。
症状:多发生在鱼身后半段。初期为出现红色斑块,继而红斑部位肿胀,鳞片翻翘,最后溃烂而死。
治疗:可尝试增高温度至34~36℃,并配合口服肠胃抗生素及药浴内外治疗尚有治愈机会。
19龙鱼平衡系统失调:
最主要发生在仔龙时期,原因是所喂食之饵料尖刺部位伤及内脏所致。可由其吞食之位置,看出鱼体有红色区块,且龙鱼行动的姿势会非常的不正常。静止时,还会三不五时 "站"起来给你看,此时千万不要高兴过早,以为您的龙鱼要成仙了,因为他已经严重内伤,随时会挂给你看。这时候,您其实能做的已经不多了,可把温度调高个两三度。
20龙鱼潜水艇:
情况一:环境落差太大:当环境不适、(温度;水质)受到压迫时会有全身紧缩、游姿不正常的 状况发生。
情况二:缺氧>不当换水(残氯太多)、停电太久对于体质较差的龙鱼会造成鱼膘病变。
建议水流不宜过大,否则可能造成二次伤害。会吃饵就越有治愈机会,倘若不吃可下些营养水直接由鱼的鳃与皮肤吸收。
21龙鱼体外寄生虫:
龙鱼的寄生虫大多于喂食活饵时遭转寄引起,常见的有鱼虱、箭虫。
“鱼虱” 属甲壳类,约3~5㎜,肉眼可见,多寄生于鱼体外,有扁平背甲及吸盘吸附体表。口部为针状用来吸取鱼的体液,使龙鱼体色失去光泽,并造成鱼只不安而磨擦缸壁或底材。
“箭虫”又称苗虫,大多寄生于鳍部或鱼体皮肤内,其头部为多叉形,直接崁入鱼体吸收鱼体的营养。长度约1㎝左右,被寄生的体表会有红肿淤血而后溃烂的现象,并会造成鱼儿急躁不安、磨擦缸壁、食欲不振的情形。
上述两种寄生虫可用人工麻醉拔除。如果数量太多可用龙鱼专用除虫药杀除,但除虫药功效类似农用杀虫剂,龙鱼对药物又极为敏感,所以务必依规定量再减半使用!因曾听闻剂量使用不当,龙鱼中毒而死的案例。另外要告知各位,鱼虱成长有45~60天的周期性,成虫生卵后不久即死亡,其卵又不怕药,此时下药主要是针对刚孵化的幼生。而高浓度的盐浴法是无法彻底根绝牠们的,除非将比重提高到接近海水的浓度,但恐怕鱼会比寄生虫先死!据说混养喜食小型甲壳类生物的金、银鲳可减缓缸内增殖的情形。
22龙鱼体内原生虫:
通常经由水中传播而寄生在鱼类消化道,又不会被鱼只消化掉的寄生虫为绦虫(或称头槽绦虫),一般头槽绦虫的最终宿主为鱼类,在鱼只体内产卵,卵大小约 0.05mm,随宿主排泄排入水中,在水温28~30度孵化为幼虫,俗称六钩幼虫。六钩幼虫多以剑水蚤等桡脚类为宿主,然后由鱼类吞食绦虫幼虫的宿主后,转移到鱼只体内,发育为成虫,在鱼只体内进行下一次循环,成熟的掏虫体宽1-2mm,长可达数公分,成白色链带状,绦虫在鱼只消化道中大量繁殖,除了吸取鱼只养分外(这还不至于致命),严重的感染是大量虫体阻塞消化道,造成鱼腹膨胀,无法进食,最后死亡。可怕的是绦虫感染并非立即死亡,而是一拖再拖,非得把缸内所有鱼只都传染到不罢休,且初期病征并不明显,等到发现时,整缸都是寄生虫,无法防治。由于绦虫种类多达200种,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这是书上说的。所以通用的驱虫药,杀虫效果恐怕不是全效性,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打断绦虫的生命循环,也就是说,当虫卵孵化成幼虫水质是很重要的。同样,从陆路管道传播的寄生虫,是否会在鱼只体内存活,还不清楚,但最佳保证是不要喂食来路不明的饵料,除时,阻绝幼虫的宿主—剑水蚤,只要水中没有此类生物,六钩幼虫就无法生存,鱼只也不会因吞食剑水蚤而感染,所以干净的非经过杀虫(菌)的程序。天子兄建议用冷冻虾喂食,在低温冷冻之下,也有相当的杀(虫)菌作用,挺不错的办法。
23龙鱼脂肪过多:
人吃的太胖会导致疾病,鱼也一样,不但会有脂肪肝,并会减少寿命.眼球下垂。加扬水器增加运动,一个星期停食二天。
24龙鱼驼背:
吃太饱-肥胖;营养不均-瘦弱。但是变驼背应该是环境因素居多~缸子太小,长期造成。个人建议鱼缸尺寸最少长度5尺,宽2尺以上,再加上适度的水流供运动。用个沉水马达制造水流作复健,相信会有帮助.但不能保证一定会完全好。外伤诸如掉鳞、断须、破鳍、擦伤……等。打架、惊吓、跳跃或因追捕活饵时而造成,宜稍加注意混养问题,多观察并避免不必要的惊扰。先让龙鱼安心养伤,避免细菌感染。健康回复后再考虑用麻醉药来修剪断鳍部位,请有经验的水族人员帮忙。
25龙鱼咬自己的尾巴:
有两种怀疑的原因。
第一,由细菌感染。
第二,龙鱼认为自己的尾巴是敌人的尾巴。龙鱼咬自己的尾巴,尾巴杂乱不堪。很快的改变水质,增加溶氧量,提高温度至34摄氏度,增加食盐可解决细菌感染问题。换20%-30%的水一直维持6天。如没有好转可在鱼缸内中一面镜子分用龙鱼的注意力或可给龙鱼配另外一种鱼。如龙鱼还没有好转那只能选择最后一个办法,把尾巴切除。切除过程:用塑料口袋把龙鱼放入,在口袋的水中加麻醉药,待药物起作用,把龙鱼放在干净并潮湿的布上,用剪刀(消毒)把尾巴剪成扇形(如剪成扇形会使龙鱼长出更美丽的尾巴), 每天抽换20%-30%的水,改变水的质量6天,增加食盐以减少寄生虫攻击的危险。
26龙鱼自切症:
幼鱼期的龙鱼在受惊后,其背鳍、尾鳍、臀鳍在*近身体的底部产生局部或完全断落的现象。断落面一般不会出血过多。断鳍会自己长出来。 为预防二次感染可加一定量的甲基蓝。(用量为常规用量的10%)
27龙鱼脊柱弯曲:
症状是鱼的脊柱弯曲成S形。可能是由于稚鱼期使用药物不当、水质不良加上运定量不足或营养不良造成。 治疗几乎不可能,关键在于预防:保持水质清洁、注意营养均衡而充分、尽量预防其它的鱼病并尽量不要使用药物、放入扬水马达增加鱼的运动量、水族箱要尽量的大。
28龙鱼厌食症:
鱼整天不进食,趴在缸底一动不动。水质又没问题,正常得不得了。这是水中环境变化使鱼有紧迫感造成的,更换饵料来慢慢的使鱼适应。
29龙鱼药伤:
饲主个人造成,如果鱼儿不甚染病,饲主本身应该要针对虫扰、菌侵、败水去进行“驱虫”、“抑菌”、“改善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症下药』,而不是胡乱地提供一些毫无相关的治剂,譬如当您拉肚子时去吃感冒药,您说会如何?再者药浴疗程过后一定要马上局部换水,并配合活性碳的吸附,免得下次的用药与缸内的残剂进行化学变化。所有的化学治剂、有机溶剂使用不当多少会对鱼只产生负面影响(玩水草与七彩的玩家应该都会有此体认),其最终也会分解为无机盐类。在人工环湖泊那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若非刻意破坏,水质总是能保持在一定的合适范围;反观密闭鱼缸,在长久蓄养之下缸内的导电度必会境里,不像原生地的广大海洋、倍增(一开始的自来水含有约略的矿物质,养殖后因无机盐的屯机造成导电度大幅增高),如果鱼只长期饲养在这种溶有过多有害杂质的环境里,身上不出病症(或乱长异物)也难。
治疗:一般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导致龙鱼生理失调的案例有:头上尾下(浮面)直立于水面;呼吸急遽;胀腹翻游;眼睛白浊;身上与鳍部黏液增生(易诱发病原感染)…。若遇到此种状况务必立即换上已「养好的水」,此段休养期间不要再施用任何化学治剂,通常仍会有恢复的机会。 要定时定期给鱼驱虫吗(体内虫),
常见的鱼缸问题
1去氯:
如果要直接用自来水时,应该到水族馆购买去氯水来将水中的氯气消除,或者把打入空气加强曝气一天或半天也可以,自来水含有氯气及重金属。
2绿藻:
阳光充足,含氧量过低,硝酸盐过高,有机物过多才会滋生的一种苔类。
3褐藻:
日照不足,含氧量过低,硝酸盐过高,碱性太高及有机物过多才会滋生的一种苔类,一点一点褐色的斑点。
4绿水:
光线太过于充足,有机物过多,氧气不足,二氧化碳过多,造成水质优氧化,才让浮游性藻类大量繁殖,有机物太多,加快藻类生长.可以加装UV紫外线杀菌灯除之,减少日照时数或,改变喂食习惯。硝化菌运作不良,有充足的硝化菌,绿水的情况才不容易发生。鱼缸最容易发生的一种情况,就是发生绿水,往往饲主一段时间后就发生绿水,而且换了水以后还是会发生,变因此胡乱添加一些除藻剂或澄清剂,但是往往一阵子就又会发生,可是却无法根治,也不知发生原因如何;绿水的形成;是由浮游性的藻类所生成,但由下面几个因素才会形成:1.光照 : 日光太过充足,一般来说;光照时间8~12小时就够了,并不需要整天开着,而且整天开着对鱼只本身生理习性会有引响。2.含氧量的不足 : 鱼只过多,造成氧气不足,二氧化碳大量产生,请随鱼只多寡,调整打气量.(温度太高溶氧量会降低)。3.有机物过多(如硝酸盐及磷酸盐....)残饵太多,喂食太多饵料未吃完.改善喂食习惯病时常清理底材残垢或跟新水质,有良好的过滤材能减少硝化菌的工作量,以减少有机物的累积。4.水质过度酸化也比较容易发生绿水,更新水质减低酸性程度。绿水形成有很多的原因,喂食大量的食物,而鱼的排泄物或残渣累积增加,使的这些东西溶解出大量的有机物,并分解成很多的氮化合物,而且更会消耗水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使的水质产生优氧化,而产生大量的浮游性藻类,我们知道绿藻需要阳光(植物日照灯),二氧化碳及有机物,当这因素形成后,便很容易发生绿水。使用紫外线杀菌灯,除藻剂或澄清剂是最下策的办法,既伤财又不能除根本,这些原因都是因为饲养不当发生的,所以先检讨自己的饲养管理方法。
注意事项:浮游性的藻类会行光合作用,一到晚上藻类便会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会和鱼只增夺氧气,此时就需加强打气避免鱼只浮头呼吸,而造成鱼只死亡。另外,硝化菌也会因为缺氧而死亡造成水质不清混浊的状况。简单的说明, 就是水质太脏了。
5:白线虫的发生原因如下:
1.饲料一次投入量太多,致使鱼在吸食水面饲料时,部分饲料或生饵沉于底床上,腐烂于砂石间隙之间 。
2.过滤系统不健全(太久没有换了),未清除过滤棉及生化球上附着的污秽物。
3.砂层老旧底沙太久没清洗,而产生白线虫.
解决方法:
1.换水并且清洗滤材,只要有机物质少,这种生物就不会大量繁殖。
2.改善喂食习惯,有人加黑水又铺黑金砂,降酸的速度会更快更酸,所以最好两选一加。
3.上述两者都没有时,硝化菌系统如果正常的话,也会自动降酸,不过降酸的速度会比较慢,除了放珊瑚石的鱼缸例外,因为珊瑚石会释放出碱性的物质。
4.硝化菌正常运作时,也会发生降酸得作用。只有更换或部分更新水质,减少酸度。
水质蒙朦的(白雾状)一般来说,都是直接用自来来加入鱼缸的关系,因为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氯气消毒水及各种有毒物质,进而影养消化菌的生长平衡或大量死亡,往往在隔天发现水质呈现白雾状,这表示消化菌过滤系统尚未达到平衡,只要过几天就可以澄清,但直接加自来水会造成龙鱼的暴毙死亡,或者是换水时,留一桶旧水或滤材,能加快消化菌成长繁殖。
6鱼缸呈现白雾状的原因及基本处理方式:
硝化菌生长的地方为过滤槽中的滤材,底砂及鱼缸的玻璃壁, 尤其以滤材最多,底砂次之,鱼缸壁水中最少,硝化菌的繁殖数量会随着环境而改变数量,但是在正常的情况里,它会保持在一个生态平衡的状态。鱼缸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净化水质这项工作,硝化菌则是一个不可抹杀的功臣,但是当有机物的累积超过硝化菌所能作用的范围后,就必须*外力来改善或减轻硝化菌的工作量,但是问题也有可能随之而来,而它就是这次主题的其中一项;鱼缸呈现白雾状。一般来说,饲养者在清洗鱼缸时,都会将滤材底材鱼缸的玻璃壁一起清洗,但是这种洗法会将大部分的硝化菌清洗刷掉,而剩下来的硝化菌又会因为将未经为储水处理过的自来水的加入鱼缸,导致硝化菌又大量的死亡,因为未经处理的自来水含有大量的氯气及消毒水,并且含氧量不足,而这些东西都将破坏硝化菌的元凶,往往在换水后的隔天后就会出现大量的白色细小微粒,那就是硝化菌大量死亡的残体,也就是饲主常发生的白雾状,这阶段饲主只要加强打气并不需要添加额外的东西,2~3天后,硝化菌就会恢复工作,到时后水质就会澄清了.另外,有的人等不及水质澄清,便添加人工硝化菌液,适当的硝化菌液是有帮助的,但是,过量的硝化菌液反而会造成二次伤害,加了过量的硝化菌液后,在一两天内由于硝化菌还在繁殖数量的范围内,对于水质的澄清似乎还算有帮助,但是之后会因为过量的繁殖,造成缺氧,因为硝化菌也需要呼吸,如果打气不足,往往鱼只会和硝化菌争夺氧气,造成硝化菌又大量死亡,硝化菌死亡的残体会让水质变坏,氧气量减少,同时会发生水质混浊,此时你会发现鱼只会浮头呼吸的状况发生,这阶段发现鱼只浮头呼吸时,请别加任何的东西,因为担心鱼死掉的你,会乱添加一通,你只要换三分之一的水(最好是储水过的)然后加强打气,有耐心的等待,鱼体就没事了。或许你会说,我是按照说明来添加的,可没有多加喔!可是还是会啊!但是你别忘了,裸缸跟有底材的鱼缸它会生存的硝化菌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更何况大家的滤材并不尽相同,等等....的一些外在因素,不过也不是不能用,利用第一次使用时所发生的原因或结果来判断下次使用的的用量,等到测的正确的添加数量,以后换水时就可以使用相同得数量来添加,以达到完美的生化效果。如果你不想用人工硝化菌液,可以分批清洗滤材或鱼缸,等到另一边达到平衡后再换,或留一桶旧水再添加新水后加入也可以,这样会将伤害减到最少,也最安全,这都是很方便的方法,如果你没有多余的空间储水备用的话,在或者自己培养硝化菌都可以。有些人他都直接换水,可是也没事,有几种原因:
1.他是老手,在初期的时候就知道如何应变,所以能将伤害减到最低.
2.他家的自来水经过水塔,一般的饲主,家中顶楼都有公用蓄水塔或家用的,这些水都已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所以比较没氯气及消毒水的问题。
3.利水质澄清剂来消除氯气及消毒水.
当问题发生时,加强打气是最重要的一环。
7没换水也会白雾状的原因有:
1.使用不当的药物,如福尔马林,黄药...这些要都是杀细菌药,对于硝化菌也是有引响的,尤其是福尔马林会将大部分硝化菌杀死,而造成水质混浊白雾状,非专业人员勿用。
2.停电太久,或氧气量不足鱼只过多这都会造成硝化菌呼吸不易不足,这也会产生硝化菌大量死亡。
3.鱼只过多,造成缺氧,含氧量不足。任何换水或下药的动作请加强打气。
硝化菌作用方式及培养:
硝化细菌能鱼类所排放的氨转成毒性较小的亚硝酸盐,而另一种硝化菌类的一种菌则负责将亚硝酸盐再转成毒性更小的硝酸盐,硝酸盐必须由换水的方式移除,像硝化细菌这类的细菌再作用时需要消耗水中的氧气所以也称好氧菌。另一种叫做厌氧菌,能将硝酸盐转成氮气再排出水缸外,如此两组循环变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过滤,不过,此厌氧菌很难在水缸中生活,因为厌氧菌的特性是生长或繁殖时,并不需要处于含氧气的环境下,而绝对厌氧菌则无法存活于有氧环境。大量消化菌的生长,会造成消化菌及鱼只增夺氧气,水缸的氧气一减少,鱼只会浮头,而硝化菌也会大量死亡,此时应该要加强打气,提高溶氧量,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加入大量的硝化菌才比较容易发生。
良好的生化系统(硝化菌)将氨→分解成亚硝酸盐→再次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累积→PH下降→更换水质
氨---------------鱼的排泄物及残余饵料是形成氨的主要来源
亚硝酸盐------过高会造成呼吸困难
硝酸盐---------无毒的物质,累积太多,水值会变酸
如何培养自然的硝化菌?
1.大量培养消化菌,可以用珊瑚砂或市面上销售的陶瓷环、生化球或生化棉等都可以当作培养的的环境,然后再将一条死亡朱文锦或一个蛤俐肉(很容易腐坏,一个就够了)放入装有八分满水的盒子,再将滤材放入,且滤材数量不要超过水的高度,之后再任其腐烂,几天后,水质会发臭变混浊,放个一个星期(加强打气会加快繁殖生长),水就会自然澄清且不臭,这表示消化菌已经正常运作,就可以将滤材放入你的过滤器中了。以上这种方法常用在海水缸,淡水缸也可以。
2.将你清洗滤材所留下来的水,再放进你所要培养的滤材,等一段时间水澄清,就可以了,也不会发臭,硝化菌的培养也不会影响,加强打起可以加快繁殖。
在自然界吃活饵的动物多多少少身体都会带些共生的生物,不过只要水质稳定、鱼只强健就不会有发病的情况产生。所以鱼只吃
编辑整理:卡卡爱龙
自然环境中,所有生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有的还会发生传染;而外力因素及活动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在空间有限的水族箱空间、人为的控制下,虽然提供最佳生息环境与设备,但是终究与大自然不同,而影响了牠的自然生存条件,造成生理异常与抵抗力减,而罹患疾病。龙鱼生病的原因,不外乎细菌与寄生虫感染,以及人为管理疏忽造成。
1. 龙鱼掉眼、眼球下垂症:
养龙者最头痛和最烦的问题,因原太多会令龙鱼掉眼,但首先强调龙鱼掉眼不是病,只是掉眼就必定游姿是侧游的相当不美观。再好的龙也打了折扣了.日本龙鱼杂志上的鱼掉眼的比例相当多,试试想追求完美的阿本仔都没办法了,我们是否也该死心了呢?首先我们要了解龙鱼属于古代鱼之一,一般古代鱼对环境非常敏感,在野生环境中龙鱼不会掉眼之事,但在鱼缸中因环境改变,致使龙鱼采取防备现象,我们常因使龙鱼生活更为舒适,却忽略的龙鱼所在环境,对于龙鱼之高度的敏感性,首推为鱼缸倒景,长期长在一个不安全境况之下,缸中倒景中会为自已带来很大的生命威胁,只要制造一个较理想龙鱼家居,相信龙鱼也会为你带来幸运。试试分析的几点都有令龙鱼掉眼。
1. 觅食习惯改变:在自然环境中,龙鱼摄食是找寻水域中上层生物;在鱼缸则是找寻中下层的鱼虾。部份养龙者一辈子所养的龙鱼都是喂食会沉底的活饵,就算一次全下缸任由鱼只自行捕捉也从未发生过掉眼情形。
2. 透视外界景物:龙鱼在鱼缸中可透视外界景物,对陆地走动的东西都会注意。
3. 脂肪堆积:觅食容易,运动量不足,造成脂肪堆积。
4. 沉底水中灯往上照的方式养龙,一段日子后,部份龙鱼还是掉眼了。
5.眼睛视野过小,尤其设缸环境在昏暗光线不佳之地方最易发生。若是饲养在采光不良的环境里,缩短龙鱼视野,刚好鱼缸的灯打下来又只是照亮缸子周围,诱发牠往斜下方亮的地方看,这种违反常理的动作,要龙鱼不掉眼也难。
6.龙缸的位置及水位过高,令龙鱼本能向下望,而造成掉眼。
防止及治疗龙鱼掉眼的方法:
1.不让小孩子在龙缸前玩,因为小孩子不但会拍缸,吓着龙而且也极会引起龙鱼眼睛,下视来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2.喂食可以用手喂食,或喂食浮力较高的东西.如蟋蟀.....一段时间后会改善,前提之下水质也要好。
3.缸内环境与缸外采光的搭配,也就是龙鱼缸放置的地点采光要良好.如果饲养处发生掉眼情况可试试移缸到采光良好之处。
4.根据其它国家的经验,只要急长期投喂底层食物造成,如果放回池塘必能恢复。但香港那里找池塘,那我们只好把鱼缸全部用不透光的黑纸蒙住,在鱼缸上部增加一盏白灯,喂食顶层食物或在鱼缸顶部放置一个物体以吸引龙鱼的注意力,使鱼强迫眼睛向上看。
5.可以使用混养龙鱼的方式.分散龙鱼的注意力。
6.隔壁缸再养一只龙鱼使他们对视.同混养得道理一样。
7.降彽龙缸的位置及水位,令龙鱼向上望,个人认为这个方法很有效。
8.水缸中放一个乒乓球,鱼缸上点一盏灯,让龙鱼眼睛为了看乒乓球而朝上看,但当龙鱼习惯了就不会再望,也就是说后果不大。
9.可以拿一个乒乓大小或再大一点的圆形透明的器具备用,再来就是拿一只蟋蟀,将蟋蟀弄死然后把肚子里的东西取出,再把蟋蟀拿去晒为了干,以避免腐烂,晒干之后,将透明圆形的物体挖一个蟋蟀能放进去的小洞,再将洞封死且不透水,完成后,就可以放入水中让龙鱼咬了,他会吃里面的蟋蟀会一直盯着水面上,就不怕他常看水面下的东西,而且又能提供龙鱼休闲,不过,透明的圆形物体不要太小,万一被他吞了,那就惨了,物体的大小,请随龙鱼大小自己适度的调整。
10.现在有掉眼手术方法,将龙鱼麻醉后,用手术剪刀剃除眼窝上累积的脂肪,不过目前此法不知是否会影响龙鱼眼球的灵敏度,没有经验者千万不要轻易尝试。要是家中的老龙出现两眼稍微下倾的情形(老化导致眼球上直肌松弛),这时我们唯有改变个人心态一途,因为牠就是老了嘛!
2 龙鱼肿斑病:
这种病一般杂志都没有记载,算是一种很特殊且不多见的龙鱼专属怪病。它看起来很像白点病但颗粒较大、较凸些,外观上有如长白色肉瘤一般,一样也是先从鳍面再延伸到身体,严重时通常会伴随着胡须长痘痘,甚至眼球上也会滋长,当数目陆续增加时,您会发现好像大部份并排在末三鳍的边缘,有时候还会有白色分泌物产生!龙鱼肿斑病大多数出在旧缸的水,所以换水频率要增加,了解水质应该才是主要的重点.此病最大特点就是(再怎么严重也不会影响食欲)。
3龙鱼胡须长瘤:
须部长出一小颗、一小颗的肉瘤,最常发生在具有「磨缸」习惯的龙鱼身上,由于长期的磨损造成胡须表皮组织受伤,又基于水质不良、病原的影响引爆出发炎肿胀的现象。治疗:“长期性”的水质改善多半会不药而愈。若觉得碍眼,最快的方法是运用麻醉手术将胡须剪断使其重长,但龙鱼与人类相同,随着年纪的增长复原速度也会跟着拉长,值得深思!另外亦有鱼友『移新缸』后痘子消退的情形,因为原缸的水已严重恶化(含有刺激杂质),适度换水也无济于事。
4(1)龙鱼胡须纠结:
当龙鱼的体质不佳时,有时候就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可从饵料及水质方面去着手,喂食宜多元化,偶而可用针筒注射“综合维他命”于活饵上喂龙鱼,或直接添入缸内亦可。至于水质也要控制得当,益菌的培养是值得深思的议题,滤材的选购亦是一门学问。
(2)龙鱼胡须长肉粒:
这症状以前发生过,用药不是办法,剪掉重长就好了(不是非常好的方法,但真的有效)。
5龙鱼头洞症
(情况一:营养缺乏)外观为细孔状,初期感染很难断定肇因为何,不过此时龙鱼并无厌食情形,可先以“维他命”补充其营养并观察是否有明显改善。
(情况二:体内原生虫)由原生虫之寄生所引起(头槽绦虫、毛细线虫、六鞭毛虫),感染鱼只会有抖动身体、不安、食欲减退的状况产生,可用「七彩专用除体内原生虫药」进行治疗,药剂须依指示再减半使用。
6龙鱼蚀斑症 :
外观类似头洞症,不过症状是呈现腐烂拨落的情形,其肇因为“致病菌”所引发,此症不会立即影响龙鱼之性命,但很难在短时间内治愈,可能须花点时间。市售黄药只能治疗较初级的细菌感染疾病,对于此病及红斑症、腹水症似乎无明显疗效,我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您可以选购“t牌万能水”或“抑万菌”等特效药试试。倘若仍然无改善情形,可能得将龙鱼移到它缸继续药浴,旧缸与过滤设备须以福玛林消毒并洗净后再重新养水设缸。
7龙鱼蚀鳞症:
由于水质管理不当,长期饲养在旧水(水中蓄积过量无机盐类,导电度破千)的龙鱼其鳞片的第一鳞框开始呈现剥落般渐渐溶蚀,整体感观犹如鉅齿状一般,然后侧线的小孔逐渐变大,严重时会并发“蚀斑症”,若不实时处置腐蚀部位容易引发二次细菌感染,鳞片缺口及头皮也将出现严重溃烂情形。此症最常出现在对水质较为敏感的过被金身上,红龙亦有少数感染例子。良好水质并不会有此病产生,若自家龙鱼不幸患有此症,可先利用抗菌药剂抑制菌类感染。不过治愈后鱼儿缺损的鳞片并无法完好如初,这时唯有运用麻醉手术将缺损的部份拔除使其重长。不过有一点需特别注意,不可一次将全部的蚀鳞拔除,需分多次进行,也就是说每次最多只能拔1~2片,等完整长出后在考虑施行下一次手术。因为若是一次全部拔除,鱼儿所受的营养无法有效分散给所有新生的鳞片,会有部份受影响而畸形。治疗期间要尽可能地提供鱼儿最佳的营养!
8龙鱼腐鳃病:
腐腮病是由卵圆鞭毛虫所引起,卵圆鞭毛虫是一种肉眼不易看见的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鱼的鳃瓣,吸取营养,进行核分裂繁殖。在25℃左右繁殖迅速,传染性很强。
原因:水质恶化或太久没换水。
症状:鱼的呼吸急促,色泽褪失。
9龙鱼烂鳍病:
烂鳍病,此病多发生于鱼只饲养密度过高、水质污染、过滤系统不良或打架后感染引起。患病的鱼只会先由末三鳍边缘发霉,而鱼鳍会呈白色并分泌黏液状,然后开始溃烂。溃烂的部位成破裂腐烂样且有泌血斑点产生,当恶化时腐烂的鳍便会开始脱离鱼体,并且症状会逐渐向鱼体漫延,最后死亡。
治疗:可采用市面的治细菌药剂(ex:蓝药、黄药)配合高温治疗;盐浴亦可。
10龙鱼立鳞病:
立鳞病又称松果病,是龙鱼在中、小时期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病症,成龙罹患此症的机率较小。
原因
(1)季节变换,水族箱温差变大,都会致使细菌感染。
(2)水质恶化。
症状:初期鱼的鳞片约5至8片会略微翻翘,并且鳞片根部会有充血现象,如不做适当处理,则鳞片会逐渐翻翘、红肿状似松果,而使鳞片失去保护鱼体作用,遭受细菌侵袭,最后鳞片脱落,溃烂而死亡。 治疗:初期时,可以一百公升水加入一公斤的粗盐,或人工海水素,如果没有可用食盐代替,并将温度调高至32℃~34℃左右,保持恒温,增强水中溶氧,并每隔3天换水四分之一水量(换水时可以家庭热水器先行加温)。如果逆鳞面积较大,则需投入适量的抗生素,预防其它病变。
11龙鱼眼睛白蒙、混浊原因:
(1)眼膜受伤,遭受结核菌、弧菌侵入。
(2)水质不良或氮气进入鱼体。
症状:初期眼膜出现白雾现象,多为单眼,中期眼球混浊,末期时眼睛肿,并且长出白色棉絮锥形物。此时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治疗,会有死亡之虞。
治疗:
(1)初期:发现鱼只眼膜有白雾现象,应即刻换水三分之一,并加入适量粗盐或海水素,浓度为千分之五;即200公升水放入一斤粗盐,并且加温至30℃~33℃。观察二日是否改善,如无恶化,则仅须加强换水,每三日换水四分之一,并加入适量盐,即可痊愈。
(2)中期:则需投药进行药浴治疗。以水溶性之金霉素、青霉素、或鱼类专用药。如使用鱼类专用药可依照说明书使用;金霉素、青霉素在每公升水置入一~二万单位。进行药浴时须提升水温2℃~3℃,且加以观察,配合药性时效重新加药,并且换水四分之一。
(注)眼球混浊,复元时间较慢,约三至五个月才会治愈。如果肿胀现象消除,可减少使用药量或停用。复元后黑眼珠会较原先小,但无大碍。
12龙鱼水栖菌病:
又称水霉病,其病菌附身在鱼的伤口处,为灰白色。肉眼可看出在鱼的伤口,有如棉絮纤维覆盖般,鱼只游动不稳健并会磨擦底材或缸壁止痒,身体慢慢虚弱、食欲减退,逐渐衰竭而死。
治疗:可以盐浴法并配合高温治疗,或选用抑万菌、专治霉菌感染的药剂亦可。
13龙鱼翻鳃:
病因:
(1) ,--由于喂食不当、残余饵食腐败以及龙鱼排泄物污染等,都造成水质恶化,水中氨(NH3)、亚硝酸(NO2)、硝酸盐(NO3)浓度过高,而使水中氧量降低。
(2)活动空间狭小--龙鱼在成长阶段,除了须注重营养,并且要有良好的活动空间。基本上水族箱长度要鱼只长度的3倍,若低于此基本条件,龙鱼在有限空间必须不时回转才能游动,而影响到鳃部正常运作,长久之下,即会造成翻鳃。
(3)温度变化--未能保持衡温,过冷或过热,鳃部敏感而造成。
(4)马达所造--不正当使用扬水器也会做成翻鳃。
初期可观察出龙鱼鳃缘软质部位合动不顺畅,呼吸频率不正常,并且软质部位会略增长,第二鳃盖会略微凹陷,最后软质部位翻卷,而使得鱼的鳃瓣曝露于水中。严重时会有呼吸急促、浮头、不进食,呈现虚脱状态。最后鳃瓣受细菌感染,而影响到鳃丝正常功能,窒息而亡。
治疗:
(1)初期:当发现龙鱼呼吸不顺畅,立即以渐进式方法改善水质。即每2到3天换水百分之20水量,并加强气泵打气,利用气泡石、增加水中溶氧量。
(2)中期即鳃软质部位略微翻卷,而且尚未硬化时期。在此阶段除了勤换水,加强打气,并且需要以物理治疗,即增设扬浪器,加强水流。因为龙鱼类有逆游习性,龙鱼藉此水流冲激,约有百分之五十治愈机率。
(3)末期即鳃软质翻卷部位已经完全硬化,在此时期唯有动手术,将翻卷部位剪除一途。
14龙鱼白点病:
在鱼类疾病中占了极大的比例,此病是由一种称为ICH的纤毛虫所引起,繁殖速度惊人,在25℃左右寄生鱼体,由单一细胞进行核分裂,一小时内可由一个繁殖为三千多个,但在高温时便会停止分裂或者死亡。
原因:ICH是在鱼只抵抗力弱时才寄生鱼只体表,吸收鱼的体液并进行繁殖,产生白点状囊胞,像撒上白粉般。
症状:初期时多发生在鱼的各部位鳍,鳍部会出现白色斑点,继而蔓延全身。此时期鱼只为除痒而磨擦底材或缸壁,食欲减退,表皮开始烂化,最后蔓延进入鳃瓣,而使鱼只窒息死亡。白点是种传染迅速的疾病,必需尽速处理。
治疗:
(1)以百分之一的盐水治疗。
(2)每百升水投入0.8公克硫酸奎宁。
(3)以百分之五的甲基蓝液,每公升加4~5滴。
(4)市售的鱼类专用药。
上述四种方法皆须调高水温2℃~3℃,并加强气泵打气,使水中溶氧量提高。
(注)在治疗阶段要加强鱼只营养,以增强抵抗力。当恢复健康时,最好能以过锰酸钾全缸消毒。
15龙鱼白内障:
眼球构造中的水晶体,就如同相机的镜头一般,应保持清澈明亮,才能得到清晰的影像。若水晶体变得混浊,影响视力,便是我们所称的白内障。白内障可因为老化、外伤、药物、先天性...等原因造成,由于目前仍无有效药物能使白内障“浊者自清”,开刀仍是主要的选择.但鱼若要开刀。如果只是眼表白蒙,提早治疗都可以治愈,若已经造成内部白蒙,而外表伤口已愈合,那下什么药都没救了,永远都是白内障。
16龙鱼腹水病:
症状:
1.初期:初期腹部肿胀,肛门有红肿现象。
2.未期:末期时由于腹部积水,压及鱼鳔,而使龙鱼失去平衡,头部朝下。
治疗
(1)以百分之一浓度盐水治疗.
(2)在伤口涂抹杀菌剂,或以5%甲基蓝溶液以每公升4~5滴加入水族箱,或是以孔雀石绿治疗。腹水病大多发生于幼龙时期,多为吃食不新鲜饵食,或饵食带刺(如虾头的虾剑),吞食时伤及内脏,而遭弧菌感染引起内脏积水。
(3)以三万分之一的重铬酸钾药浴三分钟。
17龙鱼脱肛:
由于吃不洁或锋利的食物引起肠道感染,这是众多疾病中最难痊愈的疾病,感染可以消失但肛门依然突出。增加水流温至34摄氏度(每2小时提高1度),增加1%的食盐,每2天放进四环素,看说明书用黑水调节水质,暂切不喂锋利的食物。
18龙鱼红斑症:
又称打印病、开穴病或红丹毒症。此病可说是龙鱼的绝症,多发在幼鱼时期,属滤过性病毒感染。多出现在鱼身后半段,初期产生红色纹块,继而红斑部位肿胀,鳞片翻翘,最后溃烂而死。
症状:多发生在鱼身后半段。初期为出现红色斑块,继而红斑部位肿胀,鳞片翻翘,最后溃烂而死。
治疗:可尝试增高温度至34~36℃,并配合口服肠胃抗生素及药浴内外治疗尚有治愈机会。
19龙鱼平衡系统失调:
最主要发生在仔龙时期,原因是所喂食之饵料尖刺部位伤及内脏所致。可由其吞食之位置,看出鱼体有红色区块,且龙鱼行动的姿势会非常的不正常。静止时,还会三不五时 "站"起来给你看,此时千万不要高兴过早,以为您的龙鱼要成仙了,因为他已经严重内伤,随时会挂给你看。这时候,您其实能做的已经不多了,可把温度调高个两三度。
20龙鱼潜水艇:
情况一:环境落差太大:当环境不适、(温度;水质)受到压迫时会有全身紧缩、游姿不正常的 状况发生。
情况二:缺氧>不当换水(残氯太多)、停电太久对于体质较差的龙鱼会造成鱼膘病变。
建议水流不宜过大,否则可能造成二次伤害。会吃饵就越有治愈机会,倘若不吃可下些营养水直接由鱼的鳃与皮肤吸收。
21龙鱼体外寄生虫:
龙鱼的寄生虫大多于喂食活饵时遭转寄引起,常见的有鱼虱、箭虫。
“鱼虱” 属甲壳类,约3~5㎜,肉眼可见,多寄生于鱼体外,有扁平背甲及吸盘吸附体表。口部为针状用来吸取鱼的体液,使龙鱼体色失去光泽,并造成鱼只不安而磨擦缸壁或底材。
“箭虫”又称苗虫,大多寄生于鳍部或鱼体皮肤内,其头部为多叉形,直接崁入鱼体吸收鱼体的营养。长度约1㎝左右,被寄生的体表会有红肿淤血而后溃烂的现象,并会造成鱼儿急躁不安、磨擦缸壁、食欲不振的情形。
上述两种寄生虫可用人工麻醉拔除。如果数量太多可用龙鱼专用除虫药杀除,但除虫药功效类似农用杀虫剂,龙鱼对药物又极为敏感,所以务必依规定量再减半使用!因曾听闻剂量使用不当,龙鱼中毒而死的案例。另外要告知各位,鱼虱成长有45~60天的周期性,成虫生卵后不久即死亡,其卵又不怕药,此时下药主要是针对刚孵化的幼生。而高浓度的盐浴法是无法彻底根绝牠们的,除非将比重提高到接近海水的浓度,但恐怕鱼会比寄生虫先死!据说混养喜食小型甲壳类生物的金、银鲳可减缓缸内增殖的情形。
22龙鱼体内原生虫:
通常经由水中传播而寄生在鱼类消化道,又不会被鱼只消化掉的寄生虫为绦虫(或称头槽绦虫),一般头槽绦虫的最终宿主为鱼类,在鱼只体内产卵,卵大小约 0.05mm,随宿主排泄排入水中,在水温28~30度孵化为幼虫,俗称六钩幼虫。六钩幼虫多以剑水蚤等桡脚类为宿主,然后由鱼类吞食绦虫幼虫的宿主后,转移到鱼只体内,发育为成虫,在鱼只体内进行下一次循环,成熟的掏虫体宽1-2mm,长可达数公分,成白色链带状,绦虫在鱼只消化道中大量繁殖,除了吸取鱼只养分外(这还不至于致命),严重的感染是大量虫体阻塞消化道,造成鱼腹膨胀,无法进食,最后死亡。可怕的是绦虫感染并非立即死亡,而是一拖再拖,非得把缸内所有鱼只都传染到不罢休,且初期病征并不明显,等到发现时,整缸都是寄生虫,无法防治。由于绦虫种类多达200种,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这是书上说的。所以通用的驱虫药,杀虫效果恐怕不是全效性,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打断绦虫的生命循环,也就是说,当虫卵孵化成幼虫水质是很重要的。同样,从陆路管道传播的寄生虫,是否会在鱼只体内存活,还不清楚,但最佳保证是不要喂食来路不明的饵料,除时,阻绝幼虫的宿主—剑水蚤,只要水中没有此类生物,六钩幼虫就无法生存,鱼只也不会因吞食剑水蚤而感染,所以干净的非经过杀虫(菌)的程序。天子兄建议用冷冻虾喂食,在低温冷冻之下,也有相当的杀(虫)菌作用,挺不错的办法。
23龙鱼脂肪过多:
人吃的太胖会导致疾病,鱼也一样,不但会有脂肪肝,并会减少寿命.眼球下垂。加扬水器增加运动,一个星期停食二天。
24龙鱼驼背:
吃太饱-肥胖;营养不均-瘦弱。但是变驼背应该是环境因素居多~缸子太小,长期造成。个人建议鱼缸尺寸最少长度5尺,宽2尺以上,再加上适度的水流供运动。用个沉水马达制造水流作复健,相信会有帮助.但不能保证一定会完全好。外伤诸如掉鳞、断须、破鳍、擦伤……等。打架、惊吓、跳跃或因追捕活饵时而造成,宜稍加注意混养问题,多观察并避免不必要的惊扰。先让龙鱼安心养伤,避免细菌感染。健康回复后再考虑用麻醉药来修剪断鳍部位,请有经验的水族人员帮忙。
25龙鱼咬自己的尾巴:
有两种怀疑的原因。
第一,由细菌感染。
第二,龙鱼认为自己的尾巴是敌人的尾巴。龙鱼咬自己的尾巴,尾巴杂乱不堪。很快的改变水质,增加溶氧量,提高温度至34摄氏度,增加食盐可解决细菌感染问题。换20%-30%的水一直维持6天。如没有好转可在鱼缸内中一面镜子分用龙鱼的注意力或可给龙鱼配另外一种鱼。如龙鱼还没有好转那只能选择最后一个办法,把尾巴切除。切除过程:用塑料口袋把龙鱼放入,在口袋的水中加麻醉药,待药物起作用,把龙鱼放在干净并潮湿的布上,用剪刀(消毒)把尾巴剪成扇形(如剪成扇形会使龙鱼长出更美丽的尾巴), 每天抽换20%-30%的水,改变水的质量6天,增加食盐以减少寄生虫攻击的危险。
26龙鱼自切症:
幼鱼期的龙鱼在受惊后,其背鳍、尾鳍、臀鳍在*近身体的底部产生局部或完全断落的现象。断落面一般不会出血过多。断鳍会自己长出来。 为预防二次感染可加一定量的甲基蓝。(用量为常规用量的10%)
27龙鱼脊柱弯曲:
症状是鱼的脊柱弯曲成S形。可能是由于稚鱼期使用药物不当、水质不良加上运定量不足或营养不良造成。 治疗几乎不可能,关键在于预防:保持水质清洁、注意营养均衡而充分、尽量预防其它的鱼病并尽量不要使用药物、放入扬水马达增加鱼的运动量、水族箱要尽量的大。
28龙鱼厌食症:
鱼整天不进食,趴在缸底一动不动。水质又没问题,正常得不得了。这是水中环境变化使鱼有紧迫感造成的,更换饵料来慢慢的使鱼适应。
29龙鱼药伤:
饲主个人造成,如果鱼儿不甚染病,饲主本身应该要针对虫扰、菌侵、败水去进行“驱虫”、“抑菌”、“改善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症下药』,而不是胡乱地提供一些毫无相关的治剂,譬如当您拉肚子时去吃感冒药,您说会如何?再者药浴疗程过后一定要马上局部换水,并配合活性碳的吸附,免得下次的用药与缸内的残剂进行化学变化。所有的化学治剂、有机溶剂使用不当多少会对鱼只产生负面影响(玩水草与七彩的玩家应该都会有此体认),其最终也会分解为无机盐类。在人工环湖泊那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若非刻意破坏,水质总是能保持在一定的合适范围;反观密闭鱼缸,在长久蓄养之下缸内的导电度必会境里,不像原生地的广大海洋、倍增(一开始的自来水含有约略的矿物质,养殖后因无机盐的屯机造成导电度大幅增高),如果鱼只长期饲养在这种溶有过多有害杂质的环境里,身上不出病症(或乱长异物)也难。
治疗:一般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导致龙鱼生理失调的案例有:头上尾下(浮面)直立于水面;呼吸急遽;胀腹翻游;眼睛白浊;身上与鳍部黏液增生(易诱发病原感染)…。若遇到此种状况务必立即换上已「养好的水」,此段休养期间不要再施用任何化学治剂,通常仍会有恢复的机会。 要定时定期给鱼驱虫吗(体内虫),
常见的鱼缸问题
1去氯:
如果要直接用自来水时,应该到水族馆购买去氯水来将水中的氯气消除,或者把打入空气加强曝气一天或半天也可以,自来水含有氯气及重金属。
2绿藻:
阳光充足,含氧量过低,硝酸盐过高,有机物过多才会滋生的一种苔类。
3褐藻:
日照不足,含氧量过低,硝酸盐过高,碱性太高及有机物过多才会滋生的一种苔类,一点一点褐色的斑点。
4绿水:
光线太过于充足,有机物过多,氧气不足,二氧化碳过多,造成水质优氧化,才让浮游性藻类大量繁殖,有机物太多,加快藻类生长.可以加装UV紫外线杀菌灯除之,减少日照时数或,改变喂食习惯。硝化菌运作不良,有充足的硝化菌,绿水的情况才不容易发生。鱼缸最容易发生的一种情况,就是发生绿水,往往饲主一段时间后就发生绿水,而且换了水以后还是会发生,变因此胡乱添加一些除藻剂或澄清剂,但是往往一阵子就又会发生,可是却无法根治,也不知发生原因如何;绿水的形成;是由浮游性的藻类所生成,但由下面几个因素才会形成:1.光照 : 日光太过充足,一般来说;光照时间8~12小时就够了,并不需要整天开着,而且整天开着对鱼只本身生理习性会有引响。2.含氧量的不足 : 鱼只过多,造成氧气不足,二氧化碳大量产生,请随鱼只多寡,调整打气量.(温度太高溶氧量会降低)。3.有机物过多(如硝酸盐及磷酸盐....)残饵太多,喂食太多饵料未吃完.改善喂食习惯病时常清理底材残垢或跟新水质,有良好的过滤材能减少硝化菌的工作量,以减少有机物的累积。4.水质过度酸化也比较容易发生绿水,更新水质减低酸性程度。绿水形成有很多的原因,喂食大量的食物,而鱼的排泄物或残渣累积增加,使的这些东西溶解出大量的有机物,并分解成很多的氮化合物,而且更会消耗水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使的水质产生优氧化,而产生大量的浮游性藻类,我们知道绿藻需要阳光(植物日照灯),二氧化碳及有机物,当这因素形成后,便很容易发生绿水。使用紫外线杀菌灯,除藻剂或澄清剂是最下策的办法,既伤财又不能除根本,这些原因都是因为饲养不当发生的,所以先检讨自己的饲养管理方法。
注意事项:浮游性的藻类会行光合作用,一到晚上藻类便会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会和鱼只增夺氧气,此时就需加强打气避免鱼只浮头呼吸,而造成鱼只死亡。另外,硝化菌也会因为缺氧而死亡造成水质不清混浊的状况。简单的说明, 就是水质太脏了。
5:白线虫的发生原因如下:
1.饲料一次投入量太多,致使鱼在吸食水面饲料时,部分饲料或生饵沉于底床上,腐烂于砂石间隙之间 。
2.过滤系统不健全(太久没有换了),未清除过滤棉及生化球上附着的污秽物。
3.砂层老旧底沙太久没清洗,而产生白线虫.
解决方法:
1.换水并且清洗滤材,只要有机物质少,这种生物就不会大量繁殖。
2.改善喂食习惯,有人加黑水又铺黑金砂,降酸的速度会更快更酸,所以最好两选一加。
3.上述两者都没有时,硝化菌系统如果正常的话,也会自动降酸,不过降酸的速度会比较慢,除了放珊瑚石的鱼缸例外,因为珊瑚石会释放出碱性的物质。
4.硝化菌正常运作时,也会发生降酸得作用。只有更换或部分更新水质,减少酸度。
水质蒙朦的(白雾状)一般来说,都是直接用自来来加入鱼缸的关系,因为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氯气消毒水及各种有毒物质,进而影养消化菌的生长平衡或大量死亡,往往在隔天发现水质呈现白雾状,这表示消化菌过滤系统尚未达到平衡,只要过几天就可以澄清,但直接加自来水会造成龙鱼的暴毙死亡,或者是换水时,留一桶旧水或滤材,能加快消化菌成长繁殖。
6鱼缸呈现白雾状的原因及基本处理方式:
硝化菌生长的地方为过滤槽中的滤材,底砂及鱼缸的玻璃壁, 尤其以滤材最多,底砂次之,鱼缸壁水中最少,硝化菌的繁殖数量会随着环境而改变数量,但是在正常的情况里,它会保持在一个生态平衡的状态。鱼缸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净化水质这项工作,硝化菌则是一个不可抹杀的功臣,但是当有机物的累积超过硝化菌所能作用的范围后,就必须*外力来改善或减轻硝化菌的工作量,但是问题也有可能随之而来,而它就是这次主题的其中一项;鱼缸呈现白雾状。一般来说,饲养者在清洗鱼缸时,都会将滤材底材鱼缸的玻璃壁一起清洗,但是这种洗法会将大部分的硝化菌清洗刷掉,而剩下来的硝化菌又会因为将未经为储水处理过的自来水的加入鱼缸,导致硝化菌又大量的死亡,因为未经处理的自来水含有大量的氯气及消毒水,并且含氧量不足,而这些东西都将破坏硝化菌的元凶,往往在换水后的隔天后就会出现大量的白色细小微粒,那就是硝化菌大量死亡的残体,也就是饲主常发生的白雾状,这阶段饲主只要加强打气并不需要添加额外的东西,2~3天后,硝化菌就会恢复工作,到时后水质就会澄清了.另外,有的人等不及水质澄清,便添加人工硝化菌液,适当的硝化菌液是有帮助的,但是,过量的硝化菌液反而会造成二次伤害,加了过量的硝化菌液后,在一两天内由于硝化菌还在繁殖数量的范围内,对于水质的澄清似乎还算有帮助,但是之后会因为过量的繁殖,造成缺氧,因为硝化菌也需要呼吸,如果打气不足,往往鱼只会和硝化菌争夺氧气,造成硝化菌又大量死亡,硝化菌死亡的残体会让水质变坏,氧气量减少,同时会发生水质混浊,此时你会发现鱼只会浮头呼吸的状况发生,这阶段发现鱼只浮头呼吸时,请别加任何的东西,因为担心鱼死掉的你,会乱添加一通,你只要换三分之一的水(最好是储水过的)然后加强打气,有耐心的等待,鱼体就没事了。或许你会说,我是按照说明来添加的,可没有多加喔!可是还是会啊!但是你别忘了,裸缸跟有底材的鱼缸它会生存的硝化菌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更何况大家的滤材并不尽相同,等等....的一些外在因素,不过也不是不能用,利用第一次使用时所发生的原因或结果来判断下次使用的的用量,等到测的正确的添加数量,以后换水时就可以使用相同得数量来添加,以达到完美的生化效果。如果你不想用人工硝化菌液,可以分批清洗滤材或鱼缸,等到另一边达到平衡后再换,或留一桶旧水再添加新水后加入也可以,这样会将伤害减到最少,也最安全,这都是很方便的方法,如果你没有多余的空间储水备用的话,在或者自己培养硝化菌都可以。有些人他都直接换水,可是也没事,有几种原因:
1.他是老手,在初期的时候就知道如何应变,所以能将伤害减到最低.
2.他家的自来水经过水塔,一般的饲主,家中顶楼都有公用蓄水塔或家用的,这些水都已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所以比较没氯气及消毒水的问题。
3.利水质澄清剂来消除氯气及消毒水.
当问题发生时,加强打气是最重要的一环。
7没换水也会白雾状的原因有:
1.使用不当的药物,如福尔马林,黄药...这些要都是杀细菌药,对于硝化菌也是有引响的,尤其是福尔马林会将大部分硝化菌杀死,而造成水质混浊白雾状,非专业人员勿用。
2.停电太久,或氧气量不足鱼只过多这都会造成硝化菌呼吸不易不足,这也会产生硝化菌大量死亡。
3.鱼只过多,造成缺氧,含氧量不足。任何换水或下药的动作请加强打气。
硝化菌作用方式及培养:
硝化细菌能鱼类所排放的氨转成毒性较小的亚硝酸盐,而另一种硝化菌类的一种菌则负责将亚硝酸盐再转成毒性更小的硝酸盐,硝酸盐必须由换水的方式移除,像硝化细菌这类的细菌再作用时需要消耗水中的氧气所以也称好氧菌。另一种叫做厌氧菌,能将硝酸盐转成氮气再排出水缸外,如此两组循环变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过滤,不过,此厌氧菌很难在水缸中生活,因为厌氧菌的特性是生长或繁殖时,并不需要处于含氧气的环境下,而绝对厌氧菌则无法存活于有氧环境。大量消化菌的生长,会造成消化菌及鱼只增夺氧气,水缸的氧气一减少,鱼只会浮头,而硝化菌也会大量死亡,此时应该要加强打气,提高溶氧量,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加入大量的硝化菌才比较容易发生。
良好的生化系统(硝化菌)将氨→分解成亚硝酸盐→再次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累积→PH下降→更换水质
氨---------------鱼的排泄物及残余饵料是形成氨的主要来源
亚硝酸盐------过高会造成呼吸困难
硝酸盐---------无毒的物质,累积太多,水值会变酸
如何培养自然的硝化菌?
1.大量培养消化菌,可以用珊瑚砂或市面上销售的陶瓷环、生化球或生化棉等都可以当作培养的的环境,然后再将一条死亡朱文锦或一个蛤俐肉(很容易腐坏,一个就够了)放入装有八分满水的盒子,再将滤材放入,且滤材数量不要超过水的高度,之后再任其腐烂,几天后,水质会发臭变混浊,放个一个星期(加强打气会加快繁殖生长),水就会自然澄清且不臭,这表示消化菌已经正常运作,就可以将滤材放入你的过滤器中了。以上这种方法常用在海水缸,淡水缸也可以。
2.将你清洗滤材所留下来的水,再放进你所要培养的滤材,等一段时间水澄清,就可以了,也不会发臭,硝化菌的培养也不会影响,加强打起可以加快繁殖。
在自然界吃活饵的动物多多少少身体都会带些共生的生物,不过只要水质稳定、鱼只强健就不会有发病的情况产生。所以鱼只吃
受伤和疾病的处理
外伤:外伤是龙鱼最容易造成的一种伤害,这种伤害可能比得病更多一些。
体表、眼球的擦伤:此类的擦伤主要是装饰物,过滤设备所致,另外捞取、意外的跳跃、争斗等都有可能会导致龙鱼体表、眼球的擦伤。
鱼鳞的脱落:主要还是由争斗、捞取、缸内器物、惊吓时强烈扭动都会造成此伤害。
鱼鳍的散裂:主要是打斗造成的。
外伤最重要的,不仅在于治疗伤口的本身,还要防止各种病菌的感染,因此,平时保持清洁的饲养环境和良好的水质,比什么都重要。很幸运的是,龙鱼很容易就能适应其居住的环境,身体强健,所以只要龙鱼能吃东西,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另外,在龙鱼繁殖期成鱼之间的互咬情形时常发生,不过龙鱼对这种外伤抵抗及恢复能力是比我们所想的强了许多。不过龙鱼对药物很敏感,所以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比市售的鱼药所规定的药量要小。例如:在检疫时,只能投以市售鱼用杀菌药规定量的1/3--1/2的程度,6-8小时换1/3水,以降低饲养缸内的药量温度。个人观点:恐怕大家能看到最常见的外伤就是鳞片的脱落和断须。鳞片的脱落一般只需15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恢复的和原样差不多了,这种伤害不必担心。断须的伤害恢复很慢,如果断了一半,一般3个月就可以恢复得差不多了,如果从根部断掉那就麻烦一些,不然长出来的须和原来的不太一致。
自切:自切通常发生在幼鱼时期。由于龙鱼一旦受到水质急剧的变化、或是严重的外力惊吓时,它会像蜥蜴断尾一样的自断尾鳍、背鳍、臀鳍等,其症状从轻微的只是鳍的边缘断裂到整个鳍断掉都有可能,有的还会掉牙齿。龙鱼的自切症通常都发生在幼鱼时期,原因有的可能只是被鱼网或是塑料袋的搬运动作惊吓到就会发生。鱼鳍自断后不容易在长出来,因此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发生让龙鱼自断鱼鳍的恶劣情况出现。因为如果在它自断鱼鳍的同时,水质恶化或是其他的养殖问题时,那么情况可能就会变得非常糟。如果龙鱼鳍自断后,可使用甲烯蓝来处理,剂量是规定的1/10即可,同时喂食营养价值高的饵料如面包虫、泥鳅之类,这样持续下去,通常一至数个月鱼鳍就会再生。个人观点:这种自残的伤害,大家在捞取和维护鱼缸时一定要注意!!!
鳃卷:鳃卷主要是因为日常管理不善造成的。这是指鳃盖末端的软骨部分慢慢卷起,至于发生的原因有三种说法:一说是水族箱内的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类浓度增加所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因龙鱼无法直线运动而导致呼吸障碍,而龙鱼本身为了增加氧气的吸取量而让鳃容易接触到水,所以鳃盖软骨部分卷起,另一派则认为这是某种紧张造成的。事实上,在水质良好的大型鱼缸内所饲养的龙鱼,根本没有看到他鳃卷的情形出现,所以应该是饲养环境恶化所带来的疾病吧!如果真有人因龙鱼鳃卷的情况而要实行“外科手术”的话,手术治疗时,若症状较轻、卷起仅限于鳃盖软部的话,则只需切除卷起的部分,手术完成后,一直饲养在清洁的环境下,不用太长的时间就能治愈。如果症状出现较长,连鳃盖本身都变形的话,进行手术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切除的部分无法再生,建议尽量早治疗。个人观点:主要还是养鱼的人太懒所致,只要勤快一点,养好你的水这种问题一般不会出现。
眼球下坠:眼球下坠通常是因为喂食和环境配合不当造成的。龙鱼眼球下坠的这种症状,如果放任不处理,也不会影响龙鱼的生命,所以严格说来不是病;但从观赏角度来讲的话,这种翻白眼的眼球,看起来总觉得不舒服,在水族箱中这种情况几乎是治不好的,所以一定要事前预防才能防止事后治疗,眼球下坠有人也说是眼睛突出症,这种症状最常发生在银龙身上,其次是亚洲龙鱼。病情轻微时,鱼的眼球上部会较突出;严重时,整个眼球好象掉下来一样,看起来十分不雅。至于这种变形的发生,一般人认为是因鱼支基于某种理由经常注意下方,眼睛长期往下看所致。总的来说,不要让鱼养成一直往下看的习惯,做好预防措施就对了。长期的做法是:经常喂食可以浮在表面的食物,如龙鱼饲料颗粒。在鱼缸水面上放置几个乒乓球或用一个透明的能密封的小瓶装上几个小爬虫扔到缸里。但最重要的是能让龙鱼尽量往上看,本人的做法是降低鱼缸与地面的高度,稍低于人们所看的视线,造成龙鱼在注意周围活动物体的时候往往要比它高,这样做的缺点是人的欣赏感觉不是最佳,但是预防龙鱼的掉眼还是切实有效的。我的银龙现在长度50公分,但根本没有掉眼的迹象。龙鱼掉眼的预防要从小开始,不然到了掉眼的现象出现时那就为时已晚。
眼球白浊症:眼球白浊症通常是因为水质恶化造成的。如果发现龙鱼眼睛白蒙、浑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眼球表面出现白浊的情况,这是由于水质恶化造成的。一种是眼球的中心或是附近产生白化的现象,甚至长出白色棉絮物。这种大多是因为营养不均衡造成的,或是眼睛受伤遭到细菌的感染所致。第一种情况应将水族箱的水换掉1/3--1/2,并维持恒定的温度,数日之后就会好转痊愈。第二种情况必须投药治疗,以水溶性的青霉素或鱼类专用药剂来处理,如爱族的治细菌剂,女王鲸治细菌剂直接治疗,在进行药浴同时提高水温。如果只好了,其复原会比较慢,可能需3--5月才能治愈。还是那句话,养好你的水这种问题一般不会出现。
寄生虫症:寄生虫症通常是喂食有寄生虫的活饵造成的。寄生虫的种类大多以鱼虱和锚虫为主。鱼虱是一种扁平、盘状甲壳类寄生虫,会用吸盘将自己固定在于的皮肤上,将尖嘴伸入龙鱼体内吸食血液,这种强烈的刺激会使龙鱼在缸壁上摩擦,甚至会跳出水面。而锚虫是长形的寄生虫,在身体的末端有两个卵形的囊,通常会埋在鱼体的肌肉里,有时在会穿透到鱼体的内部器官中,在附着的地方引起溃疡,而被寄生的龙鱼体表面会有红肿淤血的现象,他会显得急促不安,摩擦缸壁,食欲不振,严重甚至会死亡。这种疾病最安全且副作用最小的方法是使用盐水治疗并加温,而对寄生虫症,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是利用外科用的小钳子,再不伤害鱼体的前提下,小心地将附着在龙鱼体表的寄生虫夹去。另外一种就是使用药物,也是先投以药剂的一半药量,再以病情轻重酌情用量,以防止药物过敏,可采用市售的治寄生虫药物。个人观点:病从口入,大家知道的常识,对鱼也应该一样。
立鳞病:立鳞病通常是因水质的恶化造成的。症状主要是鳞片翻翘,又称为松果病。通常发生在幼鱼和中鱼时期,造成龙鱼立鳞的原因是水质恶化,尤其是硝酸盐浓度过高的旧水中,或是换季时,水温温差大时,都有发生立鳞的可能。严重的立鳞因鱼鳞已经失去保护鱼体的作用,所以容易造成感染,最后可能会导致龙鱼死亡。治疗的方法可以用盐水浴配合治细菌药物,同时要提高水温,加强水中打气,提高溶氧量,并每3天换1/4水量。个人观点:还是那句话,养好你的水这种问题一般不会出现。
脊椎弯曲症:脊椎弯曲症通常因水质、环境、喂食多方面引起。比较容易发生在银龙和黑龙身上,造成原因大都是幼鱼在发育成长的初期,水族箱内的水质不好,或是缸体太小,运动不足,或是营养不均衡等,都会导致龙鱼的脊椎弯曲,症状是即使将身体伸直,身体仍不平直。治疗的方法应该尽量解决饲养环境上的问题,另外有关营养不平衡方面,不要长时间喂食固定的一种食物,造成脊椎弯曲后,龙鱼的繁殖也很困难。我见过天生的,后天的我还没有见过。如果那个人能把龙鱼养成这样,看来他本人天生不适合养鱼。
脂肪过多症:脂肪过多症主要是由于大量喂食,运动不够造成的。看来不只是人连龙鱼也有脂肪过多的困扰,一般大家不自觉地认为自己的鱼长的肥肥胖胖就是好,其实不然,因为龙鱼身体脂肪过多会导致寿命缩短同时无法繁殖。预防这种症状的发生,您要在饲养龙鱼在中鱼至成鱼的阶段内,控制饮食量,可每周选择1-2天不要喂食,除此之外,还要给予充足的运动量,如果缸内只是单独饲养龙鱼,那它可能会运动不足,您可以选择几种和它可以混养在一起的鱼种,让龙鱼可以在缸内多多游动嬉戏,就不会过度肥胖了。
白点病:白点病是由淡水的白点虫引起的。白点虫属于织毛虫刚的原生动物,也是会在鱼体抵抗力弱,又有适宜的条件下感染到鱼体本身,其会吸收鱼的体液并进行繁殖,在鱼的皮肤、鳍、和鳃等部位产生直径1公分的白色囊肿,多的时候就像撒上白粉一样,十分可怕。龙鱼感染白点病时,会在缸壁或装饰物上摩擦身体,不想吃东西,因白点虫迅速蔓延而使表皮开始腐烂,最后如果蔓延到鳃时,就会导致鱼支窒息而亡。因为寄身在龙鱼身上的白点虫会躲在皮肤的最外层底下,无法将其消灭,而我们投药治疗主要是针对可以自由游动阶段的白点虫,大家可以使用市售的治疗白点虫药物,如女王鲸、SERA、爱族等品牌。不过在治疗时,须调高水温 2-3度,并加强打气,提高水中溶氧量。个人观点:春秋两季,特别注意。
腹水病(肠炎):腹水病通常因吃食不新鲜的饵料,或是饵带刺刺伤内脏引起。腹水病大多发生在龙鱼的幼鱼阶段,初期感染的症状是腹部肿胀,肛门或鱼鳍基部变红,其腔内堆积液体,内部器官变色。到后期由于腹部积水,压迫到鱼漂,而使龙鱼失去平衡。目前没有有效的药剂,因其病因较多,所以唯有从根本做起,喂食干净卫生的饵料才行。在最不得已时,可将氯霉素直接灌到鱼嘴里,可能有一丝机会。可以说这是癌症,基本上无药可治。
忠告!!!!生病一定要吃药,这似乎是不争的定论,但是我们想在此说明龙鱼面对各种鱼病药的危险性。龙鱼一旦适应环境之后,面对水质的恶化有着相当强的适应能力,但是它却有着不耐鱼药的脆弱面,尤其是对驱除寄生虫的药特别敏感,所以建议您不要贸然地使用任何有关驱虫的药剂,另外一般鱼药上写的使用剂量,如果用在龙鱼身上时,只要使用1/3-1/2的剂量即可。个人观点:我们饲养的任何观赏鱼生病时,不外乎和水质的恶化,换水不够、喂食不新鲜的饵料和不合适的生活环境空间有关系。所以我们饲养龙鱼最重要的不是治病,而是应该如何避免和预防疾病,只要遵守养鱼规则,龙鱼应该不会出现大的疾病。
体表、眼球的擦伤:此类的擦伤主要是装饰物,过滤设备所致,另外捞取、意外的跳跃、争斗等都有可能会导致龙鱼体表、眼球的擦伤。
鱼鳞的脱落:主要还是由争斗、捞取、缸内器物、惊吓时强烈扭动都会造成此伤害。
鱼鳍的散裂:主要是打斗造成的。
外伤最重要的,不仅在于治疗伤口的本身,还要防止各种病菌的感染,因此,平时保持清洁的饲养环境和良好的水质,比什么都重要。很幸运的是,龙鱼很容易就能适应其居住的环境,身体强健,所以只要龙鱼能吃东西,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另外,在龙鱼繁殖期成鱼之间的互咬情形时常发生,不过龙鱼对这种外伤抵抗及恢复能力是比我们所想的强了许多。不过龙鱼对药物很敏感,所以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比市售的鱼药所规定的药量要小。例如:在检疫时,只能投以市售鱼用杀菌药规定量的1/3--1/2的程度,6-8小时换1/3水,以降低饲养缸内的药量温度。个人观点:恐怕大家能看到最常见的外伤就是鳞片的脱落和断须。鳞片的脱落一般只需15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恢复的和原样差不多了,这种伤害不必担心。断须的伤害恢复很慢,如果断了一半,一般3个月就可以恢复得差不多了,如果从根部断掉那就麻烦一些,不然长出来的须和原来的不太一致。
自切:自切通常发生在幼鱼时期。由于龙鱼一旦受到水质急剧的变化、或是严重的外力惊吓时,它会像蜥蜴断尾一样的自断尾鳍、背鳍、臀鳍等,其症状从轻微的只是鳍的边缘断裂到整个鳍断掉都有可能,有的还会掉牙齿。龙鱼的自切症通常都发生在幼鱼时期,原因有的可能只是被鱼网或是塑料袋的搬运动作惊吓到就会发生。鱼鳍自断后不容易在长出来,因此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发生让龙鱼自断鱼鳍的恶劣情况出现。因为如果在它自断鱼鳍的同时,水质恶化或是其他的养殖问题时,那么情况可能就会变得非常糟。如果龙鱼鳍自断后,可使用甲烯蓝来处理,剂量是规定的1/10即可,同时喂食营养价值高的饵料如面包虫、泥鳅之类,这样持续下去,通常一至数个月鱼鳍就会再生。个人观点:这种自残的伤害,大家在捞取和维护鱼缸时一定要注意!!!
鳃卷:鳃卷主要是因为日常管理不善造成的。这是指鳃盖末端的软骨部分慢慢卷起,至于发生的原因有三种说法:一说是水族箱内的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类浓度增加所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因龙鱼无法直线运动而导致呼吸障碍,而龙鱼本身为了增加氧气的吸取量而让鳃容易接触到水,所以鳃盖软骨部分卷起,另一派则认为这是某种紧张造成的。事实上,在水质良好的大型鱼缸内所饲养的龙鱼,根本没有看到他鳃卷的情形出现,所以应该是饲养环境恶化所带来的疾病吧!如果真有人因龙鱼鳃卷的情况而要实行“外科手术”的话,手术治疗时,若症状较轻、卷起仅限于鳃盖软部的话,则只需切除卷起的部分,手术完成后,一直饲养在清洁的环境下,不用太长的时间就能治愈。如果症状出现较长,连鳃盖本身都变形的话,进行手术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切除的部分无法再生,建议尽量早治疗。个人观点:主要还是养鱼的人太懒所致,只要勤快一点,养好你的水这种问题一般不会出现。
眼球下坠:眼球下坠通常是因为喂食和环境配合不当造成的。龙鱼眼球下坠的这种症状,如果放任不处理,也不会影响龙鱼的生命,所以严格说来不是病;但从观赏角度来讲的话,这种翻白眼的眼球,看起来总觉得不舒服,在水族箱中这种情况几乎是治不好的,所以一定要事前预防才能防止事后治疗,眼球下坠有人也说是眼睛突出症,这种症状最常发生在银龙身上,其次是亚洲龙鱼。病情轻微时,鱼的眼球上部会较突出;严重时,整个眼球好象掉下来一样,看起来十分不雅。至于这种变形的发生,一般人认为是因鱼支基于某种理由经常注意下方,眼睛长期往下看所致。总的来说,不要让鱼养成一直往下看的习惯,做好预防措施就对了。长期的做法是:经常喂食可以浮在表面的食物,如龙鱼饲料颗粒。在鱼缸水面上放置几个乒乓球或用一个透明的能密封的小瓶装上几个小爬虫扔到缸里。但最重要的是能让龙鱼尽量往上看,本人的做法是降低鱼缸与地面的高度,稍低于人们所看的视线,造成龙鱼在注意周围活动物体的时候往往要比它高,这样做的缺点是人的欣赏感觉不是最佳,但是预防龙鱼的掉眼还是切实有效的。我的银龙现在长度50公分,但根本没有掉眼的迹象。龙鱼掉眼的预防要从小开始,不然到了掉眼的现象出现时那就为时已晚。
眼球白浊症:眼球白浊症通常是因为水质恶化造成的。如果发现龙鱼眼睛白蒙、浑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眼球表面出现白浊的情况,这是由于水质恶化造成的。一种是眼球的中心或是附近产生白化的现象,甚至长出白色棉絮物。这种大多是因为营养不均衡造成的,或是眼睛受伤遭到细菌的感染所致。第一种情况应将水族箱的水换掉1/3--1/2,并维持恒定的温度,数日之后就会好转痊愈。第二种情况必须投药治疗,以水溶性的青霉素或鱼类专用药剂来处理,如爱族的治细菌剂,女王鲸治细菌剂直接治疗,在进行药浴同时提高水温。如果只好了,其复原会比较慢,可能需3--5月才能治愈。还是那句话,养好你的水这种问题一般不会出现。
寄生虫症:寄生虫症通常是喂食有寄生虫的活饵造成的。寄生虫的种类大多以鱼虱和锚虫为主。鱼虱是一种扁平、盘状甲壳类寄生虫,会用吸盘将自己固定在于的皮肤上,将尖嘴伸入龙鱼体内吸食血液,这种强烈的刺激会使龙鱼在缸壁上摩擦,甚至会跳出水面。而锚虫是长形的寄生虫,在身体的末端有两个卵形的囊,通常会埋在鱼体的肌肉里,有时在会穿透到鱼体的内部器官中,在附着的地方引起溃疡,而被寄生的龙鱼体表面会有红肿淤血的现象,他会显得急促不安,摩擦缸壁,食欲不振,严重甚至会死亡。这种疾病最安全且副作用最小的方法是使用盐水治疗并加温,而对寄生虫症,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是利用外科用的小钳子,再不伤害鱼体的前提下,小心地将附着在龙鱼体表的寄生虫夹去。另外一种就是使用药物,也是先投以药剂的一半药量,再以病情轻重酌情用量,以防止药物过敏,可采用市售的治寄生虫药物。个人观点:病从口入,大家知道的常识,对鱼也应该一样。
立鳞病:立鳞病通常是因水质的恶化造成的。症状主要是鳞片翻翘,又称为松果病。通常发生在幼鱼和中鱼时期,造成龙鱼立鳞的原因是水质恶化,尤其是硝酸盐浓度过高的旧水中,或是换季时,水温温差大时,都有发生立鳞的可能。严重的立鳞因鱼鳞已经失去保护鱼体的作用,所以容易造成感染,最后可能会导致龙鱼死亡。治疗的方法可以用盐水浴配合治细菌药物,同时要提高水温,加强水中打气,提高溶氧量,并每3天换1/4水量。个人观点:还是那句话,养好你的水这种问题一般不会出现。
脊椎弯曲症:脊椎弯曲症通常因水质、环境、喂食多方面引起。比较容易发生在银龙和黑龙身上,造成原因大都是幼鱼在发育成长的初期,水族箱内的水质不好,或是缸体太小,运动不足,或是营养不均衡等,都会导致龙鱼的脊椎弯曲,症状是即使将身体伸直,身体仍不平直。治疗的方法应该尽量解决饲养环境上的问题,另外有关营养不平衡方面,不要长时间喂食固定的一种食物,造成脊椎弯曲后,龙鱼的繁殖也很困难。我见过天生的,后天的我还没有见过。如果那个人能把龙鱼养成这样,看来他本人天生不适合养鱼。
脂肪过多症:脂肪过多症主要是由于大量喂食,运动不够造成的。看来不只是人连龙鱼也有脂肪过多的困扰,一般大家不自觉地认为自己的鱼长的肥肥胖胖就是好,其实不然,因为龙鱼身体脂肪过多会导致寿命缩短同时无法繁殖。预防这种症状的发生,您要在饲养龙鱼在中鱼至成鱼的阶段内,控制饮食量,可每周选择1-2天不要喂食,除此之外,还要给予充足的运动量,如果缸内只是单独饲养龙鱼,那它可能会运动不足,您可以选择几种和它可以混养在一起的鱼种,让龙鱼可以在缸内多多游动嬉戏,就不会过度肥胖了。
白点病:白点病是由淡水的白点虫引起的。白点虫属于织毛虫刚的原生动物,也是会在鱼体抵抗力弱,又有适宜的条件下感染到鱼体本身,其会吸收鱼的体液并进行繁殖,在鱼的皮肤、鳍、和鳃等部位产生直径1公分的白色囊肿,多的时候就像撒上白粉一样,十分可怕。龙鱼感染白点病时,会在缸壁或装饰物上摩擦身体,不想吃东西,因白点虫迅速蔓延而使表皮开始腐烂,最后如果蔓延到鳃时,就会导致鱼支窒息而亡。因为寄身在龙鱼身上的白点虫会躲在皮肤的最外层底下,无法将其消灭,而我们投药治疗主要是针对可以自由游动阶段的白点虫,大家可以使用市售的治疗白点虫药物,如女王鲸、SERA、爱族等品牌。不过在治疗时,须调高水温 2-3度,并加强打气,提高水中溶氧量。个人观点:春秋两季,特别注意。
腹水病(肠炎):腹水病通常因吃食不新鲜的饵料,或是饵带刺刺伤内脏引起。腹水病大多发生在龙鱼的幼鱼阶段,初期感染的症状是腹部肿胀,肛门或鱼鳍基部变红,其腔内堆积液体,内部器官变色。到后期由于腹部积水,压迫到鱼漂,而使龙鱼失去平衡。目前没有有效的药剂,因其病因较多,所以唯有从根本做起,喂食干净卫生的饵料才行。在最不得已时,可将氯霉素直接灌到鱼嘴里,可能有一丝机会。可以说这是癌症,基本上无药可治。
忠告!!!!生病一定要吃药,这似乎是不争的定论,但是我们想在此说明龙鱼面对各种鱼病药的危险性。龙鱼一旦适应环境之后,面对水质的恶化有着相当强的适应能力,但是它却有着不耐鱼药的脆弱面,尤其是对驱除寄生虫的药特别敏感,所以建议您不要贸然地使用任何有关驱虫的药剂,另外一般鱼药上写的使用剂量,如果用在龙鱼身上时,只要使用1/3-1/2的剂量即可。个人观点:我们饲养的任何观赏鱼生病时,不外乎和水质的恶化,换水不够、喂食不新鲜的饵料和不合适的生活环境空间有关系。所以我们饲养龙鱼最重要的不是治病,而是应该如何避免和预防疾病,只要遵守养鱼规则,龙鱼应该不会出现大的疾病。
龙鱼药浴的几点心得
1、 下药之前先换水 主要是避免缸水过老,下药后与水质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水质振荡,如药物性酸跌等,所以下药之前一般我会换水1/4-1/5,但如果你的缸总是保持频繁换水,就不必了。另外对于一些已经导致龙鱼非常虚弱的病症,也不要换大量水。
2、 下药之后要关灯 一般药物都需要避光保存,开灯会使药物快速失效,所以药浴中时最好关灯或者不长时间开灯。
3、 药物有周期 所有的药物都有周期,不是下过一次就OK,有些药物需要连续下才会有效果。另外,对于黄粉类的药物,为了保持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最好药浴几天后,用活性碳将药物吸附出来,换水后重新下药。
4、药浴期间要换水 有的龙友药浴期间不换水,一次两次没事,不代表永远没事,药浴期间要保持少量多次的换水,水温一定要一致,并同时添加等浓度的药物。
5、药浴期间要停食 药浴期间最好停食,避免由于硝化系统虚弱时的水质恶化,同时龙鱼饥饿状态对很多病症有利于治疗。而那些已经虚弱得不再进食的龙鱼,想通过喂食增强体力的做法是一相情愿,结果剩饵会迅速污染水质。
6、药浴期间要暴气 药浴不慎会造成龙鱼体表粘膜脱落、虚弱甚至衰竭,在药浴期间稳妥的做法要暴气,保证水中的高溶氧量。
7、药浴时间不宜过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浴,如果感觉没有起什么效果,想加大药量继续药浴,要停止前一次药浴一段时间后再开始,每次药浴时间不超过5天为宜。
8、 治愈之后及时除药 药浴对于龙鱼有很强的破坏性,尤其是内脏,所以药浴之后要及时把药物吸附出来,不要仅仅通过换水,在n天后慢慢稀释药物。
9、 升温和加盐使药效加倍升温和下盐都会使药效增强,所以在很多药浴治疗中,下药的同时如果想当然的采用升温下盐的做法往往会导致龙鱼死亡,可以选择和药物同时下盐,也可以选择升温,但下药的同时又升温又下盐,一旦不慎会导致龙鱼器官的衰竭和更大的伤害。所以这时温度不能太高,超过30的温度我个人认为没有意义,盐也不要太多,伴随药浴的盐量最好不超过千分之一,否则,高浓度的盐会先破坏鱼体表面粘膜,随之药物对鱼体产生大于治疗效果的破坏性,高温又使龙鱼迅速衰竭,好心变坏事。
10、药物要充分溶解和稀释 下药要把药物(固体)用原缸水化开,液体药物稀释之后泼洒也会比较好,尤其是缸中有底栖类鱼只时,充分稀释和溶解的药物会避免鱼体药物性灼伤。
11、药物不要直接加到过滤器中 药物不要直接加到过滤器中,因为高浓度的药物会直接杀死硝化细菌,相反加到原缸中,会避免硝化细菌的大量死亡。
12、破坏的硝化系统要停药重建系统 如果下药后,水质迅速恶化白浊,要马上停止下药,因为这时水质的危害已经远远大于药物的治疗效果,这时需要马上加入活性碳吸附药物,换部分水后,加入硝化细菌,重建系统。然后再重新开始治疗。
13、 加盐下药循序渐进,切勿过量对于没有很多经验的龙友来说,加盐和下药都切记不要一次下量太多,可以先下千分之二到三(盐)或者一般观赏鱼用量的1/3(药物),然后第二天再增加到治疗浓度,当然如果你很有经验把握药量就无所谓了。对于一些急症和重症当然还是需要投以重药,但这一定是死马当活马医、孤注一掷的做法。
14、 做好新水,以防万一 下药之前一定要做好新水,尽量能够达到原缸水量1/2才好,以备急需,这点很多时候会救了你的龙鱼一命。
最后一句话,养鱼先养水,水做好一切OK,首先鱼不得病,即便得了病也能够通过水质的改良自愈,象水霉、白点、小规模立鳞,鳞片感染等直接通过水质的改善就可解决,完全没有必要用药浴这么大动干戈,一缸好水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珍惜这缸水就意味着珍惜龙鱼的生命!
2、 下药之后要关灯 一般药物都需要避光保存,开灯会使药物快速失效,所以药浴中时最好关灯或者不长时间开灯。
3、 药物有周期 所有的药物都有周期,不是下过一次就OK,有些药物需要连续下才会有效果。另外,对于黄粉类的药物,为了保持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最好药浴几天后,用活性碳将药物吸附出来,换水后重新下药。
4、药浴期间要换水 有的龙友药浴期间不换水,一次两次没事,不代表永远没事,药浴期间要保持少量多次的换水,水温一定要一致,并同时添加等浓度的药物。
5、药浴期间要停食 药浴期间最好停食,避免由于硝化系统虚弱时的水质恶化,同时龙鱼饥饿状态对很多病症有利于治疗。而那些已经虚弱得不再进食的龙鱼,想通过喂食增强体力的做法是一相情愿,结果剩饵会迅速污染水质。
6、药浴期间要暴气 药浴不慎会造成龙鱼体表粘膜脱落、虚弱甚至衰竭,在药浴期间稳妥的做法要暴气,保证水中的高溶氧量。
7、药浴时间不宜过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浴,如果感觉没有起什么效果,想加大药量继续药浴,要停止前一次药浴一段时间后再开始,每次药浴时间不超过5天为宜。
8、 治愈之后及时除药 药浴对于龙鱼有很强的破坏性,尤其是内脏,所以药浴之后要及时把药物吸附出来,不要仅仅通过换水,在n天后慢慢稀释药物。
9、 升温和加盐使药效加倍升温和下盐都会使药效增强,所以在很多药浴治疗中,下药的同时如果想当然的采用升温下盐的做法往往会导致龙鱼死亡,可以选择和药物同时下盐,也可以选择升温,但下药的同时又升温又下盐,一旦不慎会导致龙鱼器官的衰竭和更大的伤害。所以这时温度不能太高,超过30的温度我个人认为没有意义,盐也不要太多,伴随药浴的盐量最好不超过千分之一,否则,高浓度的盐会先破坏鱼体表面粘膜,随之药物对鱼体产生大于治疗效果的破坏性,高温又使龙鱼迅速衰竭,好心变坏事。
10、药物要充分溶解和稀释 下药要把药物(固体)用原缸水化开,液体药物稀释之后泼洒也会比较好,尤其是缸中有底栖类鱼只时,充分稀释和溶解的药物会避免鱼体药物性灼伤。
11、药物不要直接加到过滤器中 药物不要直接加到过滤器中,因为高浓度的药物会直接杀死硝化细菌,相反加到原缸中,会避免硝化细菌的大量死亡。
12、破坏的硝化系统要停药重建系统 如果下药后,水质迅速恶化白浊,要马上停止下药,因为这时水质的危害已经远远大于药物的治疗效果,这时需要马上加入活性碳吸附药物,换部分水后,加入硝化细菌,重建系统。然后再重新开始治疗。
13、 加盐下药循序渐进,切勿过量对于没有很多经验的龙友来说,加盐和下药都切记不要一次下量太多,可以先下千分之二到三(盐)或者一般观赏鱼用量的1/3(药物),然后第二天再增加到治疗浓度,当然如果你很有经验把握药量就无所谓了。对于一些急症和重症当然还是需要投以重药,但这一定是死马当活马医、孤注一掷的做法。
14、 做好新水,以防万一 下药之前一定要做好新水,尽量能够达到原缸水量1/2才好,以备急需,这点很多时候会救了你的龙鱼一命。
最后一句话,养鱼先养水,水做好一切OK,首先鱼不得病,即便得了病也能够通过水质的改良自愈,象水霉、白点、小规模立鳞,鳞片感染等直接通过水质的改善就可解决,完全没有必要用药浴这么大动干戈,一缸好水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珍惜这缸水就意味着珍惜龙鱼的生命!
如何快速判断龙鱼鱼病
如何快速判断龙鱼鱼病
作者:liza
龙鱼生病后,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反应,通过肉眼观察龙鱼的行为、体色及其它部位的异常症状,就可以判断是何种疾病。
1、行为的异常表现:
①浮于水面或游动缓慢。人走近池边,龙鱼仍浮在水面,靠池壁。这是气泡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等都具有的现象。
②食欲减退,离群独游,背鳍不挺,尾鳍无力下垂,饲料吞进口里又吐出,严重时长时间绝食。患锚头鳋病、瘦弱病都有此症状。
③游动不安、急窜、上浮下游,狂动打转不止,有时腹部朝上,有时沉入池底,鱼体失去平衡,可能患中毒症和水霉病。
④鱼体感觉难受,不断用身体擦水草、池壁,可能是体表寄生虫寄生,如中华鳋、日本新鳋。
2、体色的异常表现:
①龙鱼体色暗淡而无光泽,身体消瘦,这是烂鳃病、感冒病的症状。
②皮肤变成灰白色或白色,体表覆盖一层棉絮状白毛,肌肉糜烂,这是水霉病的症状。
3、其他异常表现:
①龙鱼皮肤充血,体表黏液增多,鱼鳞部分竖起或脱落,鱼鳞间或局部红肿发炎、溢血点或溃疡点,鳍条充血,周身鳞片竖立,尾鳍末端有腐烂现象,这是竖鳞病、鳍腐烂病的症状。
②鳃部有充血、苍白、灰绿色或灰白色等异常现象,甚至出现米粒样的颗粒,鳃有糜烂、缺损现象,这是烂鳃病的症状。
③病鱼腹部肿胀,粪便白色黏球状,水肿病有这种症状。
④病鱼肛门拖着一条黄色或白色的长而细的粪便,游动时甩不掉,严重时肛门红肿,腹部出现红斑,轻压腹部肛门有血黄色黏液流出,这是出血病的症状。
⑤龙鱼额头和口周围变成白色还时有充血现象,例如白头白嘴病。
⑥把健康鱼放在手上,眼球会在水平方向来回转动,而病鱼反应较迟钝或无反应。
作者:liza
龙鱼生病后,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反应,通过肉眼观察龙鱼的行为、体色及其它部位的异常症状,就可以判断是何种疾病。
1、行为的异常表现:
①浮于水面或游动缓慢。人走近池边,龙鱼仍浮在水面,靠池壁。这是气泡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等都具有的现象。
②食欲减退,离群独游,背鳍不挺,尾鳍无力下垂,饲料吞进口里又吐出,严重时长时间绝食。患锚头鳋病、瘦弱病都有此症状。
③游动不安、急窜、上浮下游,狂动打转不止,有时腹部朝上,有时沉入池底,鱼体失去平衡,可能患中毒症和水霉病。
④鱼体感觉难受,不断用身体擦水草、池壁,可能是体表寄生虫寄生,如中华鳋、日本新鳋。
2、体色的异常表现:
①龙鱼体色暗淡而无光泽,身体消瘦,这是烂鳃病、感冒病的症状。
②皮肤变成灰白色或白色,体表覆盖一层棉絮状白毛,肌肉糜烂,这是水霉病的症状。
3、其他异常表现:
①龙鱼皮肤充血,体表黏液增多,鱼鳞部分竖起或脱落,鱼鳞间或局部红肿发炎、溢血点或溃疡点,鳍条充血,周身鳞片竖立,尾鳍末端有腐烂现象,这是竖鳞病、鳍腐烂病的症状。
②鳃部有充血、苍白、灰绿色或灰白色等异常现象,甚至出现米粒样的颗粒,鳃有糜烂、缺损现象,这是烂鳃病的症状。
③病鱼腹部肿胀,粪便白色黏球状,水肿病有这种症状。
④病鱼肛门拖着一条黄色或白色的长而细的粪便,游动时甩不掉,严重时肛门红肿,腹部出现红斑,轻压腹部肛门有血黄色黏液流出,这是出血病的症状。
⑤龙鱼额头和口周围变成白色还时有充血现象,例如白头白嘴病。
⑥把健康鱼放在手上,眼球会在水平方向来回转动,而病鱼反应较迟钝或无反应。
拒食
养龙的人经常说“龙鱼只要吃食就没事”,但一旦发生拒食的情况,是否代表大事呢?很多朋友对于鱼的拒食都非常紧张,请根据不同的情况分析一下:
1、水质不良或者水质过老
水质不良造成的拒食在各个尺寸都有发生,一般是由于水体过老造成,有的龙友每天都会抽取粪便,极少量的补充新水,这种做法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很容易变老,造成鱼只拒食,测量水中各项参数,又基本正常。我个人会建议这样操作的鱼友,还是要定期(2周或3周)做一次定量的换水,如1/4到1/5,对于水体的保持有好处,同时龙鱼食欲也得以保持。
对策:拒食后保持3-5日连续换水1/6至1/8左右的动作,新水一定要经过处理。
2、大量喂食后消化不良或者大量喂食后换水
这种情况在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往往龙友找到比较好的食物或者对于食量掌控不好的生人喂食后,一次喂的太饱,鱼只消化不良,造成一段时间的拒食,往往伴随爬缸的动作。也有鱼友在大量喂食后进行大量换水,造成鱼体不适,甚至反吐胃袋,鱼只也会拒食一段时间。所以建议鱼友,一次喂食以 7-8分饱为宜,使龙鱼总能保持旺盛食欲。并且大量换水当日一定停食,避免造成不适。
对策:对于过饱的龙鱼可以采用新水刺激、升温操作,以刺激消化,如果饲主确实是因为大量喂食后突然拒食,请不要再用昆虫等食物诱食,而是要主动停食,并采用上述方法刺激消化,待龙鱼食物消化完成,有食欲后才能恢复喂食。
3、 鱼体疾病
鱼体内脏器官的决大部分疾病,都有可能导致拒食,如内寄、内脏发炎等等,一般伴随各种疾病特征:眼睛凹陷、体表充血、腹胀、肛门鼓胀红肿、头洞、身体弯曲等等病症,这时冷静分析,对症下药,治愈疾病的同时,龙鱼自然开口吃食。
对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4、 自发性的阶段性停食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四五十公分的中鱼阶段。在龙鱼由小到大饲养的时候,由于终日饱食,于是在某一阶段也许会突然开始停食,这种情况《龙鱼专刊》有述,这种停食也许是种生物的本能反应,如果鱼只状态良好,一切正常,请不必理会,耐心等待便可。
对策:保持水质、耐心等待。
5、 单一食物厌食
虽然说龙鱼大部分喜欢昆虫性食物,但如果终日都是蟋蟀喂食,也许有一天它对蟋蟀不再感兴趣,这时喂食河鱼也许会大快朵颐,所以,综合性喂食,对于龙鱼食欲保持有好处。
1、水质不良或者水质过老
水质不良造成的拒食在各个尺寸都有发生,一般是由于水体过老造成,有的龙友每天都会抽取粪便,极少量的补充新水,这种做法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很容易变老,造成鱼只拒食,测量水中各项参数,又基本正常。我个人会建议这样操作的鱼友,还是要定期(2周或3周)做一次定量的换水,如1/4到1/5,对于水体的保持有好处,同时龙鱼食欲也得以保持。
对策:拒食后保持3-5日连续换水1/6至1/8左右的动作,新水一定要经过处理。
2、大量喂食后消化不良或者大量喂食后换水
这种情况在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往往龙友找到比较好的食物或者对于食量掌控不好的生人喂食后,一次喂的太饱,鱼只消化不良,造成一段时间的拒食,往往伴随爬缸的动作。也有鱼友在大量喂食后进行大量换水,造成鱼体不适,甚至反吐胃袋,鱼只也会拒食一段时间。所以建议鱼友,一次喂食以 7-8分饱为宜,使龙鱼总能保持旺盛食欲。并且大量换水当日一定停食,避免造成不适。
对策:对于过饱的龙鱼可以采用新水刺激、升温操作,以刺激消化,如果饲主确实是因为大量喂食后突然拒食,请不要再用昆虫等食物诱食,而是要主动停食,并采用上述方法刺激消化,待龙鱼食物消化完成,有食欲后才能恢复喂食。
3、 鱼体疾病
鱼体内脏器官的决大部分疾病,都有可能导致拒食,如内寄、内脏发炎等等,一般伴随各种疾病特征:眼睛凹陷、体表充血、腹胀、肛门鼓胀红肿、头洞、身体弯曲等等病症,这时冷静分析,对症下药,治愈疾病的同时,龙鱼自然开口吃食。
对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4、 自发性的阶段性停食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四五十公分的中鱼阶段。在龙鱼由小到大饲养的时候,由于终日饱食,于是在某一阶段也许会突然开始停食,这种情况《龙鱼专刊》有述,这种停食也许是种生物的本能反应,如果鱼只状态良好,一切正常,请不必理会,耐心等待便可。
对策:保持水质、耐心等待。
5、 单一食物厌食
虽然说龙鱼大部分喜欢昆虫性食物,但如果终日都是蟋蟀喂食,也许有一天它对蟋蟀不再感兴趣,这时喂食河鱼也许会大快朵颐,所以,综合性喂食,对于龙鱼食欲保持有好处。
我的四定法则对换水的重要性
根据我个人的一些做法,总结了一个四定法则,这就是定时定量定质(定温)(注:换水方面用).在实际养龙过程中极具有实际意义.
先讲一下四定在换水方面的使用.
大部分鱼友对换水只是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具体到为什么要换水,换多少,什么时侯该换,怎么换,都是一个人一个样的.那我就谈一下四定对换水的重要性.
水,是龙鱼的重要的载体,就像人类需要空气一样重要.水质的健康和稳定关乎到龙鱼的生命健康.稳定的水质为龙鱼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有利于龙鱼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保持龙鱼的优良体质,以抵御各种疾病的侵入.我原先也经常谈到一分水一分鱼,十分大水养好鱼这句话.指的就是为龙与创造一个宽大的水域,以利于龙鱼的快速游动和快速抢食的能力,有利于的脂肪的消除,体质的稳定;有利于承载更多的氧气及有益菌,为龙鱼营造出更进一步接近原生态的水质,;也有利于出现问题后水质的更缓慢的恶化,依然有利一旦发生停电事故也能长时间保证水质不发生大的变化.所以说,水质的好坏,是养好龙鱼的第一步.
为什么要换水?1:由于长时间的喂食,各种鱼类的生命活动和粪便分解成氮元素和有毒气体.氨对于鱼类是剧毒的,它能使鱼类血液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功能,导致鱼类的死亡。当水体中氨浓度超过0.2ppm时就会造成鱼类急性死亡.2:各种滤材及鱼缸生态发生变化还导致酸碱度升高,它的严重升高,又将缸内的硝化系统破坏,导致有益菌的大量死亡,从而引起水质急剧恶化.3:长时间的光照会导致一些藻类生成,它将破坏鱼缸的观赏性,争夺有限的氧气,所以在相对极小的鱼缸内,藻类绝不是好东西.就以上几项,我们要想通过生化物理手段来治理,可能就如登天之难了,唯有换水简便易行.
换多少?换多少呢,那得看鱼缸大小,饲养密度,各种鱼类对氧气及各种指标的要求了,例如有的鱼好氧,有的鱼怕低温一样.这种数据性的资料暂时很不好总结.缓慢更新更好,但需要极稳定的进水和抽水,很麻烦,所以根据众多鱼友和一些专业人士的做法建议每次以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为宜.
什么时候换?由于鱼缸的空间相较湖泊河流来讲,太小了太小了.投喂量太大了太大了.水质的自净化能力根本没有,所以水质的恶化是肯定的,但也是有一个周期性,也必然遵循逐渐的变差然后急剧恶化的过程.水质的变差,就会出现一些现象和疾病.所以在水质变差时就应该换水了,我还是强烈建议每周一次,这个周期进行换水基本上可以满足龙鱼所需要水质了.
怎么换?大家好像都明白,那就再看一下吧.缓,质两个字.缓主要是缓慢,目的是怕水温变化太大,也同样担心水质相差太大,这都不好.质,关于各种水的解释大家也基本清楚,各种补充水的差异大家也知道.关键是符合你的龙鱼,低质量的补充水一般暂时对龙鱼不会与什么影响,但长时间的问题也不好,例如水质过硬, 含氯等等.知道为什么有些地区人容易得癌症,有些人易患软骨病吗,这个问题同样针对龙鱼.
好了,言归正传,回过来讲定时定量定质(定温)问题 ,大家 都该明白了.
定时----每周
定量----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定质----最好稳定的水质,能过滤过滤,能除氯除氯,总之尽量补充好的水
定温----水温接近,换水结束后水温不宜偏差3度以上,否则放慢补水速度
希望这些东西对大家在养龙方面提供一点帮助.
先讲一下四定在换水方面的使用.
大部分鱼友对换水只是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具体到为什么要换水,换多少,什么时侯该换,怎么换,都是一个人一个样的.那我就谈一下四定对换水的重要性.
水,是龙鱼的重要的载体,就像人类需要空气一样重要.水质的健康和稳定关乎到龙鱼的生命健康.稳定的水质为龙鱼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有利于龙鱼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保持龙鱼的优良体质,以抵御各种疾病的侵入.我原先也经常谈到一分水一分鱼,十分大水养好鱼这句话.指的就是为龙与创造一个宽大的水域,以利于龙鱼的快速游动和快速抢食的能力,有利于的脂肪的消除,体质的稳定;有利于承载更多的氧气及有益菌,为龙鱼营造出更进一步接近原生态的水质,;也有利于出现问题后水质的更缓慢的恶化,依然有利一旦发生停电事故也能长时间保证水质不发生大的变化.所以说,水质的好坏,是养好龙鱼的第一步.
为什么要换水?1:由于长时间的喂食,各种鱼类的生命活动和粪便分解成氮元素和有毒气体.氨对于鱼类是剧毒的,它能使鱼类血液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功能,导致鱼类的死亡。当水体中氨浓度超过0.2ppm时就会造成鱼类急性死亡.2:各种滤材及鱼缸生态发生变化还导致酸碱度升高,它的严重升高,又将缸内的硝化系统破坏,导致有益菌的大量死亡,从而引起水质急剧恶化.3:长时间的光照会导致一些藻类生成,它将破坏鱼缸的观赏性,争夺有限的氧气,所以在相对极小的鱼缸内,藻类绝不是好东西.就以上几项,我们要想通过生化物理手段来治理,可能就如登天之难了,唯有换水简便易行.
换多少?换多少呢,那得看鱼缸大小,饲养密度,各种鱼类对氧气及各种指标的要求了,例如有的鱼好氧,有的鱼怕低温一样.这种数据性的资料暂时很不好总结.缓慢更新更好,但需要极稳定的进水和抽水,很麻烦,所以根据众多鱼友和一些专业人士的做法建议每次以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为宜.
什么时候换?由于鱼缸的空间相较湖泊河流来讲,太小了太小了.投喂量太大了太大了.水质的自净化能力根本没有,所以水质的恶化是肯定的,但也是有一个周期性,也必然遵循逐渐的变差然后急剧恶化的过程.水质的变差,就会出现一些现象和疾病.所以在水质变差时就应该换水了,我还是强烈建议每周一次,这个周期进行换水基本上可以满足龙鱼所需要水质了.
怎么换?大家好像都明白,那就再看一下吧.缓,质两个字.缓主要是缓慢,目的是怕水温变化太大,也同样担心水质相差太大,这都不好.质,关于各种水的解释大家也基本清楚,各种补充水的差异大家也知道.关键是符合你的龙鱼,低质量的补充水一般暂时对龙鱼不会与什么影响,但长时间的问题也不好,例如水质过硬, 含氯等等.知道为什么有些地区人容易得癌症,有些人易患软骨病吗,这个问题同样针对龙鱼.
好了,言归正传,回过来讲定时定量定质(定温)问题 ,大家 都该明白了.
定时----每周
定量----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定质----最好稳定的水质,能过滤过滤,能除氯除氯,总之尽量补充好的水
定温----水温接近,换水结束后水温不宜偏差3度以上,否则放慢补水速度
希望这些东西对大家在养龙方面提供一点帮助.
老三样 : 换水,加温,放盐!
换水:
这时候换的水 要比平时更加严格 最起码要经过24小时以上的暴气(或活性炭过滤) 温度要比原缸水高两度 用细管 缓缓的抽入缸中不可用水桶或水盆直接倒入缸中 避免造成 水质的短时间突然变化 更加增加了患病龙鱼的负担 治疗龙鱼的换水 最好做到少量多换治疗前三天的换水非常重要 天天换每次水体的1/4 (最好把握这个标准) 前三天的换水加大频率 为了更快更好的让水体在断时间内能够更好的改善水质 三天后 可以隔一天换一次 补充:1000瓦的"热得快"到处都能买到 不要用兑开水提高所换的水的温度用"热得快"比较安全方便
温度:
一般维持在30度左右 但有个条件 一般新上手的龙友喜欢平时温度维护在28度左右(为了让龙长的快点) 这样我建议治疗温度 可以维持在32度 最好不要底于30度
盐:
水体的"千分之三" 但这"千分之三"怎么加~? 我建议不要一次全部投入缸中 比如早上换水开始治疗 可以适量的加入"千分之三"的1/3 分 三次加够总量 每次换水后 补够总量就行
这时候换的水 要比平时更加严格 最起码要经过24小时以上的暴气(或活性炭过滤) 温度要比原缸水高两度 用细管 缓缓的抽入缸中不可用水桶或水盆直接倒入缸中 避免造成 水质的短时间突然变化 更加增加了患病龙鱼的负担 治疗龙鱼的换水 最好做到少量多换治疗前三天的换水非常重要 天天换每次水体的1/4 (最好把握这个标准) 前三天的换水加大频率 为了更快更好的让水体在断时间内能够更好的改善水质 三天后 可以隔一天换一次 补充:1000瓦的"热得快"到处都能买到 不要用兑开水提高所换的水的温度用"热得快"比较安全方便
温度:
一般维持在30度左右 但有个条件 一般新上手的龙友喜欢平时温度维护在28度左右(为了让龙长的快点) 这样我建议治疗温度 可以维持在32度 最好不要底于30度
盐:
水体的"千分之三" 但这"千分之三"怎么加~? 我建议不要一次全部投入缸中 比如早上换水开始治疗 可以适量的加入"千分之三"的1/3 分 三次加够总量 每次换水后 补够总量就行
喂龙大麦虫的哥哥姐姐们注意了
我是一个新手,不过我是好学习的,前几天去一个我们这里一个卖龙的朋友那学习的时候,他告诉我说,有一次在北京开的什么会上(我记不清楚是什么会了)都是知名人事参加的,一个新加坡的把一条大概好象是50多公分的一条龙拿到了大会的现场(龙已死),当众把鱼解剖了,把胃打开后,里面全部都是青蛙卵一样的东西,解剖鱼的就问在场的大家,知道鱼胃里是什么东西么,有人说像是大麦虫的头,解剖者说对了,就是大麦虫的头,因为大麦虫的头跟壳是根本就消化不了的(大家注意,是根本就消化不了),大家想一下,胃里满满的都是大麦虫的头跟壳,它可能舒服着吃食吗,有人说一次少喂就行了,你就是一次喂它一条,一个星期喂一次,那大麦虫的头不也还是在它胃里越积压越多吗,所以大家要注意,喂大麦虫一定要喂褪了壳的,千万不要图省事,为了鱼的健康成长和大家对龙的热爱,请大家一定要牢记喂褪壳的大麦虫,我也是学习来的,并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想谁也不愿意有这样的经历),目的就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要是说错了请不要攻击我,谢谢!
龙要是吃了没脱壳的大麦虫也不一定都会出问题啊,这个跟消化系统应该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好的消化,,头也是消化不了的,每顿吃的少的话,它会排泄出来,但是容易造成脱肛的,每顿吃多的话,它就不好排泄了,它应该会吐出点来,但是吐也是一样会伤害到它的肠道,吃了一段时间的大麦虫可能会突然的拒食,因为胃里有消化不了的东西,它也难受,想吃但是可能吃不多或者不吃,要是很大的龙,应该会好一点,我说的是脱肛的几率,商家喂不喂,这个我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我朋友他就是亲自去印尼很多家鱼场直接进鱼的,他告诉我说,他去过的鱼场是根本不喂虫子的,印尼那很多家鱼场的鱼池边上都是有很多榄仁树,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缸的过滤那放一包榄仁叶了,他跟印尼那很多鱼场的老板都很好,我想他不会骗我的,关于大麦虫这个问题估计还没有人注意过呢,大家可以在这个板块里都看一下,很多哥哥姐姐说,突然拒食,或者脱肛的,都可以留言问一下,他们都是喂龙什么食物,我说的也不一定对,但我是好心,大家可能以前都没听到过这个事,正好一起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共同进步,谁也不希望自己的龙出问题,希望大家的龙龙都健康的成长。
龙要是吃了没脱壳的大麦虫也不一定都会出问题啊,这个跟消化系统应该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好的消化,,头也是消化不了的,每顿吃的少的话,它会排泄出来,但是容易造成脱肛的,每顿吃多的话,它就不好排泄了,它应该会吐出点来,但是吐也是一样会伤害到它的肠道,吃了一段时间的大麦虫可能会突然的拒食,因为胃里有消化不了的东西,它也难受,想吃但是可能吃不多或者不吃,要是很大的龙,应该会好一点,我说的是脱肛的几率,商家喂不喂,这个我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我朋友他就是亲自去印尼很多家鱼场直接进鱼的,他告诉我说,他去过的鱼场是根本不喂虫子的,印尼那很多家鱼场的鱼池边上都是有很多榄仁树,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缸的过滤那放一包榄仁叶了,他跟印尼那很多鱼场的老板都很好,我想他不会骗我的,关于大麦虫这个问题估计还没有人注意过呢,大家可以在这个板块里都看一下,很多哥哥姐姐说,突然拒食,或者脱肛的,都可以留言问一下,他们都是喂龙什么食物,我说的也不一定对,但我是好心,大家可能以前都没听到过这个事,正好一起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共同进步,谁也不希望自己的龙出问题,希望大家的龙龙都健康的成长。
龙鱼绝食、偏食及对策
针对最近有不少鱼友饲养的龙鱼偏食和绝食的情况,本人特把以前收藏的帖转给大伙看一下,希望对广大鱼友有所帮助。(网上转载)
在饲养龙鱼过程中,龙鱼绝食、偏食是一个颇为头疼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在饲养中累积的经验,在常见龙鱼绝食、偏食的问题上总结了一些对策,现与大家分享,直入主题,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一、龙鱼绝食、偏食的几种情况及对策:
1、龙鱼与饲养者之间问题,以至龙鱼绝食,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新龙入缸,和手术后的龙鱼,龙鱼是有灵性的动物,对一些新事物十分敏感,包括是人,有时候一条新龙入缸会被饲养者的“杀气”所震慑,产生畏惧而拒食,同样道理,在手术后龙鱼会对饲养者产生畏惧而拒食,是常见的问题。
对策:将水质调节到好的状态,封缸,上部加设小夜灯,其他灯光关闭,放入适量的维他命,禁食2-3天,再喂食物,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龙鱼的饥饿感,开口后要多些时间陪它加强彼此间的熟悉。
2、就是水质不好引起的拒食,主要是水质过老了,水质中有害物质含量太高导致失去对食物的胃口,通常表现在投喂的时候,咬两下接着吐出来不吃或卧缸。
对策:禁食几天,在禁食期间要把水质调节好、养好,加强消化细菌的培养,换水和滤棉、滤材的清洗。真实个案,一个朋友养的一条红龙,发生了这种情况,换水后加了消化细菌,并外加两个AT3338过滤,禁食4天后,水质改善了,这条龙胃口倍增,35厘米的尺寸,由原来只吃4-5条的大麦虫,现在吃25-30条。
3、食物单一性引起的龙鱼绝食、偏食,道理很简单,如同老是要你吃肥猪肉,总有一天吃腻的时候,食物的单一性容易引起龙鱼吸收不全面的问题,过胖或过瘦。
对策:禁食5-6天,同时改善水质到最佳状态,期间可加维他命辅助,开口后注意食物的搭配及有节奏节食(详见第二)
4、PH过高或过低引起的拒食或食欲不佳,大多数发生在新鱼回来或过缸,由于对原来水质的PH没有了解所引起的。
对策:了解原来的PH值,逐渐调制适当的PH,禁食1-2天。
5、龙鱼感冒了引起的拒食或食欲不佳,大多发生在天气变化和温差较大时候,发生症状卧缸不食,或食欲不佳。
对策:加入适量的青霉素和海盐,注意温度的保持,禁食两天。
6、内寄生虫引起拒食或食欲不佳,原因是喂昆虫、小鱼、青蛙等食物,所引起的内寄生虫,症状与肠炎十分相似,偶有卧缸,烦躁不安,刚开始时会食量逐步减少,最后拒食。
对策:在发生以上症状初期是比较好治疗的,用waterlife,o字母开头治疗头洞药的那种,约四分之一片兑20毫升水搅拌后用注射器打入投喂的昆虫体内喂食,切忌药量不能超过1/2-1/4 片,药量太大会对鱼体有一定的伤害,换1/6水,禁食2天,加入适量维他命;如果是因内寄生虫完全拒食,又无技可施的情况下,只有做个小手术,将龙麻醉后,直接将四分之一片waterlife,o字母开头治疗头洞药的那种,塞入鱼口至胃,放入缸中清醒,换1/6水,禁食2天,加入适量维他命,保持水质稳定、水温。
7、肠炎引起的拒食或食欲不佳,原因是水质不好,和食物不洁,引起的,有卧缸,烦躁不安、脱肛症状。
对策:改善水质,禁食2-3天,如没有改善,可加入适量的青霉素,或使用肠道药,治疗后,要喂软性食品如去头去尾的虾肉。
8、环境不适应引起的绝食或食欲不佳,大多是新鱼入缸对新环境,新饲养者有一定的适应期,这个期间龙鱼比较容易受惊吓,这方面涉及比较多,如PH、水质过软过硬,鱼缸的设置、灯光、水温、水流、兑水等问题。
对策:首先在新鱼入缸之前,水质要调制最优的状态,兑水兑温要仔细,禁食两天,饲养者要多些时间陪伴爱鱼,减少龙鱼的畏惧心理,这样一来减少大部分新龙入缸拒食的问题;根据龙的大小调节水位高度,及水域宽窄,减少惊吓度,小龙不宜太高水位和太宽水域,但不是绝对的,因龙而异,因龙鱼十分有性格的动物,有背景的鱼缸给龙鱼有一定的安全感,加入一定混养鱼只有助龙鱼尽快适应新环境和加强对食物的争斗性。
9、饲养过程中通常会发生自发性拒食,这个问题涉及多方面的问题,通常是今天喂着喂着,第二天就开始不吃了。
对策:首先要检测水质的PH、NO2、NO3、GH、KH,看水质是否在正常值,再看食物是否太过单一,是否内寄生虫、肠炎及以上的问题逐一排除,选用适应的对策。
二、如何有节奏的禁食
在有节奏的禁食方面,必须要以人为本,不能让你的龙说了算,爱吃啥就吃啥,以后嘴叼就比较的麻烦,要确立人养龙,不能让龙牵牵着鼻子走的原则;各人喂龙的节奏都不同,要因龙而异,调整节奏,平时要多观察你的爱龙,喜欢吃什么,什么脾气,相对制定禁食措施,简单的来说就是训食,有节奏的禁食的好处是,让龙时时有饥饿感,喂食不挑食,营养全面,对发色,体型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通过更新水质、加营养维他命来刺激胃口来辅助完成禁食措施,这里所说的节奏就是喂食的时间周期和食物的搭配,有了好的食物菜单加上喂食的频率的调整及喂食量的调整,如在一个星期7天内指定1-2天的禁食日,相对隔开,在禁食日的时候可以通过更新水质、加营养维他命来刺龙鱼对食物的欲望,同时喂食量的调整,一般都是1天2餐到1餐,1天2餐的可以每餐4-5成饱(个人根据情况来定),1天1餐的可以每餐9-11成饱(个人根据情况来定),重申一点水质好是有节奏的禁食前提。
在饲养龙鱼过程中,龙鱼绝食、偏食是一个颇为头疼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在饲养中累积的经验,在常见龙鱼绝食、偏食的问题上总结了一些对策,现与大家分享,直入主题,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一、龙鱼绝食、偏食的几种情况及对策:
1、龙鱼与饲养者之间问题,以至龙鱼绝食,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新龙入缸,和手术后的龙鱼,龙鱼是有灵性的动物,对一些新事物十分敏感,包括是人,有时候一条新龙入缸会被饲养者的“杀气”所震慑,产生畏惧而拒食,同样道理,在手术后龙鱼会对饲养者产生畏惧而拒食,是常见的问题。
对策:将水质调节到好的状态,封缸,上部加设小夜灯,其他灯光关闭,放入适量的维他命,禁食2-3天,再喂食物,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龙鱼的饥饿感,开口后要多些时间陪它加强彼此间的熟悉。
2、就是水质不好引起的拒食,主要是水质过老了,水质中有害物质含量太高导致失去对食物的胃口,通常表现在投喂的时候,咬两下接着吐出来不吃或卧缸。
对策:禁食几天,在禁食期间要把水质调节好、养好,加强消化细菌的培养,换水和滤棉、滤材的清洗。真实个案,一个朋友养的一条红龙,发生了这种情况,换水后加了消化细菌,并外加两个AT3338过滤,禁食4天后,水质改善了,这条龙胃口倍增,35厘米的尺寸,由原来只吃4-5条的大麦虫,现在吃25-30条。
3、食物单一性引起的龙鱼绝食、偏食,道理很简单,如同老是要你吃肥猪肉,总有一天吃腻的时候,食物的单一性容易引起龙鱼吸收不全面的问题,过胖或过瘦。
对策:禁食5-6天,同时改善水质到最佳状态,期间可加维他命辅助,开口后注意食物的搭配及有节奏节食(详见第二)
4、PH过高或过低引起的拒食或食欲不佳,大多数发生在新鱼回来或过缸,由于对原来水质的PH没有了解所引起的。
对策:了解原来的PH值,逐渐调制适当的PH,禁食1-2天。
5、龙鱼感冒了引起的拒食或食欲不佳,大多发生在天气变化和温差较大时候,发生症状卧缸不食,或食欲不佳。
对策:加入适量的青霉素和海盐,注意温度的保持,禁食两天。
6、内寄生虫引起拒食或食欲不佳,原因是喂昆虫、小鱼、青蛙等食物,所引起的内寄生虫,症状与肠炎十分相似,偶有卧缸,烦躁不安,刚开始时会食量逐步减少,最后拒食。
对策:在发生以上症状初期是比较好治疗的,用waterlife,o字母开头治疗头洞药的那种,约四分之一片兑20毫升水搅拌后用注射器打入投喂的昆虫体内喂食,切忌药量不能超过1/2-1/4 片,药量太大会对鱼体有一定的伤害,换1/6水,禁食2天,加入适量维他命;如果是因内寄生虫完全拒食,又无技可施的情况下,只有做个小手术,将龙麻醉后,直接将四分之一片waterlife,o字母开头治疗头洞药的那种,塞入鱼口至胃,放入缸中清醒,换1/6水,禁食2天,加入适量维他命,保持水质稳定、水温。
7、肠炎引起的拒食或食欲不佳,原因是水质不好,和食物不洁,引起的,有卧缸,烦躁不安、脱肛症状。
对策:改善水质,禁食2-3天,如没有改善,可加入适量的青霉素,或使用肠道药,治疗后,要喂软性食品如去头去尾的虾肉。
8、环境不适应引起的绝食或食欲不佳,大多是新鱼入缸对新环境,新饲养者有一定的适应期,这个期间龙鱼比较容易受惊吓,这方面涉及比较多,如PH、水质过软过硬,鱼缸的设置、灯光、水温、水流、兑水等问题。
对策:首先在新鱼入缸之前,水质要调制最优的状态,兑水兑温要仔细,禁食两天,饲养者要多些时间陪伴爱鱼,减少龙鱼的畏惧心理,这样一来减少大部分新龙入缸拒食的问题;根据龙的大小调节水位高度,及水域宽窄,减少惊吓度,小龙不宜太高水位和太宽水域,但不是绝对的,因龙而异,因龙鱼十分有性格的动物,有背景的鱼缸给龙鱼有一定的安全感,加入一定混养鱼只有助龙鱼尽快适应新环境和加强对食物的争斗性。
9、饲养过程中通常会发生自发性拒食,这个问题涉及多方面的问题,通常是今天喂着喂着,第二天就开始不吃了。
对策:首先要检测水质的PH、NO2、NO3、GH、KH,看水质是否在正常值,再看食物是否太过单一,是否内寄生虫、肠炎及以上的问题逐一排除,选用适应的对策。
二、如何有节奏的禁食
在有节奏的禁食方面,必须要以人为本,不能让你的龙说了算,爱吃啥就吃啥,以后嘴叼就比较的麻烦,要确立人养龙,不能让龙牵牵着鼻子走的原则;各人喂龙的节奏都不同,要因龙而异,调整节奏,平时要多观察你的爱龙,喜欢吃什么,什么脾气,相对制定禁食措施,简单的来说就是训食,有节奏的禁食的好处是,让龙时时有饥饿感,喂食不挑食,营养全面,对发色,体型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通过更新水质、加营养维他命来刺激胃口来辅助完成禁食措施,这里所说的节奏就是喂食的时间周期和食物的搭配,有了好的食物菜单加上喂食的频率的调整及喂食量的调整,如在一个星期7天内指定1-2天的禁食日,相对隔开,在禁食日的时候可以通过更新水质、加营养维他命来刺龙鱼对食物的欲望,同时喂食量的调整,一般都是1天2餐到1餐,1天2餐的可以每餐4-5成饱(个人根据情况来定),1天1餐的可以每餐9-11成饱(个人根据情况来定),重申一点水质好是有节奏的禁食前提。
龙鱼的饲养不同其它观赏鱼,因为龙鱼的长寿使得养龙变成一个长期的任务,就象一个小孩子的成长过程,很多事情是需要你实现考虑的,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尽管只是稍稍的疏忽,但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沉淀,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刻发作,从而导致龙鱼在3、5年后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疾病,也许会把你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这也是坚持科学养鱼,科学养龙的必要性。
一、维生素的必要性:
看了题目,大家也许会说,我的龙鱼食物尽量多样化,应当可以达到营养均衡了吧?恐怕这只是一相情愿的想法。龙鱼食物多元化是必须的,但仍然无法与野生环境相比,这就是为什么动物园在饲养动物时,虽然变换饵料,仍然会在食物中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原因。
1、是我们提供的食物很多本身就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为有可能不是野生环境取得的,很多的人工饲养的小动物;
2、我们的食物组成比例不能与野生环境相同,也许会导致某种维生素的缺乏;
3、鱼类的饲养有一个最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最大的因素就是──水。我们饲养是用经过处理的水,其中有机物、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相比野生环境河流、湖泊中的水少的可怜,换句话讲,野生环境的水营养丰富,而我们的水呢,只是H2O的单一成分(这话有点偏激,相对而论)。
维生素缺乏会导致龙鱼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不会发生,但终有一天会发生的。而很多时候大家看到自己的鱼病了,首先看到是表象──细菌感染等,但内因却并不清楚,其实很多疾病分析,多种维生素缺乏是原发性原因,而细菌感染是继发性的。很难区分维生素缺乏症或细菌感染,因为这二者最终表现的症状是相似的。维生素缺乏症的症状有:摄食量下降、饲料效率降低,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反应迟钝,体表出血、贫血、凸眼等(如 VA、 VB、烟酸、 Vc缺乏都表现出血、贫血等症状),这和细菌病症状相同,难以区分。所以必须同时调查了解食物、添加剂、喂食量、水质和病鱼检查,经过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鱼是变温动物,它对缺乏维生素在短期内不出现可见的病理症状,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维生素缺乏症一般要经历5个阶段(以VBl为例):第一阶段是体内储存的Vb1全部耗尽;第二阶段:细胞代谢遭受损害,但在临床上并未出现任何异常状态;第三阶段:出现病理变化;第四阶段:出现临床症状;第五阶段:出现继发性疾病或引起死亡。从第一到第五阶段要经过几十天到百余天,如果较多采用活饵喂养,时间会更长。早期难以察觉,所以会给人以错觉,认为正常无病,待出现症状或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为时已晚,病重的鱼难以挽救而死亡。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维生素缺乏疾病预防大于治疗。
一、维生素的必要性:
看了题目,大家也许会说,我的龙鱼食物尽量多样化,应当可以达到营养均衡了吧?恐怕这只是一相情愿的想法。龙鱼食物多元化是必须的,但仍然无法与野生环境相比,这就是为什么动物园在饲养动物时,虽然变换饵料,仍然会在食物中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原因。
1、是我们提供的食物很多本身就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为有可能不是野生环境取得的,很多的人工饲养的小动物;
2、我们的食物组成比例不能与野生环境相同,也许会导致某种维生素的缺乏;
3、鱼类的饲养有一个最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最大的因素就是──水。我们饲养是用经过处理的水,其中有机物、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相比野生环境河流、湖泊中的水少的可怜,换句话讲,野生环境的水营养丰富,而我们的水呢,只是H2O的单一成分(这话有点偏激,相对而论)。
维生素缺乏会导致龙鱼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不会发生,但终有一天会发生的。而很多时候大家看到自己的鱼病了,首先看到是表象──细菌感染等,但内因却并不清楚,其实很多疾病分析,多种维生素缺乏是原发性原因,而细菌感染是继发性的。很难区分维生素缺乏症或细菌感染,因为这二者最终表现的症状是相似的。维生素缺乏症的症状有:摄食量下降、饲料效率降低,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反应迟钝,体表出血、贫血、凸眼等(如 VA、 VB、烟酸、 Vc缺乏都表现出血、贫血等症状),这和细菌病症状相同,难以区分。所以必须同时调查了解食物、添加剂、喂食量、水质和病鱼检查,经过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鱼是变温动物,它对缺乏维生素在短期内不出现可见的病理症状,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维生素缺乏症一般要经历5个阶段(以VBl为例):第一阶段是体内储存的Vb1全部耗尽;第二阶段:细胞代谢遭受损害,但在临床上并未出现任何异常状态;第三阶段:出现病理变化;第四阶段:出现临床症状;第五阶段:出现继发性疾病或引起死亡。从第一到第五阶段要经过几十天到百余天,如果较多采用活饵喂养,时间会更长。早期难以察觉,所以会给人以错觉,认为正常无病,待出现症状或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为时已晚,病重的鱼难以挽救而死亡。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维生素缺乏疾病预防大于治疗。
关于掉眼治疗大揭密!
相信进来看此贴的朋友都在为龙鱼掉眼所困扰,很多人认为龙鱼掉眼有环境因素,有灯光因素,有龙鱼心情因素使之龙鱼掉眼让鱼友们防不慎防,但是相反有些朋友也认识到一个问题,在同一缸中,同一环境下,同一灯光下,同一喂养下,为什么混养的龙鱼中有的掉一个眼睛,有的2个眼睛全掉眼,有的却2只眼睛都很健康呢?这样的例子不就证明了那些所谓的灯光,环境等等因素的无中生有、不攻自破吗?
从养鱼到现在,我换了7条龙鱼了,其中6条都在同一缸中饲养,(不是混养的,是升级,都是单养)第一条号半,养了1年没掉眼,灯光,环境,喂食都一个模式,那时候看见很多人谈掉眼,我感觉跟我没什么关系,第二条宝石,放入缸就喜欢侧游,结果一个眼睛半年后掉眼,我当时认为是龙鱼的习性,第三条是高背,当然还是在原来的缸里养,养3个月没掉眼,升级仟湖B过,养了7个月,轻微掉眼左眼!以后养的基本用我自己研究的方法养没出现掉眼了。。。。
下面我就把我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下,首先我认为龙鱼有主眼和副眼之分,就好比人类有左撇子一样,有的左眼是主眼,有的右眼是主眼,那么在同一环境中饲养,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可能某条龙鱼就会掉一个眼睛,有的不会掉眼,那么分析这么多就想告诉大家一点,龙鱼掉眼跟环境的因素,水流的关系,灯光的因素似乎有着一系列的关系,但是大家不难发现,这种关系不能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套用,因为龙鱼的自身主副眼的缘故,所以特定模式治疗和预防掉眼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效果,给大家带来了掉眼烦恼甚至给追求完美主义饲养者失去了养龙鱼的信心。
分析了这么多下面应该来说说掉眼的成因了吧,大家都知道有种手术可以治疗掉眼,就是去除眼球多余的脂肪对吗?由此可知,龙鱼掉眼是由于眼球脂肪堆积造成,那么我就来教大家个好办法,目前经过很多朋友的试验效果非常的办法,也是我反复研究总结花钱饲养得出的经验,现在拿出来分享还请大家务必善待我的科技成果!
1、大家把新买回来的龙鱼四面封缸,上部顶灯开,(水中灯不需要)不要太亮太刺眼,自己肉眼感觉下不刺眼为佳,灯光按照龙鱼品种决定,这不需要我多说了。
2、饲养初期给吃3分饱,使之养成在水面巡食的习惯,最好能亲密到主人手能摸到龙鱼为佳,此时说明龙鱼已经习惯于往上看寻找食物。
3、饲养中期大量喂食,给于脂肪类食物,让其眼球周围脂肪迅速增长,暴饮暴食,这个时候继续封缸,龙鱼还是保持水面寻食。
4、经过3个月左右的驯化,那么你把封缸的布拿下,你会发现龙鱼眼球下方的脂肪达到一定的厚度了,好像给龙鱼的眼睛做了个脂肪的框架,龙鱼已经不习惯往下看了,因为有脂肪阻碍着,当然难得往下看眼球也很容易还原,总结一句话就是:“龙鱼上眼皮长脂肪就是掉眼,如果把下眼皮长脂肪,那就能阻止掉眼了”。
如果想防掉眼效果更好,封缸时间可以延长至半年。
希望我的实践经验能给大家对于治疗龙鱼掉眼有很大的启示。就目前来看我,许多鱼商用这个方式治疗掉眼效果显著,其实都是我用他们的鱼在试验,(个人没这么多的龙鱼来试验,只能选择免费给商家治疗的办法来实验),现在实验结果非常之好,所以今天特发帖与大家分享,希望各位珍惜我的劳动成果,积极回帖,这将是我为大家服务的动力和源泉,谢谢!
从养鱼到现在,我换了7条龙鱼了,其中6条都在同一缸中饲养,(不是混养的,是升级,都是单养)第一条号半,养了1年没掉眼,灯光,环境,喂食都一个模式,那时候看见很多人谈掉眼,我感觉跟我没什么关系,第二条宝石,放入缸就喜欢侧游,结果一个眼睛半年后掉眼,我当时认为是龙鱼的习性,第三条是高背,当然还是在原来的缸里养,养3个月没掉眼,升级仟湖B过,养了7个月,轻微掉眼左眼!以后养的基本用我自己研究的方法养没出现掉眼了。。。。
下面我就把我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下,首先我认为龙鱼有主眼和副眼之分,就好比人类有左撇子一样,有的左眼是主眼,有的右眼是主眼,那么在同一环境中饲养,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可能某条龙鱼就会掉一个眼睛,有的不会掉眼,那么分析这么多就想告诉大家一点,龙鱼掉眼跟环境的因素,水流的关系,灯光的因素似乎有着一系列的关系,但是大家不难发现,这种关系不能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套用,因为龙鱼的自身主副眼的缘故,所以特定模式治疗和预防掉眼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效果,给大家带来了掉眼烦恼甚至给追求完美主义饲养者失去了养龙鱼的信心。
分析了这么多下面应该来说说掉眼的成因了吧,大家都知道有种手术可以治疗掉眼,就是去除眼球多余的脂肪对吗?由此可知,龙鱼掉眼是由于眼球脂肪堆积造成,那么我就来教大家个好办法,目前经过很多朋友的试验效果非常的办法,也是我反复研究总结花钱饲养得出的经验,现在拿出来分享还请大家务必善待我的科技成果!
1、大家把新买回来的龙鱼四面封缸,上部顶灯开,(水中灯不需要)不要太亮太刺眼,自己肉眼感觉下不刺眼为佳,灯光按照龙鱼品种决定,这不需要我多说了。
2、饲养初期给吃3分饱,使之养成在水面巡食的习惯,最好能亲密到主人手能摸到龙鱼为佳,此时说明龙鱼已经习惯于往上看寻找食物。
3、饲养中期大量喂食,给于脂肪类食物,让其眼球周围脂肪迅速增长,暴饮暴食,这个时候继续封缸,龙鱼还是保持水面寻食。
4、经过3个月左右的驯化,那么你把封缸的布拿下,你会发现龙鱼眼球下方的脂肪达到一定的厚度了,好像给龙鱼的眼睛做了个脂肪的框架,龙鱼已经不习惯往下看了,因为有脂肪阻碍着,当然难得往下看眼球也很容易还原,总结一句话就是:“龙鱼上眼皮长脂肪就是掉眼,如果把下眼皮长脂肪,那就能阻止掉眼了”。
如果想防掉眼效果更好,封缸时间可以延长至半年。
希望我的实践经验能给大家对于治疗龙鱼掉眼有很大的启示。就目前来看我,许多鱼商用这个方式治疗掉眼效果显著,其实都是我用他们的鱼在试验,(个人没这么多的龙鱼来试验,只能选择免费给商家治疗的办法来实验),现在实验结果非常之好,所以今天特发帖与大家分享,希望各位珍惜我的劳动成果,积极回帖,这将是我为大家服务的动力和源泉,谢谢!
硝化菌和PH漫谈(XXSMZY)
这里主要是氮物质的循环,氮循环是指有机氮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过程,它由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及脱氮作用所构成,惟在水族缸中,通常主要发生氨化作用及硝化作用,所以氮循环并不具完整性。
(因本人的知识有限,仅仅是用最通俗的来解释,估计是要有一些名词或其他一些问题,欢迎大家共同交流完善),
(一)这里就着重分析一下氨化作用及硝化作用。
一鱼类的粪便等----(经氨化过程)----二氨----(经氧化过程)----三亚硝酸盐----(经氧化过程)----四硝酸盐
一:鱼类的粪便等
1:这是各种细菌的原始食物,其实是产生了有机物-氮,
2:大部分主要集中在滤棉上;
氨化过程:
1:由氨化细菌工作完成,它清除了粪便缺产生附属物无机物-氨,氨化细菌属于异营性细菌,喜欢氧气;
2:在食物蛋白质越多,水体中又具有很高的含氧量,且温度适当时,会有较激烈的氨化作用:
3:氨化细菌在鱼缸里能自生,生长和繁殖极快,并能有效地进行工作;
二:氨
1:氨(Ammonia,即阿摩尼亚),或称“氨气”,分子式为NH3,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氨。它是所有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
2:氨在水中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是弱碱性;所以此处的水中PH呈碱性;
3:还是可以挥发的,使用上滤和滴流过滤可以去除一定的氨,从而会短缺以后的细菌的食物供应,为以后的食物链的平衡也有一定的作用;
4:剧毒;
氧化过程:
1:先对硝化细菌做一介绍:硝化细菌有两种,分别为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硝化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并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属于绝对自营性微生物的一类。
硝化细菌的存活需要水分,还需要很高的氧气,所以只能生活在生化棉、生化球玻璃环、陶瓷环等各种有微孔的滤材中,如果发现有什么固体物质,就会立即分泌一种粘性物质,牢牢地把自己粘到那上边,这样一层层地粘上去,直到形成一个膜,形成的这个膜叫“生物膜”。另只有同时满足了水分与氧气的供应,它们才能存活。硝化细菌最适宜在在弱碱性的水中生活,在温度达到25度左右时生长繁殖最快。
2:硝化菌的生长和繁殖是极慢的,尤其是新缸初期,常常是开足马力、加班加点也跟不上氨化过程,所以这一段时间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初期的鱼类死亡,主要是第一步氨化产生氨中毒和氨化过程中消耗的大量的氧气所导致的缺氧;
硝化菌的生长和繁殖是极慢的,但在食物缺乏和恶劣的环境下,还是可以冬眠的,且冬眠期可达两年之久;
3:硝化细菌只是来对付氨和亚硝酸盐的,并不是来对付水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细菌乃至藻类的。只是有了硝化菌,只能使水质变得更优秀;
4:对光线有十分厌恶,喜欢阴暗的环境。亚硝酸菌对近紫外线的可见光非常敏感,所以尽量不要使用飞利普865灯管,紫外线杀伤力更是巨大的。如一些治疗鱼病的鱼药、硫酸铜或螯合铜等,也是对硝化细菌有极大的伤害的,不到万不得已,就尽量不要使用这些药物;
5:好了,综述了这么些全面知识,该谈谈亚硝酸菌了。在这一段里主要由硝化细菌的亚硝酸菌工作,它将剧毒的氨经氧化作用转化成剧毒的亚硝酸盐;反应式:2NH₃+3O₂→2HNO₂+2H₂O+158kcal(660kJ)。一般被称为"氨的氧化者",只要有食物-氨,和大量的氧气,就足够它生存;
6:其余的关于这里由亚硝酸菌的问题,基本上参考关于硝化菌的知识就可以了;
三:亚硝酸盐
1:有毒,但是中间产物,在硝化菌的下一步会为硝酸菌的食物。
2:亚硝酸盐只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大量亚硝酸盐可使人直接中毒,而且硝酸盐在人体内也可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由此推断亚硝酸对鱼体的危害也与人类似。所以我们在亚硝酸含量高的鱼缸中有时会发生鱼体呼吸急促,以及鱼鳔功能失调或者鱼体表面粘膜增多的情况发生。
氧化过程:
1:这里由硝化细菌的硝酸菌工作,在这里将亚硝酸盐氧化再转化为硝酸盐,反应式:NO2 + 1/2 O2 = NO3, -⊿G = 18 kcal。一般被称为"亚硝酸的氧化者",
四:硝酸盐
1:硝酸(最终产物),硝酸是一种强酸性化学物质,溶解于纯水中会导致pH下降。由于自然水体的缓冲作用系统也能适度抵消硝酸对pH的影响,所以少量的硝酸溶解其中,可能仍无法改变自然水的pH,但会削减对H+缓冲容量。当硝酸的产量不断增多时,缓冲作用系统逐渐失去缓冲H+的功能,最终会导致pH下降。
2:硝酸的产量会受到硝化作用强度的直接影响,即当硝化作用强度越强时,硝酸的产量也会因而增加。硝化作用强度又与氨的浓度、pH、溶氧量、温度,以及硝化细菌数量等有关。例如,当氨的产量较多、高溶氧量,或温度和pH适当时,通常会有较激烈的硝化作用,导致硝酸的产量大幅增加。因此,pH也会受到这些环境因子的间接影响而有降低之趋势。
3:通过换水能最有效的降低硝酸盐的数值,这也就是换水时间上的一个(其他的还有软硬等等)参考值;
(二)
熟悉以上的就应该知道这个NH3和NO2,NO3这些的数值,对了解整个水质参数就有了一定的认识。NH3和NO2,NO3的处理
1:,NH3高,NO2,NO3低;证明氨值高,说明硝化系统不工作,没工作,至少是不健全,那么就要根据情况通过换水,补充硝化菌了;
2:NO2高,NH3和NO3低,那就说明硝化系统不健全,需要等等或再补充一点硝化菌吧,实在必要时也可以换点水稀释一下;
3:NO3高,NH3和NO2低,那就说明硝化系统正常,很复杂的降NO3就太麻烦了,就换水最简单有效,好处多多;再增加硝化菌只是浪费了;
4:在此简单的增补一点关于水质软硬的知识,硬水有助于PH的稳定,而软水更能加剧水质的酸化,而全面的跌酸更是养龙人头疼的一件事,所以说在追求酸软水的同时,平衡稳定和谐才是最关键的。
(三)硝化系统对pH的影响
1:由于氨化细菌无所不在,不仅可以在水族缸自生,而且繁殖速率相当快速,所以不需要我们特别去处理,即能自动进行氨化作用。反观硝化细菌就显得有些不同,虽然它也可以在水族缸自生,但是繁殖速率极为缓慢,同时必须要有适当的环境,才能慢慢地繁殖出足够的数量,并藉以进行有效率的硝化作用。
2:由此判定,在水族缸经常存在强而有力的氨化作用,却不一定出现强而有力的硝化作用。如果您鱼缸的pH有逐渐升高或偏高的迹象时,显示可能只有氨化作用正旺盛在进行,且氨含量一直在攀升之中,也就是说有机污染源转化为氨之后,并未进一步有效的转化为硝酸,使pH得以回降。由此观之,硝化作用效率实际上是影响pH的主要关键所在,而硝化作用效率则是由硝化系统健全与否来决定的。
3:影响硝化作用效率的相关因子之组合体系,称为硝化系统。健全的硝化系统系由足够数量的硝化细菌,以及执行硝化作用的适当条件建构而成。主要的作用条件,包括合适的温度(20~30℃)及pH(7.5~8.2)、足够的溶氧(至少2 ppm以上)及不受有机污染且可供的硝化细菌附着的的作用表面(如生物滤材)等。
4:不健全的硝化系统,氨化作用的强度通常高于硝化作用,因此氨生产的速度势必高于被氧化的速度,难免有氨残留于水中,当其累积量多时,足以导致pH上升。健全的硝化系统则是能繁殖出足够数量的硝化细菌,及时把来自氨化作用所生产的氨氧化掉。虽然在硝化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硝酸,量多时,可能因pH降低而抑制硝化作用之进行,可是不断由氨化作用所生产的氨,又把酸度给中和掉,让硝化作用又可恢复而能持续进行。因此,最后的演变总是:所有的氨都可能被硝化细菌氧化为硝酸,使水质变酸,但通常又被限制于酸度不低于pH6.0的弱酸性状态之下。
五、结论
硝化系统在纯淡水养鱼缸中,对pH的影响是极端明显的,凡是具有健全硝化系统的缸子,它的水质应该都是呈酸性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显示缸中的硝化系统可能仍处于不健全的状态。
这里主要是氮物质的循环,氮循环是指有机氮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过程,它由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及脱氮作用所构成,惟在水族缸中,通常主要发生氨化作用及硝化作用,所以氮循环并不具完整性。
(因本人的知识有限,仅仅是用最通俗的来解释,估计是要有一些名词或其他一些问题,欢迎大家共同交流完善),
(一)这里就着重分析一下氨化作用及硝化作用。
一鱼类的粪便等----(经氨化过程)----二氨----(经氧化过程)----三亚硝酸盐----(经氧化过程)----四硝酸盐
一:鱼类的粪便等
1:这是各种细菌的原始食物,其实是产生了有机物-氮,
2:大部分主要集中在滤棉上;
氨化过程:
1:由氨化细菌工作完成,它清除了粪便缺产生附属物无机物-氨,氨化细菌属于异营性细菌,喜欢氧气;
2:在食物蛋白质越多,水体中又具有很高的含氧量,且温度适当时,会有较激烈的氨化作用:
3:氨化细菌在鱼缸里能自生,生长和繁殖极快,并能有效地进行工作;
二:氨
1:氨(Ammonia,即阿摩尼亚),或称“氨气”,分子式为NH3,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氨。它是所有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
2:氨在水中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是弱碱性;所以此处的水中PH呈碱性;
3:还是可以挥发的,使用上滤和滴流过滤可以去除一定的氨,从而会短缺以后的细菌的食物供应,为以后的食物链的平衡也有一定的作用;
4:剧毒;
氧化过程:
1:先对硝化细菌做一介绍:硝化细菌有两种,分别为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硝化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并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属于绝对自营性微生物的一类。
硝化细菌的存活需要水分,还需要很高的氧气,所以只能生活在生化棉、生化球玻璃环、陶瓷环等各种有微孔的滤材中,如果发现有什么固体物质,就会立即分泌一种粘性物质,牢牢地把自己粘到那上边,这样一层层地粘上去,直到形成一个膜,形成的这个膜叫“生物膜”。另只有同时满足了水分与氧气的供应,它们才能存活。硝化细菌最适宜在在弱碱性的水中生活,在温度达到25度左右时生长繁殖最快。
2:硝化菌的生长和繁殖是极慢的,尤其是新缸初期,常常是开足马力、加班加点也跟不上氨化过程,所以这一段时间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初期的鱼类死亡,主要是第一步氨化产生氨中毒和氨化过程中消耗的大量的氧气所导致的缺氧;
硝化菌的生长和繁殖是极慢的,但在食物缺乏和恶劣的环境下,还是可以冬眠的,且冬眠期可达两年之久;
3:硝化细菌只是来对付氨和亚硝酸盐的,并不是来对付水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细菌乃至藻类的。只是有了硝化菌,只能使水质变得更优秀;
4:对光线有十分厌恶,喜欢阴暗的环境。亚硝酸菌对近紫外线的可见光非常敏感,所以尽量不要使用飞利普865灯管,紫外线杀伤力更是巨大的。如一些治疗鱼病的鱼药、硫酸铜或螯合铜等,也是对硝化细菌有极大的伤害的,不到万不得已,就尽量不要使用这些药物;
5:好了,综述了这么些全面知识,该谈谈亚硝酸菌了。在这一段里主要由硝化细菌的亚硝酸菌工作,它将剧毒的氨经氧化作用转化成剧毒的亚硝酸盐;反应式:2NH₃+3O₂→2HNO₂+2H₂O+158kcal(660kJ)。一般被称为"氨的氧化者",只要有食物-氨,和大量的氧气,就足够它生存;
6:其余的关于这里由亚硝酸菌的问题,基本上参考关于硝化菌的知识就可以了;
三:亚硝酸盐
1:有毒,但是中间产物,在硝化菌的下一步会为硝酸菌的食物。
2:亚硝酸盐只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大量亚硝酸盐可使人直接中毒,而且硝酸盐在人体内也可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由此推断亚硝酸对鱼体的危害也与人类似。所以我们在亚硝酸含量高的鱼缸中有时会发生鱼体呼吸急促,以及鱼鳔功能失调或者鱼体表面粘膜增多的情况发生。
氧化过程:
1:这里由硝化细菌的硝酸菌工作,在这里将亚硝酸盐氧化再转化为硝酸盐,反应式:NO2 + 1/2 O2 = NO3, -⊿G = 18 kcal。一般被称为"亚硝酸的氧化者",
四:硝酸盐
1:硝酸(最终产物),硝酸是一种强酸性化学物质,溶解于纯水中会导致pH下降。由于自然水体的缓冲作用系统也能适度抵消硝酸对pH的影响,所以少量的硝酸溶解其中,可能仍无法改变自然水的pH,但会削减对H+缓冲容量。当硝酸的产量不断增多时,缓冲作用系统逐渐失去缓冲H+的功能,最终会导致pH下降。
2:硝酸的产量会受到硝化作用强度的直接影响,即当硝化作用强度越强时,硝酸的产量也会因而增加。硝化作用强度又与氨的浓度、pH、溶氧量、温度,以及硝化细菌数量等有关。例如,当氨的产量较多、高溶氧量,或温度和pH适当时,通常会有较激烈的硝化作用,导致硝酸的产量大幅增加。因此,pH也会受到这些环境因子的间接影响而有降低之趋势。
3:通过换水能最有效的降低硝酸盐的数值,这也就是换水时间上的一个(其他的还有软硬等等)参考值;
(二)
熟悉以上的就应该知道这个NH3和NO2,NO3这些的数值,对了解整个水质参数就有了一定的认识。NH3和NO2,NO3的处理
1:,NH3高,NO2,NO3低;证明氨值高,说明硝化系统不工作,没工作,至少是不健全,那么就要根据情况通过换水,补充硝化菌了;
2:NO2高,NH3和NO3低,那就说明硝化系统不健全,需要等等或再补充一点硝化菌吧,实在必要时也可以换点水稀释一下;
3:NO3高,NH3和NO2低,那就说明硝化系统正常,很复杂的降NO3就太麻烦了,就换水最简单有效,好处多多;再增加硝化菌只是浪费了;
4:在此简单的增补一点关于水质软硬的知识,硬水有助于PH的稳定,而软水更能加剧水质的酸化,而全面的跌酸更是养龙人头疼的一件事,所以说在追求酸软水的同时,平衡稳定和谐才是最关键的。
(三)硝化系统对pH的影响
1:由于氨化细菌无所不在,不仅可以在水族缸自生,而且繁殖速率相当快速,所以不需要我们特别去处理,即能自动进行氨化作用。反观硝化细菌就显得有些不同,虽然它也可以在水族缸自生,但是繁殖速率极为缓慢,同时必须要有适当的环境,才能慢慢地繁殖出足够的数量,并藉以进行有效率的硝化作用。
2:由此判定,在水族缸经常存在强而有力的氨化作用,却不一定出现强而有力的硝化作用。如果您鱼缸的pH有逐渐升高或偏高的迹象时,显示可能只有氨化作用正旺盛在进行,且氨含量一直在攀升之中,也就是说有机污染源转化为氨之后,并未进一步有效的转化为硝酸,使pH得以回降。由此观之,硝化作用效率实际上是影响pH的主要关键所在,而硝化作用效率则是由硝化系统健全与否来决定的。
3:影响硝化作用效率的相关因子之组合体系,称为硝化系统。健全的硝化系统系由足够数量的硝化细菌,以及执行硝化作用的适当条件建构而成。主要的作用条件,包括合适的温度(20~30℃)及pH(7.5~8.2)、足够的溶氧(至少2 ppm以上)及不受有机污染且可供的硝化细菌附着的的作用表面(如生物滤材)等。
4:不健全的硝化系统,氨化作用的强度通常高于硝化作用,因此氨生产的速度势必高于被氧化的速度,难免有氨残留于水中,当其累积量多时,足以导致pH上升。健全的硝化系统则是能繁殖出足够数量的硝化细菌,及时把来自氨化作用所生产的氨氧化掉。虽然在硝化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硝酸,量多时,可能因pH降低而抑制硝化作用之进行,可是不断由氨化作用所生产的氨,又把酸度给中和掉,让硝化作用又可恢复而能持续进行。因此,最后的演变总是:所有的氨都可能被硝化细菌氧化为硝酸,使水质变酸,但通常又被限制于酸度不低于pH6.0的弱酸性状态之下。
五、结论
硝化系统在纯淡水养鱼缸中,对pH的影响是极端明显的,凡是具有健全硝化系统的缸子,它的水质应该都是呈酸性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显示缸中的硝化系统可能仍处于不健全的状态。
【实践原创】松鳞病的产生与治理
立鳞病又称松果病,是龙鱼在幼龙时期较常见发生的一种病症。
竖鳞病明显的症状是:发病早期,鱼体发黑,体表粗糙,病鱼前部鳞片竖起,竖起的鳞片向外张开。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鳞囊内积有半透明状的液体;严重时全身鳞片竖起,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而使鳞片竖起。用手指轻压鳞片,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病鱼腹腔膨大有腹水,有时还伴有鳍基部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等临床症状。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如不及时进行治疗,持续几天后病鱼就会死亡。
原因
(1)季节变换,水族箱水温差异变大,都会致使鱼只细菌感染。
(2)水质恶化,水中有害物质增多,鱼只的肌体病变。
龙鱼各时期立鳞症起因的细述:
幼鱼:一般是12~30CM,由于幼儿期体质与免疫力比较低,此症发病率比较常见而且复发率高。
(1)由于商品销售与玩家心态,商家为了利益与市场病态的影响,在店子内的鱼只都是常不喂饱,棉不常洗,或者使用药物加快鱼的生理时间与加深体色等,其目的是使鱼在小尺寸能有好表现。所以鱼只的体质与免疫力都比较差。所以当玩家把鱼请回后因水质变异与喂食不当,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系乱与其它的病发症。
较常见是的肠胃炎并发细菌性感染立鳞症。症状为眼球突出、腹涨、立鳞,精神萎缩不爱游动,体色发白。一但此症发病,水温升高,鱼只就会因体内器官衰竭全身鳞片掉落而死亡,现在此症基本没药可治,只能预防。
初期治疗:此症在刚发病的时候应当即时处理不能拖拉,当眼球突出、立鳞基部红肿并发严重的话,治愈机率就比较少了。
1、土霉素15片、B集维生素10片,爆氧,水温恒定在26~28度。(1000升水来计算)
2、西林20粒或者头孢拉定20粒,B集维生素10片,爆氧,水温恒定在26~28度度。
中鱼:一般是30CM~45CM,这个时期是龙鱼发色的黄金时期,由于有些资历尚浅的玩家看到别人的龙鱼发色比起自己饲养的漂亮鲜艳,以不息一切的代价改变水中的酸碱度加快鱼只的发色。常见的有:加入榄仁叶、黑水、一个月内不换水,不清洗过滤棉。新玩家来往往容易走入饲养的误区,对于已经适应饲养水质的鱼只突然去改变水质,身体机能稍弱的个体也很容易发生松鳞病。
治疗:
1、在水中加入海盐,比例为6%,即1000升水体加入海盐6袋,并加入海水素,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没有海盐就可以加入食盐)
2、(双黄治疗法)日本黄粉2袋,痢特灵6~8片,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
3、土霉素15片、B集维生素10片,爆氧,水温恒定在32度。(1000升水来计算)
4、西林20粒或者头孢拉定20粒,B集维生素10片,爆氧,水温恒定在32度。
成鱼:这个时期多发于懒于打理,鱼只搬迁时体表受损。
治疗:因为成年龙鱼体格比较壮,刚刚发现病情的时候下药,一般三天内会痊。
1、在水中加入海盐,比例为8%,即1000升水体加入海盐8袋,并加入海水素,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没有海盐就可以加入食盐)
2、(双黄治疗法)日本黄粉2袋,痢特灵6~8片,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
松鳞病治理感后观:
1、松鳞早期鳞片开始竖起体表的粘液增多,次日鳞片的基部红肿发炎,下药及时,发病的第三天炎症有所淡化,第四天鳞片竖立不明显,第五天,松鳞的鳞片会发黑(开始转好的前兆),第六于鳞片的黑色开始淡化。
2、了解发病的原因所在。水质、水温变化,加入野生带菌的鱼只,体表的粘液受损都是松鳞的病发源头,要对症下药。
3、过滤系统的优化,不论是新旧玩家,过滤系统老化引起的疾病的经常能见到的。所以过滤系统要定期检查,提早对准备加入的细菌屋进行清洗与降碱。定期清理过滤系统中沉淀的垃圾与微粒。
4、加入降酸剂后要定期对水质的维护,及时清理腐化的榄仁叶并清洗过滤棉。
5、鱼只刚发病的时候,在旧缸与治理缸中不能带下清道夫与飞凤等以吸食的鱼类,因为发病的鱼的体表粘液会增多,吸盘鱼类会吸食发病鱼的体液,破坏鱼只表面的保护层,使病情容易恶化。
6、对水体施药后鱼的病情转好了,要及时对水中残留的药性进行清理,换水清洗滤棉与清洗滤环。
7、鱼在治理此病时,因状态的问题会不爱游动,切记治理缸中不能有吸盘型的鱼类,因为这些清理工会对病鱼体表产生的粘液进和吸食,引至松鳞更加严重。
药性分析:
1、盐:盐是消炎的好药物,对水质的外观与内在变化不产生太大的变化。一般玩家所谓的老三样,盐是常用的药品。但老三样的使用基础要建立在良好的硝化系统,水质稳定的环境下,且鱼只的体质必需强健,针对以水温变异引起的病症。在使用老三样的同时,能加入些海水素更有利病样的治愈与康复。
2、黄粉:黄粉的学名为呋喃西林。痢特灵学名为呋喃唑酮。两者同时使用比起单一使用黄粉效果更好。而且黄粉多为使用在大量鱼只的运输、手术外用消炎、病灶的消炎、体表受损后细菌感染的松鳞症。黄粉类药品在鱼只康复后要勤换水,因为水质会变黄绿色影响美观。
3、抗生素:(1)土霉素一般医治细菌性的肠胃病,药性温和且长效;对鱼只的体表受损后的消炎效果明显。(2)西林(氰霉素)是抗生素中药效最快与明显的药品,但药效比较短,水温太高药效会流失得较快,而当水质是偏碱的时候药力会失效。而且对水中的硝化细菌的杀伤力相当明显。一般建议使用此两类药最好是药浴。(3)头孢拉定(先锋类抗生素)药效悉放没西林类快,消炎效果也是很好的,多用于急性细菌感染,对硝化细菌的杀伤不明显。
竖鳞病明显的症状是:发病早期,鱼体发黑,体表粗糙,病鱼前部鳞片竖起,竖起的鳞片向外张开。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鳞囊内积有半透明状的液体;严重时全身鳞片竖起,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而使鳞片竖起。用手指轻压鳞片,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病鱼腹腔膨大有腹水,有时还伴有鳍基部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等临床症状。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如不及时进行治疗,持续几天后病鱼就会死亡。
原因
(1)季节变换,水族箱水温差异变大,都会致使鱼只细菌感染。
(2)水质恶化,水中有害物质增多,鱼只的肌体病变。
龙鱼各时期立鳞症起因的细述:
幼鱼:一般是12~30CM,由于幼儿期体质与免疫力比较低,此症发病率比较常见而且复发率高。
(1)由于商品销售与玩家心态,商家为了利益与市场病态的影响,在店子内的鱼只都是常不喂饱,棉不常洗,或者使用药物加快鱼的生理时间与加深体色等,其目的是使鱼在小尺寸能有好表现。所以鱼只的体质与免疫力都比较差。所以当玩家把鱼请回后因水质变异与喂食不当,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系乱与其它的病发症。
较常见是的肠胃炎并发细菌性感染立鳞症。症状为眼球突出、腹涨、立鳞,精神萎缩不爱游动,体色发白。一但此症发病,水温升高,鱼只就会因体内器官衰竭全身鳞片掉落而死亡,现在此症基本没药可治,只能预防。
初期治疗:此症在刚发病的时候应当即时处理不能拖拉,当眼球突出、立鳞基部红肿并发严重的话,治愈机率就比较少了。
1、土霉素15片、B集维生素10片,爆氧,水温恒定在26~28度。(1000升水来计算)
2、西林20粒或者头孢拉定20粒,B集维生素10片,爆氧,水温恒定在26~28度度。
中鱼:一般是30CM~45CM,这个时期是龙鱼发色的黄金时期,由于有些资历尚浅的玩家看到别人的龙鱼发色比起自己饲养的漂亮鲜艳,以不息一切的代价改变水中的酸碱度加快鱼只的发色。常见的有:加入榄仁叶、黑水、一个月内不换水,不清洗过滤棉。新玩家来往往容易走入饲养的误区,对于已经适应饲养水质的鱼只突然去改变水质,身体机能稍弱的个体也很容易发生松鳞病。
治疗:
1、在水中加入海盐,比例为6%,即1000升水体加入海盐6袋,并加入海水素,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没有海盐就可以加入食盐)
2、(双黄治疗法)日本黄粉2袋,痢特灵6~8片,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
3、土霉素15片、B集维生素10片,爆氧,水温恒定在32度。(1000升水来计算)
4、西林20粒或者头孢拉定20粒,B集维生素10片,爆氧,水温恒定在32度。
成鱼:这个时期多发于懒于打理,鱼只搬迁时体表受损。
治疗:因为成年龙鱼体格比较壮,刚刚发现病情的时候下药,一般三天内会痊。
1、在水中加入海盐,比例为8%,即1000升水体加入海盐8袋,并加入海水素,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没有海盐就可以加入食盐)
2、(双黄治疗法)日本黄粉2袋,痢特灵6~8片,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
松鳞病治理感后观:
1、松鳞早期鳞片开始竖起体表的粘液增多,次日鳞片的基部红肿发炎,下药及时,发病的第三天炎症有所淡化,第四天鳞片竖立不明显,第五天,松鳞的鳞片会发黑(开始转好的前兆),第六于鳞片的黑色开始淡化。
2、了解发病的原因所在。水质、水温变化,加入野生带菌的鱼只,体表的粘液受损都是松鳞的病发源头,要对症下药。
3、过滤系统的优化,不论是新旧玩家,过滤系统老化引起的疾病的经常能见到的。所以过滤系统要定期检查,提早对准备加入的细菌屋进行清洗与降碱。定期清理过滤系统中沉淀的垃圾与微粒。
4、加入降酸剂后要定期对水质的维护,及时清理腐化的榄仁叶并清洗过滤棉。
5、鱼只刚发病的时候,在旧缸与治理缸中不能带下清道夫与飞凤等以吸食的鱼类,因为发病的鱼的体表粘液会增多,吸盘鱼类会吸食发病鱼的体液,破坏鱼只表面的保护层,使病情容易恶化。
6、对水体施药后鱼的病情转好了,要及时对水中残留的药性进行清理,换水清洗滤棉与清洗滤环。
7、鱼在治理此病时,因状态的问题会不爱游动,切记治理缸中不能有吸盘型的鱼类,因为这些清理工会对病鱼体表产生的粘液进和吸食,引至松鳞更加严重。
药性分析:
1、盐:盐是消炎的好药物,对水质的外观与内在变化不产生太大的变化。一般玩家所谓的老三样,盐是常用的药品。但老三样的使用基础要建立在良好的硝化系统,水质稳定的环境下,且鱼只的体质必需强健,针对以水温变异引起的病症。在使用老三样的同时,能加入些海水素更有利病样的治愈与康复。
2、黄粉:黄粉的学名为呋喃西林。痢特灵学名为呋喃唑酮。两者同时使用比起单一使用黄粉效果更好。而且黄粉多为使用在大量鱼只的运输、手术外用消炎、病灶的消炎、体表受损后细菌感染的松鳞症。黄粉类药品在鱼只康复后要勤换水,因为水质会变黄绿色影响美观。
3、抗生素:(1)土霉素一般医治细菌性的肠胃病,药性温和且长效;对鱼只的体表受损后的消炎效果明显。(2)西林(氰霉素)是抗生素中药效最快与明显的药品,但药效比较短,水温太高药效会流失得较快,而当水质是偏碱的时候药力会失效。而且对水中的硝化细菌的杀伤力相当明显。一般建议使用此两类药最好是药浴。(3)头孢拉定(先锋类抗生素)药效悉放没西林类快,消炎效果也是很好的,多用于急性细菌感染,对硝化细菌的杀伤不明显。
几种难解的龙鱼疾病之成因与对策
1.咬尾
成因:由于环境变化造成的持续紧迫所引起的精神性疾病。环境的变化因素如移缸、惊吓、持续的震动、小缸大鱼或大缸小鱼等。
咬尾的病症一部分来势突然一部分逐渐发展加重。一般来说,咬尾症状的发展伴随受惊、趴缸、食欲降低等一同出现,若发现以上症状时看见鱼呈S形甩尾游动,则咬尾即将开始。
对策:轻度的咬尾一般采用稳定法,即寻找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对症下药予以去除。稳定环境是第一要务,包括水流的稳定、光线的稳定等等。留夜灯长明不熄,不要让鱼长时间处于单方向的侧光环境,停止打气。不要在鱼缸前有大的动作以免惊吓龙鱼,必要时可封缸。
一旦开始咬尾,务必在初始时迅速作出对策,使尾鳍在被咬到严重破裂之前停止咬尾行为。如果反复咬尾造成尾鳍鳍条拖赘破碎的组织,则很容易迅速加剧进而将部分尾鳍咬掉。
对于将尾鳍部分咬掉的鱼只来说,除了上述稳定措施之外,加入混养鱼也是方法之一,或者改换环境比如腾缸。对于严重的咬尾需要以手术方式修剪尾鳍,为了尽量确保尾鳍重新生长平顺,对于没有被咬到的部分尾鳍可以予以保留,手术可以视情况一次完成或分两次分别修剪上缘和下缘被咬鳍条。
2.弯身和气囊病
成因:a. 搬动、发运过程中由于剧烈的物理性外力作用造成。b. 由持续性精神性障碍引起,如趴缸、紧迫等。
这种疾病被看作龙鱼发生的严重问题之一,以往的做法往往包括降低水位、加盐等等。事实上这些方法奏效的很少,而且疗程漫长,治愈率也不高。很多龙鱼因此废掉。
对策:将龙鱼用结实无破损的袋子套出来,袋内盛水适量,然后将袋子充足纯氧,扎紧袋口。确保袋子打包尽量鼓涨。将打好的包泡在鱼缸里以保持恒温(30度)。每12小时开袋换水一次,同时轮次放入小量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换水后再依前述方法打包泡袋。治疗期间熄灯封缸静养。一般可在24~72小时内恢复,个别严重者需要5天左右时间。只要操作得当治愈率可在90%以上。
如果鱼尺寸在30公分以上,必须选用最大号的方角袋,水和气的比例大约1比1。由于鱼比较大,所以排泄物也比较多,故在袋内治疗期间每天最好能换水换气重复3次以保证袋内水质。袋内放80万单位青霉素1-2支,庆大注射液5支。腹水的表现主要是腹部膨大,一般也会伴随鱼鳔受到挤压造成沉浮失衡。如果膨大部位在前半身可能是胃袋进气,相对比较容易治疗;如果在腰部也就是腹鳍上部的位置属于腹部积水或鱼鳔受损,恢复起来会麻烦一些。
此法对于因搬运造成的急性气囊病和持续高强度紧迫引起的弯身都证实有确切效果。越早治疗越易恢复。袋内略高于常压的气压在小水体持续作用对于恢复至关重要。恢复后回到缸中也要注意采用分隔空间等方法排除紧迫因素以免反复。弯身所造成的腹水也可用此法治疗,但时间会较长,需要耐心。
3.水泡
水泡有两种:一种是在鱼的头部金线部位鼓起(过背金龙易患此病),初期看似浮雕一般一条条金线凸起。继而扩散到全脸大面积水泡,进展很快。一般这种水泡不会造成十分致命的危险,鱼的状态也大致没有很大影响。
成因:持续的高温、水质老旧。细菌性感染,比较顽固。换季时容易发生症状。
另一种水泡是全身性出现,伴随严重的感染与溃烂,多发生在长期饲养换水频率低或滤材很久不曾清洗的鱼缸。
成因:水质老旧,有机物累积过多,细菌爆发性繁殖造成感染。
对策:对于第一种水泡,注意鱼缸的通风降温,频换新水,必要时清洗滤棉。此外投以适量的抗菌性药物即可,症状消失后须保持药量一周避免复发。但此病一旦有感染记录,很容易反复,虽然治疗及时对鱼也不会造成什么更大危害,但反复感染确实令人头痛。这一点有点像须瘤病。
对于第二种水泡,需要彻底清洗滤材,频繁循序换水,对于感染的情形当然也需要加入抗生素或日本黄粉。发现及时可以较好治疗,如进展到晚期则有相当危险性。
4.烫伤
成因:一般而言龙鱼是不会被烫伤的。烫伤的情形主要发生在龙鱼精神持
续紧张造成情绪抑制性趴缸时,此时龙鱼喜欢长时间安静呆在缸底的一角,并选择有遮蔽的处所。因为饲养龙鱼多为裸缸,所以龙鱼在此情形下喜欢躲藏在过滤泵、加温棒等器材附近,容易造成烫伤。
烫伤多发生在躯干部位,但也可发生在头面部。烫伤如发生在躯干部位,再生的鳞片容易出现乱鳞。
对策:预防为主。加温棒带套,或放置于滤槽内;排除造成龙鱼情绪紧迫的因素。对于烫伤造成的感染,比照一般外伤感染治疗即可。
5.溶鳞乱鳞
成因:a.大面积的细菌性感染,伤及深层皮肤组织。
b.剧烈的PH值下跌,或有毒气体溶解于水中。
对策:预防为主。对于大面积的乱鳞即使手术拔除也很难恢复。北方冬季由于取暖用炭,室内空气不流通加上气泵作用,容易造成有毒气体溶解于水中,需要注意。
6.其他几点注意
*实践证明,掉眼在形成阶段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封缸改善消除,只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封缸。放漂浮物是不起作用的。
*地包天手术中手术器械选择使用锋利的剪刀将突出的下颚修剪平顺后再使用挫子打磨。这样手术时间短,修剪的走刀和程度也容易控制,对鱼的损伤较小。也不容易因为仅仅使用挫子用力过猛造成下颚骨折或脱位。
*有部分鱼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如近亲繁殖),其体质相较于多数鱼而言更加敏感,容易发生精神性疾病。这类鱼的抵抗力也比较弱,容易挑食拒食,发生地包天的几率很高,游姿也容易由于情绪原因出现异常。但这类鱼中一部分由于遗传原因在发色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对这类鱼需要特别照顾。
成因:由于环境变化造成的持续紧迫所引起的精神性疾病。环境的变化因素如移缸、惊吓、持续的震动、小缸大鱼或大缸小鱼等。
咬尾的病症一部分来势突然一部分逐渐发展加重。一般来说,咬尾症状的发展伴随受惊、趴缸、食欲降低等一同出现,若发现以上症状时看见鱼呈S形甩尾游动,则咬尾即将开始。
对策:轻度的咬尾一般采用稳定法,即寻找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对症下药予以去除。稳定环境是第一要务,包括水流的稳定、光线的稳定等等。留夜灯长明不熄,不要让鱼长时间处于单方向的侧光环境,停止打气。不要在鱼缸前有大的动作以免惊吓龙鱼,必要时可封缸。
一旦开始咬尾,务必在初始时迅速作出对策,使尾鳍在被咬到严重破裂之前停止咬尾行为。如果反复咬尾造成尾鳍鳍条拖赘破碎的组织,则很容易迅速加剧进而将部分尾鳍咬掉。
对于将尾鳍部分咬掉的鱼只来说,除了上述稳定措施之外,加入混养鱼也是方法之一,或者改换环境比如腾缸。对于严重的咬尾需要以手术方式修剪尾鳍,为了尽量确保尾鳍重新生长平顺,对于没有被咬到的部分尾鳍可以予以保留,手术可以视情况一次完成或分两次分别修剪上缘和下缘被咬鳍条。
2.弯身和气囊病
成因:a. 搬动、发运过程中由于剧烈的物理性外力作用造成。b. 由持续性精神性障碍引起,如趴缸、紧迫等。
这种疾病被看作龙鱼发生的严重问题之一,以往的做法往往包括降低水位、加盐等等。事实上这些方法奏效的很少,而且疗程漫长,治愈率也不高。很多龙鱼因此废掉。
对策:将龙鱼用结实无破损的袋子套出来,袋内盛水适量,然后将袋子充足纯氧,扎紧袋口。确保袋子打包尽量鼓涨。将打好的包泡在鱼缸里以保持恒温(30度)。每12小时开袋换水一次,同时轮次放入小量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换水后再依前述方法打包泡袋。治疗期间熄灯封缸静养。一般可在24~72小时内恢复,个别严重者需要5天左右时间。只要操作得当治愈率可在90%以上。
如果鱼尺寸在30公分以上,必须选用最大号的方角袋,水和气的比例大约1比1。由于鱼比较大,所以排泄物也比较多,故在袋内治疗期间每天最好能换水换气重复3次以保证袋内水质。袋内放80万单位青霉素1-2支,庆大注射液5支。腹水的表现主要是腹部膨大,一般也会伴随鱼鳔受到挤压造成沉浮失衡。如果膨大部位在前半身可能是胃袋进气,相对比较容易治疗;如果在腰部也就是腹鳍上部的位置属于腹部积水或鱼鳔受损,恢复起来会麻烦一些。
此法对于因搬运造成的急性气囊病和持续高强度紧迫引起的弯身都证实有确切效果。越早治疗越易恢复。袋内略高于常压的气压在小水体持续作用对于恢复至关重要。恢复后回到缸中也要注意采用分隔空间等方法排除紧迫因素以免反复。弯身所造成的腹水也可用此法治疗,但时间会较长,需要耐心。
3.水泡
水泡有两种:一种是在鱼的头部金线部位鼓起(过背金龙易患此病),初期看似浮雕一般一条条金线凸起。继而扩散到全脸大面积水泡,进展很快。一般这种水泡不会造成十分致命的危险,鱼的状态也大致没有很大影响。
成因:持续的高温、水质老旧。细菌性感染,比较顽固。换季时容易发生症状。
另一种水泡是全身性出现,伴随严重的感染与溃烂,多发生在长期饲养换水频率低或滤材很久不曾清洗的鱼缸。
成因:水质老旧,有机物累积过多,细菌爆发性繁殖造成感染。
对策:对于第一种水泡,注意鱼缸的通风降温,频换新水,必要时清洗滤棉。此外投以适量的抗菌性药物即可,症状消失后须保持药量一周避免复发。但此病一旦有感染记录,很容易反复,虽然治疗及时对鱼也不会造成什么更大危害,但反复感染确实令人头痛。这一点有点像须瘤病。
对于第二种水泡,需要彻底清洗滤材,频繁循序换水,对于感染的情形当然也需要加入抗生素或日本黄粉。发现及时可以较好治疗,如进展到晚期则有相当危险性。
4.烫伤
成因:一般而言龙鱼是不会被烫伤的。烫伤的情形主要发生在龙鱼精神持
续紧张造成情绪抑制性趴缸时,此时龙鱼喜欢长时间安静呆在缸底的一角,并选择有遮蔽的处所。因为饲养龙鱼多为裸缸,所以龙鱼在此情形下喜欢躲藏在过滤泵、加温棒等器材附近,容易造成烫伤。
烫伤多发生在躯干部位,但也可发生在头面部。烫伤如发生在躯干部位,再生的鳞片容易出现乱鳞。
对策:预防为主。加温棒带套,或放置于滤槽内;排除造成龙鱼情绪紧迫的因素。对于烫伤造成的感染,比照一般外伤感染治疗即可。
5.溶鳞乱鳞
成因:a.大面积的细菌性感染,伤及深层皮肤组织。
b.剧烈的PH值下跌,或有毒气体溶解于水中。
对策:预防为主。对于大面积的乱鳞即使手术拔除也很难恢复。北方冬季由于取暖用炭,室内空气不流通加上气泵作用,容易造成有毒气体溶解于水中,需要注意。
6.其他几点注意
*实践证明,掉眼在形成阶段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封缸改善消除,只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封缸。放漂浮物是不起作用的。
*地包天手术中手术器械选择使用锋利的剪刀将突出的下颚修剪平顺后再使用挫子打磨。这样手术时间短,修剪的走刀和程度也容易控制,对鱼的损伤较小。也不容易因为仅仅使用挫子用力过猛造成下颚骨折或脱位。
*有部分鱼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如近亲繁殖),其体质相较于多数鱼而言更加敏感,容易发生精神性疾病。这类鱼的抵抗力也比较弱,容易挑食拒食,发生地包天的几率很高,游姿也容易由于情绪原因出现异常。但这类鱼中一部分由于遗传原因在发色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对这类鱼需要特别照顾。
龙鱼肠胃病的症状与治理
作者:捷古佛烈
相信不少的朋友在饲养亚洲龙鱼都经历过龙鱼泛肠胃疾病的苦恼,笔者通过各种的渠道学习与实践,体会到不少相关实战的经历,在此与各位龙鱼的爱好者分享与交流心得。
龙鱼肠胃病多发于幼龙时期,其发病率与死亡率是相当高,而且得不到及时与有效的汉理,折损一些漂亮的个体是为之心痛。但对于只饲养一~两尾龙鱼的朋友来说,还没有太多的亲身经历与体会。
在挑选龙鱼带回家前,一定要细心留意龙鱼的状态,因为很多龙鱼的肠胃病都是处于潜伏期,当水质变异、食物营养失衡,喂食不当等外在因素引起下,此鱼就会发病。
一、
谈挑选龙鱼注意的地方:
1、
在挑选12~20CM尺寸龙鱼的时候,观看其头型,眼睛的比例与腹部的大小。12~20CM尺寸的龙鱼,两眼平贴有神,没有偏光侧游的表现,双眼与头盖骨之间是略呈突起状,眼睛与头型的比例合理,没有经过慢养与压养的过程。腹部观望之下,胃部还带食物,不呈肚皮凹状,如发现肚皮凹状的,证明此鱼的食欲状态不佳,吃食不多,处于弱者的状况者,千万不能挑选。
2、
观看鳃盖、鳞片的发色表现。在这在尺寸范围内的幼鱼,食欲状态好成长迅速者,鳃盖、鳞片的发色是基本在此龙体现不到的。因为现在市场上流通的龙鱼个体,小尺寸内发色明显者,有很大的机率是浸泡过药物与投喂扬色剂。具体鱼只会有这样的表现。鳃盖、鳞片的发色明显,但所表现出来的色质不真实,色质虚浮,从肚皮到第四排的鳞片中泛出暗黑的粉色,此色呈现像一层黑雾状(观看这些幼鱼并能发现问题所在的,需要一定资历的玩家才能体现)。
3、
观看各鳍着色与唇的表现,正常12CM左右尺寸的龙鱼,各鳍着色与唇应呈现橘黄色,而非鲜红色。因为血纯较好的个体,饲养中定水后饲养一月内,各鳍着色与唇会慢慢转变成暗红色即血红色。
4、
鱼只精神萎靡游动时各鳍收缩的,头型圆顿不尖翘,发色不正常的,这些个体笔者不建议挑选。
二、
略谈肠胃病的症状:
1、
脱肛
此龙有可能其自身的肠胃虚弱,也有可能是在商家手里压养或者做扬色过程,水质过老过酸的,请回家后,少换水,不定时定量投喂或者暴喂的,或者投喂带硬壳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引起肠胃紊乱,产生脱肛。如不及时处理,肛门红肿的,治理起来比较费劲。
治理:A检查水质情况,换水的频率是否合适。检查过滤棉,是否太脏应需要清洗。水温是否过高或者太低。这是治病前必须要做的事情,水质好坏决定病情调理的速度与效果。也就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B停食两天至一周,视肛门与鱼只状态而定。每天适量换水,加入带碘的食盐。
C喂食容易消化的食物,虾要除壳。并在虾肉或者鱼肉内塞入维生素B片(笔者建议可以使用例如“安利纽崔莱”的维生素B片,因为直接吃入肚子内,比水剂的维生素B效果更明显)。也可以在水中添加食母生片(药房有售)。一天两次,每次2只虾肉为标准。
如果肛门出现红肿的,需要在虾肉入塞入十六分之一的土霉素片或者是呋喃唑酮片,并符加维生素B片。坚持一周,水质良好可以痊愈。
D病情好转后,维持并稳定水质的良好性是脱肛还会不会再复发的关键,三天适量换水一次,加入维生素B片或者食母生片(德彩的龙鱼活力也可),投喂食物应该小量多餐,切记不能暴喂。
2、食欲不振或者是能吃不长个的
其情况与脱肛鱼只相同,多为是扬色与压养的后遗症。治理与脱肛相同
3、腹水病(急性肠胃病)
腹
腹水病大多发生于幼龙时期,多为吃食不新鲜饵食,或饵食带刺(如虾头的虾剑),吞食时伤及内脏,而遭弧菌感染引起内脏积水。
初期腹部肿胀,肛门有红肿现象。末期时由于腹部积水,压及鱼鳔,而使龙鱼失去平衡,头部朝下。
治疗
目前此病症治愈机会极低,但可尝试以口服四环素抗生素或浸泡,并换水,
衡定温度在28℃。
笔者在混养时曾经因腹水病而折损一尾优质的红龙幼鱼,并也帮商家手上得此症的龙治理,治愈机率非常的低,也可谓是绝症之一。
4、内脏病变与细菌感染
此症表现为松鳞、突眼、涨肚,也是龙鱼肠胃病中绝症之一,治愈机率非常的低,但可尝试以头孢拉定浸泡,换水,但切记不能加温,水温要保持在28℃左右,水温过高,鳞片会全部掉落内脏衰竭立毙。
此文是笔者亲身经历与实战后而撰,略有不尽之处,请各位指点并加以修改。
作者:捷古佛烈
相信不少的朋友在饲养亚洲龙鱼都经历过龙鱼泛肠胃疾病的苦恼,笔者通过各种的渠道学习与实践,体会到不少相关实战的经历,在此与各位龙鱼的爱好者分享与交流心得。
龙鱼肠胃病多发于幼龙时期,其发病率与死亡率是相当高,而且得不到及时与有效的汉理,折损一些漂亮的个体是为之心痛。但对于只饲养一~两尾龙鱼的朋友来说,还没有太多的亲身经历与体会。
在挑选龙鱼带回家前,一定要细心留意龙鱼的状态,因为很多龙鱼的肠胃病都是处于潜伏期,当水质变异、食物营养失衡,喂食不当等外在因素引起下,此鱼就会发病。
一、
谈挑选龙鱼注意的地方:
1、
在挑选12~20CM尺寸龙鱼的时候,观看其头型,眼睛的比例与腹部的大小。12~20CM尺寸的龙鱼,两眼平贴有神,没有偏光侧游的表现,双眼与头盖骨之间是略呈突起状,眼睛与头型的比例合理,没有经过慢养与压养的过程。腹部观望之下,胃部还带食物,不呈肚皮凹状,如发现肚皮凹状的,证明此鱼的食欲状态不佳,吃食不多,处于弱者的状况者,千万不能挑选。
2、
观看鳃盖、鳞片的发色表现。在这在尺寸范围内的幼鱼,食欲状态好成长迅速者,鳃盖、鳞片的发色是基本在此龙体现不到的。因为现在市场上流通的龙鱼个体,小尺寸内发色明显者,有很大的机率是浸泡过药物与投喂扬色剂。具体鱼只会有这样的表现。鳃盖、鳞片的发色明显,但所表现出来的色质不真实,色质虚浮,从肚皮到第四排的鳞片中泛出暗黑的粉色,此色呈现像一层黑雾状(观看这些幼鱼并能发现问题所在的,需要一定资历的玩家才能体现)。
3、
观看各鳍着色与唇的表现,正常12CM左右尺寸的龙鱼,各鳍着色与唇应呈现橘黄色,而非鲜红色。因为血纯较好的个体,饲养中定水后饲养一月内,各鳍着色与唇会慢慢转变成暗红色即血红色。
4、
鱼只精神萎靡游动时各鳍收缩的,头型圆顿不尖翘,发色不正常的,这些个体笔者不建议挑选。
二、
略谈肠胃病的症状:
1、
脱肛
此龙有可能其自身的肠胃虚弱,也有可能是在商家手里压养或者做扬色过程,水质过老过酸的,请回家后,少换水,不定时定量投喂或者暴喂的,或者投喂带硬壳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引起肠胃紊乱,产生脱肛。如不及时处理,肛门红肿的,治理起来比较费劲。
治理:A检查水质情况,换水的频率是否合适。检查过滤棉,是否太脏应需要清洗。水温是否过高或者太低。这是治病前必须要做的事情,水质好坏决定病情调理的速度与效果。也就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B停食两天至一周,视肛门与鱼只状态而定。每天适量换水,加入带碘的食盐。
C喂食容易消化的食物,虾要除壳。并在虾肉或者鱼肉内塞入维生素B片(笔者建议可以使用例如“安利纽崔莱”的维生素B片,因为直接吃入肚子内,比水剂的维生素B效果更明显)。也可以在水中添加食母生片(药房有售)。一天两次,每次2只虾肉为标准。
如果肛门出现红肿的,需要在虾肉入塞入十六分之一的土霉素片或者是呋喃唑酮片,并符加维生素B片。坚持一周,水质良好可以痊愈。
D病情好转后,维持并稳定水质的良好性是脱肛还会不会再复发的关键,三天适量换水一次,加入维生素B片或者食母生片(德彩的龙鱼活力也可),投喂食物应该小量多餐,切记不能暴喂。
2、食欲不振或者是能吃不长个的
其情况与脱肛鱼只相同,多为是扬色与压养的后遗症。治理与脱肛相同
3、腹水病(急性肠胃病)
腹
腹水病大多发生于幼龙时期,多为吃食不新鲜饵食,或饵食带刺(如虾头的虾剑),吞食时伤及内脏,而遭弧菌感染引起内脏积水。
初期腹部肿胀,肛门有红肿现象。末期时由于腹部积水,压及鱼鳔,而使龙鱼失去平衡,头部朝下。
治疗
目前此病症治愈机会极低,但可尝试以口服四环素抗生素或浸泡,并换水,
衡定温度在28℃。
笔者在混养时曾经因腹水病而折损一尾优质的红龙幼鱼,并也帮商家手上得此症的龙治理,治愈机率非常的低,也可谓是绝症之一。
4、内脏病变与细菌感染
此症表现为松鳞、突眼、涨肚,也是龙鱼肠胃病中绝症之一,治愈机率非常的低,但可尝试以头孢拉定浸泡,换水,但切记不能加温,水温要保持在28℃左右,水温过高,鳞片会全部掉落内脏衰竭立毙。
此文是笔者亲身经历与实战后而撰,略有不尽之处,请各位指点并加以修改。
谈谈鱼病的非药物治疗
观赏鱼疾病并不都是因为微生物感染造成。有很多是因为水质、人为等因素,所以很多的鱼病是可以不药而愈的。下面我们就谈谈鱼病的非药物治疗。
1、恒温。在不少鱼病的治疗中,老手常用提高温度的办法。但我个人认为应该不是绝对。提高温度我想主要是可以提高鱼体的反应力和抗病力,增快鱼只的代谢。但在高温环境下,多数细菌的生长也会较低温时旺盛,很难说利弊孰大(白点病等寄生虫病例外)。因此,我这里提的是恒温,而不是高温。恒温后鱼体不需要消耗体能去适应昼夜的温差,可以集中能量抗病。尤其是在春秋季节,早晚温差大,鱼只会因为水温的变化而消耗大量的体力。我的做法是首先找找论坛上该病鱼的原生活水体水温,之后水温调在高于该水温的2℃左右。
2、换水。多数的鱼病是因为水质的变化造成的。换水也是治疗多数鱼病的良方!同时换水也可以带走水中的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等微生物,减轻水体压力。但换水要注意足量、缓慢、除氯、水温,有条件注意酸碱度、电解度等细节。因为这时的鱼已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了!如果发生病鱼,我个人的做法是一天一换水,每次1/3—1/2。每次补水时间在 6小时左右。这样对病鱼的冲击已经很小了。具体换水量和换水频率要根据不同鱼种,不同疾病所决定,不可照搬照套。当然有些鱼病是因为水质过新造成的,这时候大量换水反而适得其反。例如新鱼入新缸后即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就要注意是否是因为做水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继续用同样的方法做水、换水,可能会加重病情。
3、打氧。这点很重要,水质恶化时,水中细菌含量高,微生物耗氧量较平时高出许多。容易造成鱼只缺氧,降低鱼只的抗病力。同时富氧的水也可以抑制不少厌氧菌的生长。如果水中有加了药物,就更要加强打氧。尤其是加高锰酸钾、甲醛等对鳃有刺激的药物时。
4、停过滤。主要有两方面原因。过滤形成水流,造成鱼只体力消耗(见过病鱼被过滤吸住吗?)。此外,生化过滤此时在做培养有害菌的工作!当然,停过滤后,需要加大换水量,人工清除缸内废物的工作。
5、停食。这要自己判断情况。停食主要是因为鱼在患病时一般食欲会下降,这样可能形成残饵,破坏水质。另外肠炎病通过停食后可以不药而愈。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鱼只尚有食欲,还是应该少量喂食。喂食量为平时一半左右。这样可以增强病鱼的体力。食物最好是颗粒饲料或是冻虫等对水质污染小的,尽量避免用汉堡喂食。你看医院里,没说一生病就让病人不吃饭的吧,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胰腺炎)。注意及时清除残饵。
6、隔离。看过非典的情况了吧。鱼类的传染性疾病可不比非典差,死亡率不比非典低。发现非典病人就要隔离治疗,病鱼也一样。这是起到减少甚至切断传染源的作用。病入膏肓的鱼干脆安乐死算了,一来减少鱼只本身的痛苦,二来节省医药费,三来又可以避免传染它鱼。
7、减少光线变化。有不少新鱼入缸后出现紧迫,继而发生轻度继发感染。不少鱼友就狂下药,不定时开灯看看(尤其是心疼鱼的同志,甚至半夜尿尿也要开灯看看)。这样的强烈光线变化更是造成鱼只紧迫,抗病力下降。因此,如果有病鱼存在,要尽量减少光线的变化,可参考繁殖时的做法,少打扰鱼。可以点一盏2—5W左右的小灯,足以观察鱼只就够了。
8、耐心。这也算治疗?当然,起码是治疗原则中重要的一点。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鱼病都那么好治,那么快治,鱼店里那些鱼谁买啊。我看有些鱼友,下药不到24小时,就喊无效。接着就换药,或是加药,看不到1天,又再换药。其实不该如此。不论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都有一定的疗程。一半来说 24小时能看到好转,3天可见明显效果,1周才可能谈到治愈。有些慢性疾病,可能治疗要用月来做周期。所以耐心在治疗中很重要。下一次说药物治疗的时候,还会在细谈谈药物的治疗周期问题。
9、分缸。这不是说把病鱼分缸,那是叫隔离。是说因为养殖密度较大,平时水质正常时可能还顶的住,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就要减低养殖密度。因为高密度养殖可能带来缺氧、传染、水质恶化加剧灯一系列问题。分缸养殖,可以降低养殖密度,减少水体压力。对疾病的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我暂时就只想到这些了,大家看看,补充一些。我写这些文章的意思是抛砖引玉。不要变成一家之谈。如果有大家激烈的讨论,最后斑竹出面总结。我想那样就会有更多的鱼友受益。
过两天看看能不能写出药物治疗部分,这需要多查一些资料,写慢一些,力求不误导鱼友!谢谢大家。
1、恒温。在不少鱼病的治疗中,老手常用提高温度的办法。但我个人认为应该不是绝对。提高温度我想主要是可以提高鱼体的反应力和抗病力,增快鱼只的代谢。但在高温环境下,多数细菌的生长也会较低温时旺盛,很难说利弊孰大(白点病等寄生虫病例外)。因此,我这里提的是恒温,而不是高温。恒温后鱼体不需要消耗体能去适应昼夜的温差,可以集中能量抗病。尤其是在春秋季节,早晚温差大,鱼只会因为水温的变化而消耗大量的体力。我的做法是首先找找论坛上该病鱼的原生活水体水温,之后水温调在高于该水温的2℃左右。
2、换水。多数的鱼病是因为水质的变化造成的。换水也是治疗多数鱼病的良方!同时换水也可以带走水中的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等微生物,减轻水体压力。但换水要注意足量、缓慢、除氯、水温,有条件注意酸碱度、电解度等细节。因为这时的鱼已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了!如果发生病鱼,我个人的做法是一天一换水,每次1/3—1/2。每次补水时间在 6小时左右。这样对病鱼的冲击已经很小了。具体换水量和换水频率要根据不同鱼种,不同疾病所决定,不可照搬照套。当然有些鱼病是因为水质过新造成的,这时候大量换水反而适得其反。例如新鱼入新缸后即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就要注意是否是因为做水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继续用同样的方法做水、换水,可能会加重病情。
3、打氧。这点很重要,水质恶化时,水中细菌含量高,微生物耗氧量较平时高出许多。容易造成鱼只缺氧,降低鱼只的抗病力。同时富氧的水也可以抑制不少厌氧菌的生长。如果水中有加了药物,就更要加强打氧。尤其是加高锰酸钾、甲醛等对鳃有刺激的药物时。
4、停过滤。主要有两方面原因。过滤形成水流,造成鱼只体力消耗(见过病鱼被过滤吸住吗?)。此外,生化过滤此时在做培养有害菌的工作!当然,停过滤后,需要加大换水量,人工清除缸内废物的工作。
5、停食。这要自己判断情况。停食主要是因为鱼在患病时一般食欲会下降,这样可能形成残饵,破坏水质。另外肠炎病通过停食后可以不药而愈。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鱼只尚有食欲,还是应该少量喂食。喂食量为平时一半左右。这样可以增强病鱼的体力。食物最好是颗粒饲料或是冻虫等对水质污染小的,尽量避免用汉堡喂食。你看医院里,没说一生病就让病人不吃饭的吧,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胰腺炎)。注意及时清除残饵。
6、隔离。看过非典的情况了吧。鱼类的传染性疾病可不比非典差,死亡率不比非典低。发现非典病人就要隔离治疗,病鱼也一样。这是起到减少甚至切断传染源的作用。病入膏肓的鱼干脆安乐死算了,一来减少鱼只本身的痛苦,二来节省医药费,三来又可以避免传染它鱼。
7、减少光线变化。有不少新鱼入缸后出现紧迫,继而发生轻度继发感染。不少鱼友就狂下药,不定时开灯看看(尤其是心疼鱼的同志,甚至半夜尿尿也要开灯看看)。这样的强烈光线变化更是造成鱼只紧迫,抗病力下降。因此,如果有病鱼存在,要尽量减少光线的变化,可参考繁殖时的做法,少打扰鱼。可以点一盏2—5W左右的小灯,足以观察鱼只就够了。
8、耐心。这也算治疗?当然,起码是治疗原则中重要的一点。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鱼病都那么好治,那么快治,鱼店里那些鱼谁买啊。我看有些鱼友,下药不到24小时,就喊无效。接着就换药,或是加药,看不到1天,又再换药。其实不该如此。不论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都有一定的疗程。一半来说 24小时能看到好转,3天可见明显效果,1周才可能谈到治愈。有些慢性疾病,可能治疗要用月来做周期。所以耐心在治疗中很重要。下一次说药物治疗的时候,还会在细谈谈药物的治疗周期问题。
9、分缸。这不是说把病鱼分缸,那是叫隔离。是说因为养殖密度较大,平时水质正常时可能还顶的住,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就要减低养殖密度。因为高密度养殖可能带来缺氧、传染、水质恶化加剧灯一系列问题。分缸养殖,可以降低养殖密度,减少水体压力。对疾病的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我暂时就只想到这些了,大家看看,补充一些。我写这些文章的意思是抛砖引玉。不要变成一家之谈。如果有大家激烈的讨论,最后斑竹出面总结。我想那样就会有更多的鱼友受益。
过两天看看能不能写出药物治疗部分,这需要多查一些资料,写慢一些,力求不误导鱼友!谢谢大家。
如何给龙鱼药浴?
1.下药之前先换水 主要是避免缸水过老,下药后与水质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水质振荡,如药物性酸跌等,所以下药之前一般我会换水1/4-1/5,但如果你的缸总是保持频繁换水,就不必了。另外对于一些已经导致龙鱼非常虚弱的病症,也不要换大量水。
2.下药之后要关灯 一般药物都需要避光保存,开灯会使药物快速失效,所以药浴中时最好关灯或者不长时间开灯。
3.药物有周期 所有的药物都有周期,不是下过一次就OK,有些药物需要连续下才会有效果。另外,对于黄粉类的药物,为了保持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最好药浴几天后,用活性碳将药物吸附出来,换水后重新下药。
4.药浴期间要换水 有的龙友药浴期间不换水,一次两次没事,不代表永远没事,药浴期间要保持少量多次的换水,水温一定要一致,并同时添加等浓度的药物。
5.药浴期间要停食 药浴期间最好停食,避免由于硝化系统虚弱时的水质恶化,同时龙鱼饥饿状态对很多病症有利于治疗。而那些已经虚弱得不再进食的龙鱼,想通过喂食增强体力的做法是一相情愿,结果剩饵会迅速污染水质。
6.药浴期间要暴气 药浴不慎会造成龙鱼体表粘膜脱落、虚弱甚至衰竭,在药浴期间稳妥的做法要暴气,保证水中的高溶氧量。
7.药浴时间不宜过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浴,如果感觉没有起什么效果,想加大药量继续药浴,要停止前一次药浴一段时间后再开始,每次药浴时间不超过5天为宜。
8.治愈之后及时除药 药浴对于龙鱼有很强的破坏性,尤其是内脏,所以药浴之后要及时把药物吸附出来,不要仅仅通过换水,在n天后慢慢稀释药物。
9.升温和加盐使药效加倍 升温和下盐都会使药效增强,所以在很多药浴治疗中,下药的同时如果想当然的采用升温下盐的做法往往会导致龙鱼死亡,可以选择和药物同时下盐,也可以选择升温,但下药的同时又升温又下盐,一旦不慎会导致龙鱼器官的衰竭和更大的伤害。所以这时温度不能太高,超过30的温度我个人认为没有意义,盐也不要太多,伴随药浴的盐量最好不超过千分之一,否则,高浓度的盐会先破坏鱼体表面粘膜,随之药物对鱼体产生大于治疗效果的破坏性,高温又使龙鱼迅速衰竭,好心变坏事。
10.药物要充分溶解和稀释 下药要把药物(固体)用原缸水化开,液体药物稀释之后泼洒也会比较好,尤其是缸中有底栖类鱼只时,充分稀释和溶解的药物会避免鱼体药物性灼伤。
11.药物不要直接加到过滤器中 药物不要直接加到过滤器中,因为高浓度的药物会直接杀死硝化细菌,相反加到原缸中,会避免硝化细菌的大量死亡。
12.破坏的硝化系统要停药重建系统 如果下药后,水质迅速恶化白浊,要马上停止下药,因为这时水质的危害已经远远大于药物的治疗效果,这时需要马上加入活性碳吸附药物,换部分水后,加入硝化细菌,重建系统。然后再重新开始治疗。
13.加盐下药循序渐进,切勿过量 对于没有很多经验的龙友来说,加盐和下药都切记不要一次下量太多,可以先下千分之二到三(盐)或者一般观赏鱼用量的1/3(药物),然后第二天再增加到治疗浓度,当然如果你很有经验把握药量就无所谓了。对于一些急症和重症当然还是需要投以重药,但这一定是死马当活马医、孤注一掷的做法。
14.做好新水,以防万一 下药之前一定要做好新水,尽量能够达到原缸水量1/2才好,以备急需,这点很多时候会救了你的龙鱼一命。
最后一句话,养鱼先养水,水做好一切OK,首先鱼不得病,即便得了病也能够通过水质的改良自愈,象水霉、白点、小规模立鳞,鳞片感染等直接通过水质的改善就可解决,完全没有必要用药浴这么大动干戈,一缸好水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珍惜这缸水就意味着珍惜龙鱼的生命
2.下药之后要关灯 一般药物都需要避光保存,开灯会使药物快速失效,所以药浴中时最好关灯或者不长时间开灯。
3.药物有周期 所有的药物都有周期,不是下过一次就OK,有些药物需要连续下才会有效果。另外,对于黄粉类的药物,为了保持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最好药浴几天后,用活性碳将药物吸附出来,换水后重新下药。
4.药浴期间要换水 有的龙友药浴期间不换水,一次两次没事,不代表永远没事,药浴期间要保持少量多次的换水,水温一定要一致,并同时添加等浓度的药物。
5.药浴期间要停食 药浴期间最好停食,避免由于硝化系统虚弱时的水质恶化,同时龙鱼饥饿状态对很多病症有利于治疗。而那些已经虚弱得不再进食的龙鱼,想通过喂食增强体力的做法是一相情愿,结果剩饵会迅速污染水质。
6.药浴期间要暴气 药浴不慎会造成龙鱼体表粘膜脱落、虚弱甚至衰竭,在药浴期间稳妥的做法要暴气,保证水中的高溶氧量。
7.药浴时间不宜过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浴,如果感觉没有起什么效果,想加大药量继续药浴,要停止前一次药浴一段时间后再开始,每次药浴时间不超过5天为宜。
8.治愈之后及时除药 药浴对于龙鱼有很强的破坏性,尤其是内脏,所以药浴之后要及时把药物吸附出来,不要仅仅通过换水,在n天后慢慢稀释药物。
9.升温和加盐使药效加倍 升温和下盐都会使药效增强,所以在很多药浴治疗中,下药的同时如果想当然的采用升温下盐的做法往往会导致龙鱼死亡,可以选择和药物同时下盐,也可以选择升温,但下药的同时又升温又下盐,一旦不慎会导致龙鱼器官的衰竭和更大的伤害。所以这时温度不能太高,超过30的温度我个人认为没有意义,盐也不要太多,伴随药浴的盐量最好不超过千分之一,否则,高浓度的盐会先破坏鱼体表面粘膜,随之药物对鱼体产生大于治疗效果的破坏性,高温又使龙鱼迅速衰竭,好心变坏事。
10.药物要充分溶解和稀释 下药要把药物(固体)用原缸水化开,液体药物稀释之后泼洒也会比较好,尤其是缸中有底栖类鱼只时,充分稀释和溶解的药物会避免鱼体药物性灼伤。
11.药物不要直接加到过滤器中 药物不要直接加到过滤器中,因为高浓度的药物会直接杀死硝化细菌,相反加到原缸中,会避免硝化细菌的大量死亡。
12.破坏的硝化系统要停药重建系统 如果下药后,水质迅速恶化白浊,要马上停止下药,因为这时水质的危害已经远远大于药物的治疗效果,这时需要马上加入活性碳吸附药物,换部分水后,加入硝化细菌,重建系统。然后再重新开始治疗。
13.加盐下药循序渐进,切勿过量 对于没有很多经验的龙友来说,加盐和下药都切记不要一次下量太多,可以先下千分之二到三(盐)或者一般观赏鱼用量的1/3(药物),然后第二天再增加到治疗浓度,当然如果你很有经验把握药量就无所谓了。对于一些急症和重症当然还是需要投以重药,但这一定是死马当活马医、孤注一掷的做法。
14.做好新水,以防万一 下药之前一定要做好新水,尽量能够达到原缸水量1/2才好,以备急需,这点很多时候会救了你的龙鱼一命。
最后一句话,养鱼先养水,水做好一切OK,首先鱼不得病,即便得了病也能够通过水质的改良自愈,象水霉、白点、小规模立鳞,鳞片感染等直接通过水质的改善就可解决,完全没有必要用药浴这么大动干戈,一缸好水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珍惜这缸水就意味着珍惜龙鱼的生命
谈谈水质恶化时的换水方法
水质对饲养龙鱼的重要性是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关于如何调养水质的文章论坛里多如牛毛,这里不再累述了。我们现在谈谈龙鱼发生疾病时的换水方法【针对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的疾病】。
众所周知,龙鱼一旦染病了八成与水质有关,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改善水质,让龙鱼的居住环境改善了再下药治疗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而换水是改善水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说到换水大家都知道养龙鱼不能一次性大量换水,因为新水与老水的水质相差过大,大量换水造成水质剧变龙鱼一下子难以承受,特别是有病在身会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死亡。而此时水里的各项有害物质,细菌等杂质很可能超过正常值的数倍。必须要成倍地将其降下。在这种情况下多次少量换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当水质达到恶化程度的时候,往往仅靠一两次换水是达不到效果的,打个比方,假如我们的缸里测出了NO3的含量接近为100mg\L,而最佳值为 25mg/L以下。按我们的一次换水4分之1计算,则留在缸里的还有【100-100/4】75mg/L,而第二次再换水4分之1【应该是第二天换第二次】缸里留下的NO3就不止是50mg/L了。因为第二次是【75-75/4】为56.55mg/L再加上当天缸里又产生的NO3,所以实际上第二次换水后NO3还是在超出65mg/L的范围。以此类推第三次换水才仅会会接近50【其实肯定还是在50以上】。所以要想把已经恶化的水质改善必须通过持续多天的换水。
而经过了持续多天的换水之后【至少5天】缸里的有害物质逐步降低了,这时【持续换水阶段的最后一天】我们可以大胆地一次性换3~2分之1【必须是在持续几天少量换水之后】。因为这时缸里水质的各项指标跟老水相比之下已经和新水接近很多了,所以这时候对鱼儿来说换水一半跟刚开始的换水1/4的水质变化是差不多的。
经过这样一个换水周期我们缸里恶化的水质才会得到根本上的改善,接下来就按平时正常的换水程序就可以了,不过这平时的换水换水周期我们要自己把握好,不然的话就会又不知不觉的进入水质恶化的地步来了。
最后在啰嗦几句。可能会有一些鱼友担心这样换水会对硝化系统产生破坏,其实这个是不必担心的,因为硝化细菌主要是生活在滤材里,,只要是硝化系统已经建立完善的就没事,因为新缸开缸硝化细菌是从零开始到大量繁殖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此时是已经拥有一个稳定的硝化系统了,即使换水损失部分硝化细菌,但是留下的大量硝化细菌可以再次繁殖得到补充。
以上是龙鱼之巅一些前辈留下方法并结合本人在实际运用中的一些心得,说得是对是错欢迎大家指点。
众所周知,龙鱼一旦染病了八成与水质有关,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改善水质,让龙鱼的居住环境改善了再下药治疗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而换水是改善水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说到换水大家都知道养龙鱼不能一次性大量换水,因为新水与老水的水质相差过大,大量换水造成水质剧变龙鱼一下子难以承受,特别是有病在身会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死亡。而此时水里的各项有害物质,细菌等杂质很可能超过正常值的数倍。必须要成倍地将其降下。在这种情况下多次少量换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当水质达到恶化程度的时候,往往仅靠一两次换水是达不到效果的,打个比方,假如我们的缸里测出了NO3的含量接近为100mg\L,而最佳值为 25mg/L以下。按我们的一次换水4分之1计算,则留在缸里的还有【100-100/4】75mg/L,而第二次再换水4分之1【应该是第二天换第二次】缸里留下的NO3就不止是50mg/L了。因为第二次是【75-75/4】为56.55mg/L再加上当天缸里又产生的NO3,所以实际上第二次换水后NO3还是在超出65mg/L的范围。以此类推第三次换水才仅会会接近50【其实肯定还是在50以上】。所以要想把已经恶化的水质改善必须通过持续多天的换水。
而经过了持续多天的换水之后【至少5天】缸里的有害物质逐步降低了,这时【持续换水阶段的最后一天】我们可以大胆地一次性换3~2分之1【必须是在持续几天少量换水之后】。因为这时缸里水质的各项指标跟老水相比之下已经和新水接近很多了,所以这时候对鱼儿来说换水一半跟刚开始的换水1/4的水质变化是差不多的。
经过这样一个换水周期我们缸里恶化的水质才会得到根本上的改善,接下来就按平时正常的换水程序就可以了,不过这平时的换水换水周期我们要自己把握好,不然的话就会又不知不觉的进入水质恶化的地步来了。
最后在啰嗦几句。可能会有一些鱼友担心这样换水会对硝化系统产生破坏,其实这个是不必担心的,因为硝化细菌主要是生活在滤材里,,只要是硝化系统已经建立完善的就没事,因为新缸开缸硝化细菌是从零开始到大量繁殖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此时是已经拥有一个稳定的硝化系统了,即使换水损失部分硝化细菌,但是留下的大量硝化细菌可以再次繁殖得到补充。
以上是龙鱼之巅一些前辈留下方法并结合本人在实际运用中的一些心得,说得是对是错欢迎大家指点。
通过交流总结以下经验:
鱼都是有个性的:
什么鱼都好,都跟人一样,有自己的个性,有的温和.有的凶暴.有的像鼠,只会大欺小,有的会越挫越勇,有的明知打不赢还会挑斗别人 ... ... ...
龙鱼混养必杀口诀: 试~选~换~挤~饱
混养只要按此要领,成功之路就比较易达成!
※试※
就算这条龙鱼看起来再乖都是废话,只要将龙鱼放下去试就知了。切记鱼体大小最好不要超1/3,就是最小的是最大只的2/3,如此被咬死的机会很低,另外建议猛将的体型最好小一点。放鱼下去试就知到了,但要注意观察。
※选※
在试的阶段就要选老大了,老大的条件除了个性温和外,他的对打战力也要很强,能够轻易降服其它恶鱼,但是不会主动攻击其它龙,以威严压制所有的龙,维持缸内和平... 一般老大都是一号或半号龙比较好,因为体型大,若过背或红尾金当大哥,通常战争会打很久,除非其它成员都是过背或红尾金。混养龙中的最强者就是体型最好霸气最强者,它只要脾气好不乱咬别的龙其它龙自然就乖乖的啦。
※换※
老大选定后,开放下自己想混养的成员,如由三条增加到五条或九条...但是之前遇过不合群的龙,体型小又不让老大,太会挑性,又要咬其它成员,如此不合群又凶的龙最后不是被老大咬死就是咬死其它鱼,与其如此不如贱卖或和别人换鱼。
※挤※
很多成功的龙鱼混养缸有一个相同的特性就是挤,而扬水马达更是重要,强大的水流,造成静水区更少,龙鱼更挤,一挤鱼就没有地域性,更不会打了。很多混养成功者,一换大缸(如五尺换六尺),龙鱼开始大战,差一点就差很多,所以如果经济不是很好的龙友可考虑用银带来造成鱼缸的挤,等龙鱼大了再把银带抓出替换,但是挤时一定要把水质搞好。
※饱※
混养初期最好天天喂饱,一吃饱就懒,一吃饱脾气也比较好,就可减少打斗频率。
鱼都是有个性的:
什么鱼都好,都跟人一样,有自己的个性,有的温和.有的凶暴.有的像鼠,只会大欺小,有的会越挫越勇,有的明知打不赢还会挑斗别人 ... ... ...
龙鱼混养必杀口诀: 试~选~换~挤~饱
混养只要按此要领,成功之路就比较易达成!
※试※
就算这条龙鱼看起来再乖都是废话,只要将龙鱼放下去试就知了。切记鱼体大小最好不要超1/3,就是最小的是最大只的2/3,如此被咬死的机会很低,另外建议猛将的体型最好小一点。放鱼下去试就知到了,但要注意观察。
※选※
在试的阶段就要选老大了,老大的条件除了个性温和外,他的对打战力也要很强,能够轻易降服其它恶鱼,但是不会主动攻击其它龙,以威严压制所有的龙,维持缸内和平... 一般老大都是一号或半号龙比较好,因为体型大,若过背或红尾金当大哥,通常战争会打很久,除非其它成员都是过背或红尾金。混养龙中的最强者就是体型最好霸气最强者,它只要脾气好不乱咬别的龙其它龙自然就乖乖的啦。
※换※
老大选定后,开放下自己想混养的成员,如由三条增加到五条或九条...但是之前遇过不合群的龙,体型小又不让老大,太会挑性,又要咬其它成员,如此不合群又凶的龙最后不是被老大咬死就是咬死其它鱼,与其如此不如贱卖或和别人换鱼。
※挤※
很多成功的龙鱼混养缸有一个相同的特性就是挤,而扬水马达更是重要,强大的水流,造成静水区更少,龙鱼更挤,一挤鱼就没有地域性,更不会打了。很多混养成功者,一换大缸(如五尺换六尺),龙鱼开始大战,差一点就差很多,所以如果经济不是很好的龙友可考虑用银带来造成鱼缸的挤,等龙鱼大了再把银带抓出替换,但是挤时一定要把水质搞好。
※饱※
混养初期最好天天喂饱,一吃饱就懒,一吃饱脾气也比较好,就可减少打斗频率。
关于混养的一些知识2
龙鱼的混养是很多养龙的人所追求的,但其中的困难与曲折,相信只有已经混养的人才能体会到.小弟混养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了,有一开始从小混在一起的,有中途加鱼的,有同种混养的,也有不同种混养的.在这过程有了一点点小体会,希望分享.但小弟说的只是个人的观点与经验,并不代表其他人的混养也是这样的!
1.混养的心理问题
混养不同单养,很多方面都要考虑在呢.一个是经济问题,一个是时间问题.混养的鱼也不如单养的完美,有的会出现掉鳞,开鳍等等现象,所以要有较好的心理.但有一点,混养开始难看,等混养成功之后,龙鱼同游的那种感受是单养所不能体会到的!决定混养,就要有心理准备接受一段时间的鱼只难看过程.也要有龙鱼因为打斗而带来的伤,疾病,死亡的心理.若是怕,那建议不要选择混养!
2.过滤问题
养鱼先养水,好的水质是混养成不成功的前提!好的水质就要求好的过滤!过滤系统的选择因人而异,本人建议上部过滤,一个是成本小,一个是效率高,一个是便于管理!再一个就是过滤筒,不是很建议使用底滤,一个是占地方,一个是耗电.每种过滤都有自身的特点,饲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过滤系统.目的只有一个养一缸好水,养一缸好鱼!小弟用两个缸,一个是过滤缸,双层底滤,上一层是物理过滤,大小是90*30*25,分两格,第一格普通过滤棉,第二格生化棉!下一层是生物过滤,大小是100*60*40,分四格,第一格放棉,第二,三,四放玻璃环!另一个缸是蓄水缸,90*60*40,放两AT106,一AT105,两300W保温棒.
3.鱼只的挑选
龙鱼具备很强的区域性与防御性,龙鱼到一个新的环境,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样的混养的龙鱼也要时间适应新的环境跟同伴的存在.有的龙鱼比较温顺,如果所混养的龙都比较温顺的话,那成功的机会多点.但遇到凶猛的龙鱼怎么办呢?要么是放弃它作为混养的龙,要么驯服它!(后面再介绍).如故有后加的鱼,那鱼只的大小问题也要考虑.鱼只之间的大小不能差距太大,避免小的先挑衅,又受伤的情况,再一个就是优与劣的选择,这也是一个很困难的决定.还有一个是品种问题,金龙都比较神经,比较敏感.金龙与金龙的混养比较困难,鱼只会因为其他鱼的某些动作(如突然的快游)而引起紧张!金龙与红龙的混养也是一个难题,毕竟金龙与红龙所需的环境,灯光等等都不同,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那需要饲主花心血去找出!(在次,这方面的就不多说了)
4.空间问题
很多朋友都说大的空间有助于混养,个人观点真好相反------小空间更有利于混养!龙鱼的混烟都要经过这么一个阶段:斗争---恢复---同游.混养开始不大的有是有,但那只是个少数,也关系到数量问题.空间小.龙鱼彼此之间接触的时间比较长,这样一来,打破龙鱼的区域性与防御性的机会也就比较大了!很多朋友都看过龙鱼之间的斗争吧!先鼓起下巴,后就绕圈,再进一步就是开打!总的来说都是一个绕圈式,小的空间也破坏了这样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进,龙鱼的长大,空间也要随着慢慢增大,等到不再出现打斗时,混养基本成功,这时已经没必要压缩空间了!至于最终的饲养空间,那就要根据个人的条件,鱼只的熟练而定了!本人目前的缸是219*69*66的,缸中最多时10条40CM以上的龙!
5.食物问题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求得更充裕的食物,斗争就出现了!所以,混养初期,食物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有冲足的食物来满足龙鱼的欲望就可大大减小打斗的机率!食物上的选择也是个问题,本人建议喂小鱼.一个是减少饲主的时间,一个是能让龙鱼忙于捕食!选择其他食物的话,只要不让龙鱼因为饥饿而打都就行!混养成功时就可有选择的挑选食物来喂养龙鱼,但能引起龙鱼的斗性的食物建议不要再混成功后喂.(蜈蚣等等).
6.日常卫生问题
混养的卫生比单养的难处理,一个是吃的多,废物多,一个是排泄物多.龙鱼吃剩下的食物和排泄物都要短期清理.时间长的话都会因变质而影响水质!过滤棉也是要定期清洗!多久洗一次棉,多久换一次水,这都要饲主把握好!好水才能养好鱼,好水才能养一缸健康漂亮的鱼!
7.打斗问题
混养初期大多都会出现打都现象!小弟觉得打斗难是避免的,但经过打斗后,会产生一个头头出来,相当一国家的头吧!头头产生后基本不欺负下手鱼.当下手的鱼也会打斗分出胜负.这样一来,鱼与鱼彼此之间就好像有了排序一样!等到混养成功只后你会发现,那只头头会变的越来越漂亮的,最有霸气!东西先吃,游动也是在前!它的体色也将会变得在同缸鱼中最亮丽!在打斗时,难免有些鱼只会受伤如果是小伤,那不用太在意,但如果是伤的比较重,那就要即使的治疗! 或隔离或单养治疗.打斗其间的水质也要多多注意,注意别因为水质而引起伤的感染.有朋友会问,有什么经验减少打斗呢?小弟是这样处理的,多观察每只鱼,了解每只鱼的个性与习性.让它们刃〈?找出那只比较凶,见打斗开始时,把那只比较弱势的鱼,用手或其他东西,将弱势的鱼只推开!如果见弱势鱼总先发起进攻, 那叫将其隔离,再放,再隔.反复的打斗,你会发现弱势鱼在被打败之后会下沉再缸底!这只是在休息,等它恢复过来,它可能还会进攻的.如此重复.这也是一个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过程!所以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其打斗,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其打斗,等到龙鱼同游时,那成功的曙光就出现了!
8.鱼只的淘汰或加鱼问题
随着龙鱼的长大,有可能会出现你觉得不满意的龙鱼,怎么办呢?换鱼?要知道,这一退一进,缸中的又会不平静起来!新进的鱼先用隔板搁开,养一段时间,然后放入混养行列,此时新的打斗开始了,原缸中的头头会先对其进行试探,如果头头觉得对它没威胁,那头头不会对其发起攻击.新鱼先发起攻击,所以一个打斗的过程有开始,这时要多观察.情况不妙时隔离新龙一段时间再放,反复如此,直到新的混养状态出现!小弟先是四龙红尾混养,同时进缸,三个星期就平静,后送人一条,缸中三龙没出现打斗,后加了两条大的红尾40CM,又打,后又淘汰了两条,后又进了两条40CM的红尾,又打.后进两条38CM的红龙,红龙进缸,被五条红尾打的厉害,没办法,红龙退出!后又进了两38CM的红尾,又打,后朋友寄放两红尾,开打,退出,直到现在,七龙终于平静了!现在又有放红龙进去的想法!目标是:5金4红,九龙共游!
9.感情问题
龙鱼是有灵性的,从而能于饲主建立一种感情!混养的龙鱼更是如此!饲主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多与龙鱼互动下,包括伸手去摸它等等.让龙鱼不怕人,这样一来, 也稳定龙鱼的情绪!也跟龙鱼有了沟通.这好比动物驯化动物一样.经过长时间的驯化,龙鱼能了解你的某些动作,从而能做出反映,比如喂前先敲下玻璃(每次都固定在一个位置喂,同样的只敲一个位置),这?焕?龙鱼习惯了之后,只要你敲一敲,龙就会过来!
10.欲望问题
一但混养,就要对自己的欲望进行控制.加新鱼,改变环境等等,这些都会引起龙鱼的恐慌,从而破坏了原先混养成功的格局.所以混养过程中,这些都要加与注意!
1.混养的心理问题
混养不同单养,很多方面都要考虑在呢.一个是经济问题,一个是时间问题.混养的鱼也不如单养的完美,有的会出现掉鳞,开鳍等等现象,所以要有较好的心理.但有一点,混养开始难看,等混养成功之后,龙鱼同游的那种感受是单养所不能体会到的!决定混养,就要有心理准备接受一段时间的鱼只难看过程.也要有龙鱼因为打斗而带来的伤,疾病,死亡的心理.若是怕,那建议不要选择混养!
2.过滤问题
养鱼先养水,好的水质是混养成不成功的前提!好的水质就要求好的过滤!过滤系统的选择因人而异,本人建议上部过滤,一个是成本小,一个是效率高,一个是便于管理!再一个就是过滤筒,不是很建议使用底滤,一个是占地方,一个是耗电.每种过滤都有自身的特点,饲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过滤系统.目的只有一个养一缸好水,养一缸好鱼!小弟用两个缸,一个是过滤缸,双层底滤,上一层是物理过滤,大小是90*30*25,分两格,第一格普通过滤棉,第二格生化棉!下一层是生物过滤,大小是100*60*40,分四格,第一格放棉,第二,三,四放玻璃环!另一个缸是蓄水缸,90*60*40,放两AT106,一AT105,两300W保温棒.
3.鱼只的挑选
龙鱼具备很强的区域性与防御性,龙鱼到一个新的环境,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样的混养的龙鱼也要时间适应新的环境跟同伴的存在.有的龙鱼比较温顺,如果所混养的龙都比较温顺的话,那成功的机会多点.但遇到凶猛的龙鱼怎么办呢?要么是放弃它作为混养的龙,要么驯服它!(后面再介绍).如故有后加的鱼,那鱼只的大小问题也要考虑.鱼只之间的大小不能差距太大,避免小的先挑衅,又受伤的情况,再一个就是优与劣的选择,这也是一个很困难的决定.还有一个是品种问题,金龙都比较神经,比较敏感.金龙与金龙的混养比较困难,鱼只会因为其他鱼的某些动作(如突然的快游)而引起紧张!金龙与红龙的混养也是一个难题,毕竟金龙与红龙所需的环境,灯光等等都不同,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那需要饲主花心血去找出!(在次,这方面的就不多说了)
4.空间问题
很多朋友都说大的空间有助于混养,个人观点真好相反------小空间更有利于混养!龙鱼的混烟都要经过这么一个阶段:斗争---恢复---同游.混养开始不大的有是有,但那只是个少数,也关系到数量问题.空间小.龙鱼彼此之间接触的时间比较长,这样一来,打破龙鱼的区域性与防御性的机会也就比较大了!很多朋友都看过龙鱼之间的斗争吧!先鼓起下巴,后就绕圈,再进一步就是开打!总的来说都是一个绕圈式,小的空间也破坏了这样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进,龙鱼的长大,空间也要随着慢慢增大,等到不再出现打斗时,混养基本成功,这时已经没必要压缩空间了!至于最终的饲养空间,那就要根据个人的条件,鱼只的熟练而定了!本人目前的缸是219*69*66的,缸中最多时10条40CM以上的龙!
5.食物问题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求得更充裕的食物,斗争就出现了!所以,混养初期,食物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有冲足的食物来满足龙鱼的欲望就可大大减小打斗的机率!食物上的选择也是个问题,本人建议喂小鱼.一个是减少饲主的时间,一个是能让龙鱼忙于捕食!选择其他食物的话,只要不让龙鱼因为饥饿而打都就行!混养成功时就可有选择的挑选食物来喂养龙鱼,但能引起龙鱼的斗性的食物建议不要再混成功后喂.(蜈蚣等等).
6.日常卫生问题
混养的卫生比单养的难处理,一个是吃的多,废物多,一个是排泄物多.龙鱼吃剩下的食物和排泄物都要短期清理.时间长的话都会因变质而影响水质!过滤棉也是要定期清洗!多久洗一次棉,多久换一次水,这都要饲主把握好!好水才能养好鱼,好水才能养一缸健康漂亮的鱼!
7.打斗问题
混养初期大多都会出现打都现象!小弟觉得打斗难是避免的,但经过打斗后,会产生一个头头出来,相当一国家的头吧!头头产生后基本不欺负下手鱼.当下手的鱼也会打斗分出胜负.这样一来,鱼与鱼彼此之间就好像有了排序一样!等到混养成功只后你会发现,那只头头会变的越来越漂亮的,最有霸气!东西先吃,游动也是在前!它的体色也将会变得在同缸鱼中最亮丽!在打斗时,难免有些鱼只会受伤如果是小伤,那不用太在意,但如果是伤的比较重,那就要即使的治疗! 或隔离或单养治疗.打斗其间的水质也要多多注意,注意别因为水质而引起伤的感染.有朋友会问,有什么经验减少打斗呢?小弟是这样处理的,多观察每只鱼,了解每只鱼的个性与习性.让它们刃〈?找出那只比较凶,见打斗开始时,把那只比较弱势的鱼,用手或其他东西,将弱势的鱼只推开!如果见弱势鱼总先发起进攻, 那叫将其隔离,再放,再隔.反复的打斗,你会发现弱势鱼在被打败之后会下沉再缸底!这只是在休息,等它恢复过来,它可能还会进攻的.如此重复.这也是一个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过程!所以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其打斗,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其打斗,等到龙鱼同游时,那成功的曙光就出现了!
8.鱼只的淘汰或加鱼问题
随着龙鱼的长大,有可能会出现你觉得不满意的龙鱼,怎么办呢?换鱼?要知道,这一退一进,缸中的又会不平静起来!新进的鱼先用隔板搁开,养一段时间,然后放入混养行列,此时新的打斗开始了,原缸中的头头会先对其进行试探,如果头头觉得对它没威胁,那头头不会对其发起攻击.新鱼先发起攻击,所以一个打斗的过程有开始,这时要多观察.情况不妙时隔离新龙一段时间再放,反复如此,直到新的混养状态出现!小弟先是四龙红尾混养,同时进缸,三个星期就平静,后送人一条,缸中三龙没出现打斗,后加了两条大的红尾40CM,又打,后又淘汰了两条,后又进了两条40CM的红尾,又打.后进两条38CM的红龙,红龙进缸,被五条红尾打的厉害,没办法,红龙退出!后又进了两38CM的红尾,又打,后朋友寄放两红尾,开打,退出,直到现在,七龙终于平静了!现在又有放红龙进去的想法!目标是:5金4红,九龙共游!
9.感情问题
龙鱼是有灵性的,从而能于饲主建立一种感情!混养的龙鱼更是如此!饲主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多与龙鱼互动下,包括伸手去摸它等等.让龙鱼不怕人,这样一来, 也稳定龙鱼的情绪!也跟龙鱼有了沟通.这好比动物驯化动物一样.经过长时间的驯化,龙鱼能了解你的某些动作,从而能做出反映,比如喂前先敲下玻璃(每次都固定在一个位置喂,同样的只敲一个位置),这?焕?龙鱼习惯了之后,只要你敲一敲,龙就会过来!
10.欲望问题
一但混养,就要对自己的欲望进行控制.加新鱼,改变环境等等,这些都会引起龙鱼的恐慌,从而破坏了原先混养成功的格局.所以混养过程中,这些都要加与注意!
关于混养的一些知识1
混养相对单养是一种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感受体验与不同的折磨,也是对饲主的又一种考验,下面说说我的感受:
关于打斗
说到混养,大家头脑中第一反应是打斗,深怕打斗引起鱼只损伤,其实打斗一定在所难免,损伤必然出现,如何正确对待是心理承受能力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掌握正确的方法减少打斗,同时建设最有效的过滤保持打斗后的身体健康。
帮派划分
原来我记得CHUENG兄说过关于帮派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如果你的混养缸是多种龙鱼,同时每种龙鱼都有一定的数量,这种情况就会比较明显。在我的混养过程中,红龙和金龙各成帮派,帮派内部虽然也偶有小冲突,但红对金之间还是争斗的主题,所以建议大家混养要考虑这个问题。同种龙鱼的混养会比多种龙鱼混养打斗少些。
弱势鱼只的生长
同批混养龙鱼,如果开始混养时基本一般大小,但由于群体中弱势鱼只的产生,其地位决定了该个体会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大大影响了其正常的捕食和生长,一段时间后该龙鱼必然会体型比其它龙鱼小一些,慢慢的该鱼会成为最容易得病的个体,建议大家如果从小龙开始混养,可以多养几只,长大后对弱势个体进行淘汰,如果是大龙混养,对于长期的弱势个体,感觉已经影响了其生长,要对该鱼进行调换或单独调养。
为什么红龙不红
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一个是群养中的精神紧张,由于有很多对自己地域造成威胁的个体在一个缸中共生,总是时刻保持戒备状态,紧张的情绪影响其红色素的形成;
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水质保持不易,根据我的感觉,一条成龙至少要占有200升以上的水体,在标准的龙缸中基本需要半米的长度水体,否则水质保持和酸跌必然会成为头痛的事,经常性的换水造成的水质振荡(不局限于PH)就会严重影响龙鱼发色;当然龙鱼的品质还是最重要的,但没有以上水质的保障,相信也不会成功。
早熟未必是好事
早熟的公鱼会由于追逐其它龙鱼(有公有母),很容易受到大家的反攻,一条龙给它造成的伤害也许不算什么,如果与每条龙都有争斗,必然会伤痕累累,这是危险的事,因为等它疲惫的时候就会被冲动时造成的伤害击垮,很可能会长时间一蹶不振。
早熟的母鱼由于众望所归,成为大家的焦点人物,很多龙鱼都到她的面前炫耀,引起精神紧张,持续较长时间后,精神状态会不正常,影响生长。
如果有配对倾向就把对鱼单养,个人认为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环境或者混养同伴的消失,很多时候造成龙鱼紧张,如果双方没有达到成熟产卵的阶段,很可能母鱼会追咬公鱼,造成公鱼损伤,也有可能刚才还相伴相随的小两口突然反目成仇,大打出手,最终不得不分开或重新回到混养缸,磨难必然多了一层。
规律性
混养过程,由于饲主的规律性(如换水、开灯、喂食等)会使龙鱼也产生规律性,这时规律的打破往往使龙鱼产生紧张而不知所措,甚至突然打斗剧烈。举个例子:
我前一段时间改变光照时间,每天从中午到晚上,达到10个小时以上,突破了原来每晚几个小时的光照时间,几天后龙鱼们开始大打出手,其中一条弱势个体象发狂一样攻击其它龙鱼,其架势跟日本的神风敢死队完全一样,是不计后果的疯狂攻击,有时都担心鱼缸会被它撞破,于是迅速调整回原先光照规律,两周后混养回复平稳。结果这种规律的打破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除了鱼鳍破损还发生了鳞片损伤,加上喂食泥鳅的细菌侵犯,造成感染,才有了前几天的大规模手术过程。其它如:固定时间喂食,喂食的程度,鱼缸的水声等等,这些规律性的改变都会造成龙鱼的集体紧张,打斗增多,不吃食情况的产生。所以混养缸要保持良好的规律性,才会避免无谓的打斗产生。
不要随便的改变
与上面的规律相成,在混养缸稳定形成之后,要尽最大可能控制自己改变的欲望,新添加混养鱼、铺底沙种水草、设备更换等等一不注意会带来致命的疾病,有经验的饲主是不会随心所欲的改变鱼缸,不负责任的变化总有一天会带来惨重的后果。
混养中的疾病
混养中常见的各鳍打散,鳞片脱落,身体磨花等等都不算问题,以下的情况在混养缸中常见为了防止扩散,早发现早治疗。
各鳍的小白点,比较多在后三鳍,类似水霉,但不是水霉,升温加盐没有太大效果,慢慢改善水质可以消失。
后三鳍梗骨上的白色凸起,胸鳍也有产生,升温加盐没有效果,减少打斗,多次换水可以解决。
后三鳍梗骨上的白色凸起感染转化为红色脓包,梗骨从中腐烂断裂,有传染迹象,下盐升温可以控制,传染发生后要抗生素足量治疗可以解决。
地域观念这种行为在动物界很好解释,太多的动物具备这种特性,而这种行为从本质上理解应当是来自于食物的获取,每个个体在保卫自己的一片生活区域是因为在这里可以获取满足自身需要的食物,因而才会产生地域的概念。其实银龙与亚龙的混养从本质上说应当是相同的,只是由于银龙相对便宜,所以大家对银龙的混养打斗不太在意而已,不过从表现上看,确实亚龙的地域观念和打斗情况比大多的银龙要激烈,星点更激烈一些。
打斗的形式有很多,一方恐吓,一方不理;一方追咬,一方逃窜;双方对峙,互相对咬;最后这种打斗最可怕,往往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但这种形式需要双方有个对峙的区域及准备的时间,否则往往不能成功打斗。那混养解决什么问题:既然地域观念是由于食物引起,首先应当是解决食物问题,这在个人饲养情况下基本不成什么问题;其次是剧烈的打斗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这也许是混养要解决的问题。把多鱼圈在很小的区域内,或者混养多条上层鱼,由于鱼只穿梭游动,打斗的个体很难建立自己的打斗对象,也没有时间和空间双方对峙,经常看到,一方刚拉开架势,就有很多鱼游过来挡在中间,结果很快打架的双方象没事人儿似的游走了。这种隔小空间、混养多条上层鱼、降低水位(渔场小龙一般15-20cm水位)、加大水流几种做法所起的作用是类似的。
另外,在什么情况下减小区域混养呢,假如说把9条龙隔在50cm的区间,打斗减少,因为太少面积,互相影响,没有地域概念,那把两条龙也隔在50cm,甚至30cm的区域会怎样,万不可这样做,因为这种做法地域概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强化。如果相对龙少,相对水体较大,例如3m缸,不要分割,直接把鱼入到缸里就可以,因为水体大,反而可以模仿自然水域。
较多的双龙混养,在缸体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一个追咬另一个的现象,至少弱势的个体会产生如吃食减少,精神紧张乃至肉体破损等情况,这龙很容易生病或死亡,所以没有打斗不说明混养成功。如果发生双龙混养,一龙体色发暗,鳞片破损,日益消瘦或者莫名死亡的现象就要考虑了。银龙由于较神经质,这种现象较明显。另外在缸中有领袖的同时,一般也会产生1-2个弱势个体,其可能会个体较小、可能精神紧张,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群龙的追咬,这种情况大家要注意,因为这个个体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如果你不愿发生这种情况,把1-2只银龙或类似的个体放到缸里充当这种角色是很好的办法。
龙鱼在生长过程中,随着个体的增大,随着成熟发色期的到来,其性情会有变化,也许从温顺会转变为粗暴,会有打斗的情况发生,需要大家随之观察注意。在混养小龙时,饿了不打,吃饱就打,因为有嬉闹玩耍的因素,或者原始的地域观念;慢慢龙长大时饿了就打,吃饱就不打了,这是成熟的个体表现。灯光一开,地域特性会更显著,打斗多些,灯光不开时,打斗会减少些。缸体的主要喂食区域是老大的区域,小龙在成长过程里,你较多在哪里喂食,那里会成为最好的区域会成为老大霸占和打斗较多的区域。
龙鱼混养缸不建议开夜灯,有时我睡很晚,客厅开灯,夜里龙鱼由于灯光影响没有睡觉,反而会有剧烈打斗发生。以上只是关于个人混养的一些体会,供混养龙友参考。
关于打斗
说到混养,大家头脑中第一反应是打斗,深怕打斗引起鱼只损伤,其实打斗一定在所难免,损伤必然出现,如何正确对待是心理承受能力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掌握正确的方法减少打斗,同时建设最有效的过滤保持打斗后的身体健康。
帮派划分
原来我记得CHUENG兄说过关于帮派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如果你的混养缸是多种龙鱼,同时每种龙鱼都有一定的数量,这种情况就会比较明显。在我的混养过程中,红龙和金龙各成帮派,帮派内部虽然也偶有小冲突,但红对金之间还是争斗的主题,所以建议大家混养要考虑这个问题。同种龙鱼的混养会比多种龙鱼混养打斗少些。
弱势鱼只的生长
同批混养龙鱼,如果开始混养时基本一般大小,但由于群体中弱势鱼只的产生,其地位决定了该个体会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大大影响了其正常的捕食和生长,一段时间后该龙鱼必然会体型比其它龙鱼小一些,慢慢的该鱼会成为最容易得病的个体,建议大家如果从小龙开始混养,可以多养几只,长大后对弱势个体进行淘汰,如果是大龙混养,对于长期的弱势个体,感觉已经影响了其生长,要对该鱼进行调换或单独调养。
为什么红龙不红
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一个是群养中的精神紧张,由于有很多对自己地域造成威胁的个体在一个缸中共生,总是时刻保持戒备状态,紧张的情绪影响其红色素的形成;
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水质保持不易,根据我的感觉,一条成龙至少要占有200升以上的水体,在标准的龙缸中基本需要半米的长度水体,否则水质保持和酸跌必然会成为头痛的事,经常性的换水造成的水质振荡(不局限于PH)就会严重影响龙鱼发色;当然龙鱼的品质还是最重要的,但没有以上水质的保障,相信也不会成功。
早熟未必是好事
早熟的公鱼会由于追逐其它龙鱼(有公有母),很容易受到大家的反攻,一条龙给它造成的伤害也许不算什么,如果与每条龙都有争斗,必然会伤痕累累,这是危险的事,因为等它疲惫的时候就会被冲动时造成的伤害击垮,很可能会长时间一蹶不振。
早熟的母鱼由于众望所归,成为大家的焦点人物,很多龙鱼都到她的面前炫耀,引起精神紧张,持续较长时间后,精神状态会不正常,影响生长。
如果有配对倾向就把对鱼单养,个人认为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环境或者混养同伴的消失,很多时候造成龙鱼紧张,如果双方没有达到成熟产卵的阶段,很可能母鱼会追咬公鱼,造成公鱼损伤,也有可能刚才还相伴相随的小两口突然反目成仇,大打出手,最终不得不分开或重新回到混养缸,磨难必然多了一层。
规律性
混养过程,由于饲主的规律性(如换水、开灯、喂食等)会使龙鱼也产生规律性,这时规律的打破往往使龙鱼产生紧张而不知所措,甚至突然打斗剧烈。举个例子:
我前一段时间改变光照时间,每天从中午到晚上,达到10个小时以上,突破了原来每晚几个小时的光照时间,几天后龙鱼们开始大打出手,其中一条弱势个体象发狂一样攻击其它龙鱼,其架势跟日本的神风敢死队完全一样,是不计后果的疯狂攻击,有时都担心鱼缸会被它撞破,于是迅速调整回原先光照规律,两周后混养回复平稳。结果这种规律的打破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除了鱼鳍破损还发生了鳞片损伤,加上喂食泥鳅的细菌侵犯,造成感染,才有了前几天的大规模手术过程。其它如:固定时间喂食,喂食的程度,鱼缸的水声等等,这些规律性的改变都会造成龙鱼的集体紧张,打斗增多,不吃食情况的产生。所以混养缸要保持良好的规律性,才会避免无谓的打斗产生。
不要随便的改变
与上面的规律相成,在混养缸稳定形成之后,要尽最大可能控制自己改变的欲望,新添加混养鱼、铺底沙种水草、设备更换等等一不注意会带来致命的疾病,有经验的饲主是不会随心所欲的改变鱼缸,不负责任的变化总有一天会带来惨重的后果。
混养中的疾病
混养中常见的各鳍打散,鳞片脱落,身体磨花等等都不算问题,以下的情况在混养缸中常见为了防止扩散,早发现早治疗。
各鳍的小白点,比较多在后三鳍,类似水霉,但不是水霉,升温加盐没有太大效果,慢慢改善水质可以消失。
后三鳍梗骨上的白色凸起,胸鳍也有产生,升温加盐没有效果,减少打斗,多次换水可以解决。
后三鳍梗骨上的白色凸起感染转化为红色脓包,梗骨从中腐烂断裂,有传染迹象,下盐升温可以控制,传染发生后要抗生素足量治疗可以解决。
地域观念这种行为在动物界很好解释,太多的动物具备这种特性,而这种行为从本质上理解应当是来自于食物的获取,每个个体在保卫自己的一片生活区域是因为在这里可以获取满足自身需要的食物,因而才会产生地域的概念。其实银龙与亚龙的混养从本质上说应当是相同的,只是由于银龙相对便宜,所以大家对银龙的混养打斗不太在意而已,不过从表现上看,确实亚龙的地域观念和打斗情况比大多的银龙要激烈,星点更激烈一些。
打斗的形式有很多,一方恐吓,一方不理;一方追咬,一方逃窜;双方对峙,互相对咬;最后这种打斗最可怕,往往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但这种形式需要双方有个对峙的区域及准备的时间,否则往往不能成功打斗。那混养解决什么问题:既然地域观念是由于食物引起,首先应当是解决食物问题,这在个人饲养情况下基本不成什么问题;其次是剧烈的打斗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这也许是混养要解决的问题。把多鱼圈在很小的区域内,或者混养多条上层鱼,由于鱼只穿梭游动,打斗的个体很难建立自己的打斗对象,也没有时间和空间双方对峙,经常看到,一方刚拉开架势,就有很多鱼游过来挡在中间,结果很快打架的双方象没事人儿似的游走了。这种隔小空间、混养多条上层鱼、降低水位(渔场小龙一般15-20cm水位)、加大水流几种做法所起的作用是类似的。
另外,在什么情况下减小区域混养呢,假如说把9条龙隔在50cm的区间,打斗减少,因为太少面积,互相影响,没有地域概念,那把两条龙也隔在50cm,甚至30cm的区域会怎样,万不可这样做,因为这种做法地域概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强化。如果相对龙少,相对水体较大,例如3m缸,不要分割,直接把鱼入到缸里就可以,因为水体大,反而可以模仿自然水域。
较多的双龙混养,在缸体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一个追咬另一个的现象,至少弱势的个体会产生如吃食减少,精神紧张乃至肉体破损等情况,这龙很容易生病或死亡,所以没有打斗不说明混养成功。如果发生双龙混养,一龙体色发暗,鳞片破损,日益消瘦或者莫名死亡的现象就要考虑了。银龙由于较神经质,这种现象较明显。另外在缸中有领袖的同时,一般也会产生1-2个弱势个体,其可能会个体较小、可能精神紧张,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群龙的追咬,这种情况大家要注意,因为这个个体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如果你不愿发生这种情况,把1-2只银龙或类似的个体放到缸里充当这种角色是很好的办法。
龙鱼在生长过程中,随着个体的增大,随着成熟发色期的到来,其性情会有变化,也许从温顺会转变为粗暴,会有打斗的情况发生,需要大家随之观察注意。在混养小龙时,饿了不打,吃饱就打,因为有嬉闹玩耍的因素,或者原始的地域观念;慢慢龙长大时饿了就打,吃饱就不打了,这是成熟的个体表现。灯光一开,地域特性会更显著,打斗多些,灯光不开时,打斗会减少些。缸体的主要喂食区域是老大的区域,小龙在成长过程里,你较多在哪里喂食,那里会成为最好的区域会成为老大霸占和打斗较多的区域。
龙鱼混养缸不建议开夜灯,有时我睡很晚,客厅开灯,夜里龙鱼由于灯光影响没有睡觉,反而会有剧烈打斗发生。以上只是关于个人混养的一些体会,供混养龙友参考。
Subscribe to:
Posts (Atom)